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地震狭窄空间救援与医疗救护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亚华 王立祥 +5 位作者 郑静晨 刘惠亮 杨慧宁 陈金宏 杨炯 焦小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7-97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从汶川地震废墟下成功救出49名幸存者的搜救特点,探讨狭窄空间救援与医疗救护的难点及对策。方法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008年5月12日至5月21日在地震现场搜救的49名幸存者,按照救援空间特点分... 目的通过分析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从汶川地震废墟下成功救出49名幸存者的搜救特点,探讨狭窄空间救援与医疗救护的难点及对策。方法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008年5月12日至5月21日在地震现场搜救的49名幸存者,按照救援空间特点分成非狭窄空间组(n:17)与狭窄空间组(n=32),就受困时长、营救成功用时及现场急救开展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狭窄空间救援比例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狭窄空间组和非狭窄空间组的营救成功用时中位数分别为4.48h和1.38h,现场急救展开时间中位数分别为0.89h和0.10h,受困时长中位数分别为49.55h和21.58h。由平均秩次来看,狭窄空间组的营救成功用时、现场急救展开时间均长于非狭窄空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狭窄空间救援是地震救援的难题,其现场急救开展时间长于非狭窄空间救援;把握地震伤情、采用适合狭窄空间救援的急救设备与技术,是降低幸存者伤残率、提高现场救援能力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空间 地震现场救援 医疗救援 汶川地震
原文传递
金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贝贝 李屹 刘惠亮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年第10期595-598,共4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已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广阔的研究与应用。金纳米颗粒具有易于表面修饰、独特的光学性质、优越的导电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已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广阔的研究与应用。金纳米颗粒具有易于表面修饰、独特的光学性质、优越的导电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笔者就金纳米颗粒的制备、特性及其在药物递送、传感器、肿瘤的光热治疗、生物医学成像、心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生物医学 药物递送 光热治疗 心肌组织工程
下载PDF
改良超滤对心瓣膜置换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立新 石海燕 +2 位作者 王奇 薛炎 邱立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78-47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对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以改善术后心肺功能。方法67例成人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改良超滤组(超滤组,n=33)和无超滤对照组(对照组,n=34),动态观察体外循环(CPB)前、CPB停机及改良超滤结束时(对照组在...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对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以改善术后心肺功能。方法67例成人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改良超滤组(超滤组,n=33)和无超滤对照组(对照组,n=34),动态观察体外循环(CPB)前、CPB停机及改良超滤结束时(对照组在CPB停机20min)氧分压(PO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的PO2CPB前与CPB停机时相比均明显下降;超滤组在改良超滤结束时PO2明显回升,接近CPB前水平,而对照组PO2仅轻度回升,但仍明显低于CPB前;CPB停机20min时超滤组PO2高于对照组(P=0.044)。CPB停机后两组PCO2轻度升高,改良超滤后PCO2轻度下降,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超滤组呼吸机辅助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0.001,0.012)。术后1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两组LVEF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367)。结论改良超滤有利于改善成人心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超滤 心功能 肺功能 心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婴儿与幼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立新 马浩 +5 位作者 薛炎 石海燕 崔晓征 王玲 马腾 罗建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围术期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外科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婴幼儿无合并复杂心内畸形的VSD 537例。婴儿(3~12个月)109例,体质量(5.7±2.4)kg。幼儿(1... 目的:研究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围术期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外科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婴幼儿无合并复杂心内畸形的VSD 537例。婴儿(3~12个月)109例,体质量(5.7±2.4)kg。幼儿(13~36个月)428例,体质量(11±5.9)kg。患儿均于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及同期合并简单畸形矫治术。结果:巨大VSD比率,反复心力衰竭、肺炎、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及合并肺动脉高压率在婴儿组与幼儿组分别为75%vs.29%,69%vs.22%,78%vs.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P=0.00)。两组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术前、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2.7±17.4)vs.(16.8±15.3)h,(7.6±5.5)vs.(5.2±3.7)d,(10.9±6.5)vs.(6.9±2.8)d,组间差别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P=0.00)。术后两组患儿并发肺炎、肺不张,肺动脉高压危象,渗漏综合征,急性肾功能损伤,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10%vs.4.7%,4.6%vs.0.7%,5.5%vs.0.7%,5.5%vs.1.2%,7.3%vs.2.3%,婴儿组发生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1,P=0.00,P=0,00),(P=0,01)。537例患儿术后随访1~5年,生长发育良好,超声心动图示射血分数正常,肺动脉压力正常。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的婴幼儿月龄越小术前一般情况越差,巨大VSD比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但通过合理的手术方案、体外循环及围术期处理,婴幼儿均能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右心室双出口解剖形态对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立新 薛炎 +5 位作者 马浩 石海燕 崔晓征 王玲 马腾 罗建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6期465-468,48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右心室双出口(DORV)的解剖形态特点对手术方式选择及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不同病理解剖形态的右心室双出口患者提供个案化的外科治疗方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对67例DORV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41例,女性26例,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右心室双出口(DORV)的解剖形态特点对手术方式选择及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不同病理解剖形态的右心室双出口患者提供个案化的外科治疗方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对67例DORV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41例,女性26例,年龄5个月~27岁,体质量3.4~65.0 kg。全部患者术前均做超声心动图和心脏CT血管造影(CTA)。心内直视手术证实为DORV。按Steward对该畸形的室间隔缺损(VSD)位置分类:主动脉开口下39例,肺动脉开口下(Taussig-Bing畸形)9例,两大动脉开口下12例,远离两大动脉开口7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房室连接不一致、左心发育不良患者已排除。手术方式:(1)心内隧道修补VSD、心外补片加宽流出道和肺动脉51例;(2)内管道连接VSD与主动脉,同时作带瓣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或切断肺动脉,封闭其近端、远端与右心室切口之间用带瓣外管道连接(Rastelli手术)9例;(3)心内隧道修补VSD连接左心室与肺动脉,再行大动脉调转(ASO)术4例。(4)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1例、双向Glenn手术1例、B-T分流术1例。结果:平均带气管导管时间(29.5±13.7)h,平均住ICU时间(2.1±1.9)d,平均住院日(14.5±7.2)d。术后出现并发症18例,其中二次插管3例,胸腔积液5例,腹腔积液2例,气胸1例,急性肾损伤2例,低心排5例。手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7.5%。远期随访60例,随访时间1~6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术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LVOTO)6例,Rastelli术后右心室流出道狭窄4例,其余均无残余梗阻和明显残余分流。结论:明确DORV病理解剖关系,根据不同病变采取个案化手术方案,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双出口 心脏外科手术 解剖学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心瓣膜置换术前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立新 王奇 +4 位作者 高建华 石海燕 邱立成 薛炎 高彩虹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在心瓣膜置换术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50岁以上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152例,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78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49例,联合瓣膜病变25例,合并心房颤动93例。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无创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在心瓣膜置换术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50岁以上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152例,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78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49例,联合瓣膜病变25例,合并心房颤动93例。所有患者均行CTA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根据两者的检查结果计算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直径>1mm的冠状动脉、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患者的CTA显像清晰,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合并心房颤动或心率控制不佳患者的CTA显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降低,且因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不同,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亦不相同,对左主干、左前降支、对角支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89%,右冠状动脉、后降支为80%、76%,回旋支、钝缘支为67%、71%。对直径≤1mm的冠状动脉,CTA尚难成像。结论CTA作为无创、快速和价廉的检查方法,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对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目前尚不能完全替代有创CAG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心瓣膜置换术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前两种冠脉造影检查方法的比较
7
作者 王立新 王奇 +4 位作者 高建华 石海燕 薛炎 邱立成 高彩虹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冠脉造影 瓣膜置换 计算机X线断层照相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