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roCAST的高炉铸铜冷却壁铸造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卢献忠 万旭伟 +3 位作者 谢建萍 钟毅 王志 范晓明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3-916,共4页
根据铸铜冷却壁的结构,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浇注系统,并利用ProCAST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预测了铸造缺陷可能存在的部位。针对模拟结果,对优选工艺进行工艺优化,确定了铸铜冷却壁的铸造工艺。试生产结果表明,所生产的铜冷却壁铸件基本满足技... 根据铸铜冷却壁的结构,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浇注系统,并利用ProCAST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预测了铸造缺陷可能存在的部位。针对模拟结果,对优选工艺进行工艺优化,确定了铸铜冷却壁的铸造工艺。试生产结果表明,所生产的铜冷却壁铸件基本满足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铜冷却壁 数值模拟 PROCAST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ANSYS的高炉铸铜冷却壁稳态传热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卢献忠 高俊华 +3 位作者 陈补高 杨彦芳 雷昶 范晓明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54-1056,共3页
建立了高炉铸铜冷却壁的有限元模型,确定了冷却壁温度场模拟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高炉铸铜冷却壁进行稳态传热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渣皮的恶劣工况下,铸铜冷却壁镶耐火砖处、冷却壁本体、铜管的最高... 建立了高炉铸铜冷却壁的有限元模型,确定了冷却壁温度场模拟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高炉铸铜冷却壁进行稳态传热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渣皮的恶劣工况下,铸铜冷却壁镶耐火砖处、冷却壁本体、铜管的最高温度分别为956.23、254.33、87.02℃,铸铜冷却壁的最大热流密度为17.507×105 W/m2,满足工况使用需求。当冷却水管与冷却壁本体熔合率为80%时,铸铜冷却壁也能正常使用,但是冷却性能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铸铜冷却壁 ANSYS WORKBENCH 热流密度 温度场
原文传递
中厚板液压式板坯在线测长仪介绍
3
作者 张堂正 朱宣 +2 位作者 李艳玲 喻智华 陈燕才 《冶金设备》 2014年第3期65-66,共2页
随着板材轧制精度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来料板坯的尺寸信息准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介绍一种中厚板轧线上装炉板坯在线测长仪的工作原理及现场实测分析。
关键词 中厚板 板坯纠编 液压式 测长仪
原文传递
高炉风口耐磨合金的堆焊
4
作者 李恒山 陈燕才 +1 位作者 杨艳芳 但斌斌 《装备维修技术》 2017年第3期18-21,共4页
介绍了高炉风口耐磨合金的焊接过程。选择合理的过渡层焊丝ERNiCu-7以及工作层焊丝HS112,采取合理的工艺措施进行MIG焊,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为类似高炉风口表面焊接耐磨合金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 风口 MIG 焊接
下载PDF
高炉布料溜槽耐磨层的焊接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恒山 刘洋 +1 位作者 李华 陈补高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5-27,共3页
介绍了高炉布料溜槽耐磨层的焊接过程,分析了耐磨合金层的焊接性,选择合理的焊丝ERWC-B-15,采用有效的工艺措施,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为焊接类似高炉布料溜槽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布料溜槽 焊丝 ERWC-B-15 耐磨层焊接 高炉
下载PDF
冷轧精整线封闭式卷取机卷筒的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怡 吴定川 《装备维修技术》 2015年第1期61-66,共6页
本文对冷轧精整线卷取机卷筒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逐一提出改进方案,并结合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等理论方法对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加以论证,为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卷筒的结构分析和优化,使钢卷的成材率能显... 本文对冷轧精整线卷取机卷筒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逐一提出改进方案,并结合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等理论方法对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加以论证,为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卷筒的结构分析和优化,使钢卷的成材率能显著提高,同时延长卷筒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卷筒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精整线 卷取机 结构 改进
下载PDF
连铸辊的修复制造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苏碧辉 曾义斌 肖锐 《机械管理开发》 2013年第1期23-23,25,共2页
再制造要求将废旧设备及零部件作为毛坯进行高技术再次加工,充分挖掘废旧产品中蕴涵的原材料、能源、劳动等的附加值,再制造后的质量要达到或超过新品,对环境的污染明显减少。通过对连铸辊失效形式进行分析,推荐不同的制造连铸辊的修复... 再制造要求将废旧设备及零部件作为毛坯进行高技术再次加工,充分挖掘废旧产品中蕴涵的原材料、能源、劳动等的附加值,再制造后的质量要达到或超过新品,对环境的污染明显减少。通过对连铸辊失效形式进行分析,推荐不同的制造连铸辊的修复技术,以供生产厂家参考,并对今后再制造的产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辊 修复 制造
下载PDF
细长轴的磨削工艺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涛 周泉华 《机械工程师》 2014年第8期228-229,共2页
结合砂轮、顶尖孔、中心支撑架对细长轴磨削精度的影响,分析了顶尖中心孔及中心支撑的调整方法,提出了加工过程中相关的工艺参数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 细长轴磨削 影响要素 工艺控制
下载PDF
仿型技术在大型轧机人字齿轮轴修复中的应用
9
作者 苏碧辉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循环再利用、修复再制造已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在受现场条件限制以及无法使用齿轮加工设备对大型轧钢机传动箱人字齿轮轴进行修复的情况下,应用自主创新的仿形装置及靠模工艺有效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该技术的成功... 循环再利用、修复再制造已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在受现场条件限制以及无法使用齿轮加工设备对大型轧钢机传动箱人字齿轮轴进行修复的情况下,应用自主创新的仿形装置及靠模工艺有效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对轧钢设备的低成本修复和快速检修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型技术 轧机传动 人字齿轮轴 修复工艺
下载PDF
组合皮带轮的结构分析与装配制作
10
作者 蔡岚玲 《机械工程师》 2014年第1期258-259,共2页
基于目前国内轴与轴套键联接的普遍现状,阐述了一种组合式皮带轮的结构设计、装配原理及制作方法,该结构在实际使用中,拆装方便,效果良好,可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的动力传动领域。
关键词 皮带轮 组合结构 装配制作
下载PDF
直齿圆柱齿轮的三维仿真分析
11
作者 陈涛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4年第4期51-53,共3页
介绍了一种运用AutoLisp语言在AutoCad界面下绘制齿轮渐开线齿形的方法,同时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直齿圆柱齿轮的三维仿真模型,导入ANSYS对其约束部位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客观地拟合了齿轮负载环境下的力学行为状态。
关键词 直齿圆柱齿轮 应力 应变 仿真分析
下载PDF
一种基于普通车床加工辊套夹具的设计
12
作者 陈涛 周泉华 《机械工程师》 2014年第10期196-197,共2页
针对传统自定心卡盘装夹模式难以保证辊套同心度精度的难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夹具。该夹具降低了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误差指数,可以通过一次走刀而完成整个辊面的加工任务,且具有结构简易、降本增效的特点。
关键词 辊套 夹具 同心度 车床
下载PDF
铸钢冷却壁的铸造工艺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平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406,共3页
铸钢冷却壁作为换代高炉冷却壁,它与铸铁冷却壁相比有着本质上的性能提升。介绍了铸钢冷却壁铸造过程中各工序的要点,并针对冷却壁热面砖槽造型、冷却水管防熔穿措施和浇注过程控制等铸造难点给出了多种工艺方案,并通过生产实践证明了... 铸钢冷却壁作为换代高炉冷却壁,它与铸铁冷却壁相比有着本质上的性能提升。介绍了铸钢冷却壁铸造过程中各工序的要点,并针对冷却壁热面砖槽造型、冷却水管防熔穿措施和浇注过程控制等铸造难点给出了多种工艺方案,并通过生产实践证明了工艺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钢冷却壁 铸造工艺 高炉冷却设备
下载PDF
退火炉用底板的结构与热应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34-235,191,共3页
介绍了退火炉用底板的结构和使用环境,运用计算机模拟了不同结构的炉底板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分析了热应力产生的机理和裂纹出现的原因。通过和实物的比较,证明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波纹边形炉底板在热处理过程中产... 介绍了退火炉用底板的结构和使用环境,运用计算机模拟了不同结构的炉底板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分析了热应力产生的机理和裂纹出现的原因。通过和实物的比较,证明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波纹边形炉底板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最大热应力比同规格的圆形炉底板的大,应力集中在裂纹尖端处并加快其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底板 结构 热应力
下载PDF
SOLIDCast在轮辐铸造工艺设计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平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13-1216,共4页
运用SOLIDCast进行轮辐的铸造工艺设计,通过SOLIDCast对工艺的充型及凝固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缺陷形成的原因。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增加冷铁、选用适当的浇注时间。用优化后的工艺投入生产,实际生产出的铸件外表光洁、加工后没有铸造缺陷... 运用SOLIDCast进行轮辐的铸造工艺设计,通过SOLIDCast对工艺的充型及凝固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缺陷形成的原因。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增加冷铁、选用适当的浇注时间。用优化后的工艺投入生产,实际生产出的铸件外表光洁、加工后没有铸造缺陷,证实了优化后的工艺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Cast CAE 轮辐 铸造工艺设计
下载PDF
热处理对高硫钢硫化物形态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献忠 吴润 +5 位作者 李书黎 吴海涛 翟万里 黄雷 吴德炳 宋述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研究淬回火热处理工艺对高硫钢的基体组织和硫化物形态的影响,分析了其力学性能和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高硫钢中硫化物主要为FeS,其形态趋于球化;淬火温度由880℃升至900℃,高硫钢的抗拉强度由460 MPa提高到590 MPa,伸长率由1.7... 研究淬回火热处理工艺对高硫钢的基体组织和硫化物形态的影响,分析了其力学性能和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高硫钢中硫化物主要为FeS,其形态趋于球化;淬火温度由880℃升至900℃,高硫钢的抗拉强度由460 MPa提高到590 MPa,伸长率由1.7%变化到3.0%,但其仍为脆性材料,这与组织中含有大量硫化物有关;由于硫化物的自润滑作用,热处理后高硫钢的耐磨性随连续磨损时间的延长而改善,并明显优于淬火后低温回火的GCr15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钢 硫化物 热处理 力学性能 耐磨性
下载PDF
连铸辊断裂失效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毅 余光明 陈良奎 《钢铁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38-40,共3页
采用成分分析和金相分析等方法,对连铸辊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存在较多夹杂物,并在高温下形成尖锐裂纹源;连铸机发生"夹辊",造成局部温度剧烈升高,加快裂纹的扩展;坯辊锻造后的晶粒较粗大,S局部沿晶界分布,降... 采用成分分析和金相分析等方法,对连铸辊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存在较多夹杂物,并在高温下形成尖锐裂纹源;连铸机发生"夹辊",造成局部温度剧烈升高,加快裂纹的扩展;坯辊锻造后的晶粒较粗大,S局部沿晶界分布,降低了坯辊的韧性,也促进裂纹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辊 断裂失效
原文传递
高硫钢铸态组织及其性能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献忠 吴润 +1 位作者 黄雷 吴海涛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8-842,共5页
高硫钢中的硫元素是有利于提高材料耐磨性的元素,本文研究了凝固速度对高硫钢中硫化物形态及钢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快冷可使高硫钢的组织细化,硫化物尺寸变小,晶内硫化物量增多,晶界硫化物减少;高硫钢中硫化物总量(体积分数)... 高硫钢中的硫元素是有利于提高材料耐磨性的元素,本文研究了凝固速度对高硫钢中硫化物形态及钢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造快冷可使高硫钢的组织细化,硫化物尺寸变小,晶内硫化物量增多,晶界硫化物减少;高硫钢中硫化物总量(体积分数)从砂型铸造的8.10%降低到铁型铸造的3.68%,晶内的硫化物从砂型铸造的1.99%增加到铁型铸造的2.80%,铁型铸造的硫化物平均尺寸约为5μm。在长时间磨损中高硫钢中的硫化物会形成润滑膜,减少钢的磨损,因此高硫钢的磨损性能优于GCr15钢。磨损试验14 h后砂型铸造和铁型铸造高硫钢的磨损量分别是GCr15钢的1/2和1/3。铁型铸造快冷使高硫钢基体中固溶硫原子量大于砂型铸造的,而硫在摩擦过程中不断与Fe生成FeS,固溶的大量硫发挥了更大的自润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钢 铸态 硫化物 耐磨
下载PDF
支撑辊辊面剥落原因分析
19
作者 钟毅 卓见 黄怡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通过扫描电镜断口、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支撑辊辊面剥落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支撑辊硬化层硬度不均匀,辊面硬度满足指标,断口微观形貌为准解理形貌,金相实验显示有较多非马氏体,且马氏体粗大,碳化物偏析,组织不均... 通过扫描电镜断口、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支撑辊辊面剥落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支撑辊硬化层硬度不均匀,辊面硬度满足指标,断口微观形貌为准解理形貌,金相实验显示有较多非马氏体,且马氏体粗大,碳化物偏析,组织不均匀,产生附加内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度不均匀 支撑辊 微裂纹
下载PDF
应用六西格玛方法降低冶金渣罐铸造开裂率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迎 邱祖林 史惠娟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2-16,20,共6页
运用六西格玛方法,系统解决了冶金渣罐铸造中开裂率高的问题.通过采DMAIC分阶段展开模式,分析出影响冶金渣罐铸造中的开裂率的诸多因子,并运用潜在失效模式分析(FMEA),分割分析(决策树),多元均值检验分析和逻辑回归建模等统计工具,从准... 运用六西格玛方法,系统解决了冶金渣罐铸造中开裂率高的问题.通过采DMAIC分阶段展开模式,分析出影响冶金渣罐铸造中的开裂率的诸多因子,并运用潜在失效模式分析(FMEA),分割分析(决策树),多元均值检验分析和逻辑回归建模等统计工具,从准确的数据分析中发现问题,建立关系模型,找出解决方案,并用数据验证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渣罐铸造中的开裂率由78.8%降低到15.6%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冶金渣罐 铸造 开裂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