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超声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46
1
作者 陈庆康 石挥扬 +2 位作者 曾广绥 邓素雅 邓劲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360-2361,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性质,以及颈动脉斑块发生部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左右两侧IMT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显著增高,其中软斑、溃疡斑等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好发于颈总动脉(CCA)分叉处,两组左右两侧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数目及斑块性质有关,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超声 粥样硬化斑块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照 被引量:28
2
作者 兰天 单战 吴金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2-367,共6页
背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关节置换两种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保证早期下床,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但两种方法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方面仍有较多争议。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与人工关节置在治疗高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 背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关节置换两种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保证早期下床,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但两种方法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方面仍有较多争议。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与人工关节置在治疗高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56例65岁以上Evans-JensenⅢ-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失访11例,完成随访45例。其中行人工关节置换27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1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等围手术期参数;依据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出现的并发症。结果与结论:(1)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负重时间均小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t=5.596,t=14.142,P<0.05);(2)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关节置换组高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t=8.301,t=10.017,t=8.593,P<0.05)。术后1年两组Harris评分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541,P>0.05);(3)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关节置换组为22%,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为23%,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05);(4)结果说明,对于高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均能取得满意效果,关节置换手术时间短,可早期负重,有助于减少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UAP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与炎性因子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5
3
作者 裴芳 黄骥 +3 位作者 黄婕 杨颖 于长青 王旭开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9-751,共3页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PCI术的UAP患者96例,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于PCI术前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和瑞舒伐他汀(...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PCI术的UAP患者96例,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于PCI术前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和瑞舒伐他汀(20mg/d)治疗1周。在用药前、术前和术后24h时,检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0的水平。结果术后24h时,瑞舒伐他汀组的CK-MB、cTnI、hs-CRP、TNF-α、IL-6的水平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而IL-10的水平则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 UAP患者PCI术前给予20mg/d的瑞舒伐他汀,可有效地降低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的水平,效果优于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损伤 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下载PDF
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对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海云 曾广绥 +4 位作者 高传江 欧冰 智慧 文艳玲 罗葆明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11期1453-1454,共2页
目的探讨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在胃部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8例获得病理确诊的胃部病变患者均进行了常规超声检查、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及增强CT/MRI检查,以病理为金标准,评估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 目的探讨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在胃部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8例获得病理确诊的胃部病变患者均进行了常规超声检查、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及增强CT/MRI检查,以病理为金标准,评估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对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对68例胃部病变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95.6%vs17.6%,P<0.001)。以病理为金标准,常规超声对胃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13.2%,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对胃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88.2%,增强CT/MRI对胃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89.7%。三种检查方法对胃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两两比较,常规超声与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与增强CT/MR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能消除胃内气体、黏液的干扰,明显提高对胃部病变的显示率及诊断的准确性,此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无辐射,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胃部病变 胃窗声学造影剂
原文传递
关节镜微创治疗合并肩周炎的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柱同 孙小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6-988,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治疗合并肩周炎的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合并肩周炎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选择手法松解后肩袖关节镜修复术式为对照组,另外30例选择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再行肩袖修复术式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治疗合并肩周炎的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合并肩周炎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选择手法松解后肩袖关节镜修复术式为对照组,另外30例选择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再行肩袖修复术式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肩关节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平均住院时间及手术疼痛缓解时间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3、6 w、3个月VAS疼痛评分ASES肩关节评分逐渐改善(P<0.05)。结论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再行肩袖修复术式治疗合并肩周炎的老年肩袖损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临床效果较手法松解后行肩袖关节镜修复术式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肩周炎 肩袖损伤
下载PDF
电针天枢穴治疗慢性腹泻90例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胜利 陈雪艳 张绍杰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6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天枢穴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180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天枢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脐旁6寸的非经穴点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天枢穴治疗慢性腹泻有非常显著的... 目的:观察电针天枢穴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180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天枢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脐旁6寸的非经穴点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天枢穴治疗慢性腹泻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天枢穴对治疗慢性腹泻有特异性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枢穴 慢性腹泻 电针
下载PDF
医院管理中对病床工作效率的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姚孟君 《中国医院统计》 2004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 病床工作 工作效率 医务人员
下载PDF
关节镜下清除和保留断裂前交叉韧带残端重建术后疗效对比 被引量:14
8
作者 姚楚亮 陈少文 +5 位作者 杨焱鑫 王华仁 曾辉 陈杰 廖臻 杨炎彬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4期550-552,F0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予施行膝关节镜下ACL单隧道单束重建术,分析清除和保留断裂ACL残端术后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探索出更适合临床操作的手术方式。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6月,对40例ACL断裂施行...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予施行膝关节镜下ACL单隧道单束重建术,分析清除和保留断裂ACL残端术后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探索出更适合临床操作的手术方式。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6月,对40例ACL断裂施行膝关节镜下单隧道单束ACL重建术,移植物均为取自同侧半腱肌和股薄肌编织成的自体韧带,其中20例(A组)为断裂ACL残端进行清除干净后再施行膝关节镜下单隧道单束ACL重建术,20例(B组)为断裂ACL残端进行尽可能保留前提下施行膝关节镜下单隧道单束ACL重建术,手术均为同一组医师完成,2组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结果 进行t检验。结果 40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2-28个月,平均(20.7±3.7)个月,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t检验结果 ,所得P=0.0183和P=0.0177,P值均〈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L断裂采用清除和保留断裂前交叉韧带残端进行自体韧带重建术后的疗效,在关节平衡性、关节自体感觉恢复存在显著性差异。保留ACL残端进行单隧道单束重建ACL,有利于移植肌腱的胫骨和股骨端隧道口的制作;ACL固定于原ACL残端中,避免重建的ACL在髁间窝被撞击;原ACL残端纤维围绕重建的ACL,可以覆盖隧道内口,减少关节液对移植肌腱与隧道愈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半腱肌肌腱 股薄肌肌腱
原文传递
综合评价某医院临床科室的医疗工作情况 被引量:13
9
作者 姚孟君 廖燕云 谭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综合评价 临床科室 医疗工作 医院管理 秩和比法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CA125水平检测对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3
10
作者 计宏媛 石挥扬 陈婉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841-1844,共4页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检测对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肿瘤患者38例,良性肿瘤患者40例,均行CDUS检查与血清CA125水平...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检测对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肿瘤患者38例,良性肿瘤患者40例,均行CDUS检查与血清CA125水平检测,比较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CDUS图像特征、血清CA125水平,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DUS联合血清CA125水平检测及单独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⑴CDUS图像特征:恶性肿瘤患者肿块大小、位置、质地、血流信号、阻力指数、腹水、腹膜种植结节或肿大淋巴结与良性肿瘤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血清CA125水平: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较良性肿瘤患者高(P<0.05);⑶诊断结果:78例卵巢肿瘤患者中,血清CA125检出33例恶性肿瘤,45例良性肿瘤,其中误诊5例,漏诊10例;CDUS检出35例恶性肿瘤,43例良性肿瘤,其中误诊6例,漏诊9例,两者联合检出43例恶性肿瘤,35例良性肿瘤,其中误诊6例,漏诊1例。⑷诊断效能:CDUS联合血清CA125水平检测准确度(91.03%)较两者单独检查(80.77%、80.77%)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US联合血清CA125水平检测灵敏度(97.37%)较两者单独检查(76.32%、73.68%)高(P<0.05);CDUS联合血清CA125水平检测特异度(85.00%)与两者单独检查(85.00%、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呈现异常升高状态,CDUS图像特征与良性肿瘤存在较大差异,可有效鉴别良、恶性肿瘤,CDUS联合血清CA125水平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效能,为临床判断病情、对症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CA-125抗原 卵巢肿瘤
原文传递
数据安全防御系统在医院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潘晓雷 詹振坤 蔡海山 《中国数字医学》 2010年第9期86-88,共3页
数据库审计作为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数据库审计机制,并结合应用系统需求,设计实现数据安全防御系统,用于对数据操作的各项信息进行审计并记录,达到保护数据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数据库审计 数据安全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娜 李淑丰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A0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机械排痰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76例ICU有创机械通气超过48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及翻身拍背等,对照组采用采用纤支镜肺...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机械排痰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76例ICU有创机械通气超过48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及翻身拍背等,对照组采用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机械振动吸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PaCO2、PaO2/FiO2、炎性指标(WBC、PCT、C反应蛋白)及治疗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排痰量、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2hHR、PaCO2、PaO2、PaO2/FiO2、24h炎性指标(WBC、PCT、C反应蛋白)及治疗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排痰量、ICU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纤支镜肺泡灌洗相比,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疗效明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机械振动排痰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下载PDF
PDCA循环在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宝红 李满娥 洪小京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7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患者通过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以及相关因素,通过分析制定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7月-2014年12月之间我院行PICC置管的1067例患者,根据是否实施PDCA循环管理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患者通过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以及相关因素,通过分析制定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7月-2014年12月之间我院行PICC置管的1067例患者,根据是否实施PDCA循环管理进行分组,2012年7月-2013年12月为活动前(组),2014年1-12月为活动后(组),运用PDCA循环通过对本院PICC置管患者数量的统计以及导管感染数量的监测,分析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持续性的改进,提升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1年后,感染率从5.90%降至1.43%,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应用PDCA循环对PICC置管的监测,控制,反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 CRBSI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0
14
作者 覃绍彩 易红英 张园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5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100例采用机械通气超过48 h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发生VAP患者32例,发生率为32.0%;经过VAP危险...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100例采用机械通气超过48 h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发生VAP患者32例,发生率为32.0%;经过VAP危险因素分析,机械通气时间≥5 d、昏迷、血清白蛋白<30 g及侵入性操作是神经外科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VAP危险因素分析,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V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呼吸机 肺炎 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PDF
COOK球囊和防粘连膜包裹宫内节育器在预防中至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古巧平 梁菲梅 +2 位作者 罗娅军 陈丽萍 李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7期951-954,共4页
目的:探讨比较COOK球囊和防粘连膜包裹宫内节育器(IUD)预防中至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于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妇产科行宫腔粘连手术患者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A组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 目的:探讨比较COOK球囊和防粘连膜包裹宫内节育器(IUD)预防中至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于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妇产科行宫腔粘连手术患者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A组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COOK球囊,B组术后放置防粘连膜包裹金属圆环。术后两组均给予人工周期治疗,补佳乐4 mg/d,共21 d,后10 d加地屈孕酮,10 mg/d,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3~7 d内行宫腔镜二次探查。A组患者宫腔镜检查同时取出COOK球囊,B组则取出IUD,详细观察及描述两组患者宫腔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粘连、月经恢复、月经伴随症状(如腰酸腹痛)及有无不规则阴道流血情况。结果:宫腔粘连:A组总有效率为75.68%,B组总有效率为71.05%;月经改善:A组总有效率为75.68%,B组总有效率为73.68%;术后1年妊娠情况:A组妊娠率为13.5%,B组为10.5%;两组宫腔粘连、月经改善及术后1年妊娠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A组患者未发生腰酸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情况;B组患者发生IUD嵌顿2例,发生腰酸腹痛9例,不规则阴道出血7例,取出IUD后症状均缓解;两组腰酸腹痛和不规则阴道流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COOK球囊和防粘连膜包裹宫内节育器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疗效相当,但IUD容易出现环嵌顿及引起患者月经伴随症状,COOK球囊较防粘连膜费用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K球囊 宫内节育器 宫腔粘连 宫腔镜
下载PDF
武警官兵职业压力、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荣刚 杨志兵 +2 位作者 唐记华 张亚娟 苗丹民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9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考察职业压力、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工作倦怠对职业压力与健康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军人职业压力量表、工作倦怠量表(MBI-GS)、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678名武警官兵进行调查,使用Stata 12.0对数据进行管理、描述性... 目的考察职业压力、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工作倦怠对职业压力与健康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军人职业压力量表、工作倦怠量表(MBI-GS)、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678名武警官兵进行调查,使用Stata 12.0对数据进行管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调节效应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 1职业压力与GHQ-12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01),职业压力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P<0.001),工作倦怠与GHQ-12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01);2武警官兵的职业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工作倦怠在职业压力与健康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交互作用项"职业压力×工作倦怠"的回归系数在以健康为应变量的回归中达到显著性水平(β=-1.64,t=-2.33,P<0.05)。结论武警官兵的职业压力影响着其心理健康水平,工作倦怠对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起显著调节作用,职业压力和工作倦怠对心理健康是一种"聚合"的加重影响作用,应该注重缓解压力、调适工作倦怠,以改善武警官兵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警官兵 职业压力 健康 工作倦怠
原文传递
某医院武警官兵住院疾病谱构成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姚孟君 《中国病案》 2013年第8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武警官兵住院所患疾病的构成,找出本部队常见病、多发病病种,为部队防治工作有针对性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2012年武警官兵住院病案首页的内容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各系统疾病排在前5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15.45%)、... 目的探讨武警官兵住院所患疾病的构成,找出本部队常见病、多发病病种,为部队防治工作有针对性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2012年武警官兵住院病案首页的内容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各系统疾病排在前5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15.45%)、消化系统疾病(13.84%)、循环系统疾病(11.79%)、损伤和中毒疾病(11.04%)、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9.31%)。结论明确了本部队的常见疾病系统的多发病,为医院管理者制定部队疾病的防治对策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警官兵 疾病谱 构成分析
原文传递
数字化病案科研系统提高医院科研效率 被引量:8
18
作者 潘晓雷 杨眉 +1 位作者 舒畅 黎黎 《中国数字医学》 2012年第10期71-74,77,共5页
目的:数字化病案科研系统有助于医院科研效率的提高。方法:介绍了数字化病案的内涵、技术方案、加工流程以及给医院带来的益处,分析出数字化病案有利于充分实现病案的科研价值。结果:数字化病案不仅能够满足快速查询借阅、便捷打印等初... 目的:数字化病案科研系统有助于医院科研效率的提高。方法:介绍了数字化病案的内涵、技术方案、加工流程以及给医院带来的益处,分析出数字化病案有利于充分实现病案的科研价值。结果:数字化病案不仅能够满足快速查询借阅、便捷打印等初级应用,还能成为医务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的好助手,数字化病案科研系统让科研工作的效率倍增。结论:数字化病案科研系统极大提高了病案服务于医院科研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管理 数字化病案 医院科研
下载PDF
基于集成平台的全景医疗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晓雷 杨眉 《中国数字医学》 2016年第1期58-60,共3页
利用异构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与云计算技术手段,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诊疗事件为纽带,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崭新的随时随地能获取患者所有信息的全景医疗信息系统。
关键词 集成平台 全景医疗 异构系统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监测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邓劲松 郑权辉 +4 位作者 邓素雅 王洁 张春丽 曾广绥 石挥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13-381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术前TTE检查筛选5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TTE检查配合X线监测下行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术,其中23例房间隔缺损(ASD),29例室间隔缺损(VSD),4例动脉导管未闭(...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术前TTE检查筛选5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TTE检查配合X线监测下行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术,其中23例房间隔缺损(ASD),29例室间隔缺损(VSD),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VSD合并ASD。结果:52例患者均成功封堵,封堵术后即刻、1周内、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TTE观察封堵效果,封堵器位置良好,封堵器周边无残余分流。3例ASD及2例VSD未成功封堵。结论: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病例的选择、术中监测封堵器释放、术后疗效评价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