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宏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3期613-614,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方案,观察组行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方案。评估比较两...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方案,观察组行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方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手术后两组患者MAP、HR指标均较麻醉前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手术后两组患者MAP、HR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t_0)、手术结束后6小时(t_1)、手术后12小时(t_2)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及较少疼痛引发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药物作用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下载PDF
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骨科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金宏 《健康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76-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骨科手术后耐甲氧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骨科手术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分别予以万古霉素(对照组)和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观察组)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的总... 目的探讨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骨科手术后耐甲氧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骨科手术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分别予以万古霉素(对照组)和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观察组)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80.00%)、细菌清除率(88.57%)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IL^(-1)β、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骨科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左氧氟沙星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骨科手术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金宏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4期573-574,共2页
蒲公英既是一种野生蔬菜,也是一种重要的药材,而且因其分布广泛,在医学中应用较为频繁,文章便是从分析蒲公英的药理作用、配伍规律和临床新用全面阐述蒲公英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 蒲公英 药理作用 配伍规律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经皮穿针固定月骨骨折一例
4
作者 杨初见 赵晓航 +2 位作者 孙艺 叶红禹 易兵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39,共2页
患者男,38岁,因摔伤左手掌撑地致左腕关节疼痛、肿胀,急诊来院。体格检查:左腕背肿胀,左腕关节背侧腕横纹处压痛明显,腕关节被动屈伸疼痛加重,第三掌骨纵轴叩击痛(+),桡尺远侧关节分离试验(一)。
关键词 经皮穿针固定 腕关节疼痛 骨折 月骨 桡尺远侧关节 体格检查 分离试验 叩击痛
原文传递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多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 被引量:19
5
作者 林涧 余云兰 +3 位作者 吴春 王正理 应振端 朱胜军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报告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多手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同手多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患者,选用腹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皮瓣经分期断蒂、并指分指及整形,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色泽、... 目的报告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多手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同手多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患者,选用腹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皮瓣经分期断蒂、并指分指及整形,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皮瓣无明显臃肿或挛缩现象,手功能恢复优良。结论利用合理的创面设计,选用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安全、供区损伤小的传统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损伤 临床疗效 皮肤缺损
原文传递
手背掌指关节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指蹼、手指皮肤缺损57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涧 余云兰 +3 位作者 应振端 王正理 朱胜军 侯春林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68-869,共2页
2003年1月-2006年2月,笔者应用于背掌指关节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指蹼。
关键词 手指皮肤缺损 皮瓣修复 关节支 指蹼 筋膜 掌指 手背
原文传递
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诊断最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文跃 程宋来 陈成忠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5期576-578,共3页
目的探讨CT与MRI用于最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为最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30例的CT与MR影像资料,比较两种方法对最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阳性率、不同病变部位的诊断阳性率及影像学征... 目的探讨CT与MRI用于最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为最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30例的CT与MR影像资料,比较两种方法对最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阳性率、不同病变部位的诊断阳性率及影像学征象检出率等。结果两种影像学方法对最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阳性率、对不同病变部位诊断阳性率及影像学征象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 CT与MRI用于最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均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均可作为临床医师确定手术方案的重要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成丽英 《现代实用医学》 2015年第3期414-415,共2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FIF)在老年人群中高发,并多伴随较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人一般有脆弱多疑的心理,增加了抑郁焦虑的发生[1].本研究拟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FIF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3月... 股骨粗隆间骨折(FIF)在老年人群中高发,并多伴随较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人一般有脆弱多疑的心理,增加了抑郁焦虑的发生[1].本研究拟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FIF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浙江省永康市骨科医院收治的FIF的患者58例,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60岁,心、肝及肾功能基本正常;(2)经临床医师及CT、MRI等影像学检测确诊为FIF;(3)患者能准确理解文意,有正常的视、听及说能力.排除标准:(1)存在较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2)有精神病史,存在认知障碍或意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抑郁 焦虑 心理干预
下载PDF
游离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飞燕 《护理与康复》 2011年第8期697-699,共3页
总结5例游离胸脐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认为重点是严密观察皮瓣的血供情况,及时发现、处理血管危象,是保证皮瓣存活的关键;保证充足血容量,重视呼吸支持及一般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做好用药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四肢 组织缺损 胸脐皮瓣移植 护理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患者骨科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顺涵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5期415-416,422,共3页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患者骨科手术术前评估中的作用,并与传统心电图评估作比较。方法选择浙江省永康市第六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3年7月收治的心律失常骨科手术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态心电图组和传统心电图...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患者骨科手术术前评估中的作用,并与传统心电图评估作比较。方法选择浙江省永康市第六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3年7月收治的心律失常骨科手术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态心电图组和传统心电图组,每组44例。其中,传统心电图组采用静态心电图开展术前评估,动态心电图组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开展术前评估。比较两组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及具体类型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以及两组手术持续时间及对围术期的满意度。结果动态心电图组检出心律失常总发生次数高于传统心电图组,检出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多于传统心电图组,窦性心律不齐、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均高于传统心电图组(P<0.05),围术期满意度高于传统心电图组(P<0.05)。结论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术前评估,规避了传统心电图漏检和误判的风险,给予术者充分的手术准备,在心律失常的骨科手术术前评估中应优先考虑使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骨科手术 手术评估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苗 吕惠芬 李飞燕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年第9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对护理质量及患者康复、疼痛缓解等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医院骨科住院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对护理质量及患者康复、疼痛缓解等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医院骨科住院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焦虑量表评分、疾病相关知识得分、住院时间;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住院时间更短,VAS评分、SAS评分更低,疾病相关知识得分更高;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能够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疼痛,增加患者对疾病及护理的认知,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骨科护理 患者情绪 疾病
原文传递
喉罩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望 凌钧渲 胡巧萍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第9期140-141,共2页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过程中选择喉罩麻醉对手术进行的影响及临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3-2016年收治采取外科手术方案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选择气管插管麻醉患者设为对照组,另50例选择喉罩麻醉方式患者设为实验...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过程中选择喉罩麻醉对手术进行的影响及临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3-2016年收治采取外科手术方案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选择气管插管麻醉患者设为对照组,另50例选择喉罩麻醉方式患者设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并归纳和记录不同麻醉方式在各个时间段的镇痛效果以及术后安全性。结果:分别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8小时、16小时以及24小时各个时间段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对镇痛效果做评估,从数据中可知不同时间段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和苏醒后三个时间段接受生命指征检测,其中麻醉后和苏醒后对照组患者生命指征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苏醒期躁动以及拔管即刻使用降压药患者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实验组术后咽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对手术顺利进行有重要价值,相对于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喉罩麻醉对患者手术过程各个阶段体征变化没有太大影响,术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麻醉 骨科手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英 程婷婷 吕佳莉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年第21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成效。方法:选取2017年1~4月骨科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管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危... 目的:探讨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成效。方法:选取2017年1~4月骨科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管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危重患者护理、基础护理、静脉置管护理、病区管理、护理隔离巡视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过程当中,全员参与的护理管理效果理想,可以提高骨科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员参与 骨科 护理质量 管理
原文传递
延续护理临床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苗 吕惠芬 李飞燕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12期1674-1676,共3页
延续护理是骨科护理热点之一,其是具有成本效益的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生活质量[1];另一项报道认为,即大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慢性病及恢复期较长的患者出院后仍须得到延续护理[2]。延续护理在医疗知识的普及、节省社会... 延续护理是骨科护理热点之一,其是具有成本效益的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生活质量[1];另一项报道认为,即大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慢性病及恢复期较长的患者出院后仍须得到延续护理[2]。延续护理在医疗知识的普及、节省社会和家庭人力资源,以及丰富优质护理内涵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3]。近年来,浙江省永康市骨科医院将延续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股骨颈骨折 临床路径 延续护理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自理护理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年第2期108-109,共2页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关节病变的主要方式之一,手术患者多是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脏器的各种疾病,因而自理能力恢复较慢ll_。自理护理模式是在患者自身的护理能力基础上,护士提供完全补偿、部分补偿和教育支持3种基本护...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关节病变的主要方式之一,手术患者多是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脏器的各种疾病,因而自理能力恢复较慢ll_。自理护理模式是在患者自身的护理能力基础上,护士提供完全补偿、部分补偿和教育支持3种基本护理方法来满足患者自身护理的不足阁。因此,自理护理的目的不是替代,而是通过激发患者自身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理模式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下载PDF
康复科病区中药处方分析与管理建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甲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第10期238-240,共3页
目的:点评分析康复科病区中药处方,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康复科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方法:随机抽取康复科2019年9月~2020年8月病区中药处方,每月150张,共1 800张。对药味数、使用最大剂量、频数、频率,常见疾病进行统计。结... 目的:点评分析康复科病区中药处方,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康复科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方法:随机抽取康复科2019年9月~2020年8月病区中药处方,每月150张,共1 800张。对药味数、使用最大剂量、频数、频率,常见疾病进行统计。结果:平均用药为16味,最多是25味,以11~15味最多、占53.00%,其次是16~20味、占29.56%。使用排名前二十的中药饮片分别是白芍、当归、赤芍、牛膝、鸡血藤、骨碎补、红花、三七、党参、熟地黄、地龙、黄芪、淫羊藿、羌活、全蝎、土鳖虫、甘草、姜黄、附子、独活。常见疾病有骨折、脑损伤、膝关节炎、颈椎病、软组织损伤、肿瘤术后康复、中风病。结论:医院康复科中药使用较为合理,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祛风通络为治疗核心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科 中药处方 合理用药 管理建议
原文传递
中西医内科病房文化管理发展方向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燕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年第3期225-226,共2页
从目前中西医内科病房文化氛围建设及管理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强调中医内容服务的提升,及中西医的特色性结合,从传统医德文化建设、中西医诊疗特色文化建设、科研文化工作氛围建设、环境体系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西医 内科 文化 管理 思考
原文传递
PKP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应用及对血清CTX-I、IGF和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应斌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11期1484-148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患者血清I型胶原C端异物肽(CTX-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睾酮(T)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8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患者血清I型胶原C端异物肽(CTX-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睾酮(T)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8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观察组予PKP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周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血清CTX-I、IGF和T水平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周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及OD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血清CTX-I、IGF、T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KP能够较好地恢复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损伤脊柱高度,减轻对其神经功能损伤,且不良反应较少;同时能够显著改善骨质疏松相关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Ⅰ型胶原C端异物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睾酮
下载PDF
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虎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A01期356-358,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有效率、术后疼痛情况(VAS)、踝... 目的分析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有效率、术后疼痛情况(VAS)、踝-后足评分(AFOAS评分)及骨性融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AFO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创伤性关节炎时采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踝关节融合术 创伤性关节炎 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
下载PDF
骨专科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干预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应金娥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年第24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骨专科手术室护士存在的压力源,并针对压力源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提高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方法:随机调查4所骨专科手术室78名护士的压力源,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应对护士压力源的干预措施。结果:经过调查,骨专科手术室... 目的:分析骨专科手术室护士存在的压力源,并针对压力源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提高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方法:随机调查4所骨专科手术室78名护士的压力源,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应对护士压力源的干预措施。结果:经过调查,骨专科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主要源于护理专业技能、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环境、仪器设备、伤患护理、人际关系与自身问题等,在调查中,骨专科手术室护士面临最大的压力源是骨科仪器设备危害,其次为特殊气体危害、手术时间过长、饮食不规律、院内感染等。面对压力源,护士采取积极干预态度为65名(83.3%),采取消极干预态度为13例(16.7%),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骨专科手术室护士压力源表现在多方面、而且强度较大,医院针对压力源采取了相应的干预对策,能够减少或者消除骨专科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并鼓励护士在压力源中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专科 手术室护士 压力源 干预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