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0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
作者 陈碧珊 苏丽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5-546,共2页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羟甲戊二酰辅酶 还原酶抑制剂 疾病死亡率 心血管事件 80年代 20世纪 调脂作用 二级预防 结构特征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治疗史 降脂药 耐受性 冠心病 发生率 药动学
下载PDF
对烧伤康复期患者抑郁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7
2
作者 郭利利 姜亚芳 余丽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30-631,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康复期 抑郁发生情况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心理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9
3
作者 赖喜玉 李爱霞 李锦墁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4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情绪显著减少,故恰当、有计划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尿毒症 血液透析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8
4
作者 林苑 钟红珠 李卓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2期26-27,47,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0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31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39例,比较GDM、GIGT与血糖正常孕妇的高危因素和母婴结局。结果 GDM组、GIGT组与对照组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0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31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39例,比较GDM、GIGT与血糖正常孕妇的高危因素和母婴结局。结果 GDM组、GIGT组与对照组年龄>30岁、体重指数≥24、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GIGT组的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巨大胎儿、早产、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与G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GIGT组的新生儿窒息、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GIGT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M有3例胎死宫内,而GIGT组与对照组无胎死宫内病例。结论对GDM和GIGT应同样重视,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3
5
作者 林宜生 漆松涛 +4 位作者 林庭凯 李光昭 洪湖强 刘炜 陈亿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2-344,共3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侧裂区损伤 脑梗死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原文传递
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洪辉波 陈萍花 +2 位作者 郭少君 林章礼 温文川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2期3968-3971,共4页
目的:了解2003~2009年我院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年使用量,探讨用药量与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7年间14种抗菌药物年用量与这些药物对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的用药频度(DDDs),并... 目的:了解2003~2009年我院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年使用量,探讨用药量与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7年间14种抗菌药物年用量与这些药物对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的用药频度(DDDs),并用直线回归法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7年间14种抗菌药物DDDs呈波动状况,病原菌耐药率逐步上升。7年间我院有9种抗菌药物DDDs的变化不仅与它们本身的耐药性变迁呈显著相关,而且与其它10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都有相关。结论: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或使用不当与加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存在着密切相关。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对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原文传递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45
7
作者 许希嘉 许雪芝 +1 位作者 李爱霞 林淑霞 《现代护理》 2004年第5期469-471,共3页
关键词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护理措施 呼吸机 气管插管
下载PDF
益母草治疗心肌缺血或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陈少如 陈穗 +3 位作者 郑鸿翱 陈韩秋 董仁寿 郑国伟 《微循环学杂志》 2001年第4期16-19,共4页
目的 :观察益母草对心肌缺血或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0只新西兰白兔等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益母草治疗组。治疗组兔、5 2例冠心病及 3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 ,用益母草注射液静滴治疗。 5 4例心肌缺血患者... 目的 :观察益母草对心肌缺血或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0只新西兰白兔等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益母草治疗组。治疗组兔、5 2例冠心病及 3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 ,用益母草注射液静滴治疗。 5 4例心肌缺血患者用益母草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兔缺血及再灌注的心功能 ,心肌酶释出明显改善 ;血浆及心肌组织的丙二醛含量降低 ,血浆及心肌组织SOD、全血GSH Px、心肌组织ATP酶活性高于对照组 ,心肌组织Ca2 +含量低于对照组。心肌缺血患者用益母草治疗后 ,症状、体征、心电图、血脂、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明显改善。结论 :益母草对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疗效。其机制与减少氧自由基及细胞内钙超载对心肌细胞损伤、改善缺血区心肌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作用机制 微循环
下载PDF
展望21世纪的护理教育 被引量:42
9
作者 曾小耘 骆郁林 周斌 《山西护理杂志》 2000年第3期103-105,共3页
从我国护理现状及护理发展趋势 ,展望 2 1世纪护理教育 ,应加强护理职业道德建设和护士素质教育 ,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师队伍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专业 ,积极开展护理科学研究 ,开放护理教育系统 ,以培养一... 从我国护理现状及护理发展趋势 ,展望 2 1世纪护理教育 ,应加强护理职业道德建设和护士素质教育 ,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师队伍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专业 ,积极开展护理科学研究 ,开放护理教育系统 ,以培养一批素质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教育 护理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3
10
作者 赵资坚 蔡史健 +4 位作者 张荣臻 刘梦璋 林昌盛 李继锋 邹育才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在损伤控制骨科(DCO)理论基础上建立一套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并总结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03—2013-10诊治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37例,采用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 目的探讨在损伤控制骨科(DCO)理论基础上建立一套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并总结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03—2013-10诊治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37例,采用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进行处理。院前急救:现场应用骨盆带12例、床单捆扎18例、抗休克裤7例。院内急救:第一阶段对重要器官进行功能评估、复苏、有针对性地快速诊断,适当处理,控制创伤进一步发展;第二阶段进行ICU重症监护,积极维护呼吸循环功能,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控制全身炎症反应;第三阶段二期骨折最终行内固定手术。结果本组死亡4例,2例因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休克死亡,1例脑疝死亡,1例因腹腔严重感染败血症死亡,死亡率10.8%。发生严重并发症8例,其中ARDS 2例,MODS 2例,DIC 1例,严重感染2例,败血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21.6%。26例在病情稳定后二期行骨盆内固定手术,7例仍以原外固定架固定。结论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患者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救治困难,以DCO为理论指导,加强急救体系建设,规范急救流程,多科协作,按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开展救治,能切实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多发伤 损伤控制骨科 急救
原文传递
膨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3
11
作者 汪淼 宋义英 邹冬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第8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膨肺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ICU患者4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吸痰时采用膨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法,观察2组患者吸痰前后血压、心率、心律... 目的探讨膨肺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ICU患者4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吸痰时采用膨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法,观察2组患者吸痰前后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肺功能各参数指标的变化,以及吸痰时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吸痰前后除心率、收缩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膨肺吸痰法优于普通吸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肺 吸痰法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病人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詹幼芳 韦玉成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5-556,共2页
关键词 病人满意度 影响因素 研究 医院管理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床边治疗术后肺不张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9
13
作者 温文川 欧素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1期63-65,共3页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床边治疗外科术后肺不张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 1例患者在床边监护吸氧或机械通气下 ,表面麻醉后纤维支气管镜插至堵塞部位对分泌物、痰栓或血凝块进行抽吸 ,必要时活检钳钳夹 ,然后分次用生理盐水灌洗 ,...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床边治疗外科术后肺不张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 1例患者在床边监护吸氧或机械通气下 ,表面麻醉后纤维支气管镜插至堵塞部位对分泌物、痰栓或血凝块进行抽吸 ,必要时活检钳钳夹 ,然后分次用生理盐水灌洗 ,直至清除。观察对比检查前后的X胸片、临床表现、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  2 1例病人累计检查治疗 35次。治疗后X胸片示完全肺复张 17例 (80 .9% ) ,部分肺复张 3例 (14 .3% ) ,完全未复张 1例 (4.8% )。临床表现、SpO2 和X胸片有不同程度改善者 19例 (90 .5 %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床边治疗术后肺不张的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 术后肺不张
下载PDF
术前镇静及访视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8
14
作者 吴丽娟 纪钦泉 +2 位作者 吴楚华 涂昕祥 孙业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镇静及访视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择期手术男性青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用镇静药组(A组)50例,不做术前访视,术前晚口服地西泮5~10mg,入手术室前0.5h肌肉注射咪... 目的探讨术前镇静及访视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择期手术男性青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用镇静药组(A组)50例,不做术前访视,术前晚口服地西泮5~10mg,入手术室前0.5h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15mg/kg;术前用镇静药+术前访视组(B组)50例,作术前访视心理干预,取得患者的信任,术前药同A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告知患者决定择期手术时、送入手术室前,记录MAP,HR,并采血测定血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及术毕再次记录MAP,HR,及测定血浆NE、E浓度,对前后数据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分析。术后连续3d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主观观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结果A组血浆NE,E浓度,MAP,HR于得知决定择期进行手术时较入院时轻度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入手术室前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进手术室后及术毕时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1);B组的各项指标于得知决定择期手术时较入院时稍为偏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入手术室前、进入手术间后、术毕时,与入院时比较稍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根据主观观察评分,比较对疼痛的耐受程度,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术前用镇静药及术前认真的访视、心理干预能有效抑制患者进入手术房间时的心理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访视 心理干预 心理应激反应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6
15
作者 周玉华 宋义英 +2 位作者 刘奕彬 许美卿 林丽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解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ssoeiatedpneumonia,VAP)的实施效果。方法以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重点从“呼吸...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解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ssoeiatedpneumonia,VAP)的实施效果。方法以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重点从“呼吸机管道护理、气道护理、口咽部和声门下护理、气囊套管护理、阻止气管导管上生物膜(ETT.BF)形成脱落、肠内营养护理、卧位护理、病室环境和医务人员的手消毒”等几个方面进行循证,获取最佳证据,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相同时间段的VAP发生情况、脱机时间及死亡率。结果2组患者VAP的发生时间和发生率、脱机时间、死亡率等均存在差异,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循证护理能明显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时间,使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改善预后,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文传递
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损伤控制策略应用体会 被引量:37
16
作者 赵资坚 邹育才 +3 位作者 刘梦璋 江标 杜建业 蔡史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019-2024,共6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骨盆骨折院前院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105例,按是否遵循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 DCO)理论治疗,分为两组:治疗组为2006年3...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骨盆骨折院前院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105例,按是否遵循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 DCO)理论治疗,分为两组:治疗组为2006年3月~2012年6月在DCO原则指导下治疗的骨盆骨折,共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平均38.3岁,骨折按Tile分型A型11例,B型29例,C型18例,术前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为平均36.3分;对照组为2001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未按DCO原则治疗的骨盆骨折47例,其中男31例,女16例,平均年龄37.1岁。骨折按Tile分型A型8例,B型24例,C型15例,术前损伤严重度评分为平均36.5分。并对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复位情况和远期疗效进行比较,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死亡3例(5.2%),发生严重并发症7例(12.1%),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2.4%,存活病例平均随访19.1个月(6~31个月),远期Cole疗效评分为35.6分;对照组死亡9例(19.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13例(27.7%)例,骨折复位优良率为77.1%,存活病例平均随访20.4个月(13~32个月),远期Cole疗效评分为30.3分。两组患者在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复位优良率及远期疗效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CO理论指导下,强调院前急救和院内处理并重,将DCO技术干预和骨科专科医生的早期介入提前到事故现场和急诊室阶段,规范急救流程,多学科协作,能减少骨盆骨折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及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急救 损伤控制
原文传递
抚触对缓解椎间盘激光汽化术中患者疼痛的作用 被引量:36
17
作者 徐素华 孙业安 吴汉玉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50-751,共2页
目的探讨抚触对缓解椎间盘激光汽化术中患者疼痛的作用。方法将91例接受椎间盘激光汽化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接受护士实施的抚触,手术结束时评估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 目的探讨抚触对缓解椎间盘激光汽化术中患者疼痛的作用。方法将91例接受椎间盘激光汽化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接受护士实施的抚触,手术结束时评估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中疼痛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能缓解患者椎间盘激光汽化术中疼痛程度,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激光汽化术 疼痛 抚触
原文传递
益母草制剂治疗心肌缺血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陈少如 郑鸿翱 +3 位作者 陈韩秋 陈穗 董仁寿 郑国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 (或片剂 )对动物及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等分为正常组、缺血组和益母草注射液治疗组。5 2例冠心病及 3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静滴益母草注射液 ;5 4例心肌缺...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 (或片剂 )对动物及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等分为正常组、缺血组和益母草注射液治疗组。5 2例冠心病及 3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静滴益母草注射液 ;5 4例心肌缺血患者口服益母草片。结果 :治疗组兔左室收缩内压 (L VSP)和最大变化速率 (± dp/ dtm ax)均高于缺血组 ,左室舒张内压 (L VEDP)、ΣST段则明显低于缺血组 (P<0 .0 5或 P<0 .0 0 1) ;血浆肌酸激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α 羟基丁酸脱氢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治疗组均明显低于缺血组(P均 <0 .0 1) ,而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治疗组则高于缺血组 (P<0 .0 5 )。冠心病患者经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后 ,症状、体征、心电图、血脂、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 ;心肌缺血患者用益母草片治疗 30日 ,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 :益母草制剂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疗效 ,其机制与减少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 ,改善缺血区心肌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心肌缺血 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治疗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原因的探讨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李宏生 王玉荣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1年第5期229-232,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发生的各种并发症 ,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8例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8例并发症包括血肿、硬结、无菌性炎症、难以将其从... 目的 探讨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发生的各种并发症 ,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8例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8例并发症包括血肿、硬结、无菌性炎症、难以将其从人体正常组织中完全清除的异物的残面。结论 以上情况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引起 ,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在临床应用中应采取谨慎态度 ,应遵循规范化的手术操作方法与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蔡史健 钟志刚 +2 位作者 赵资坚 吴杰 张荣臻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9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20~70岁,平均4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20~70岁,平均45.0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4例,坠落伤19例,重物砸伤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术,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5.5个月。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一般资料、术后胫骨平台解剖学参数、Rasmussen复位解剖学评分及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07.7±12.29)mL和骨折愈合时间(26.7±1.94)周,均低于对照组的(137.8±21.16)mL和(30.7±2.6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和Rasmussen复位解剖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手术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术对软组织损伤小,更利于骨折愈合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膝关节镜 微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