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宫腔镜下套线法取出“困难IUD”42例分析
1
作者 蔡梦红 杜琳 +1 位作者 蔡銮端 林逢春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950-1951,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取出"困难IUD"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取环失败病例42例,采用宫腔镜检查明确IUD在宫内情况,选择合适部位套以丝线作为着力点辅助取环;与同时期传统方法取环50例作比较。结果:42例患者中4 l例取环成功...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取出"困难IUD"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取环失败病例42例,采用宫腔镜检查明确IUD在宫内情况,选择合适部位套以丝线作为着力点辅助取环;与同时期传统方法取环50例作比较。结果:42例患者中4 l例取环成功,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7.61%。平均手术时间4′21,″术中同时检出其他异常25例。对照组50例中取器成功34例,16例失败,一次手术成功率为68.00%(P<0.01),平均手术时间9′18″(P<0.01)。结论:宫腔镜下套线法取出"困难IUD"操作简单,手术直观,手术时间短,能有效避免盲目取环术的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腔镜 套线法 IUD
原文传递
常规头颅CT颅底薄层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江汉联 张庆锐 张美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期67-68,F0003,共3页
目的评价常规头颅CT颅底薄层扫描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头颅CT颅底薄层扫描拟诊眼眶内侧壁骨折者行眼眶CT扫描。结果 63例中60例在眼眶CT上确诊为眼眶内侧壁骨折,常规头颅CT加颅底薄层扫描显示的眼眶内侧壁骨折征象包... 目的评价常规头颅CT颅底薄层扫描对眼眶内侧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头颅CT颅底薄层扫描拟诊眼眶内侧壁骨折者行眼眶CT扫描。结果 63例中60例在眼眶CT上确诊为眼眶内侧壁骨折,常规头颅CT加颅底薄层扫描显示的眼眶内侧壁骨折征象包括:眼眶内侧壁骨质连续性中断、内陷及粉碎性骨折,内直肌增粗、移位,眶内容物疝,筛窦积液,眶内积气等。结论头颅CT颅底薄层扫描可以作为眼眶内侧壁骨折诊断或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内侧壁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SCT及MPR对成人肠套叠定位定性及病因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壮琳 江汉联 +3 位作者 林逢春 杜墅 杜少宏 王开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9期1676-1679,共4页
目的:为了研究MSCT及MPR对成人肠套叠定位定性及病因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6例成人肠套叠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86例成人肠套叠患者中,男39例,女47例,年龄在2... 目的:为了研究MSCT及MPR对成人肠套叠定位定性及病因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6例成人肠套叠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86例成人肠套叠患者中,男39例,女47例,年龄在23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6±5.46)岁,病程在7天至7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4.33±1.72)个月。其中16例患者表现为便血和黑便,11例恶心呕吐,59例腹胀腹痛。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腹部进行螺旋扫描,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在经过MSCT扫描后,图像进行冠状位、失状位多平面重建。结果:结肠套叠患者有19例(22.09%,19/86),回结肠套叠患者有8例(9.30%,8/86),回盲部套叠患者有18例(20.93%,18/86),小肠套叠患者有41例(47.67%,41/86);其中54例为良性病变(62.79%,54/8),包括27例脂肪瘤、7例肠息肉、7例血管瘤、6例术后粘连、5例肠憩室以及2例平滑肌瘤;32例为恶性病变(37.21%,32/86),包括25例结肠癌和7例淋巴瘤。MSCT征象表现中,62例呈现肠管扩张征(72.09%,62/86)、51例呈现肠壁增厚(59.30%,51/86)、61例呈现靶环征(70.93%,61/86)、32例呈现肾形征(37.21%,32/86)以及24例呈现半月征(27.91%,24/86)。结论:MSCT与MPR联合应用于成人肠套叠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以较为准确地对成人肠套叠进行定位和定性,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肠套叠 多层螺旋CT扫描 多平面重建 定性定位 病因学 诊断
下载PDF
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11期2107-2109,2113,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0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低剂量CT结肠成像与MRI检查,最终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依据,不同检查方法的...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0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低剂量CT结肠成像与MRI检查,最终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依据,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及在TNM分期中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在70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中,手术病理结果显示阳性60例,阴性10例。低剂量CT结肠成像阳性检出率为68.57%;MRI阳性检出率为74.29%;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阳性检出率为82.86%,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检查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低剂量CT结肠成像与MRI单独检查,但没有差异性(P>0.05);低剂量CT结肠成像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67%、80.00%、95.83%、63.64%;MRI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0%、90.00%、98.08%、50.00%;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67%、100.00%、100.00%、83.33%;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诊断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低剂量CT结肠成像与MRI单独诊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检查在TNM分期中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低剂量CT结肠成像与MRI单独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但没有差异性(P>0.05)。结论:与低剂量CT结肠成像及MRI单独检查相比,低剂量CT结肠成像联合MRI检查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以及在TNM分期中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在结直肠癌诊断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结肠成像 MRI 结直肠癌 诊断效能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肺磨玻璃样结节良恶性的CT分析探讨
5
作者 陈逸满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11期2018-2022,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肺磨玻璃样结节良恶性的CT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6月到2022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CT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判断CT诊断的价值。结果:在80例患者... 目的:探讨与分析肺磨玻璃样结节良恶性的CT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6月到2022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CT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判断CT诊断的价值。结果:在8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恶性结节44例(恶性结节组),良性结节36例(良性结节组)。恶性结节组与良性结节组的结节位置(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右肺下叶)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恶性结节组的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边界模糊、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等占比分别为72.7%、81.8%、93.2%、88.6%、90.9%、72.7%、77.3%,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的36.1%、33.3%、38.9%、44.4%、47.2%、36.1%、33.3%(P<0.05)。恶性结节组的结节与周围血管关系为Ⅲ型34例,Ⅱ型8例,Ⅰ型2例;良性结节组的结节与周围血管关系为Ⅲ型12例,Ⅱ型6例,Ⅰ型18例,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在80例患者中,CT综合判断为恶性结节42例,良性结节38例,为此肺磨玻璃样结节良恶性的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2%(41/44)、97.2%(35/36)、95.0%(76/80)。结论:肺磨玻璃样结节的CT特征多种多样,可有效反映结节的形态学与生理学特征,其对于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样结节 良恶性 CT 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腰椎小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和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麦甘树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796-799,共4页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探讨腰椎小关节炎、腰椎椎间盘退变和年龄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将240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的腰CT及MRI影像资料,按Pfirriman标准和按weishaunt标准,分别将椎间盘退变和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进行分级。分析腰椎间盘退变、...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探讨腰椎小关节炎、腰椎椎间盘退变和年龄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将240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的腰CT及MRI影像资料,按Pfirriman标准和按weishaunt标准,分别将椎间盘退变和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进行分级。分析腰椎间盘退变、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腰椎间盘退变分级与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分级、腰椎间盘退变分级与年龄、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分级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376,r=0.278,r=0.488,P=0.000)。结论:自然老化是腰椎小关节退变和椎间盘退变的原因,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改变和椎间盘退变在腰椎退变的发生、发展中有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诱发和加速彼此退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 骨关节炎 影像学 椎间盘退变 年龄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许克文 刘苏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46例疑诊为DVT的患者行MSCTA检查,其中32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MSCTA检查4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正常,43例患者存在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46例疑诊为DVT的患者行MSCTA检查,其中32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MSCTA检查4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正常,43例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左侧者27例,右侧者14例,2例为双侧.行32例DSA检查的患者检查结果与MSCTA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MSCTA发现股深静脉2段,而DSA检查未能显示,DSA检查发现3例有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MSCTA检查未能发现.有44例患者至少存在一侧股总静脉正常显影,1期静脉显影结果 1级11例,2级28例,3级4例,4级1例,2期显影结果 1级12例,2级28例,3级3例,4级1例,显影效果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总静脉正常的患者的平均CT值及标准差,1期扫描为(101.48±12.94)、(13.59±2.16),2期扫描为(89.29±10.47)、(9.14±1.98),双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DSA比较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并且具有检查无创伤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胸部CT在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克文 刘苏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CT在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为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01/2014-06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和临床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E公司Light Speed... 目的:探讨胸部CT在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为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01/2014-06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和临床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E公司Light Speed 16层CT机进行胸部CT检查.结果:本组患者CT表现为病灶位于左肺90例,右肺100例,双肺110例;累及单个肺叶120例,两个肺叶同时受累125例,三个及以上肺叶受累55例;多发小斑片状阴影85例,支气管肺炎型90例,大叶性肺炎型50例,粟粒型40例,局灶型25例,腐生型10例.病灶钙化130例,其中单发50例,多发80例;伴有胸膜粘连、增厚55例,胸腔积液40例,胸膜钙化20例.并发肺气肿65例、气管扩张症55例.确诊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30例,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25例,热带假丝酵母菌3例,光滑假丝酵母菌2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者两个肺叶受累的比例为83.3%,高于未合并真菌感染者的3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有空洞者的比例为33.3%,高于未合并真菌感染者的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支气管播散者的比例为60.0%,高于未合并真菌感染者的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胸腔积液者的比例为40.0%,高于未合并真菌感染者的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者的CT多显示双肺弥漫性病变,且以弥漫性小叶分布、大叶实变及跨肺叶浸润为主要特征,胸部CT检查有助于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 真菌感染 肺结核 结核病
下载PDF
医院放射科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5
9
作者 许克文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放射科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如何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期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方法:对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放射科2012-01/2015-03发生的78例院内感染和同期放射科收治的未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 目的:分析医院放射科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如何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期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方法:对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放射科2012-01/2015-03发生的78例院内感染和同期放射科收治的未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放射科发生院内感染的医疗因素.结果:患者的年龄、就诊类型、放射检查的时机(术前及术后)不同,发生感染的比率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班人员、患者放射室检查滞留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放射科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采取必要的预防医疗手段以增强患者抵抗力,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做好各项防感染医疗措施,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科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胸部创伤的DR诊断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开平 林澄丰 许克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4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技术(DR)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DR资料。结果肋骨骨折32例,创伤性湿肺18例,肺血肿6例,肺挫损12例,肺不张及肺萎缩5例,皮下及纵隔气肿22例,气胸或血气胸23例,脾破裂6例,肾挫损8例。...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技术(DR)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DR资料。结果肋骨骨折32例,创伤性湿肺18例,肺血肿6例,肺挫损12例,肺不张及肺萎缩5例,皮下及纵隔气肿22例,气胸或血气胸23例,脾破裂6例,肾挫损8例。结论DR能明确创伤部位、性质、程度,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普通X线平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创伤 DR诊断
下载PDF
二陈小陷胸汤加减对肺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价值探讨
11
作者 陈志颖 杜墅 +1 位作者 杜少宏 朱国炼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5期2567-2570,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二陈小陷胸汤加减对肺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5日—2022年12月25日收治的50例确诊支气管肺癌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抽取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放... 目的:观察使用二陈小陷胸汤加减对肺癌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5日—2022年12月25日收治的50例确诊支气管肺癌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抽取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放化疗和分子靶向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二陈小陷胸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及1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情况、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情况(QLQ-LC43)、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比值)。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及MDASI-TCM评分、QLQ-LC43评分中症状、肺癌专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QLQ-LC43评分中功能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LQ-LC43评分中经济负担方面评分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但两组同一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D3+、CD4+、CD4+/CD8+比值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二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晚期肺癌,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并改善免疫功能,适宜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陈小陷胸汤 肺癌 生活质量 细胞免疫
下载PDF
腹膜后外科层面的解剖特点在右半结肠癌根治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智群 黄鹏 +1 位作者 陈楷敏 刘汉武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期109-110,共2页
目的总结腹膜后外科层面的解剖特点在右半结肠癌根治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32例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全部病例术中无1例副损伤。肝转移3例,局部复发2例。结... 目的总结腹膜后外科层面的解剖特点在右半结肠癌根治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32例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全部病例术中无1例副损伤。肝转移3例,局部复发2例。结论以融合筋膜间隙为主要外科平面,血管解剖明确、淋巴清扫彻底、外科平面清晰的手术方式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膜后外科平面 结肠切除术
下载PDF
化脓性脊椎炎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开平 林澄丰 林逢春 《当代医学》 2009年第6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化脓性脊椎炎的影像特点。材料与方法选择9例经病理及1细菌学检查证实病例,行X线及CT检查。结果化脓性脊椎炎病变呈多样性,椎体骨质破坏同时伴有明显的骨质增生,部分有椎体的塌陷。易侵犯相邻椎间盘导致椎间隙狭窄,部分可见小... 目的探讨化脓性脊椎炎的影像特点。材料与方法选择9例经病理及1细菌学检查证实病例,行X线及CT检查。结果化脓性脊椎炎病变呈多样性,椎体骨质破坏同时伴有明显的骨质增生,部分有椎体的塌陷。易侵犯相邻椎间盘导致椎间隙狭窄,部分可见小片状死骨,可见椎旁脓肿。结论化脓性脊椎炎影像表现较为有特征,对临床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椎炎 X线诊断 CT诊断
下载PDF
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诊断食道癌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开平 杨敦欣 +1 位作者 刘春霞 林逢春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9年第3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诊断食道癌的价值。方法45例均行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及胃镜检查,全部经过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结果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判断有无食道癌符合率为93.3%,胃镜为97.7%;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判断癌变部位... 目的探讨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诊断食道癌的价值。方法45例均行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及胃镜检查,全部经过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结果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判断有无食道癌符合率为93.3%,胃镜为97.7%;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判断癌变部位的符合率为97.7%,胃镜为95.5%;判断癌变部位长度,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符合率为95.5%,胃镜为87.7%,但胃镜难以判断梗阻长度。结论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更适合于诊断食道癌的癌变部位的长度,定性以及易操作性上均优于胃镜检查,是检查食道癌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低张气钡双重造影 胃镜检查 食道癌
原文传递
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X线分析(附两个家族八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孝煌 陈伟华 《右江医学》 2005年第3期266-267,共2页
目的通过调查两个家系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病例,探讨其发病的原因。方法分析两个家族8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临床表现和X线特征。结果8例均为连隐性遗传,累及男性,小年龄组为短躯干型侏儒,大年龄组为智力发育正常的跛行侏儒,X线表... 目的通过调查两个家系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病例,探讨其发病的原因。方法分析两个家族8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临床表现和X线特征。结果8例均为连隐性遗传,累及男性,小年龄组为短躯干型侏儒,大年龄组为智力发育正常的跛行侏儒,X线表现以脊柱“三凹状骨中骨”及倒“U”髂骨翼骨性改变为特征。结论临床诊断应与Scheaermann及Morquio氏病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X线分析 家族 Morquio X线特征 临床表现 方法分析 隐性遗传 智力发育 骨性改变 X线表现 临床诊断 年龄组 骨中骨 侏儒
下载PDF
输尿管结石648例的影像学分析
16
作者 樊孝煌 《右江医学》 2005年第4期383-384,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平片(KUB)、B超、静脉肾孟造影(IVU)和CT平扫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8例输尿管结石的KUB、B超、IVU和CT平扫的诊断结果。结果右输尿管结石317例,左输尿管结石331例。输尿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正确率分别为C... 目的探讨腹部平片(KUB)、B超、静脉肾孟造影(IVU)和CT平扫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8例输尿管结石的KUB、B超、IVU和CT平扫的诊断结果。结果右输尿管结石317例,左输尿管结石331例。输尿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正确率分别为CT97.4%(76/78),KUB84.7%(549/648),B超89.5%(580/648),IVU89.2%(91/102)。结论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KUB、B超是有效的检查方法,首选为KUB+IVU,CT平扫是最佳检查方法,有更高的诊断价值,CT平扫、IVU对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