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素高捷疗眼膏对老年浅层角膜病变疗效观察
1
作者 陈嘉莹 徐珊琪 郑小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8年第4期117-118,共2页
自1992年以来,我们应用瑞士素高大药厂生产的素高捷疗眼膏(Solcoseryl Eye-Gel)治疗了老年浅层角膜病变190例368眼,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浅层角膜病变 素高捷疗眼膏 自觉症状 老年 角膜上皮 荧光素染色 上皮修复 疗效观察 角膜疾患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老年人屈光不正172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陈嘉莹 郑小薇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屈光不正的病因、特点及与合并眼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自动电脑验光仪对60~86岁患者172例328只眼验光后矫正视力检查。结果本组轻度远视及远视散光较多,共234眼(71.3%),逆规则散光发生率高,21... 目的探讨老年人屈光不正的病因、特点及与合并眼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自动电脑验光仪对60~86岁患者172例328只眼验光后矫正视力检查。结果本组轻度远视及远视散光较多,共234眼(71.3%),逆规则散光发生率高,218限中发生143眼(65.6%),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多。312眼(95.1%)矫正后视力提高,其中262眼≥1.0,占79.9%。合并眼病中以白内障最多见,共213眼。结论屈光不正是老年人视力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矫正后多数视力可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病因学 视觉障碍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全麻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3
作者 徐珊琪 唐慧明 陈嘉莹 《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3年第6期367-368,共2页
全麻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文献报导不多,现将遇到6例12只眼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本文报告6例静脉复合麻醉加气管插管患者手术后发生双眼红痛伴头痛和视力下降。其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61岁。食道下段癌3例,胃贲门癌2例,子宫肌腺癌... 全麻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文献报导不多,现将遇到6例12只眼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本文报告6例静脉复合麻醉加气管插管患者手术后发生双眼红痛伴头痛和视力下降。其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61岁。食道下段癌3例,胃贲门癌2例,子宫肌腺癌1例。术前均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肌注鲁米那0.1,硫喷妥纳400mg 静脉注射作为诱导麻醉,静脉注射肌松剂司可林100mg,以后用1%普鲁卡因700ml 加司可林70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病因 全身麻醉 闭角型
原文传递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段觉昵 张铭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0-274,共5页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具有很强遗传倾向的复杂眼病,在全球范围内PACG患者中以亚洲人居多,且女性占大多数.目前PACG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已引起关注,研究方法多采用关联分析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但迄今为止其发病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具有很强遗传倾向的复杂眼病,在全球范围内PACG患者中以亚洲人居多,且女性占大多数.目前PACG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已引起关注,研究方法多采用关联分析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但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仍未清晰阐明,PACG的遗传学研究还面临许多挑战.目前已有个别可疑候选基因和最新报道的3个易感基因位点被证实与PACG发病有关,已发表的相关基因研究报道也很少.但是,研究发现一些与POAG有关的基因与PACG发病具有相关性;另一方面,因为PACG患者眼部具有特殊的解剖生物学特征,因此一些参与眼球发育或与眼轴改变调控的基因也陆续被报道,并在部分特定人群中发现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与PACG之间的关联.此外,应用GWAS技术对PACG患者进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也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遗传学 疾病遗传易感性/基因学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方法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新鲜羊膜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谭叶辉 廖武 +3 位作者 曾广川 何欢 谢仁艺 叶阳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66-2168,共3页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应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依据眼科门诊就诊号将2010-01/2015-10在我科住院并行显微斜视矫正术的60例112眼儿童共同性斜视患者平均分为...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应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依据眼科门诊就诊号将2010-01/2015-10在我科住院并行显微斜视矫正术的60例112眼儿童共同性斜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30例58眼行直肌后徙缝线调整联合羊膜移植术, B组30例54眼行单纯直肌后徙缝线调整术,斜视矫正术后随访均≥6 mo。 结果:斜视患者27例48眼术后眼位需调整,眼位需调整率为42.9%。术后1mo,眼位可调整18例29眼,其中A组16例26眼,眼位可调整率为44.8%,眼位可调整量平均为2.56±0.64 mm;B 组2例3眼,眼位可调整率为5.6%,眼位可调整量平均为0.52±0.28mm,两组比较眼位可调整率及可调整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477,P〈0.01;t=16.502,P〈0.01)。除3例患儿术后不配合眼位调整外,其余均在术后1 mo内行不同程度的眼位调整,眼位调整后, A组27例53眼眼位正位,正位率为91.4%, B 组16例28眼眼位正位,正位率为51.9%,两组比较斜视术后正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7,P〈0.01)。 结论:在儿童共同性斜视缝线调整显微手术过程中应用新鲜羊膜效果确切,可明显延长眼位调整时间及增加眼位调整量,提高了儿童斜视手术的可控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儿童 共同性斜视 缝线调整术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德贵(综述) 张铭志(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5-889,共5页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眼病,其全球范围内的致盲率仅次于白内障。近几年来,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在眼科基础研究中应用较多,主要有家系连锁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病...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眼病,其全球范围内的致盲率仅次于白内障。近几年来,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在眼科基础研究中应用较多,主要有家系连锁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病例对照相关研究等,通过这些方法已发现多个相关基因。目前已发现报道超过20个染色体位点与POAG相关,较为公认的有MYOC、OPTN、WDR36。然而这3个基因的突变能解释的POAG仅占不到10%。只有--JJ,部分POAG病例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更多的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所导致。就目前较为明确的POAG相关基因位点,尤其是已确认的MYOC、OPTN、WDR36,以及最新发现的CAVI/CAV24个相关致病基因的定位、结构、功能和突变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揭示研究相关的一些规律,为POAG进一步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候选基因 连锁分析 关联分析
下载PDF
人β-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东侃 宋跃 +2 位作者 王传富 张悦 吕振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0期10121-10123,共3页
目的:入神经生长因子包括β-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这两种活性形式,拟分别构建这两种活性形式的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的转基因实验作好前期准备。方法:实验于2001~2004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对象... 目的:入神经生长因子包括β-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这两种活性形式,拟分别构建这两种活性形式的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的转基因实验作好前期准备。方法:实验于2001~2004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对象:健康志愿者5人,均对本实验知情同意。流产胎儿由青岛大学医学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根据人β-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生长因子的全长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抽取正常人外周血1.5 mL,提取基因组DNA后克隆出人β-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片段。取胎儿海马部位脑组织100 mg,采用RT-PCR技术从胎儿脑组织中克隆出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片段。分别将纯化的β-神经生长因子产物与神经生长因子产物连接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_4上,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入JM109大肠杆菌中,扩增后小剂量质粒提取,酶切鉴定及计算机自动测序。结果:β-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的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预期位置均有阳性条带。酶切鉴定结果及计算机自动测序均证实插入片段为目的基因片断。结论:实验分别从人外周血和胎脑海马组织中成功克隆获得β-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生长因子,并顺利构建这两种活性形式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_4-β-NGF与pcDNA_4-NGF,为进一步将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转入真核细胞并比较二者表达效率作好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重组载体 构建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邱靖森 张铭志 《国际眼科纵览》 2012年第3期155-162,共8页
先天性白内障是由于胚胎期晶状体代谢异常而导致的自身透明度下降的致盲性疾病,遗传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的联系。目前研究发现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至少与22个基因的变异有关,其中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涉及的基因包括晶状... 先天性白内障是由于胚胎期晶状体代谢异常而导致的自身透明度下降的致盲性疾病,遗传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的联系。目前研究发现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至少与22个基因的变异有关,其中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涉及的基因包括晶状体蛋白基因(CRY)、缝隙连接通道蛋白基因(GJA)、膜蛋白基因(MIP)、细胞骨架蛋白基因(BFSP)和转录调节因子基因等。本文对近几年来关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基因
原文传递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珊琪 肖斯贤 郑可薇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8期510-511,共2页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徐珊琪肖斯贤郑可薇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515041)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是进行性原发性虹膜萎缩,Chandlen氏综合征和Cogen-Rese综合征(虹膜痣综合征)的总称,较少见,现将遇到...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徐珊琪肖斯贤郑可薇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515041)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是进行性原发性虹膜萎缩,Chandlen氏综合征和Cogen-Rese综合征(虹膜痣综合征)的总称,较少见,现将遇到3例报告如下。例1陈××男61岁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角膜内皮 综合征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六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珊琪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7-318,共2页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六例徐珊琪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是指进行性原发性虹膜萎缩、Chandlen综合征、CogenRese综合征(虹膜痣综合征)等的总称。临床较少见。我们共遇到6例,男1例,女5例;年龄30~61岁。其中进...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六例徐珊琪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是指进行性原发性虹膜萎缩、Chandlen综合征、CogenRese综合征(虹膜痣综合征)等的总称。临床较少见。我们共遇到6例,男1例,女5例;年龄30~61岁。其中进行性原发性虹膜萎缩2例,Ch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角膜内皮 综合征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固定性内斜视及治疗
11
作者 徐珊琪 郑小薇 陈伟奇 《临床眼科杂志》 1998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斜视 固定性内斜视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三种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素青 申济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5期49-50,共2页
本文观察翼状胬肉手术三种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对防止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的作用,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83例11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丝裂霉素C的应用方法分别为术中应用(0.4mg/ml),术后一周内应用及手术一... 本文观察翼状胬肉手术三种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对防止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的作用,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83例11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丝裂霉素C的应用方法分别为术中应用(0.4mg/ml),术后一周内应用及手术一周后应用(0.2mg/ml)。结果: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组翼状胬肉复发率为8.3%,术后一周内应用组复发率为16.1%,手术一周后应用组为20.7%,三组间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为32.1%,与治疗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一周内应用丝裂霉素组角膜创面愈合延迟。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中或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可防止术后复发。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方法简单,不影响角膜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C
全文增补中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中老年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13
作者 章欣怡 郑小薇 +1 位作者 吴锐彬 杨夏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中老年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临床确诊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60例(60只患眼)。将患者随机分为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康柏西普组、雷...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中老年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临床确诊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60例(60只患眼)。将患者随机分为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康柏西普组、雷珠单抗组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10.0 mg/ml康柏西普0.05 ml、10.0 mg/ml雷珠单抗0.05 ml,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记录初始治疗至6个月后玻璃体腔注射次数,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眼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康柏西普组总有效率高于雷珠单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康柏西普、雷珠单抗组BCVA、CMT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BCVA、CMT值显著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各时间点康柏西普组与雷珠单抗组BCV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康柏西普组治疗6个月后CMT显著低于雷珠单抗组(P<0.05)。康柏西普组平均注射次数显著低于雷珠单抗组(P<0.05);康柏西普组眼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雷珠单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中老年RVO继发黄斑水肿效果相当,但康柏西普对CMT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且能减少患者的注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雷珠单抗
下载PDF
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21
14
作者 郑明微 肖斯贤 +1 位作者 郑小薇 李耿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41-543,共3页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6-07在我院诊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采...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6-07在我院诊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30眼)和观察组(30例30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小梁切除术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干眼症误诊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嘉莹 《眼科》 CAS 2001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 :分析干眼症的误诊原因 ,探讨防止误诊的措施。方法 :对 178例干眼症误诊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 (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 )为诊断标准。结果 :误诊疾病包括流行性角结膜炎、病毒性角膜... 目的 :分析干眼症的误诊原因 ,探讨防止误诊的措施。方法 :对 178例干眼症误诊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以干眼症的三项检查结果 (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 )为诊断标准。结果 :误诊疾病包括流行性角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点状角膜炎、慢性结膜炎 ;误诊时间 1个月~ 3年 8个月 ;误诊原因为忽视干眼症的临床特点和对其病情缺乏全面系统分析。结论 :症状是干眼症诊断的重要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诊断 误诊 病因
原文传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P-选择素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黄肇薇 焦晓阳 林静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96-297,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 PL T、MPV、PDW、P- Selectin的关系。方法 用 Sysm ex30 0 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 BIO- TEK酶标仪对 31例正常对照、2 1例单纯糖尿病 (DM)及 1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的 PL T、MPV、PDW、P-选择...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 PL T、MPV、PDW、P- Selectin的关系。方法 用 Sysm ex30 0 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 BIO- TEK酶标仪对 31例正常对照、2 1例单纯糖尿病 (DM)及 1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的 PL T、MPV、PDW、P-选择素进行检测并分组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检验。结果  DR、DM组 PL 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DR、DM与正常对照组之间 MPV无显著差异 ,但 DM、DR的 PDW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DM组 P-Selecti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DR组 P- Selectin显著高于 DM组及正常对照组。结论  DR患者存在血小板计数增多及活化增强带来的高凝状态 ,可能成为 DR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P-选择素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体外功能 高凝状态
下载PDF
成年人迟发性近视眼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嘉莹 徐威 +1 位作者 陈萍珊 黄瑞珠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 :通过观察成年人近视眼的发生和进展状况 ,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 1 92例成人期 ( 2 0岁后 )发病的迟发性近视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视力、电脑验光、矫正视力、其他眼部检查、近距离用眼活动及近视... 目的 :通过观察成年人近视眼的发生和进展状况 ,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 1 92例成人期 ( 2 0岁后 )发病的迟发性近视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视力、电脑验光、矫正视力、其他眼部检查、近距离用眼活动及近视眼家族史等。结果 :视力为 0 .4~ 1 .0 ,矫正视力正常。近视眼屈光度为 ( - 0 .50~ - 2 .2 5)DS ,合并有散光者也为低度 [( - 0 .2 5~ - 0 .75)DC]和顺规轴向 ( 1 54°~1 80°)患者。本组近视眼进展缓慢。有近视眼家族史者占36 .4 5%。好发于长期近距离工作者 ,本组病例中学生及近距离工作者共 1 80例 (占 93.75% )。结论 :具有更多的受教育和近距离用眼机会是成人期近视眼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主要危险因素有受教育水平、近距离工作和遗传因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迟发性 近距离工作 临床分析 成年人 矫正视力 危险因素 作者 中学生 结论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后应用5-氟尿嘧啶对泪膜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嘉莹 徐珊琪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后应用 5 氟尿嘧啶 (5 fluorouracil ,5 FU)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8月间施行小梁切除术 10 7例 ;术前病程 2天~ 3年 ;年龄 7~ 65岁 ;男 49例 ,女 5 8例 ;将 10 7例分成对照组 (未用药...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后应用 5 氟尿嘧啶 (5 fluorouracil ,5 FU)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8月间施行小梁切除术 10 7例 ;术前病程 2天~ 3年 ;年龄 7~ 65岁 ;男 49例 ,女 5 8例 ;将 10 7例分成对照组 (未用药组 ) 47例和 5 FU组 (用药组 ) 60例 ;观察指标包括眼异物感、干涩灼热感、畏光感、结膜充血、分泌物、眼压及干眼症的检查 (SchirmerⅠ试验、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 )。结果  5 FU组术后眼压维持正常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5 FU组眼部症状和体征明显 ,泪膜功能受损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两组在青光眼的类型、手术前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则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小梁切除术后应用 5 FU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但也会损害泪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膜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基层医院扶贫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许道成 罗燕珊 +1 位作者 庄曼贤 郭伟如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基层医院扶贫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比较随机选取的2006/2007在基层医院采取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大切口(隧道)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sutureless large incision m... 目的:比较、分析基层医院扶贫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比较随机选取的2006/2007在基层医院采取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大切口(隧道)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sutureless large incision manual cataract extraction,SLIMCE),并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手术各200例。统计术后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耗品及费用。结果:术后视力在0.5以上的:ECCE+IOL手术组115例(57.5%),SLIMCE+IOL手术组139例(69.5%);术中后囊膜破裂:ECCE+IOL手术组7例(3.5%),SLIMCE+IOL手术组6例(3.0%);角膜水肿:ECCE+IOL手术组13例(6.5%),SLIMCE+IOL手术组10例(5.0%)。平均每例手术耗品及费用SLIMCE+IOL手术组稍高。结论:在基层医院施行扶贫白内障复明手术,手术要安全、效果要好,手术费用要低,ECCE+IOL植入手术目前还是主要的手术方式。SLIMCE+IOL植入手术采用隧道无缝线切口,操作步骤减少、时间缩短、能够减少术后散光,获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提倡。但手术耗费稍增加,对手术操作者的手术技巧要求较高。无论是哪一种手术方式,复明是永恒的主题,需要培养大批有爱心的技术优秀的眼科专业人员,才能使数以百万计的白内障盲患者重见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手术方式 效果
下载PDF
监测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威 蔡应木 王彩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02-1803,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对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VEGF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者和伴视网膜病变者血浆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人(P&l...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对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VEGF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者和伴视网膜病变者血浆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人(P<0.05,P<0.01)。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VEGF水平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