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口铜鱼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贤芳 张耀光 +1 位作者 甘光明 王志坚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2-897,901,共7页
对采于长江木洞江段和金沙江攀枝花江段的165尾圆口铜鱼进行了常规解剖,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卵巢发育可分为Ⅰ~Ⅴ期.Ⅰ期卵巢较细,呈线状,以卵原细胞为主.Ⅱ期卵巢体积增加,呈'V'形;第2时相卵母细胞进入小生长期,产卵板明显... 对采于长江木洞江段和金沙江攀枝花江段的165尾圆口铜鱼进行了常规解剖,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卵巢发育可分为Ⅰ~Ⅴ期.Ⅰ期卵巢较细,呈线状,以卵原细胞为主.Ⅱ期卵巢体积增加,呈'V'形;第2时相卵母细胞进入小生长期,产卵板明显;细胞质中出现卵黄核和生长环,周围有零散滤泡细胞.Ⅲ期卵巢因血管分布呈微红色,第3时相卵母细胞进入大生长期,核仁外排明显;液泡、卵黄颗粒及放射带出现,形成单层扁平滤泡层.Ⅳ期卵巢呈囊状,血管分布丰富,可见卵粒;第4时相卵母细胞,液泡逐渐退化,卵黄颗粒充满细胞质,滤泡层分化为2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口铜鱼 卵巢发育 卵子发生 卵母细胞 组织学
下载PDF
城市化对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强 庞旭 +2 位作者 王志坚 袁兴中 张耀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275-6288,共14页
城市化可以引发一系列"城市溪流综合症",对河流健康造成巨大胁迫。大型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因子敏感,能够较好的反映流域环境的变化。城市化后,流域人口增加,建设用地比例上升,入河污染物浓度和总量... 城市化可以引发一系列"城市溪流综合症",对河流健康造成巨大胁迫。大型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因子敏感,能够较好的反映流域环境的变化。城市化后,流域人口增加,建设用地比例上升,入河污染物浓度和总量增多,底栖动物中敏感物种比例降低甚至消失,寡毛类、摇蚊等耐污物种成为优势类群;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并且一般与城市化强度成负指数关系;底栖动物总密度普遍大幅度增加,收集者为主要摄食功能群;不透水地表面积比例的增加改变了流域自然的水文过程,群落组成的季节波动减弱,但密度的波动增大;次级生产力明显增加,食物网趋于简化。初步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水质污染、水文、生境破坏、流域土地利用等因素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规律和机制,并且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我国城市河流生态学研究、流域生态管控和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河流生境 时空格局 不透水地表 土地利用 大型底栖动物 摄食功能群
下载PDF
西南大学校园鸟类区系与资源初报 被引量:23
3
作者 赵海鹏 张耀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1-136,共6页
对西南大学校园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6种,隶属11目、27科.其中留鸟56种,约占58.33%;冬候鸟12种,约占12.50%;夏候鸟21种,约占21.88%,旅鸟7种,约占7.29%.雀形目鸟类67种,约占69.79%,国家重点保护鸟类(Ⅱ级)7种,约占7.29%.区系分析... 对西南大学校园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6种,隶属11目、27科.其中留鸟56种,约占58.33%;冬候鸟12种,约占12.50%;夏候鸟21种,约占21.88%,旅鸟7种,约占7.29%.雀形目鸟类67种,约占69.79%,国家重点保护鸟类(Ⅱ级)7种,约占7.29%.区系分析表明东洋种45、古北种28种、广布种23种,分别占46.88%、29.17%、23.96%.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征.分析了多年来种群消长情况及原因,提出保护校园鸟类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鸟类 区系 资源 西南大学
下载PDF
双团棘胸蛙消化道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2
4
作者 姚艳红 蒲德永 +1 位作者 王志坚 张汉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4-149,共6页
双团棘胸蛙的肠分为十二指肠、回肠、大肠和直肠.口腔顶壁为复层纤毛上皮,底壁为复层扁平上皮,食道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和肠均为单层柱状上皮,泄殖腔为复层扁平上皮.各段皱褶丰富,仅食道和胃本体有巨型的树枝状皱褶.口腔顶壁、食道... 双团棘胸蛙的肠分为十二指肠、回肠、大肠和直肠.口腔顶壁为复层纤毛上皮,底壁为复层扁平上皮,食道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和肠均为单层柱状上皮,泄殖腔为复层扁平上皮.各段皱褶丰富,仅食道和胃本体有巨型的树枝状皱褶.口腔顶壁、食道、胃及泄殖腔有发达的腺体,肠的各段无多细胞腺体分布但杯状细胞丰富,其中大肠最少,直肠部最多.在口腔顶壁、食道及十二指肠均有丰富的巨型杯状细胞,胃各部及泄殖腔均无杯状细胞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团棘胸蛙 消化道 解剖学 组织学
下载PDF
西藏墨头鱼泌尿系统结构 被引量:6
5
作者 温龙岚 石禹 王志坚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8-11,F0002,共5页
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对西藏墨头鱼的泌尿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墨头鱼的泌尿系统包括中肾、输尿管和膀胱。中肾由肾单位、集合管以及拟淋巴组织组成。其中肾单位的肾小体直径为(70.2±7.8)μm,随机分布于肾组织中。肾小管分... 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对西藏墨头鱼的泌尿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墨头鱼的泌尿系统包括中肾、输尿管和膀胱。中肾由肾单位、集合管以及拟淋巴组织组成。其中肾单位的肾小体直径为(70.2±7.8)μm,随机分布于肾组织中。肾小管分为第一近端小管、第二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拟淋巴组织中黑色素巨噬细胞较少,无甲状腺滤泡分布。输尿管位于肾腹面两侧,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未见粘膜下层,肌层由环肌和纵肌组成。膀胱为输尿管膀胱,膀胱粘膜上皮中有分泌细胞分布。结果也显示,西藏墨头鱼肾脏的组织结构与低海拔地区生活的淡水鱼类相比并无特殊之处。通过对几种淡水鱼相关数据的对比,提出了淡水鱼肾小体的大小与其体型大小存在一定关系的观点,即体型越大,肾小体平均直径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墨头鱼 泌尿系统 拟淋巴组织
下载PDF
大鳍鳠免疫球蛋白M重链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春涛 张其中 +3 位作者 杨莹莹 朱成科 李超 陈霞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84-1693,共10页
用RACE-PCR和RT-PCR方法获得大鳍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M(sIgM)重链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大鳍鳠sIgM的cDNA全长为1 992 bp,包含5'非编码区53 bp,3'非编码区226bp,开放阅读框1 713,编码570个氨基酸。推测的大鳍鳠sIgM蛋白质序列可... 用RACE-PCR和RT-PCR方法获得大鳍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M(sIgM)重链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大鳍鳠sIgM的cDNA全长为1 992 bp,包含5'非编码区53 bp,3'非编码区226bp,开放阅读框1 713,编码570个氨基酸。推测的大鳍鳠sIgM蛋白质序列可变区含有4个骨架区(FR)和3个互补决定区(CDR),恒定区(CH)含有CH1、CH2、CH3和CH4 4个部分。与其它6种硬骨鱼类IgM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大鳍鳠sIgM存在半胱氨酸和色氨酸保守位点;其氨基酸序列与斑点叉尾IgM的相似性最高,为54.3%;与石斑鱼的相似性最低,为24.6%。进化树分析表明,大鳍鳠sIgM与斑点叉尾聚为一支。RT-PCR显示,大鳍鳠IgM基因主要在血细胞、脾脏、头肾和中肾中转录表达;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血细胞、脾脏和头肾IgM重链基因转录表达量在1~10 d内有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鳍鳠 IgM重链基因cDNA 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PCR 组织分布
下载PDF
红尾副鳅消化系统结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陶聪 李春涛 +1 位作者 冯华久 王志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987-9989,共3页
对红尾副鳅的消化系统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口咽腔顶壁有味蕾分布,粘液细胞较底壁多;胃呈"U"形,贲门部和盲囊部含有大量胃腺,而幽门与肠交接处胃腺消失;肠各段在组织结构上差异不显著;肛门粘膜下层发达。消化腺主要为肝脏... 对红尾副鳅的消化系统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口咽腔顶壁有味蕾分布,粘液细胞较底壁多;胃呈"U"形,贲门部和盲囊部含有大量胃腺,而幽门与肠交接处胃腺消失;肠各段在组织结构上差异不显著;肛门粘膜下层发达。消化腺主要为肝脏和胰腺。肝细胞索明显,但无明显的肝小叶,亦无明显的中央静脉存在,但肝血窦发达;胰腺主要弥散分布于肝脏中以及胃与肠交接之处,其他还伴随着肠呈纵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副鳅 消化系统 组织结构
下载PDF
三峡库区发展栽培渔业的可行性分析
8
作者 熊洪林 王志坚 陈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8-130,134,共4页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物操纵理论,结合三峡库区的实际,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借鉴日本发展海洋渔业的经验,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栽培渔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三峡库区发展生态渔业和政府决策...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物操纵理论,结合三峡库区的实际,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借鉴日本发展海洋渔业的经验,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栽培渔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三峡库区发展生态渔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栽培渔业 水域生态系统 富营养化 生物操纵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黄颡鱼HSC70基因及其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娟 张其中 +1 位作者 张占会 崔淼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6-434,共9页
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生物体的抗胁迫能力密切相关。本文采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克隆到一种组成型热休克蛋白(HSC70)基因及其cDNA。该cDNA全长2245bp,包括5′非编码区82bp,3... 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生物体的抗胁迫能力密切相关。本文采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克隆到一种组成型热休克蛋白(HSC70)基因及其cDNA。该cDNA全长2245bp,包括5′非编码区82bp,3′非编码区225bp,开放阅读框(ORF)1938bp,编码64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黄颡鱼HSC70基因含有8个内含子,与人、鼠、虹鳟和花斑溪鳉的HSC70基因内含子数目相同,位置相似。其中,最长内含子(873bp)位于5′端非编码区,其余内含子(长度在80—251bp之间不等)均在编码区以内。黄颡鱼HSC70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南方鲶的相似度最高,达96.13%,与欧洲银鲫和团头鲂的相似度分别为94.45%和94.14%。RT-PCR检测显示,正常情况下黄颡鱼HSC70在血细胞、心脏、肝、头肾、脾、鳃、肌肉和脑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在鳃中最高,肌肉中最低;统计结果显示,热激后HSC70在血细胞、肝、头肾和脑中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而在其余组织中热激前后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70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 黄颡鱼
下载PDF
50种中草药体外抑杀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霞 张其中 李春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2-865,共4页
为筛选有效抑制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的中草药,以期为水产养殖业中防治该菌引起的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地榆等50种中草药对A.hydrophila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25种中草药... 为筛选有效抑制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的中草药,以期为水产养殖业中防治该菌引起的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地榆等50种中草药对A.hydrophila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25种中草药对A.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地榆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达20 mm以上,MIC为3.91 mg/mL,MBC为7.81 mg/mL;黄连等24种中草药有一定的抑菌和杀菌效果,巴戟天等25种中草药无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地榆对A.hydrophila的体外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中草药 抑菌效果
下载PDF
短体副鳅的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宝森 姚艳红 王志坚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3,共4页
2005年3~4月和2006年3~4月进行了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的人工繁殖试验,获得了数批受精卵,期间对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短体副鳅成熟卵圆形,卵膜强粘性,卵径2.3~2.53mm,平均2.41mm,水温17~19℃时... 2005年3~4月和2006年3~4月进行了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的人工繁殖试验,获得了数批受精卵,期间对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短体副鳅成熟卵圆形,卵膜强粘性,卵径2.3~2.53mm,平均2.41mm,水温17~19℃时胚胎发育历时58h 20min,共划分为26时期。未受精卵能够发育到原肠中期,后全部死亡。初孵仔鱼全长3.5mm左右,卵黄囊长勺型,通体透明无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 胚胎发育 受精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