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武隆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成果 罗兴建 +3 位作者 晏维 张小波 李莎 肖邦忠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8-641,共4页
目的 评价重庆市武隆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效果.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武隆县选择7个病区村进行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效果县级现场调查.在每个病区村,对8~12周岁所有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并采集50份尿样,测定尿氟;对所有居民... 目的 评价重庆市武隆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效果.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武隆县选择7个病区村进行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效果县级现场调查.在每个病区村,对8~12周岁所有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并采集50份尿样,测定尿氟;对所有居民户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居民户炉灶及食用玉米、辣椒的干燥情况;采集10户玉米、辣椒,测定氟含量.2013年4月,对上述7个病区村进行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效果市级考核.对每个村的所有8~ 12周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并抽取10户家庭,调查居民户炉灶及食用玉米、辣椒的干燥情况.氟斑牙诊断采用《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2011),尿氟测定采用《尿中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89-1996),玉米、辣椒氟含量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 县级现场调查了武隆县7个病区村,共对549名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检出率为8.01%(44/549);共调查居民3 200户,改良炉灶合格率为99.56%(3 186/3 200);改良炉灶正确使用率为99.78%(3 179/3 186).共调查2 390户食用玉米和辣椒的干燥情况,正确干燥率均为100.00%(2 390/2 390).共采集314份8~ 12岁儿童尿样,尿氟为0.25mg/L;采集玉米、辣椒各58份,氟含量分别为0.70、2.09 mg/kg.市级考核调查了武隆县7个病区村,337名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1.28%(38/337);共调查了70户居民炉灶使用情况,改良炉灶合格率、正确使用率均为100.00%(70/70,70/70);分别调查56、58户玉米、辣椒的干燥情况,其正确干燥率均为100.00%(56/56、58/58).结论 重庆市武隆县7个病区村均达到了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消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效果 评价
原文传递
重庆市武隆县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春碚 肖达勇 +5 位作者 夏宇 孙毅 申涛 程颖 王亮 李勤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844-848,共5页
目的调查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规模和流行特征,了解腮腺炎疫苗的保护效果。方法针对此次武隆县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以该小学所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定病例定义展开病例搜索并收集免疫接种信息,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 目的调查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规模和流行特征,了解腮腺炎疫苗的保护效果。方法针对此次武隆县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以该小学所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定病例定义展开病例搜索并收集免疫接种信息,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应用回顾性的队列研究计算疫苗保护效果。结果共搜索到87例临床诊断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学生罹患率为1.51%,其中男生42例,男女之间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P=0.442),发病年龄以8岁最多占58.62%。病例主要集中在A栋教学楼4楼的二年级1~4班,各班级罹患率分别为28.17%、39.44%、5.63%和12.12%,流行曲线提示有共同的时间暴露机会。二年级1~4班的含腮疫苗接种率为45.16%,是否接种疫苗的腮腺炎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8,P=0.043 5),含腮疫苗的整体保护效果为43.00%。末次含腮疫苗接种间隔5~6年的保护效果为56.00%,与未接种学生罹患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P=0.02)。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学生之间共同的活动和学习,教室通风不足、学生数量多、腮腺炎流行期间仍举行集体活动和接种疫苗时间过长可能是导致疫情在班级播散的原因。含腮疫苗具有一定保护效果,建议在当地易感人群中开展含腮疫苗接种,提高接种率,建立免疫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暴发 流行特征 疫苗保护效果
原文传递
2005年武隆县可疑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及到位情况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娅玲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7年第6期533-534,共2页
目的分析县辖区内医疗机构对可疑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情况,从而提高转诊到位率。方法对2005年收到的肺结核病疫情报告卡、病人的转诊单、结核病人登记本与各医疗机构门诊核对到位情况等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到结核病疫情报告卡... 目的分析县辖区内医疗机构对可疑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情况,从而提高转诊到位率。方法对2005年收到的肺结核病疫情报告卡、病人的转诊单、结核病人登记本与各医疗机构门诊核对到位情况等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到结核病疫情报告卡325张,转诊单220张,转诊率67.69%;县级医疗单位共转诊200例,转诊到位113例,到位率56.5%;乡镇卫生院转诊20例,到位9例,到位率45%。结论县级医疗机构是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来源,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结核病疫情报告及转诊制度,规范转诊程序,防止截留结核病人现象的发生,以提高转诊到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病 报告 转诊
下载PDF
重庆市武隆县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小波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454-1455,共2页
目的分析武隆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分布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法检查肠道蠕虫卵和用肛拭法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并对检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487人,查出蛔虫、钩虫2种肠道线虫,感染总人数93人,总感染... 目的分析武隆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分布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法检查肠道蠕虫卵和用肛拭法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并对检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487人,查出蛔虫、钩虫2种肠道线虫,感染总人数93人,总感染率为6.25%。其中蛔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57%、1.68%。与1990年调查结果相比,总感染率和蛔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为92.92%、94.08%和95.15%。结论我县土源性线虫感染属国家Ⅱ类流行区,仍需开展重点人群肠道线虫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感染率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武隆县计划免疫时期4起麻疹暴发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万泉 邓崇明 邬文琼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麻疹 暴发 计划免疫
下载PDF
2011-2014年武隆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万泉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年第8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武隆县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特点及威胁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1-2014年(十二五期间)武隆县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和公安、民政部门提供的人口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 目的:了解重庆市武隆县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特点及威胁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1-2014年(十二五期间)武隆县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和公安、民政部门提供的人口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分类,采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 2005对武隆县居民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十二五期间武隆县居民总死亡率为661.1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0.85/10万。十二五期间武隆县前5位死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166.45/10万)、心脏病(117.40/10万)、肿瘤(117.06/10万)、脑血管病(109.80/10万)、损伤和中毒(61.88/10万),合计占人群总死因的86.6%。损伤和中毒的减寿年数为21 148人年,减寿率为14.75‰,在全死因减寿顺位中居第一位。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是危害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预防、控制慢性病及伤害是今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优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潜在减寿年数
原文传递
疾病预防控制文化建设的尝试与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万泉 陈国渝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年第4期464-466,共3页
疾控文化是新时期疾控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树立单位价值观和群体意识的重要手段,实现疾控文化的意识形态与统一思想相融合,达到提高单位内部凝聚力,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疾控文化 建设
原文传递
一起食用马铃薯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万泉 邓崇明 邬文琼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4105-4105,4109,共2页
1流行病学调查1.1基本情况武隆县平桥中学共有高中、初中学生1197名,其中住校生866名,走读331名;男生620名,女生577名。学校共有3个食堂向学生提供饭菜。首发病例发病于10月10日11时.以后陆续出现病例,截止12日,共发病95例,罹患率7... 1流行病学调查1.1基本情况武隆县平桥中学共有高中、初中学生1197名,其中住校生866名,走读331名;男生620名,女生577名。学校共有3个食堂向学生提供饭菜。首发病例发病于10月10日11时.以后陆续出现病例,截止12日,共发病95例,罹患率7.94%。主要症状为恶心、头痛、头晕、腹痛、口干为主。95例病例分布于各年级各班.发病年龄在11~14岁间:其中男生发病35例,罹患率5.65%,女生发病60例,罹患率10,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P〈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马铃薯 食物中毒
下载PDF
血清标志物预测异位妊娠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冯静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3期420-421,共2页
临床上异位妊娠就是指在妊娠的过程中,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为妊娠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异位妊娠实施早期准确诊断可有效降低死亡率。现阶段对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预测和诊断中研究不断深入。本文从人绒毛膜促... 临床上异位妊娠就是指在妊娠的过程中,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为妊娠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异位妊娠实施早期准确诊断可有效降低死亡率。现阶段对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预测和诊断中研究不断深入。本文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A125抗原2个血清指标对异位妊娠的早期预测价值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标志物 异位妊娠 预测 早期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实施全球基金项目对提高结核病发现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平 王娅玲 邓崇明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76-2177,共2页
目的:总结实施全球基金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干预措施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的影响。方法:比较执行全球基金项目对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激励机制和干预政策,前后结核病人发现率和可疑症状者转诊率。结果:可疑结核病症状者转诊率由项目实施前1... 目的:总结实施全球基金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干预措施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的影响。方法:比较执行全球基金项目对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激励机制和干预政策,前后结核病人发现率和可疑症状者转诊率。结果:可疑结核病症状者转诊率由项目实施前12.39%提高至项目实施后的36.83%。(χ2=335.14,P<0.005);活动性肺结核新登记率由项目实施前168.54/10万,提升至项目实施后的210.21/10万,(u=4.27,P<0.01)。结论:武隆县实施全球基金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干预措施后,有效提高了肺结核患者发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一起鞣酸铁误判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11
作者 刘忠惠 叶绿 赛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544-547,共4页
目的对一起因食物化学反应误判为食物中毒的事件进行调查,以期对临床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提供临床处理经验。方法根据事件现场调查,设计同等过程实验,将相同的酸菜和面块混合,用不同材质锅加热制成酸菜面块汤;把茶叶用开水泡成茶水,分别... 目的对一起因食物化学反应误判为食物中毒的事件进行调查,以期对临床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提供临床处理经验。方法根据事件现场调查,设计同等过程实验,将相同的酸菜和面块混合,用不同材质锅加热制成酸菜面块汤;把茶叶用开水泡成茶水,分别加入不同的锅内,进行实验室检验。结果用铁锅加热制作的汤颜色变黑,其他的不变色,即酸菜中的铁与茶叶中的鞣酸生成鞣酸铁沉淀,并导致人体口唇、牙齿、舌苔发黑,引起胃部不适和烧灼感。结论此次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实质上是属于鞣酸铁引起的食物中毒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酸铁 误判 食物中毒 调查
下载PDF
统筹城乡疾控体系公平发展的探索
12
作者 邓崇明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第11期852-853,共2页
目的:探索如何科学统筹、公平发展城乡疾控体系的办法和途径。方法:分析当前疾控系统中的城乡差距及影响因素,提出统筹城乡资源,改革投入体制,促进城乡公平发展的思路。结果:地域资源与投入体制是影响城乡差距的主要因素,统筹城乡资源,... 目的:探索如何科学统筹、公平发展城乡疾控体系的办法和途径。方法:分析当前疾控系统中的城乡差距及影响因素,提出统筹城乡资源,改革投入体制,促进城乡公平发展的思路。结果:地域资源与投入体制是影响城乡差距的主要因素,统筹城乡资源,改革投入体制是促进城乡公平发展的办法和途径。结论:人员工资由地方财政投入,基础建设和业务公用经费由上至下分级投入,创收经费由下至上缴国库统筹是解决当前疾控系统城乡差距走公平发展道路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 城乡 疾控体系 公平发展 探索
下载PDF
武隆县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分析
13
作者 王娅玲 吴平 邓崇明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58-1759,1761,共3页
[目的]评价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方法]根据《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手册》中的病人发现,治疗情况的评价方法等规定进行。[结果]几年来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7633例,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902例,其中初治涂阳病... [目的]评价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方法]根据《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手册》中的病人发现,治疗情况的评价方法等规定进行。[结果]几年来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7633例,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902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人699例,复治涂阳病人203例。在1997年发现的185例涂阳病人中,初治109例(58.9%),复治76例(41.08%);初、复治比为1︰0.7。1998~2001年共发现涂阳病人717例,其中初治590例(82.3%),复治127例(17.7%);初、复治比为1︰0.2。902例涂阳病人中治愈864例,治愈率93.8%,比项目实施前提高了30.17%。复治涂阳比例明显下降。[结论]武隆县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2011-2015年重庆市武隆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万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了解2011-2015年重庆市武隆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为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与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V2.0"平台数据库监测系统收集2011-2015年武隆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并进行... 目的了解2011-2015年重庆市武隆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为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与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V2.0"平台数据库监测系统收集2011-2015年武隆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武隆县恶性肿瘤共死亡2 393例,占总死亡人数的18.57%,年均死亡率为145.22/10万。在恶性肿瘤的死亡顺位中,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90.58%;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7.31岁,去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增加8.92岁。结论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增高趋势,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肠癌是危害武隆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死因 顺位
原文传递
2002-2011年武隆县肺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兴建 孙毅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768-770,共3页
目的掌握武隆县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肺结核有效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肺结核流行特征。结果武隆县2002-2011年共报告肺结核6 372例,死亡10例,年平均发病率157.21/10万,病死率0.16%,死亡率0.25/10万。菌(+)、... 目的掌握武隆县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肺结核有效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肺结核流行特征。结果武隆县2002-2011年共报告肺结核6 372例,死亡10例,年平均发病率157.21/10万,病死率0.16%,死亡率0.25/10万。菌(+)、菌(-)和未痰检病例分别占39.4%、27.2%和33.4%。肺结核疫情呈先升后降趋势,无明显季节性。以2007年发病率200.0/10万为最高,2011年发病率121.5/10万为最低,各乡镇年平均发病率极不平衡,最高为225.1/10万,最低为57.66/10万。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1%。男性发病4 198例,发病率193.4/10万,女性发病2 174例,发病率110.9%,男女发病比值为1.93。肺结核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60岁以上组发病率最高为201.3/10万。武隆县结防机构共诊治5 053例,占79.3%,2008年后均超过90%。结论提示农民、学生和老年人群是今后武隆县肺结核病防治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流行特征 策略
原文传递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甲醛缓冲液-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华梅 王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3188-3188,3190,共2页
二氧化硫(SO_2)为无色透明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乙醇和乙醚[1]。二氧化硫会导致呼吸道炎症、肺气肿、眼结膜炎症等[2]。一些工业企业如化工、皮革、冶金、建材、火电厂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二氧化硫[3]。
关键词 二氧化硫 工作场所 空气 分光光度法 方法改进
原文传递
2011-2015年武隆县死因监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兴建 刘浩然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81-386,共6页
目的分析2011-2015年武隆县死因监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和慢性病防治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采用Excel 2007和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 2005统计分析2011-2015年死因监测数据。结果武隆县2011-2015年粗死亡率626.7... 目的分析2011-2015年武隆县死因监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和慢性病防治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采用Excel 2007和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 2005统计分析2011-2015年死因监测数据。结果武隆县2011-2015年粗死亡率626.70/10万~763.7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9.70/10万~794.04/10万,各年度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死亡人群仍以农民为主,占80%以上。随年龄的增加,死亡率明显增加。根本死因以循环系统疾病居首位,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其次,3类疾病死因构成占82.8%。死亡最高诊断单位以县级医疗机构为主,占40%以上。死亡最高诊断依据以"临床诊断"和"临床+理化"为主,两者合计达75%。死亡地点以家中为主,占80%以上。结论加大县级和乡镇级医疗机构投入,提高县级和乡镇级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广泛开展以慢性病防治为主的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及时就医意识是提高人民群众预期寿命和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监测 死亡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男性应征青年实验室检查不合格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娣华 陈先红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736-737,共2页
关键词 青年 征兵 体检
下载PDF
2005年武隆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邬文琼 万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59-360,共2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武隆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检测细则》要求对武隆县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调查41097名中小学生... 目的了解重庆市武隆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检测细则》要求对武隆县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调查41097名中小学生,较低体重率为32.72%,营养不良率为1.59%,超重率为6.73%,肥胖率为6.05%;低体重及营养不良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城区高于乡村,肥胖及超重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城区高于乡村。结论武隆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确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 肥胖症 营养障碍 学生
下载PDF
一起家庭成员多次毒鼠强中毒的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兴建 赛斌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毒鼠强 多次 中毒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