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两种分布的勉县年最大日降水量重现期估算
1
作者 杨利霞 王欣 +1 位作者 张婷 刘元珺 《陕西气象》 2023年第3期37-40,共4页
2021年8月22日勉县遭遇极端降水事件,日降水量高达237.9 mm,灾害十分严重。统计分析1959-2021年勉县历史逐年最大日降水量特点,采用皮尔逊Ⅲ型(简称P-Ⅲ型)曲线分布和耿贝尔极值分布方法推算重现期及降水量,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对2021年8... 2021年8月22日勉县遭遇极端降水事件,日降水量高达237.9 mm,灾害十分严重。统计分析1959-2021年勉县历史逐年最大日降水量特点,采用皮尔逊Ⅲ型(简称P-Ⅲ型)曲线分布和耿贝尔极值分布方法推算重现期及降水量,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对2021年8月22日极端大暴雨进行重现期估算。结果表明:勉县年最大日降水年际变化明显,2008年以来变率增大且有更极端的趋势;基于P-Ⅲ型曲线分布和耿贝尔极值分布的1959-2020年最大日降水积累概率拟合效果均较好,但耿贝尔极值分布对年最大日降水量的拟合优于P-Ⅲ型分布;应用耿贝尔极值分布推算勉县极值降水,100 a一遇的日降水量为154.7 mm,2021年8月22日降水量237.9 mm的重现期为4881.33 a。增加2021年最大日降水量进入样本序列重新构建耿贝尔极值分布函数,推算日降水量237.9 mm的重现期为707.35 a,100 a一遇的估算降水量为183.4 mm,重现期及降水量估算变化均较大,说明超极端降水和样本长度对重现期的推算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最大日降水量 P-Ⅲ型曲线分布 耿贝尔极值分布 重现期估算
下载PDF
汉中盆地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樊纲惟 董立凡 +2 位作者 樊洁馨 王欣 王岚玉 《陕西气象》 2017年第3期35-38,共4页
利用汉中市汉台区气象站1970—2015年的气象资料,采用逐步订正模型,计算了近46年汉中水稻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汉中盆地水稻光合生产潜力为23 265kg/hm^2,光温生产潜力为20 532kg/hm^2,气候生产潜力为18... 利用汉中市汉台区气象站1970—2015年的气象资料,采用逐步订正模型,计算了近46年汉中水稻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汉中盆地水稻光合生产潜力为23 265kg/hm^2,光温生产潜力为20 532kg/hm^2,气候生产潜力为18 298kg/hm^2。汉中盆地水稻生育期为4—9月,生育期光热资源较好,水资源丰富,但存在水稻生育期降水分布不均的问题,建议4—6月适量增加灌溉,7—9月降水偏多,易造成水稻减产,应注意防涝排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盆地 水稻 气候资源 生产潜力 评价
下载PDF
汉中春茶开采期预测方法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利霞 王欣 +1 位作者 徐钰 孟茹 《陕西气象》 2022年第6期59-63,共5页
采用2014-2021年1-3月汉中种茶县区国家气象站和茶园区域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种茶区茶园春茶开采时间资料,分析2014-2021年汉中春茶开采期特点、春茶开采期前1-3月的气候特点;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阶段气温、降水、日照、活动积温... 采用2014-2021年1-3月汉中种茶县区国家气象站和茶园区域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种茶区茶园春茶开采时间资料,分析2014-2021年汉中春茶开采期特点、春茶开采期前1-3月的气候特点;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阶段气温、降水、日照、活动积温与开采期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汉中春茶开采期早晚存在明显的年份差异和地理差异,最早2021年3月11日,最晚2014年3月24日;地理位置靠南的低海拔丘陵茶区春茶开采较早,地理位置靠北的中高山区茶园开采时间较晚。开采期与2月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7℃活动积温,2月上旬-3月上旬平均气温、≥7℃活动积温之间存在0.01及以上水平显著的负相关,与2月降水量、2月上旬-3月上旬降水量呈0.05及以上水平显著的负相关,与日照时数相关性不明显。选用相关性较高的平均气温、活动积温、降水量因子建立开采期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在实际应用和气象服务中,可结合当年气候背景、中短期天气预报和茶园管理措施等进行综合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茶开采期 气候特点 相关分析 预测方法 汉中
下载PDF
汉台区2006—2009年酸雨特征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
4
作者 高龙 《陕西气象》 2013年第3期25-27,共3页
利用汉中基准气候站2006—2009年酸雨pH值和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汉台区酸雨时间分布和强度特征以及酸雨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汉台区秋季、冬季和初春酸雨频率较大,春末和夏季酸雨频率较小;2006—2009年酸雨频率分别为16%、16%、20... 利用汉中基准气候站2006—2009年酸雨pH值和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汉台区酸雨时间分布和强度特征以及酸雨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汉台区秋季、冬季和初春酸雨频率较大,春末和夏季酸雨频率较小;2006—2009年酸雨频率分别为16%、16%、20%、22%,有逐步增大的趋势;汉台区出现的酸雨酸性强度总体较弱;汉台区酸雨主要集中在日降水量为0~20mm时,暴雨以上级别降水时几乎未出现酸雨;酸雨对应的东北风(NE)、偏东风(ENE)、南风(S)和偏南风(SSE)最多,占总次数的60%。应对酸雨危害的对策建议主要有:通过加强对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治理,从源头防治酸雨;倡导环保和绿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台区 酸雨特征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汉江流域暴雨的Eliassen-Palm通量特征及潜势预报 被引量:1
5
作者 黎颖 王欣 马楚楚 《陕西气象》 2020年第5期11-15,共5页
利用1980—2018年ERA-Interim全球再分析资料,对汉江上游汉中地区暴雨过程纬向风场及瞬变波活动Eliassen-Palm(下简称EP)通量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尝试将瞬变波EP通量特征分析应用到汉江流域典型暴雨过程动力特征研究中,天气... 利用1980—2018年ERA-Interim全球再分析资料,对汉江上游汉中地区暴雨过程纬向风场及瞬变波活动Eliassen-Palm(下简称EP)通量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尝试将瞬变波EP通量特征分析应用到汉江流域典型暴雨过程动力特征研究中,天气尺度瞬变波EP通量的辐散可以表征天气尺度扰动的强迫作用,根据热成风原理,角动量和热量的沉积耗散会进一步影响纬向环流的变化。大气中高层瞬变波活动特征可作为提前量反映汉江流域暴雨的发生。(2)暴雨发生前,30°N附近200 hPa有纬向风减速中心,对应200 hPa为EP通量辐散区,EP通量辐散区扩展加强有利于暴雨的发生,这种大气波动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对暴雨发生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流域 暴雨 EP通量特征 潜势预报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琼 何豫秦 《汉中科技》 2012年第6期62-63,共2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将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气候变暖影响农作物生长、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CO2旅度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促进和抑制作用,年平均气温升高,积温升高,农作物的耕种区域和产量将...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将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气候变暖影响农作物生长、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CO2旅度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促进和抑制作用,年平均气温升高,积温升高,农作物的耕种区域和产量将发生变化,加之生产成本的提高,粮食产量受到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农业 生产影响
下载PDF
自动观测方式下的几种常见错情及处理方法
7
作者 孟茹 李爱华 田耀齐 《陕西气象》 2011年第3期47-48,共2页
自实现气象要素的自动观测以来,观测方式的改变使测报错情的类型与以往有较大区别。1编报错误1.
关键词 观测方式 错情 自动观测 气象要素 天气报
下载PDF
汉中盆地雨季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8
作者 张小峰 王欣 +1 位作者 王云鹏 黄笑颖 《汉中科技》 2017年第5期62-64,共3页
本文利用汉中1971-2015年45a气象观测资料,从雨季开始日期、结束日期、持续时间、累计降水量、关键农事时段降水量的变化分析了汉中雨季特征及变化特征,发现:汉中多年平均雨季开始日期、结束日期、持续时间和累计雨量整体年际变化大... 本文利用汉中1971-2015年45a气象观测资料,从雨季开始日期、结束日期、持续时间、累计降水量、关键农事时段降水量的变化分析了汉中雨季特征及变化特征,发现:汉中多年平均雨季开始日期、结束日期、持续时间和累计雨量整体年际变化大。平川巴山区开始日期早,结束迟,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偏多;秦岭南坡开始时间晚,结束早,持续时间短,累计雨量偏少;自2010年以来累计雨量偏多,持续时间变短,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盛夏伏旱少雨段雨量多时年份洪涝灾害均较为严重;秋淋多雨时段雨量近年来变化趋势较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季 气候变化 特征 关键农事季节
下载PDF
一次测报错情的反思
9
作者 孟茹 田耀齐 《陕西气象》 2010年第6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错情 测报 观测方式 自动气象站 自动观测 气象要素 观测仪器 业务质量
下载PDF
2010年夏季西乡强对流天气分析
10
作者 刘美耗 荆梁 《汉中科技》 2011年第2期55-55,67,共2页
通过对2010年8月1日西乡县出现的短时雷暴及短时暴雨过程分析,表明前期大环流形势是处于两高之间的低槽区,中、低层有低值系统发展,同时具备大气层结不稳定以及能量不稳定条件是强天气发生的充分条件。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上... 通过对2010年8月1日西乡县出现的短时雷暴及短时暴雨过程分析,表明前期大环流形势是处于两高之间的低槽区,中、低层有低值系统发展,同时具备大气层结不稳定以及能量不稳定条件是强天气发生的充分条件。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上,雷暴云经历了一个生成、移动、发展、消散的过程,并在移动、发展、消散过程中地面出现强降水天气,符合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生命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雷暴 多普勒天气雷达 组合反射率
下载PDF
中央台温度要素预报与实况差异性研究
11
作者 何豫秦 刘元珺 杨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2期177-178,195,共3页
根据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对2014年1~12月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指导预报产品24 h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准确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中日最低气温的预报质量明显高于日最高气温的预... 根据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对2014年1~12月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指导预报产品24 h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准确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中日最低气温的预报质量明显高于日最高气温的预报质量,夏、秋季指导预报的参考性好;预报员对气温指导预报的订正范围日最低气温应控制在1.4℃以内,且20:00的订正幅度小于08:00的,日最高气温的订正范围应控制在2.0℃以内;气温预报存在季节性误差,日最低气温的准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日最高气温的准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订正后的预报质量日最高气温提升明显,在实际预报中可以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预报产品 平均绝对误差 均方根误差 准确率 检验订正
下载PDF
1980~2014年汉中市区雾霾演变特征分析
12
作者 王欣 张小峰 +1 位作者 马小鹏 王云鹏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利用汉中市汉台区1980~2014年35年逐日历史气象资料中能见度、相对湿度的四次定时观测资料和天气现象资料,在对雾霾记录进行订正处理基础上,分析了汉中市多年的雾霾天气的变化特征。同时选取2015年典型雾霾污染事件,进行了雾霾出现前后... 利用汉中市汉台区1980~2014年35年逐日历史气象资料中能见度、相对湿度的四次定时观测资料和天气现象资料,在对雾霾记录进行订正处理基础上,分析了汉中市多年的雾霾天气的变化特征。同时选取2015年典型雾霾污染事件,进行了雾霾出现前后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得出了雾霾污染日气象要素特征规律,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汉中市雾霾污染天气的成因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汉中市区 演变特征
下载PDF
南极中山站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特点及观测方法研究
13
作者 高龙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4年第A09期147-148,共2页
南极中山站地处南极圈,云、能见度和天气现象(以下简称云能天)具有极地的特点,通过对南极中山站1989年建站以来云能天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实际观测事例和观测经验,总结云能天特点,探讨观测方法,提高观测数据的质量。
关键词 南极 云能天 特点 观测
原文传递
陕西省汉中站2004—2010年自动与人工观测气温对比分析
14
作者 高龙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3年第A09期158-159,共2页
利用陕西省汉中国家基准气候站1991—2010年的气温资料,对比分析自动站与人工站2种仪器观测记录的差异,评估2种观测资料的一致性。通过对自动站和人工站气温记录进行差值对比分析、差值平均值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表明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 利用陕西省汉中国家基准气候站1991—2010年的气温资料,对比分析自动站与人工站2种仪器观测记录的差异,评估2种观测资料的一致性。通过对自动站和人工站气温记录进行差值对比分析、差值平均值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表明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差值较小,2种资料的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自动观测 人工观测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