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吕宏伟 高作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和特点,探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随机选择387例405眼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和256例278眼... 目的:总结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和特点,探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随机选择387例405眼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和256例278眼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两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投入少,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白内障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下载PDF
颞侧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永红 赵瑞博 黄佩琳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8期699-700,共2页
目的初步观察颞侧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合并有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8例(52只眼),入院用药物控制眼压正常或接近正常后,均行颞侧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合... 目的初步观察颞侧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合并有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8例(52只眼),入院用药物控制眼压正常或接近正常后,均行颞侧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1年检查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房角。结果术后46只眼(88.5%)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38只眼(73.1%)眼压低于21mmHg(1mmHg=0.133kPa),术前、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前房深度分别为(1.95±0.41)mm、(3.54±0.50)mm,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所有房角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宽和开放,粘连范围缩小或消失,无1例浅前房、低眼压和恶性青光眼并发症发生。结论颞侧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具有经济、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的优点,可达到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和保留角膜上方青光眼手术位置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原文传递
泪道支架植入术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3
作者 张全芝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年第1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对泪道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的正确护理及定期随诊,提高和巩固手术疗效的作用。方法:对术后病人定时冲洗泪道,控制慢性感染,防止分泌物阻塞泪道支架和发生泪道狭窄。结果:263例患者术后治愈率87.5%,有效率100%。结论:... 目的:探讨对泪道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的正确护理及定期随诊,提高和巩固手术疗效的作用。方法:对术后病人定时冲洗泪道,控制慢性感染,防止分泌物阻塞泪道支架和发生泪道狭窄。结果:263例患者术后治愈率87.5%,有效率100%。结论:用正确方法冲洗泪道控制慢性炎症是提高和巩固泪道支架植入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支架 植入 疗效 护理
原文传递
社区健康教育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张全芝 《社区医学杂志》 2011年第17期65-66,共2页
将275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37例,对照组138例,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即由有经验的责任护士遵循护理程序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建立档案、家庭访视、举办学习... 将275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37例,对照组138例,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即由有经验的责任护士遵循护理程序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建立档案、家庭访视、举办学习班、召开座谈会等措施继续实施健康教育。测评结果表明,实验组在生活质量的四个方面即症状与体征、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说明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