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活动对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演替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郭建忠 陈作志 +3 位作者 许友伟 徐姗楠 黄梓荣 李纯厚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5-607,共13页
根据2015—2016年间对大亚湾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大亚湾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31种,隶属14目、53科、84属。其中以鲈形目(Perciformes)占绝对优势(54.20%),其次是鳗鲡目(Aguni... 根据2015—2016年间对大亚湾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大亚湾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31种,隶属14目、53科、84属。其中以鲈形目(Perciformes)占绝对优势(54.20%),其次是鳗鲡目(Agunilliformes)和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均占9.92%。种类数具明显季节变化,以夏季最高,69种;春季最低,32种。鱼类群落优势种组成主要以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李氏(Callionymus richardsoni)、斑(Clupanodon punctatus)、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黄鳍马面鲀(Thamnaconus hypargyreus)、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和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等小型鱼类为主。多样性分析显示,鱼类物种多样性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季节变化上,多样性指数(H')季节变化范围为1.516~1.998,以冬季最高,秋季最低;均匀度指数(J')季节变化范围为0.494~0.869,以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丰富度指数(D')季节变化范围为2.230~3.777,以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温度、盐度和水深是影响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空间分布上,海湾中部海域鱼类多样性水平高于沿岸海域。与历史资料相比,由于人类活动对大亚湾生态系统的干扰,鱼类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优势种组成更替明显,多样性水平降低,鱼类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亚湾 鱼类组成 多样性 优势种 季节更替 人类活动
下载PDF
雌雄条纹锯鮨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亭亭 陈超 邵彦翔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1-159,共9页
本研究对雌雄条纹锯鮨(Centropristis striata)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品质进行了评价与对比。结果显示,雌性条纹锯鮨肌肉中的水分极显著低于雄性(P<0.01),粗脂肪极显著高于雄性(P<0.01),粗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 本研究对雌雄条纹锯鮨(Centropristis striata)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品质进行了评价与对比。结果显示,雌性条纹锯鮨肌肉中的水分极显著低于雄性(P<0.01),粗脂肪极显著高于雄性(P<0.01),粗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雌雄条纹锯鮨肌肉中均检测出16种氨基酸,除蛋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13种氨基酸以及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DAA)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依据氨基酸评分标准(AAS)和化学评分标准(CS)分值,雌雄条纹锯鮨肌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雄性条纹锯鮨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指数高于雌性,雌性为84.83,雄性为85.28。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标准。雄性条纹锯鮨肌肉的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F值)略高于雌性,雄鱼为2.28,雌鱼为2.24。雄性条纹锯鮨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极显著高于雌性(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EPA+DHA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雄性肌肉的∑n-3PUFA/∑n-6PUFA高于雌性,雄性为6.43,雌性为5.51。另外,雄性肌肉的钾钠比(K/Na)也高于雌性,雌鱼为8.27,雄鱼为14.27。研究表明,雄性条纹锯鮨比雌性具有更高的食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锯鮨 肌肉 雌雄 营养成分 评价
下载PDF
2016~2017年中国沿海省市虾类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小平 万晓媛 +6 位作者 张庆利 黄倢 董宣 王秀华 邱亮 宋增磊 程东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73,共9页
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引起的病毒性偷死病(VCMD)使中国对虾养殖业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查明CMNV及其变异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采用逆转录套式PCR (RT-nPCR)、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 RT... 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引起的病毒性偷死病(VCMD)使中国对虾养殖业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查明CMNV及其变异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采用逆转录套式PCR (RT-nPCR)、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 RT-qPCR) 3种方法,对2016~2017年中国沿海省市CMNV及一种新型野田村病毒——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MDNV)的流行、分布和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养殖凡纳滨对虾、中国明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和罗氏沼虾等种类中均可检测到CMNV阳性;在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省市采集的患病对虾中均存在CMNV。基于RT-nPCR、RT-LAMP和TaqMan RT-qPCR的检测结果显示,2016和2017年样品中CMNV的阳性检出率依次分别为11.8%和7.8%,6.7%和3.9%,17.7%和12.4%;基于上述3种方法检测结果计算得出,2016和2017年样品中CMN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8%和16.3%;基于RT-LAMP的分析显示,2016年样品中MDNV的阳性检出率为9.4%。本研究表明,中国沿海省市养殖虾类中VCMD的流行和危害仍不容忽视,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不断变异导致前期基于该基因开发的CMNV检测方法可靠性下降,检出假阴性风险升高;同时,发病对虾中出现了新的野田村病毒株系且具有较高的流行率,其传播危害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偷死野田村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逆转录套式PCR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 行动障碍野田村病毒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日本对虾抗氧化系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于振兴 任宪云 +2 位作者 邵慧鑫 刘萍 李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适宜生长温度为23℃~32℃,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严重影响日本对虾养殖周期,因此,培育耐低温的新品种非常重要。将(14.24±1.12)g的日本对虾暴露于10℃、16℃、22℃水体中72 h,以28℃水体中的... 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适宜生长温度为23℃~32℃,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严重影响日本对虾养殖周期,因此,培育耐低温的新品种非常重要。将(14.24±1.12)g的日本对虾暴露于10℃、16℃、22℃水体中72 h,以28℃水体中的对虾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对虾鳃和肝胰腺的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总体分别呈先下降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SOD和Caspase-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呈先下降后升高再降低和持续升高的趋势,与各自对应的酶活变化趋势相似。TUNEL检测发现,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机体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其中,对照组、3 h 10℃组和72 h 10℃组鳃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3%、6.20%和26.27%,肝胰腺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6%、25.65%和42.33%。综上所述,低温胁迫降低了日本对虾的抗氧化能力,破坏了内环境原有的平衡,进而导致机体出现氧化损伤。本研究可为耐低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低温胁迫 总抗氧化能力 细胞凋亡 TUNEL检测
下载PDF
大型溞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作为渔用饲料原料的潜在利用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冯悦 黄仲园 +4 位作者 华雪铭 何文辉 彭自然 蔡清洁 刘玉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5-574,共10页
为了评估大型溞在渔用饲料中的的营养价值,测定了不同季节人工培养的大型溞和夏季污水中大型溞风干样的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各季节人工培养的大型溞水分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冬季最高为5.14%,夏季最低为2.51%;夏季污水... 为了评估大型溞在渔用饲料中的的营养价值,测定了不同季节人工培养的大型溞和夏季污水中大型溞风干样的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各季节人工培养的大型溞水分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冬季最高为5.14%,夏季最低为2.51%;夏季污水中大型溞水分含量(9.12%),显著高于人工培养的大型溞。人工培养的大型溞粗蛋白含量为30.93%~50.21%,在不同的季节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冬季人工培养、夏季污水中大型溞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大型溞的15种氨基酸含量在各季节中差异显著,冬季最高(36.65%),夏季最低(24.74%);夏季污水中氨基酸含量为41.79%,9种必需氨基酸占22.15%,赖氨酸含量达到3.4%,蛋氨酸的含量为1.14%,苏氨酸含量为2.45%。大型溞粗脂肪含量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冬季最高(18.88%),秋季最低(4.19%),夏季污水与冬季人工培养的大型溞无显著性差异。秋季人工培养的大型溞与夏季污水大型溞必需脂肪酸含量最高,为17%左右,所有大型溞中均没有检测到花生四烯酸和亚麻酸。重金属铬、铜和锌、铅最高含量分别出现在夏季污水、秋季、春季、夏季人工培养大型溞;夏季污水和冬季人工培养大型溞中未检测到铅元素,所有大型溞中均没有检测到镉元素。除铬外,铜、铅、砷和锌的最低含量均出现在夏季污水大型溞中。研究表明,大型溞蛋白质、脂肪营养丰富,而夏季污水大型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营养价值普遍高于人工培养的大型溞,且重金属潜在毒性较低,作为渔用饲料蛋白源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溞 资源化利用 营养成分 毒性
下载PDF
长江靖江段鲇形目鱼类的数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佩 周天舒 +2 位作者 唐文乔 张亚 刘晓霞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长江靖江段处于长江下游与河口段的交汇地带,在长江河口渔业资源养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该区域鲇形目鱼类(Siluriformes)的资源动态,我们于2002~2015年间在靖江沿岸设置一座定置张网,每月定期收集2份或3份渔获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 长江靖江段处于长江下游与河口段的交汇地带,在长江河口渔业资源养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该区域鲇形目鱼类(Siluriformes)的资源动态,我们于2002~2015年间在靖江沿岸设置一座定置张网,每月定期收集2份或3份渔获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4 a共采集渔获样本447份,渔获尾数为144 741尾,渔获量为934 728.9 g。种类共计121种,隶属于14目28科77属。其中鲇形目鱼类共有6 160尾、48 890.5 g,隶属于4科7属15种,占总渔获尾数的4.26%(重量占比5.23%)。光泽黄颡鱼(Pseudobagrus nitidus)、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i)、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粗唇鮠(Leiocassis crassilabris)等4种鲿科(Bagridae)分别占鲇形目尾数的72.71%、20.55%、3.18%和1.70%,是主要的优势种。14 a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N结果显示,光泽黄颡鱼和黄颡鱼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瓦氏黄颡鱼呈不规则的年际波动状态,而粗唇鮠则呈逐年上升趋势。14 a鲇形目鱼类总体的相对重要指数(IRI)结果显示,光泽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为这一水域的常见种,黄颡鱼为一般种,粗唇鮠为少见种。研究还显示,光泽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的优势体长组分别为4~6 cm和6~10 cm,仅长江靖江段沿岸平均每年即约有342.5万尾的光泽黄颡鱼和85.3万尾的瓦氏黄颡鱼被捕获,因此该江段是宝贵的苗种资源库。建议应降低捕捞强度,控制沿岸污水排放,减少岸线码头建设,保护河岸植被,以维持幼鱼栖息、觅食和育幼环境,保护渔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段 沿岸水域 鲇形目 资源动态 苗种利用
原文传递
UVA补光时间对凡纳滨对虾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馨熠 刘宝良 +4 位作者 高小强 王茜 王贵明 赵奎峰 黄滨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3-161,共9页
紫外光A波段(Ultraviolet A,UVA)是自然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本研究选取450尾体重为(9.56±0.10)g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以光周期为12L︰12D的全光谱LED灯[光强(1.00±0.02)W/m^(2)]作为背景光源,在... 紫外光A波段(Ultraviolet A,UVA)是自然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本研究选取450尾体重为(9.56±0.10)g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以光周期为12L︰12D的全光谱LED灯[光强(1.00±0.02)W/m^(2)]作为背景光源,在不同UVA[光强(1.00±0.02)W/m2]补光时间(0 h,T_(0 h);2 h,T_(2 h);4 h,T_(4 h);8 h,T_(8 h);12 h,T_(12 h))下进行为期28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UVA补光时长下,对虾肌肉中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T2 h和T4 h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T2 h组的粗蛋白显著高于T4 h组外的其他组(P<0.05),T8 h和T12 h组的粗脂肪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T2 h和T4 h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赖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凡纳滨对虾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27.85%~40.7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10.63%~16.3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38.81%~49.61%,其在T2 h和T4 h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2~4 h的UVA补光时间能够改善凡纳滨对虾肌肉的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UVA补光时间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长江口东风西沙水域江豚种群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唐斌 仝云云 +1 位作者 唐文乔 张亚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6-132,共7页
长江河口是窄脊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栖息密度较高的分布区,崇明岛西部的东风西沙水域是窄脊江豚长江亚种即长江江豚(N.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活动的热点水域。为了弄清东风西沙水域江豚的种群动态,2014—2016... 长江河口是窄脊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栖息密度较高的分布区,崇明岛西部的东风西沙水域是窄脊江豚长江亚种即长江江豚(N.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活动的热点水域。为了弄清东风西沙水域江豚的种群动态,2014—2016年期间采用目视考察与常年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水域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显示,6次目视考察(样线224 km)共目击到江豚11群次,计68头次。江豚的遇见率在0.12~1.14头次/km之间,平均0.37头次/km。专业渔民13个月的常年监测,共目击到江豚123群、340~353头次,月平均群遇见率为0.38群/次,平均个体遇见率为1.07头/次。采用可见系数法估算种群数量为11.1~62.7头,平均31.6头。考虑到该水域北侧的浅滩难于作为江豚的栖息地,修正后的种群数量平均为26.8头。鉴于常年有江豚集中活动,建议将该水域作为重点监护区甚至建立江豚的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长江江豚 目视考察 常年监测 种群动态
原文传递
2016年中国部分地区白斑综合征病毒高变异区序列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蔡苗 孙新颖 +2 位作者 刘庆慧 万晓媛 黄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4-464,共11页
为探究中国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分子流行病学变异情况,选取2016年1-7月从我国3省9市采集到的47份WSSV阳性样本,提取WSSV核酸后,使用特定引物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继而进行测序并分析比较不同地区样本的ORF1... 为探究中国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分子流行病学变异情况,选取2016年1-7月从我国3省9市采集到的47份WSSV阳性样本,提取WSSV核酸后,使用特定引物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继而进行测序并分析比较不同地区样本的ORF14/15和ORF23/24序列缺失情况,ORF75、ORF94和ORF125的VNTR及SNPs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ORF14/15的扩增中,有4种缺失片段,分别是6 540 bp、6 530 bp、5 950 bp和5 140 bp,而在ORF23/24扩增中则有3种大片段缺失,分别是12 073 bp、12 070bp和11 945 bp,在所有样本中ORF75的RUs数目分别为11、8、10、3,ORF94的RUs数目分别为5、7、8、11、14,ORF125的RUs数目为4、5、6。SNPs分析结果表明,ORF94片段中含有5个和8个RUs的在48位的碱基均为T,含有7个RUs的在48位的碱基为T、G、G、G、G、T、T,含有11个RUs的在48位的碱基为T、T、T、T、T、T、G、T、G、T、T,含有14个RUs的在48位的碱基为T、T、T、T、G、G、T、G、G、T、T、T、T、T,含有所有RUs数目的ORF125片段在8、18、25、66和69位置的碱基均为G、G、G、G和A,,而在9、50、53、61和63位的碱基则出现了4种变异。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的样本中,WSSV毒株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情况。主要表现在ORF14/15和ORF23/24均出现了新的缺失片段,ORF75、ORF94和ORF125的VNTR以及SNPs变异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征病毒 变异 缺失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氨氮胁迫对锦绣龙虾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钱森 任宪云 +2 位作者 徐垚 刘萍 李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为了研究急性氨氮胁迫对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抗氧化系统及氨氮代谢机制的影响,通过设置对照[(0.24±0.07)mg/L]、低浓度[(1.04±0.08)mg/L]、中浓度[(9.75±0.21)mg/L]和高浓度[(19.87±0.46)mg/L]氨氮胁迫方... 为了研究急性氨氮胁迫对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抗氧化系统及氨氮代谢机制的影响,通过设置对照[(0.24±0.07)mg/L]、低浓度[(1.04±0.08)mg/L]、中浓度[(9.75±0.21)mg/L]和高浓度[(19.87±0.46)mg/L]氨氮胁迫方法对锦绣龙虾进行48 h急性实验,测定鳃与肝胰腺中抗氧化及氨氮代谢酶的活性,同时测定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氨氮胁迫下锦绣龙虾鳃和肝胰腺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SOD)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12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浓度组胁迫48h时T-AOC、SOD活力则均被抑制;过氧化脂质(LPO)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48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氨代谢相关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谷草转氨酶(GOT)、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D)的酶活在氨氮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明其共同参与离子氨的代谢转运。肝胰腺中GDH、GOT基因表达量在12~24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鳃组织中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氨氮胁迫会对锦绣龙虾抗氧化酶活性造成不同程度的诱导;锦绣龙虾主要通过在肝胰腺GS、GDH等代谢相关酶的共同作用下合成无毒的谷氨酰胺以避免氨在体内过量积累。本研究结果可为锦绣龙虾氨解毒代谢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绣龙虾 氨氮胁迫 抗氧化 氨代谢酶
下载PDF
一起条斑紫菜拟油壶菌病的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礼娟 杨慧超 +3 位作者 李杰 唐磊 刘聪 莫照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7-183,共7页
赤腐病(red rot disease)和拟油壶菌病(Oplidiopsis disease)是海上栽培紫菜(Pyropia)的主要病害,常引起紫菜大面积病烂。2019年1月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某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栽培海区有134 hm2发生了紫菜病烂,本研究对该起病烂... 赤腐病(red rot disease)和拟油壶菌病(Oplidiopsis disease)是海上栽培紫菜(Pyropia)的主要病害,常引起紫菜大面积病烂。2019年1月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某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栽培海区有134 hm2发生了紫菜病烂,本研究对该起病烂进行了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结果显示,患病紫菜的病症与拟油壶菌病一致,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在叶片边缘、基部和中部出现粉红色的病斑,随着病程发展,病斑逐渐褪色并扩大;发病后期,整个叶片颜色变浅,叶片组织溃烂脱落;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紫菜细胞内寄生1~4个圆球状菌体,菌体内有多个油滴状物质。以病烂紫菜叶片或其匀浆液为感染源,分别在10℃和20℃条件下进行人工感染实验,二者均能使正常紫菜出现拟油壶菌病的病症。对现场采集及人工侵染后的病烂紫菜疑似病原进行cox1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研究表明,所测cox1基因均与紫菜拟油壶菌(Oplidiopsis porphyrae、O.pyropiae、O.porphyrae var.koreana)聚为一支,相似度为100%。综上所述,该起条斑紫菜的病烂由紫菜拟油壶菌(Oplidiopsis sp.)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拟油壶菌病 cox1 紫菜拟油壶菌
下载PDF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血红蛋白Ⅰ基因克隆及表达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庆 吴彪 +4 位作者 刘志鸿 孙秀俊 周丽青 杨爱国 张高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91,共8页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的血淋巴中因含有血红蛋白而不同于其他多数双壳贝类。为明确魁蚶血红蛋白基因的结构特征、组织发生分布、免疫活性等特点,本研究以魁蚶转录组数据库中的部分序列为基础,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ca...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的血淋巴中因含有血红蛋白而不同于其他多数双壳贝类。为明确魁蚶血红蛋白基因的结构特征、组织发生分布、免疫活性等特点,本研究以魁蚶转录组数据库中的部分序列为基础,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一种魁蚶血红蛋白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bHbⅠ),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m RNA表达。序列和结构分析显示,SbHbⅠ基因cDNA全长为867 bp,其中包括长度为483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编码16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7.5 kDa,理论等电点为9.68;氨基酸序列具有多个血红素结合位点,序列与所选其他物种的相似度范围为57%~93%,与蚶科相似度较高。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结果显示,在魁蚶成体的斧足、鳃、外套膜、闭壳肌、血淋巴、肝胰腺及受精卵至发育23 d的幼虫体内,均能检测到SbHbⅠ基因;该基因在成体魁蚶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与其他5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受精卵至23 d幼虫期的表达,基本呈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在12d时急剧上升(P<0.05);在鳗弧菌(Vibrioanguillarum)刺激和低氧胁迫后,血淋巴中SbHbⅠ基因的表达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达量最高值均出现在16 h。本研究丰富了贝类血红蛋白相关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魁蚶 血红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特征
下载PDF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wsv112互作的宿主蛋白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中一 刘庆慧 +1 位作者 卢翠玉 黄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6-162,共7页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开放阅读框wsv112编码脱氧尿苷焦磷酸酶(dUTP pyrophosphatase, dUTPase)。为研究wsv112与宿主的互作关系,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Gal4系统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cDNA文库中筛选与wsv112互作的...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开放阅读框wsv112编码脱氧尿苷焦磷酸酶(dUTP pyrophosphatase, dUTPase)。为研究wsv112与宿主的互作关系,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Gal4系统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cDNA文库中筛选与wsv112互作的候选蛋白。以WSSV为模板,构建pGBKT7-112诱饵载体,转化到Y2H Gold酵母菌感受态细胞中,转化菌液涂布到不同缺陷型培养基上,检测诱饵载体的自激性和毒性。将凡纳滨对虾肠道cDNA文库与诱饵菌株pGBKT7-112接合,通过筛选力度不同的缺陷型培养基、颜色反应、PCR、测序鉴定等步骤筛选阳性克隆,将阳性菌株提取质粒,再经过回复杂交实验验证筛选出的阳性质粒与诱饵载体的作用。研究表明,诱饵载体pGBKT7-112无自激性和毒性,可用于酵母双杂交实验;经初筛和回复杂交实验最终得到2个阳性质粒,经过NCBI数据库对比,其编码的蛋白分别与日本囊对虾(Penaeus japonicus) C型凝集素(AGW27416.1)和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40S核糖体蛋白S20小亚基蛋白(ALE99171.1)具有37%和98%同源性。本研究为wsv112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wsv112 DUTPASE 酵母双杂交
下载PDF
长江下游狼山沙和新开沙中华绒螯蟹幼蟹栖息地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雷 徐东坡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03-1909,共7页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栖息地适宜度状况,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长江下游狼山沙和新开沙放置定制网具,获取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分布特征及6个水环境因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筛选出水深...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栖息地适宜度状况,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长江下游狼山沙和新开沙放置定制网具,获取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分布特征及6个水环境因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筛选出水深、透明度和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丰度3个指示因子,建立栖息地适宜度曲线,计算栖息地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结果表明:有水生植物站点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较高;不同站点浊度、透明度和水深存在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与无齿螳臂相手蟹丰度、水深极显著相关,与透明度显著相关;两沙洲有水生植物站点HSI值较高,均高于0.5,而其他站点普遍低于0.4,同时发现,中华绒螯蟹幼蟹偏好水深较浅、透明度10~20 cm、有水生植物覆盖的水域。研究表明,两沙洲适宜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发育,应加大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适宜度指数 层次分析法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亲子鉴定技术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东红 沈玉帮 +1 位作者 汪桂玲 白志毅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6期247-249,共3页
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亲子鉴定实验是对遗传学基本定律的实际应用。该实验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海产贝类缢蛏家系的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型,确定了样本间的亲缘关系,深入理解了孟德尔定律的内涵。该实验是一个综合性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 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亲子鉴定实验是对遗传学基本定律的实际应用。该实验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海产贝类缢蛏家系的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型,确定了样本间的亲缘关系,深入理解了孟德尔定律的内涵。该实验是一个综合性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加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的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实验 亲子鉴定 微卫星 科研成果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RAS与WSSV-VP26的相互作用
16
作者 王中一 刘庆慧 黄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8,共7页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是对虾养殖中主要的病原之一,病原与宿主作用是介导病毒感染的重要过程。RAS蛋白是Ras基因分泌的保守蛋白,为小G蛋白家族的一员,普遍存在于从酵母菌到哺乳动物的真核细胞中,具有偶联受体和效应系统传递跨膜信号的功...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是对虾养殖中主要的病原之一,病原与宿主作用是介导病毒感染的重要过程。RAS蛋白是Ras基因分泌的保守蛋白,为小G蛋白家族的一员,普遍存在于从酵母菌到哺乳动物的真核细胞中,具有偶联受体和效应系统传递跨膜信号的功能,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双重调节的作用,但关于RAS与WSSV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Ras基因克隆至pBAD/gⅢA表达载体上,以E. coli Top10为宿主菌,在L-阿拉伯糖的诱导下获得RAS重组蛋白。以Co^(2+)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的RAS蛋白,质谱分析显示,该蛋白为凡纳滨对虾RAS。采用Far-western和ELISA检测方法分析RAS与WSSV结构蛋白VP26、VP28N和VP37的相互作用。Far-western结果显示,RAS与VP26有明显的结合作用,ELISA实验结果显示,RAS与VP26蛋白的相互作用随RAS量的增加而增强。本研究表明,RAS参与WSSV侵染过程,为进一步研究WSSV侵染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RAS蛋白 WSSV 互作
下载PDF
鳜早期色素发育和色彩图案的形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伟 赵金良 +3 位作者 魏磊 钱叶周 吴超 钱德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6-244,共9页
色彩图案作为最显著的外部形态特征之一,在动物生存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鳜(Siniperca chautsi)早期发育过程中这一形态特征变化,采用CCD-Adapter解剖镜对鳜早期(胚胎期至出膜40日龄)体表色素细胞种类与分布、主要图案(条、... 色彩图案作为最显著的外部形态特征之一,在动物生存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鳜(Siniperca chautsi)早期发育过程中这一形态特征变化,采用CCD-Adapter解剖镜对鳜早期(胚胎期至出膜40日龄)体表色素细胞种类与分布、主要图案(条、带、斑)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观察,同时对不同部位皮肤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胚胎期,最早观察到黑色素细胞,位于卵黄囊和油球,出膜前,头部出现黄色素细胞;出膜后,黑色素细胞发育最为显著,红色素细胞出现在眼球后部和躯干前部;5日龄后,黄色素细胞发育增加,鱼体各部位均有分布,黑色素细胞继续发育,图案形成开始。鳜早期色彩图案形成过程:(1)躯干纵带:5日龄,背部出现少量黑色素,14日龄,背鳍基部黑色素与腹部黑色素相连;(2)头部过眼条带:10日龄,鳃盖后上方黑色素明显增多,12日龄,眼球后部经鳃盖后上缘至背部前端的条带形成,17日龄,上颌至眼球前部的条带形成;(3)头顶条带:6日龄,头顶正上方黑色斑点增多,18日龄,头部上方黑色斑块分别向前、后延伸,23日龄,头顶正上方黑色条带基本形成;(4)躯干斑块:8日龄,尾部底端出现一个较小的黑色斑块,15日龄,尾柄前部出现3个不规则黑色斑块,25日龄,躯干中后部5个近圆形黑色斑块形成。结果表明,鳜胚胎期至出膜40日龄,体表出现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红色素细胞,体色以黑色为主,主要条带或斑块在仔鱼5日龄后按不同方式逐渐形成,不同皮肤部位的色素层组成与分布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发育 色彩图案形成
原文传递
浅析水产养殖专业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1期136-137,共2页
普通动物学是水产养殖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知识体系庞大、内容多、涉及面广,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容易全面掌握,且容易产生学习抵触情绪。文章结合多年讲授普通动物学的实践经验,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教学时间点提供了... 普通动物学是水产养殖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知识体系庞大、内容多、涉及面广,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容易全面掌握,且容易产生学习抵触情绪。文章结合多年讲授普通动物学的实践经验,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教学时间点提供了一些改革意见,以期为水产养殖专业的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动物学 水产养殖 教学改革与探索
下载PDF
将“课程思政”理念基因式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85
19
作者 张俊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6期49-50,共2页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功能,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基因式融入到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是立德树人、全方位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如何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结合专业教学内容找准结合点、立足学科优势挖掘专业课程...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功能,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基因式融入到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是立德树人、全方位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如何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结合专业教学内容找准结合点、立足学科优势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强化全员育人的机制建设、切实提升教师德育意识和价值教育能力,是推进"课程思政"理念进课堂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教学 课堂 基因式融入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评估北部湾潮间带中国鲎和圆尾鲎稚鲎的潜在地理分布及种群保育对策 被引量:23
20
作者 颜明艳 李琼珍 +3 位作者 宋洁 王振华 王有基 胡梦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100-3109,共10页
鲎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意义。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受损等原因,亚洲鲎种群数量正急剧下降。鲎漫长的生命周期使得鲎资源的保护和增殖迫在眉睫。生态位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物种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和公开发... 鲎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意义。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受损等原因,亚洲鲎种群数量正急剧下降。鲎漫长的生命周期使得鲎资源的保护和增殖迫在眉睫。生态位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物种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和公开发表的北部湾中国海域中国鲎和圆尾鲎地理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得到中国鲎和圆尾鲎在广西北部湾(中国部分)的栖息地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确定了这两种稚鲎在北部湾中国海域潜在适生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潮间带坡度和地形指数是影响中国鲎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而潮间带底质的有机物含量和植被指数是影响圆尾鲎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两种稚鲎适生区建立保护区,进行人工放流稚鲎,加强对海草和红树林的生态建设,进而促进鲎资源种群恢复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鲎 圆尾鲎 最大熵模型 生境适宜性 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