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潮铁矿高应力区开采技术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乃松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4-26,32,共4页
针对程潮铁矿高压区的形成及产生的危害,采取崩落支承柱与大量放矿卸压,改变采场结构参数增大分段高度与进路间距,减少上分段回采对下分段支承压力的影响;光面爆破提高掘支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等综合技术措施,卸掉了高压... 针对程潮铁矿高压区的形成及产生的危害,采取崩落支承柱与大量放矿卸压,改变采场结构参数增大分段高度与进路间距,减少上分段回采对下分段支承压力的影响;光面爆破提高掘支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等综合技术措施,卸掉了高压区破坏性地压,减少了地压活动对回采作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采 高应力区 开采技术 泄压
下载PDF
鄂东南矿集区程潮大型矽卡岩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6
2
作者 姚磊 谢桂青 +4 位作者 张承帅 刘佳林 杨海波 郑先伟 刘晓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46,共14页
程潮铁矿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铁矿,迄今为止对其矽卡岩矿物学特征研究较少。本文以程潮铁矿主要矽卡岩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该矿矽卡岩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程潮铁矿石榴石和辉石分别以钙铁... 程潮铁矿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矽卡岩铁矿,迄今为止对其矽卡岩矿物学特征研究较少。本文以程潮铁矿主要矽卡岩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该矿矽卡岩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程潮铁矿石榴石和辉石分别以钙铁榴石和透辉石为主;角闪石主要是韭闪石,其次为铁韭闪石、透闪石、阳起石。其中,早期矽卡岩阶段的石榴石和辉石分别以钙铁榴石和透辉石为主;晚期脉状矽卡岩阶段的石榴石端员组分介于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之间,而辉石则相对于早期矽卡岩阶段的辉石更趋近于钙铁辉石端员。通过矽卡岩矿物学特征研究表明,花岗岩对矽卡岩和矿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矿物学 程潮铁矿 鄂东南
下载PDF
程潮铁矿西区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初探 被引量:33
3
作者 夏开宗 刘秀敏 +4 位作者 陈从新 付华 张海娜 张建军 吴艳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72-1588,共17页
以湖北鄂州岩潮铁矿西区为例,依据近6 a的地表水平位移、沉降位移变形监测成果,对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岩潮铁矿西区从地表塌陷至今,等值线、移动线和陷落线在矿区东北端扩展最多,并且在2010年1月,设置的关卡... 以湖北鄂州岩潮铁矿西区为例,依据近6 a的地表水平位移、沉降位移变形监测成果,对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岩潮铁矿西区从地表塌陷至今,等值线、移动线和陷落线在矿区东北端扩展最多,并且在2010年1月,设置的关卡门至措施井往西约150 m的矿区公路(以下简称矿区公路)、粉矿堆场及运输隧道东南端处的地表岩体突然加速,究其原因是矿区水平应岩得到较大岩度的释放,特别是东北端,使得矿区公路和粉矿堆场处深部岩体开始形成弯曲折断面,目前进入沿着高陡倾角的拉张裂缝向采空区的倾倒滑移破坏阶段,地表岩体以快速变形为主,而运输隧道东南端处的深部岩体只是发生弯曲变形,地表岩体在经历较短时间的快速变形之后,又线性稳定增长,进入倾倒破坏阶段。其成果能为其他类似的金属矿山岩岩提供可借鉴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地下开采 水平应力 地表变形规律
原文传递
白云石真空铝热法提炼金属镁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占起 刘家祥 +1 位作者 江兵 邱谦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58,共3页
以白云石为原料,以铝粉为还原剂在真空条件下提取金属镁,研究影响还原工艺的因素。结果表明,温度、时间和压样成型压力对还原反应的影响顺序为温度>成型压力>时间,还原反应受扩散步骤控制,金属镁蒸气的蒸气压对反应的进行起主要... 以白云石为原料,以铝粉为还原剂在真空条件下提取金属镁,研究影响还原工艺的因素。结果表明,温度、时间和压样成型压力对还原反应的影响顺序为温度>成型压力>时间,还原反应受扩散步骤控制,金属镁蒸气的蒸气压对反应的进行起主要作用。最佳还原工艺条件为还原温度1300℃、反应时间1h、成型压力300MPa,镁还原率为9299%。真空度对结晶镁的形态产生影响,真空度高于2×104Pa时,结晶镁形态为树枝状或针状,真空度低于35×104Pa时,形成块状金属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铝热法 白云石 真空度
下载PDF
鄂东南程潮铁矿床花岗质岩和闪长岩的岩体时代、成因及地质意义——锆石年龄、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新证据 被引量:14
5
作者 姚磊 谢桂青 +5 位作者 吕志成 赵财胜 王建 郑先伟 何哲峰 李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93-1422,共30页
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得程潮矿区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28.8±0.5)Ma,石英二长斑岩成岩年龄为(128.3±0.5)Ma,闪长岩成岩年龄为(140.0±0.3)Ma,辉绿玢岩成岩年龄为(125.5±0.5)Ma,皆形成于早白垩世。地球化学分析结... 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得程潮矿区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28.8±0.5)Ma,石英二长斑岩成岩年龄为(128.3±0.5)Ma,闪长岩成岩年龄为(140.0±0.3)Ma,辉绿玢岩成岩年龄为(125.5±0.5)Ma,皆形成于早白垩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花岗质岩为高钾准铝质I型系列;闪长岩和辉绿玢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各岩体的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强烈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无明显的负铕异常。花岗质岩的微量元素以富集Rb、Th、U、La等元素,贫Ba、Nb、Sr等元素为特点。闪长岩和辉绿玢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K、La、Nd富集和Ta、Nb、Sr、P、Ti亏损的特点。根据岩体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可知,程潮矿区各岩体可能是岩石圈地幔在部分熔融过程中,混入了不同数量古老下地壳物质的产物。矿区花岗质岩的成岩年龄与程潮Fe矿床的成矿年龄相近,暗示其与矿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矽卡岩型铁矿 铁矿床 程潮矿区 鄂东南地区
下载PDF
鄂东南程潮铁矿多世代叠加成矿作用:磁铁矿证据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伟 谢桂青 +3 位作者 朱乔乔 郑先伟 张志远 韩颖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1-492,共22页
湖北程潮铁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最大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主要产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与三叠系地层的接触带上。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富铁矿的形成机制,本文对该矿床中不同产状的磁铁矿和不同岩性侵入岩中的副矿物磁铁矿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 湖北程潮铁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最大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主要产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与三叠系地层的接触带上。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富铁矿的形成机制,本文对该矿床中不同产状的磁铁矿和不同岩性侵入岩中的副矿物磁铁矿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和显微结构分析,发现在多数磁铁矿矿石和矿化矽卡岩中均存在多世代磁铁矿矿化叠加现象。根据显微观察和BSE图像特征,程潮铁矿中热液期磁铁矿可以划分为四个世代,即Mt1、Mt2、Mt3、Mt4,其中Mt1颗粒表面不均匀,溶解-再沉淀现象明显;Mt2沿Mt1边缘生长,颗粒表面均匀,环带发育;Mt3沿Mt2边缘生长,颗粒表面均匀,环带不发育;Mt4多呈板条状或他形粒状,环带不发育。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世代不同产状或同一产状不同世代磁铁矿之间具有明显的成分差异,其中以Si、Al、Ca、Mg等含量较高的元素差异最为明显,而Ti、Cr、V、Zn、Ni等含量较低的元素差异则相对较小。这些差异性可能与磁铁矿结晶时成矿流体氧逸度、温度、元素浓度和水岩反应比例密切相关。不同世代热液磁铁矿与矿区岩体副矿物磁铁矿对比发现,二者在矿物结构和微量元素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特别以微量元素Ti含量差异最大。程潮铁矿与不同成因类型矿床中的磁铁矿成分对比分析结果,进一步暗示出程潮铁矿中的磁铁矿为接触交代成因,并非矿浆成因。半定量模拟计算结果表明,Mt1、Mt2、Mt3在整个成矿过程中贡献了至少96%的铁质,对成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多世代磁铁矿矿化叠加过程不仅为揭示程潮大型铁矿的富集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理解矽卡岩型富铁矿的成矿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世代磁铁矿 电子探针 矿化叠加 程潮大型富铁矿床 鄂东南矿集区
下载PDF
添加剂对煅烧白云石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占起 刘家祥 +1 位作者 易良喜 邱谦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0-83,共4页
考察白云石煅烧工艺和添加剂对煅烧白云石活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活性度的主要因素为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颗粒大小。对于粒度为2~5mm的白云石煅烧温度对活性影响较大,粒度为5~10mm和10~15mm的自云石煅烧时间对活性影响较大... 考察白云石煅烧工艺和添加剂对煅烧白云石活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活性度的主要因素为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颗粒大小。对于粒度为2~5mm的白云石煅烧温度对活性影响较大,粒度为5~10mm和10~15mm的自云石煅烧时间对活性影响较大。最佳煅烧工艺条件为粒度5-10mm,温度950℃,煅烧时间0.75h。最佳煅烧工艺条件下产物活性为34.63%。在950℃分别加入添加剂NaCl,CaCl2和CaF2煅烧0.5h,可以提高煅烧速率,缩短煅烧时间,同时提高煅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白云石 煅烧 添加剂 活性度
下载PDF
井下泥石流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宋卫东 王艳辉 +2 位作者 杜建华 王永清 刘红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5-159,共5页
在井下泥石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专家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井下泥石流形成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井下泥石流形成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大气降雨量及其持续天数、黄土厚度及性质、地表塌陷、矿山开采、... 在井下泥石流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专家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井下泥石流形成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井下泥石流形成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大气降雨量及其持续天数、黄土厚度及性质、地表塌陷、矿山开采、地表水人为排放等对井下泥石流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成果为井下泥石流发生危险度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泥石流 影响因素 指标体系
下载PDF
金山店铁矿全尾砂胶结充填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丽 宋卫东 +1 位作者 鲁炳强 王水平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35,共5页
采用普通水泥和其他两种固结剂为胶结材料对金山店铁矿全尾矿进行了胶结对比试验。对不同的养护龄期、料浆浓度及灰砂比下胶结体的单轴抗压强度进行测定,由此分析养护龄期、料浆浓度及灰砂比对胶结体抗压强度影响。最后,通过对不同龄期... 采用普通水泥和其他两种固结剂为胶结材料对金山店铁矿全尾矿进行了胶结对比试验。对不同的养护龄期、料浆浓度及灰砂比下胶结体的单轴抗压强度进行测定,由此分析养护龄期、料浆浓度及灰砂比对胶结体抗压强度影响。最后,通过对不同龄期、料浆浓度及灰砂比的充填试样进行SEM扫描试验,分析各因素对生成水化物的影响,对充填体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为金山店铁矿充填采矿参数的选取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矿 胶结充填 单轴抗压强度 水化反应机理
下载PDF
白云石煅烧工艺对灰乳消化及碳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楠 刘家祥 +1 位作者 易良喜 邱谦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2,共4页
探讨了白云石煅烧过程中烧失率与颗粒大小、煅烧时间及煅烧温度间的关系,找到最佳的煅烧条件、消化条件并研究碳化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白云石最佳煅烧工艺为:粒度2~5mm,950℃煅烧2.0h;粒度5~10mm,950~1000℃煅烧2.0h;粒度10~15m... 探讨了白云石煅烧过程中烧失率与颗粒大小、煅烧时间及煅烧温度间的关系,找到最佳的煅烧条件、消化条件并研究碳化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白云石最佳煅烧工艺为:粒度2~5mm,950℃煅烧2.0h;粒度5~10mm,950~1000℃煅烧2.0h;粒度10~15mm,1050℃左右煅烧1.5~2.0h。煅白消化温度为75℃,消化时间为40min,煅白灰乳浓度为30g/L时,消化活性最高可达1.34 min-1。碳化过程中,当浆液的pH值为6.8时碳化结束,测定热解产物碱式碳酸镁中氧化镁含量为49.20%,氧化钙含量为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 煅烧条件 烧失率 消化活性
下载PDF
柠檬酸钠对纳米碳酸钙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东清 雷文 +1 位作者 刘家祥 柏大明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25,共3页
用石灰乳液碳酸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制备出平均粒径为40 nm的立方状方解石型碳酸钙,以柠檬酸钠为添加剂,制备出最大长径比为9的链状方解石型碳酸钙。利用SEM,TEM和XRD分析手段,研究了柠檬酸钠及其加入量对碳... 用石灰乳液碳酸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制备出平均粒径为40 nm的立方状方解石型碳酸钙,以柠檬酸钠为添加剂,制备出最大长径比为9的链状方解石型碳酸钙。利用SEM,TEM和XRD分析手段,研究了柠檬酸钠及其加入量对碳酸钙产品颗粒形貌和结构的影响。柠檬酸钠用量为氢氧化钙质量的2%,进行碳酸化反应,在制得的长径比为9的链状碳酸钙悬浮液中,连续补加同质量分数的石灰乳,同时控制二氧化碳的通入速度,继续碳酸化,得到类似雪花状和链状两种形态同时存在的碳酸钙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钠 碳酸钙 结晶度
下载PDF
基于Rosenblueth方法的巷道顶板锚杆支护结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洋 许梦国 +3 位作者 程爱平 王平 卢骏 谭涛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90,共5页
根据程潮铁矿的现场情况,基于巷道顶板锚杆支护的两个极限状态方程,运用Rosenblueth方法对锚杆支护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求解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并分析了锚杆支护的相关参数(锚杆间、排距,锚固力和锚固力方差)对可靠度大小的影响程度... 根据程潮铁矿的现场情况,基于巷道顶板锚杆支护的两个极限状态方程,运用Rosenblueth方法对锚杆支护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求解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并分析了锚杆支护的相关参数(锚杆间、排距,锚固力和锚固力方差)对可靠度大小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程潮铁矿回采巷道3-1工作面的顶板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满足工程可靠性要求。给出了提升锚杆支护结构可靠度的措施,以期为锚杆支护参数的改进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osenblueth方法简单实用,可以为其他工程可靠性问题的分析提供行之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支护 可靠度 可靠性分析 ROSENBLUETH方法
原文传递
井下泥石流的成因分析与预防措施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梦国 王明旭 +4 位作者 刘红光 王平 李斌 朱明德 甘仕伟 《黄金》 CAS 2012年第11期34-37,共4页
井下泥石流给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员安全会造成重大影响。从不同层面对井下泥石流事故进行研究和分析,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有益帮助,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可更好地指导矿山安全生产。针对程潮铁矿井下生产状况,从可能涌入采场泥石流的积... 井下泥石流给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员安全会造成重大影响。从不同层面对井下泥石流事故进行研究和分析,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有益帮助,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可更好地指导矿山安全生产。针对程潮铁矿井下生产状况,从可能涌入采场泥石流的积聚与滞留、引起泥石流产生的压力、泥石流流经的通道3个方面分析了井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把矿山地质条件与采矿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落采矿法 井下泥石流 滞留 压力 通道 预防
下载PDF
保安矿柱回采诱发地表变形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志国 徐铁军 +3 位作者 杜建华 曹华兵 陈宏涛 石劲 《现代矿业》 CAS 2013年第1期45-48,共4页
掌握保安矿柱回采过程中的地表变形规律,对保护地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有重要意义。以程潮铁矿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方法,从地表水平变形、地表沉降、选厂位置地表变形、应力分析和塑性区分析等5个方面对西区保安矿柱回采过程的... 掌握保安矿柱回采过程中的地表变形规律,对保护地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有重要意义。以程潮铁矿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方法,从地表水平变形、地表沉降、选厂位置地表变形、应力分析和塑性区分析等5个方面对西区保安矿柱回采过程的地表变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地表变形规律,并提出回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柱回采 数值模拟 地表变形 规律分析
下载PDF
白云石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镁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楠 刘家祥 +1 位作者 孙晨琛 邱谦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24-2030,共7页
探讨了白云石碳化法制备纳米级氢氧化镁的工艺条件,研究了沉淀剂、反应温度对纳米级氢氧化镁形貌的影响,以及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级氢氧化镁分散性的改善,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以氨水为沉淀剂所得的纳米氢氧化镁近似六边形的... 探讨了白云石碳化法制备纳米级氢氧化镁的工艺条件,研究了沉淀剂、反应温度对纳米级氢氧化镁形貌的影响,以及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级氢氧化镁分散性的改善,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以氨水为沉淀剂所得的纳米氢氧化镁近似六边形的薄片状,平均粒径为16nm,其结构稳定性优于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的产品。当反应温度为30℃时,Mg(OH)2形成细小晶核,薄片的厚度为5~7nm,晶粒粒径为10~15nm;反应温度为50℃时,晶核开始生长为大晶粒,但排列无规则;反应温度为70℃时,Mg(OH)2薄片的厚度增至10nm左右,晶粒粒径为10~20nm,具有规则排列的完整晶粒;反应温度为80℃时,Mg(OH)2晶粒具有不规则排列。加入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或十二烷基硫酸钠可以提高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当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用量为氢氧化镁的3.0%(以质量计,下同)时,纳米氢氧化镁的分散性最好,片层的厚度约为10nm,平均粒径为20nm。当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为氢氧化镁的4.0%时,纳米氢氧化镁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平均粒径为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 纳米级氢氧化镁 沉淀剂 表面活性剂
原文传递
矿山地压灾害应力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朋 宋卫东 +1 位作者 雷远坤 刘红光 《矿业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47-49,共3页
叙述了采用地压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布点方法,通过持续性监测,对回采后本条进路、相邻进路、下一开采水平的矿岩压力进行分析,从而为解释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地压转移释放规律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地压活动 持续性监测 灾害预警
下载PDF
程潮铁矿矿岩节理面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欣 宋卫东 +1 位作者 王永清 何峰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39,共5页
以程潮铁矿为工程背景,为获得不同岩性矿岩的基本力学参数及分形维数,进行了直剪实验及粗糙度扫描实验。分析水和充填物对节理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并综合考虑岩石节理面粗糙性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建立了体现相同法向应力下峰值剪切强度与... 以程潮铁矿为工程背景,为获得不同岩性矿岩的基本力学参数及分形维数,进行了直剪实验及粗糙度扫描实验。分析水和充填物对节理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并综合考虑岩石节理面粗糙性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建立了体现相同法向应力下峰值剪切强度与分形维数的关系公式,为更深入研究岩体稳定性及破坏机理提供了可靠的矿岩力学参数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潮铁矿 节理 力学参数 直剪实验 粗糙度
原文传递
散体作用下塌陷坑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威威 许梦国 +3 位作者 王平 程爱平 兰建强 刘红阳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88,共7页
在金属矿山崩落法开采中,塌陷坑内崩落矿岩散体对围岩的支撑以及对周边岩体应力状态及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结合程潮铁矿-500 m以下深部开采现状,采用相似模拟和PFC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典型剖面针对开采不同水平矿体时塌陷坑... 在金属矿山崩落法开采中,塌陷坑内崩落矿岩散体对围岩的支撑以及对周边岩体应力状态及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结合程潮铁矿-500 m以下深部开采现状,采用相似模拟和PFC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典型剖面针对开采不同水平矿体时塌陷坑内上覆散体变化对下盘围岩稳定性影响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塌陷坑内上覆散体变化对下盘围岩带来的持续影响主要是围岩水平方向移动与变形;(2)围岩水平应力受散体变化影响呈整体减小的趋势,这一变化趋势在近地表区域更明显;(3)至-587.5 m水平开采结束,下盘围岩竖直方向变形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在后续开采阶段趋于平稳,至开采结束,新副井区域地表倾斜值达到0.019 mm/m,超出临界影响标准值。研究结果揭示了塌陷坑内上覆崩落岩体变化对矿体下盘围岩移动规律的影响,为程潮铁矿地表重要构建筑物的安全维护及下一步采矿制定相应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陷坑 上覆散体 围岩稳定性 相似模拟 PFC
原文传递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空场的处理与预防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亚民 张荃婷 《现代矿业》 CAS 2013年第9期78-79,84,共3页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在上覆崩落岩石的情况下进行回采出矿,在回采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空场,这不仅给回采出矿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使回采指标急剧恶化。程潮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分析了该矿产生空场的种类及原因,介绍了常见空场...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在上覆崩落岩石的情况下进行回采出矿,在回采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空场,这不仅给回采出矿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使回采指标急剧恶化。程潮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分析了该矿产生空场的种类及原因,介绍了常见空场的处理方法,并对如何预防空场的产生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空场 立槽 悬顶 处理
下载PDF
程潮铁矿东区地表移动及东主井错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剑 王永清 +1 位作者 何峰 汪新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255-1260,共6页
针对程潮铁矿东主井附近岩层错动角超出设计范围的实际情况,首先,采用现场调查、地表移动监测手段进行东区地表塌陷规律的分析。其次,采用岩层深部变形观测、调查分析和 FLAC 数值模拟手段进行东主井地表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研究表明,... 针对程潮铁矿东主井附近岩层错动角超出设计范围的实际情况,首先,采用现场调查、地表移动监测手段进行东区地表塌陷规律的分析。其次,采用岩层深部变形观测、调查分析和 FLAC 数值模拟手段进行东主井地表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研究表明,东主井附近地表开裂破坏的直接原因是滑坡引起的,实际的错动角为63.0°,并非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主井 地表塌陷 地表岩层 错动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