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北平原分布式除涝水文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宏臻 陈鸣 +3 位作者 吴永祥 王高旭 王希之 王德智 《水资源保护》 CAS 2014年第4期14-17,66,共5页
针对目前淮北平原除涝水文计算采用的经验排模公式仅考虑了设计净雨和排水面积两个因素,对于下垫面情况复杂的流域不能很好地反映峰量关系的情况,应用GIS技术根据DEM进行流域划分、水流方向确定等处理,并结合流域水文地质图、土壤分布... 针对目前淮北平原除涝水文计算采用的经验排模公式仅考虑了设计净雨和排水面积两个因素,对于下垫面情况复杂的流域不能很好地反映峰量关系的情况,应用GIS技术根据DEM进行流域划分、水流方向确定等处理,并结合流域水文地质图、土壤分布图等建立GIS图层,进而构建淮北分布式水文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无资料地区的排涝水文计算,应用历史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调试,模拟计算精度可达GB/T 22482—2008《水文情报预报规范》的甲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除涝 水文计算 淮北平原
下载PDF
流域水库群水资源调度系统开发及应用
2
作者 陈鸣 王钢 +2 位作者 郑兴发 郑久兴 雷四华 《水利信息化》 2010年第5期37-40,共4页
构建了流域水库群水资源调度系统。该系统采用框架结构,与GIS无缝连接并利于添加模型;内嵌GIS控件面轻松实现图形导航、放大、缩小、漫游、标注、图层控制管理;采用分布式流域水文预报模型有效解决了山区降雨分布不均匀问题,提高了水情... 构建了流域水库群水资源调度系统。该系统采用框架结构,与GIS无缝连接并利于添加模型;内嵌GIS控件面轻松实现图形导航、放大、缩小、漫游、标注、图层控制管理;采用分布式流域水文预报模型有效解决了山区降雨分布不均匀问题,提高了水情预报精度。通过2009年"莫拉克"台风降雨过程的霍童溪流域水库群预报调度计算表明:流域水库群水资源调度系统的应用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水库群 调度
下载PDF
连云港港区深厚淤泥地基筑堤数值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占鑫杰 高长胜 +3 位作者 朱群峰 杨守华 张凌 庞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09-2115,共7页
连云港徐圩港区淤泥层深厚,土质条件差,拟在淤泥地基上修筑斜坡堤。准确开展筑堤后地基固结预测分析,可优化设计,并为港区后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采用能较好反映超软淤泥性质的修正剑桥模型,模拟斜坡堤分级施工过程,采用不同涂抹效应参... 连云港徐圩港区淤泥层深厚,土质条件差,拟在淤泥地基上修筑斜坡堤。准确开展筑堤后地基固结预测分析,可优化设计,并为港区后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采用能较好反映超软淤泥性质的修正剑桥模型,模拟斜坡堤分级施工过程,采用不同涂抹效应参数进行计算,通过与实测结果对比以确定海上排水板施工的合理涂抹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当涂抹区井径比s=5,渗透系数降低比k_h/k_s=5时,原位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要满足油气管廊基础对工后沉降的要求,应保障排水板施工质量,同时堤身预压时间不低于1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堤 地基固结变形 数值模拟 反分析 修正剑桥模型
下载PDF
水文响应指数及其在TOPMODEL参数区域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友静 陈波 +1 位作者 何川 郝振纯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9-544,共6页
提出一个描述流域单元地表特征的指数,该指数由TOPMODEL的地形指数(TI)和SCS的径流曲线数(CN)组成.以黄河中游的洛河流域为研究区,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了水分响应指数(HRI),在分析其地学意义的基础上,提取了流域的水分响应单... 提出一个描述流域单元地表特征的指数,该指数由TOPMODEL的地形指数(TI)和SCS的径流曲线数(CN)组成.以黄河中游的洛河流域为研究区,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了水分响应指数(HRI),在分析其地学意义的基础上,提取了流域的水分响应单元(HRU).应用TOPMODEL率定了模型参数,建立了HRI和单元特征与主要模型参数的统计关系.利用该关系反演的参数验证流域的径流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指数可以用于流域的空间离散和水文模型参数的区域化分析,为资料缺乏地区的水文模型参数移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响应指数 参数区域化 TOPMODEL 缺资料地区 遥感技术
下载PDF
软土地基上堤防拓宽工程变形协调措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占鑫杰 腾昊 +1 位作者 李文炜 徐超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第3期82-86,共5页
以南京市某长江堤防拓宽工程为例,采用FLAC软件建立堤防拓宽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拓宽新堤与老堤的相互作用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新老堤防结合部开挖台阶,并铺设土工格栅增强横向连接的措施。采用数值软件对以上工程措施进行了分析... 以南京市某长江堤防拓宽工程为例,采用FLAC软件建立堤防拓宽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拓宽新堤与老堤的相互作用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新老堤防结合部开挖台阶,并铺设土工格栅增强横向连接的措施。采用数值软件对以上工程措施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新堤防填筑后,由于附加应力作用使老堤堤身和路面产生附加变形,老堤防路面的不均匀沉降为13.7cm,路面的坡度为1.7%,整体向堤中心线倾斜。在新老堤结合部铺设土工格栅加筋后,堤防的最大沉降位置由堤顶路面处发展到堤身内部,新堤路面变形和堤身不均匀沉降大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堤防拓宽 数值模拟 变形协调
下载PDF
超软淤泥地基最终沉降量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朱群峰 何宁 +2 位作者 王年香 高长胜 杨守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9-193,共5页
超软淤泥地基的计算参数难以准确测定,沉降计算条件比较复杂,造成其最终沉降量难以精确计算,一般根据工程现场实测沉降资料来进行推算,工程中常用的推算方法有三点法、Asaoka法和双曲线法。本文根据工程实测沉降资料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方... 超软淤泥地基的计算参数难以准确测定,沉降计算条件比较复杂,造成其最终沉降量难以精确计算,一般根据工程现场实测沉降资料来进行推算,工程中常用的推算方法有三点法、Asaoka法和双曲线法。本文根据工程实测沉降资料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来推求超软淤泥地基的最终沉降量,三点法推求结果和Asaoka法推求结果基本一致,双曲线法推求结果明显大于三点法。建议采用双曲线法推求超软淤泥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软淤泥地基 最终沉降量 三点法 ASAOKA法 双曲线法
下载PDF
考虑板土相互作用的排水板通水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群峰 高长胜 +3 位作者 占鑫杰 张凌 杨守华 明经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58-2164,共7页
为研究排水板在实际工况下的通水特性,研制排水板纵向通水量测试新仪器,采用室内真空预压模型试验、堆载预压模型试验和直接充灌淤泥等方法来制作板土单元体(试样),并开展板土单元体(试样)通水能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直接充灌淤... 为研究排水板在实际工况下的通水特性,研制排水板纵向通水量测试新仪器,采用室内真空预压模型试验、堆载预压模型试验和直接充灌淤泥等方法来制作板土单元体(试样),并开展板土单元体(试样)通水能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直接充灌淤泥法、堆载预压法还是真空预压法,高性能排水板通水量均大于现行规程试验结果,而普通排水板通水量均小于现行规程试验结果,现行规程方法高估了真空预压后普通排水板的通水能力。对比结果表明:高性能排水板在堆载预压后通水能力与真空预压后通水能力接近,而普通排水板在堆载预压后通水能力明显高于真空预压后通水能力。因此,对于变形大且固结时间长的新近吹填淤泥地基加固工程应优先选用高性能排水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排水板 普通排水板 通水量测试新仪器 板土单元体 模型试验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在长江中下游沿线典型地基中的迁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涛 占鑫杰 +2 位作者 关云飞 孙婷婷 刘东升 《河南科学》 2023年第3期452-460,共9页
长江中下游沿线分布着众多化工企业,近年来在长江大保护政策框架下,沿岸各地陆续进行化工企业搬迁,关停并转留下大量重金属污染场地,对周围环境和水体形成严重威胁.重金属污染物在长江中下游沿线典型地基中的迁移问题逐渐引起重视.以长... 长江中下游沿线分布着众多化工企业,近年来在长江大保护政策框架下,沿岸各地陆续进行化工企业搬迁,关停并转留下大量重金属污染场地,对周围环境和水体形成严重威胁.重金属污染物在长江中下游沿线典型地基中的迁移问题逐渐引起重视.以长江南京段典型淤泥质黏土地基为研究对象,采用气动固结设备模拟地基的天然含水率和应力状态,采用土柱试验测试了重金属离子在地基中的对流-弥散-吸附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Pb^(2+)和Cd^(2+)在长江沿线典型地基中的分子扩散系数高于一般黏土地基和高岭土地基,这与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夹层结构相关.南京段淤泥质粉质黏土对重金属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其对Pb^(2+)的吸附能力高于对Cd^(2+)的吸附能力,同时水头高度对重金属吸附特性具有一定影响.根据长江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沿江水质影响较大的是高渗透性土层中污染物的对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沿线典型污染物迁移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长江沿线典型地基 迁移特性 土柱试验 吸附
下载PDF
加气对水稻泡田期田面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潘艳川 李江 +1 位作者 缴锡云 胡伟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6-100,共5页
为解决秸秆还田技术实施后南方稻田泡田期出现的水体恶化问题,模拟秸秆还田后的淹水稻田,采用加气0.5 h和不加气对田面表层水体进行处理,对田面水体中的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以及总磷(TP)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气处理... 为解决秸秆还田技术实施后南方稻田泡田期出现的水体恶化问题,模拟秸秆还田后的淹水稻田,采用加气0.5 h和不加气对田面表层水体进行处理,对田面水体中的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以及总磷(TP)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气处理能使淹水条件下的田面表层水NH-4-N和TP浓度峰值分别降低77.4和29.84,且使得NO--3-N和TP浓度较快的上升、并提早出现峰值,同时使淹水初期和后期田面表层水体溶解氧含量保持较高的状态,使水体处于好气环境的时间变长,使淹水稻田面临氮磷污染的风险有所降低,从而利于作物根系生长。研究表明:对秸秆还田后泡田期的稻田进行加气处理能有效提高田面水溶解氧含量,缩短高浓度氮磷的持续时间,从而减轻水质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气 秸秆还田 水稻泡田 水稻田面水质
下载PDF
一种基于持水曲线的市政污泥水分分布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占鑫杰 詹良通 +1 位作者 林伟岸 陈云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12-2118,共7页
市政污泥的脱水特性与其水分分布特性密切相关,对市政污泥的水分分布特性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测试污泥水分分布曲线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方法,该方法中试样量仅有50 mg,测试结果复现性较差。拟提出一种基于持水曲线的市政污... 市政污泥的脱水特性与其水分分布特性密切相关,对市政污泥的水分分布特性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测试污泥水分分布曲线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方法,该方法中试样量仅有50 mg,测试结果复现性较差。拟提出一种基于持水曲线的市政污泥水分分布测试方法,并构建了新测试方法的理论框架。随后采用渗析法联合相对湿度法测试了市政污泥的水分分布曲线,并与传统的热重差热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持水曲线的污泥水分分布测试方法具有如下特点:试验量多;测试过程中试样结构状态变化小;测试的结合能范围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水分分布特性 水分结合能 土水势 持水曲线 热重差热分析
下载PDF
高性能排水板在淤泥地基筑堤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占鑫杰 高长胜 +3 位作者 朱群峰 杨守华 张凌 庞彬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为验证采用高性能排水板作为淤泥质土径向排水通道的适用性和效果,在连云港徐圩港区设置一段高性能排水板试验段,埋设部分原位观测仪器。通过高性能排水板和普通排水板标段地基固结度和深层水平位移的对比来研究高性能排水板的应用效果... 为验证采用高性能排水板作为淤泥质土径向排水通道的适用性和效果,在连云港徐圩港区设置一段高性能排水板试验段,埋设部分原位观测仪器。通过高性能排水板和普通排水板标段地基固结度和深层水平位移的对比来研究高性能排水板的应用效果。对比结果表明:高性能排水板应用效果良好;同样工期内,高性能排水板地基比普通排水板试验段地基的固结度高,深层水平位移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波堤 原位监测 监测资料分析 高性能排水板 普通排水板
下载PDF
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对加宽培厚堤防差异沉降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浩 占鑫杰 +2 位作者 曹风旭 王涛 杨守华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2年第6期35-42,128,共9页
为提高堤防的防洪能力,对已建堤防进行加宽培厚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式。堤防加宽培厚工程中新老堤防的差异沉降易引起堤身开裂等问题,因此常常需要对加宽培厚堤防的差异沉降进行控制。以深厚淤泥地基上的堤防工程为例,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 为提高堤防的防洪能力,对已建堤防进行加宽培厚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式。堤防加宽培厚工程中新老堤防的差异沉降易引起堤身开裂等问题,因此常常需要对加宽培厚堤防的差异沉降进行控制。以深厚淤泥地基上的堤防工程为例,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软土层采用了修正剑桥模型,分析加宽培厚堤防的变形特性以及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对堤防差异沉降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不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新堤堤顶的最大差异沉降达到34 cm,堤顶倾度为3.8%;堤防加宽培厚工程的最佳地基处理区域位于加培新堤下方;桩体复合地基和排水固结法均可减小堤顶的差异沉降,但桩体复合地基对差异沉降的控制效果更加明显;采用桩体复合地基时,最大差异沉降减少至9.2 cm,堤顶倾度为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淤泥地基 加宽培厚堤防 数值模拟 修正剑桥模型 差异沉降
下载PDF
高性能排水材料在吉林西部湖相淤泥真空预压工程中的应用
13
作者 于仲离 占鑫杰 +2 位作者 郑澄峰 米占宽 杨守华 《吉林水利》 2022年第12期1-7,共7页
吉林西部某土坝工程拟建场地地质条件复杂,地基为上部硬土层,下覆湖相淤泥质黏土层,软土层最大埋深约为17.1m,并具有含水率高、压缩性大、排水固结性能差等特点。设计采用无砂垫层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方案,但在本区域缺少真空预压施工经验... 吉林西部某土坝工程拟建场地地质条件复杂,地基为上部硬土层,下覆湖相淤泥质黏土层,软土层最大埋深约为17.1m,并具有含水率高、压缩性大、排水固结性能差等特点。设计采用无砂垫层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方案,但在本区域缺少真空预压施工经验和参考案例,工程面临如下问题:坝基中竖向排水板的压缩变形大,且排水固结时间长,竖向排水板变形后需要具有较好的通水能力和真空传递特性;水平排水管在坝体堆载作用下的竖向应力和差异变形较大,需要较大的环刚度和抗变形能力。本文系统介绍了本工程竖向排水板和水平排水管的材料选型,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对处理后的软土地基进行了长期监测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排水板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湖相淤泥地基,高性能排水材料应用效果较好,地基加固效果良好。本文结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排水材料 湖相淤泥 真空预压 施工工艺
下载PDF
浅埋式滴灌毛管埋深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潘小保 缴锡云 +1 位作者 郭维华 陈俊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157,共6页
为了研究浅埋式滴灌毛管埋深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并得到优化的毛管埋深,于2016年4—10月在新疆阿勒泰阿苇灌区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通过采用毛管埋深为5、10 cm的浅埋式滴灌与传统的地埋式滴灌(埋深20cm)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毛管埋深... 为了研究浅埋式滴灌毛管埋深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并得到优化的毛管埋深,于2016年4—10月在新疆阿勒泰阿苇灌区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通过采用毛管埋深为5、10 cm的浅埋式滴灌与传统的地埋式滴灌(埋深20cm)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毛管埋深下苜蓿毛细根量和生长指标以及产量等。结果表明,毛管埋深5、10 cm和20 cm处理其20~30 cm土层苜蓿毛细根量分别占总量的12.44%,21.73%和19.31%;埋深为10、20 cm处理苜蓿植株高度分别为71.2 cm和72.5 cm,差异较小,两者与埋深5 cm(65.8 cm)差异显著;埋深为10、20 cm处理苜蓿植株茎粗分别为3.43 mm和3.38 mm,差异较小,两者均大于埋深5 cm(3.19 mm);苜蓿收割时埋深10、20 cm处理两茬总产量分别为16.21 t·hm^(-2)和15.61 t·hm^(-2),差异较小,两者均与埋深5 cm(14.60 t·hm^(-2))差异显著。因此10 cm毛管埋深可以达到与传统的地埋式滴灌相同的根系湿润灌溉效果,同时对苜蓿的生长影响不大,且更加经济方便,为优化的毛管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式地下滴灌 毛管埋深 苜蓿 毛细根分布 产量
下载PDF
于桥水库大坝地震液化判别和动力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宇 谢罗峰 段祥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3-136,141,共5页
地震作用下水库大坝坝体填土和坝基砂液化、坝坡失稳是大坝安全运行重点。针对天津于桥水库主坝最大断面1+150进行了大坝地震危险性分析,采用现场标贯试验和室内动三轴试验对大坝水中倒土、坝基中粉质黏土、粉砂层和沙砾石层进行了地震... 地震作用下水库大坝坝体填土和坝基砂液化、坝坡失稳是大坝安全运行重点。针对天津于桥水库主坝最大断面1+150进行了大坝地震危险性分析,采用现场标贯试验和室内动三轴试验对大坝水中倒土、坝基中粉质黏土、粉砂层和沙砾石层进行了地震液化判别;进行了有效应力动力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上游坝体填土在库水位以下部分的坝坡浅层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液化,坝基砂层局部液化,沙砾石层也可能液化;大坝可能存在裂缝和局部隆起,但大坝整体是稳定的,可适当培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桥水库 抗震稳定 砂土液化 动力计算
下载PDF
危险水力条件对堤坝稳定性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大伟 曾红鹰 +1 位作者 段祥宝 严文群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27,共6页
应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上游水位骤降和地下水渗流等危险水力条件下堤坝稳定性,分析了上游水位不同降速、地下水位不同高度及土体各向异性对堤坝稳定性的影响。模拟了改变地下水渗流的方向、大小等工程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表... 应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上游水位骤降和地下水渗流等危险水力条件下堤坝稳定性,分析了上游水位不同降速、地下水位不同高度及土体各向异性对堤坝稳定性的影响。模拟了改变地下水渗流的方向、大小等工程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堤坝渗流整体稳定性分析时应正确考虑渗流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水力条件 地下水渗流 渗流控制 堤坝稳定性
下载PDF
缓凝剂对补偿收缩胶凝体系水化放热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子龙 丁建彤 +1 位作者 蔡跃波 张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44-2149,共6页
采用等温量热法,研究了酒石酸和硼酸这2种缓凝剂对掺氧化钙型膨胀剂与氧化钙-硫铝酸钙复合型膨胀剂的水泥净浆的诱导期结束时间、主放热峰出现时间及其最大放热速率、不同时间累计放热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掺膨胀剂水泥净浆相比... 采用等温量热法,研究了酒石酸和硼酸这2种缓凝剂对掺氧化钙型膨胀剂与氧化钙-硫铝酸钙复合型膨胀剂的水泥净浆的诱导期结束时间、主放热峰出现时间及其最大放热速率、不同时间累计放热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掺膨胀剂水泥净浆相比,缓凝剂均明显推迟补偿收缩胶凝材料体系的诱导期结束时间和主放热峰出现时间,减少最大放热速率和24 h内累计水化热,72 h总水化热略低。对氧化钙型膨胀剂水泥体系,硼酸比酒石酸缓凝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凝剂 膨胀剂 水化温峰 水化热
下载PDF
振冲法加固堰塞体材料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18
作者 占鑫杰 李文炜 +3 位作者 杨守华 朱群峰 许小龙 黄慧兴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2,共11页
为丰富堰塞坝开发利用理论,探究其改良加固的可行性,对易贡大滑坡残存的天然堰塞体进行取样,设计了不同频率的室内振冲模型试验,研究了振冲法对堰塞体材料的加固效果和密实机理。模型试验采用砂雨法制样,综合测试了振冲后地基的孔压累... 为丰富堰塞坝开发利用理论,探究其改良加固的可行性,对易贡大滑坡残存的天然堰塞体进行取样,设计了不同频率的室内振冲模型试验,研究了振冲法对堰塞体材料的加固效果和密实机理。模型试验采用砂雨法制样,综合测试了振冲后地基的孔压累计消散规律、土压力发展规律,加固效果和复振效应等。试验结果表明:在振冲器的贯入过程中,松散堰塞料中的土压力和超静孔压迅速上升,在振冲器的上拔和分段留振作用下,堰塞料的超静孔压表现为小幅上升和消散、逐渐稳定的总体趋势。随着振冲次数的增加(2~3次复振后),堰塞料地基的土压力逐渐稳定,超静孔压峰值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因此振冲对松散堰塞体材料的加固效果明显,振冲后堰塞体材料的锥尖阻力大幅提升,但堰塞料密实后,进一步提高复振次数不能有效改善加固效果。满足易贡堰塞体材料的振冲设计方案为:采用125 Hz频率进行4~5次振冲,或采用150 Hz频率进行2~3次振冲。研究结果可为堰塞坝料地基的振冲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体材料 振冲 频率 加固效果 加固机理
下载PDF
结构表面防腐蚀涂料体系耐久性影响因素的讨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红尧 李森林 +1 位作者 孙高霞 徐雪峰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1年第11期24-27,31,共5页
对几个防腐蚀涂料失效案例按影响防腐蚀涂料的耐久性因素分别进行讨论,表面处理、涂装工艺和技术以及涂层体系是防腐蚀涂层耐久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占总比例的88%,结果表明施工质量是防腐蚀涂料耐久性保证的重要控制指标。
关键词 表面 防腐蚀涂料 耐久性 结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入海水道深淤段软土地基工程特性研究
20
作者 占鑫杰 张娟 +2 位作者 黎昱 杨守华 陈浩 《江苏水利》 2022年第12期13-17,共5页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拟在深淤地基上填筑堤防并建设穿堤建筑物。为深入研究入海水道深淤段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在南堤深淤段布置3个典型断面,对控制堤防稳定和变形的关键土层,综合采用钻孔取土、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手段测试了软土地基的...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拟在深淤地基上填筑堤防并建设穿堤建筑物。为深入研究入海水道深淤段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在南堤深淤段布置3个典型断面,对控制堤防稳定和变形的关键土层,综合采用钻孔取土、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手段测试了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深淤段地基是一种典型的河湖相淤泥质软土,其厚度大,含水率和粘粒含量高,普遍含有粉土和砂土薄层。一期工程堤防堆载后,堤身下方淤泥地基强度提升明显,这对二期工程灌溉总渠侧的稳定是有利因素。针对深淤段地基的工程特性,二期工程深淤段堤防扩建工程,应重点关注堤防、穿堤建筑物的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扩建工程 淤泥地基 工程特性 低扰动试样 沉降 差异沉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