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艳 朱明秋 +2 位作者 林丽晴 彭兰云 洪然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SAH患者62例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给予SAH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针剂静脉泵入,20 mg/d,共14 d,之后予尼莫地...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SAH患者62例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给予SAH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针剂静脉泵入,20 mg/d,共14 d,之后予尼莫地平片口服,20 mg/次,tid;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压、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尼莫地平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尼莫地平组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明显降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并发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莫地平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脑卒中后抑郁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艳 刘志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47-49,53,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脑卒中后抑郁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3月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A组),同时随机抽取100例脑卒中后未发生抑郁的患者(B组)及10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C组)。对所有受试者的认...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脑卒中后抑郁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3月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A组),同时随机抽取100例脑卒中后未发生抑郁的患者(B组)及10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C组)。对所有受试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同时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Hcy水平。结果:A、B及C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分别为(2.66±0.63)、(2.34±0.55)、(1.63±0.54)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别为(19.35±3.53)、(21.04±3.54)、(25.63±3.25)分,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cy水平[(24.24±6.14)μmol/L]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例数[34.0%]明显高于B组[(18.25±5.42)μmol/L,17.0%]和C组[(12.66±3.23)μmol/L,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随Hcy水平的升高,CDR评分升高,两者呈正相关,而MMSE评分下降,两者呈负相关;同样CDR评分与HH亦呈正相关,而MMSE评分与HH呈负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受血清Hcy水平的影响,随Hcy水平的升高,该类患者的认知功能随之下降,因此临床可通过早期检测Hcy水平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后抑郁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艳 潘传鼎 王小红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8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7年9月我院收治的643例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间多在病后1周,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空腹血...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7年9月我院收治的643例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间多在病后1周,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空腹血糖水平及脑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态、脑组织中线移位和血肿破入脑室(P<0.01);结论: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和相应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预防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从而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
下载PDF
不同降压药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艳 熊瑛 刘志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7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甘露醇及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甘露醇降颅内压,观察组采用... 目的观察和比较甘露醇及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甘露醇降颅内压,观察组采用尼莫地平降颅内压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3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测定,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肿体积无显著差异,治疗后2周及3周时观察组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2周及3周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为65.1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采取基础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配合尼莫地平降颅内压治疗可明显缩小血肿体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水肿 尼莫地平 复方丹参注射液 甘露醇
下载PDF
成人失神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康慧聪 胡琦 +7 位作者 许峰 刘晓艳 刘艳 李巷 刘志广 王媛 唐坤 朱遂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2,177,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失神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方法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成人失神癫痫诊断标准,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期间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癫痫中心的成人失神癫痫患者5例,详细记录其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并行清... 目的探讨成人失神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方法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成人失神癫痫诊断标准,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期间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癫痫中心的成人失神癫痫患者5例,详细记录其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并行清醒/睡眠脑电图记录,分析对比患者成人期典型失神发作的特征变化、脑电图特征及对治疗的反应性。结果与儿童失神癫痫相比,成人失神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短暂,意识丧失程度轻微,发作频率明显降低,脑电图可表现为棘慢波节律变快,不对称,阵发性快节律,及放电局灶化趋势。结论成人失神癫痫是一类特殊的癫痫综合征,具有普通失神癫痫发作的共性,同时也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应引起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失神癫痫 临床特征 脑电图特征
下载PDF
P2X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艳 邓学军 +1 位作者 宋鹏辉 康慧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1-744,共4页
P2受体是一类与细胞外核苷酸(如ATP、ADP等)相结合的细胞膜受体,这类受体分列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P2X和G蛋白耦联受体P2Y两大家族,其中P2X受体分为7个亚型(P2X1-7)。P2X1、P2X2最初是由大鼠嗜铬细胞及输精管中克隆得来,在随后的... P2受体是一类与细胞外核苷酸(如ATP、ADP等)相结合的细胞膜受体,这类受体分列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P2X和G蛋白耦联受体P2Y两大家族,其中P2X受体分为7个亚型(P2X1-7)。P2X1、P2X2最初是由大鼠嗜铬细胞及输精管中克隆得来,在随后的研究中,人们通过筛选组织文库、PCR等方法成功克隆了人类P2X受体。该受体是以ATP为配体的离子门控通道,Na+、K+、Ca2+等可以从中渗透。P2X受体同源性为26%~47%,其结构上类似钾内向整流通道和表皮钠离子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变性病 疼痛 呼吸系统
下载PDF
bcl-2基因过表达对小鼠MCAO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艳 程明忠 潘传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8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bcl-2基因过表达对小鼠MCAO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野生型小鼠和bcl-2转基因小鼠各8只,分别建立MCAO模型,24 h后测量其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转基因小鼠的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 目的:探讨bcl-2基因过表达对小鼠MCAO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野生型小鼠和bcl-2转基因小鼠各8只,分别建立MCAO模型,24 h后测量其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转基因小鼠的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0.01)。结论:bcl-2基因的过表达能够降低脑梗死的体积并改善小鼠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 转基因小鼠 脑梗死 MCAO
下载PDF
老年癫癎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9年第3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癫痫 老年 脑电图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甘学军 刘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4期366-367,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4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68例(15.89%),死亡19例(27.94%);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60例,死亡2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4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68例(15.89%),死亡19例(27.94%);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60例,死亡28例(7.78%),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痰培养阳性45例(66.18%);年龄大、长期抵抗力降低、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患基础肺病、糖尿病、合并颅高压等患者发生高血压脑出血并下呼吸道感染率较高。结论:应高度重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防控措施,降低脑出血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下呼吸道感染 病因 对策
下载PDF
不同抗菌药物治疗癫痫患者院内细菌性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甘学军 刘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治疗癫痫患者院内细菌性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多中心分析癫痫患者院内细菌性感染患者221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108例和B组113例,A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B组给予头孢噻肟治疗,统计2组疗效及治疗时间。结...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治疗癫痫患者院内细菌性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多中心分析癫痫患者院内细菌性感染患者221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108例和B组113例,A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B组给予头孢噻肟治疗,统计2组疗效及治疗时间。结果:A组的痊愈、显效、进步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52%、26.85%、4.63%和95.37%,B组分别为33.63%、42.78%、23.89%和76.11%。A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体温恢复时间、其他症状消失时间、其他体征消失时间以及白细胞计数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头孢噻肟相比,阿奇霉素用于治疗癫痫患者院内细菌性感染,疗效更好,且治疗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抗菌药物 癫痫
下载PDF
泮托拉唑治疗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9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钢琴 刘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3期270-271,共2页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泮托拉唑组加用泮托拉唑针剂静脉注射,治疗14 d;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疗效、脑出血...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泮托拉唑组加用泮托拉唑针剂静脉注射,治疗14 d;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疗效、脑出血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泮托拉唑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再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泮托拉唑对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疗效好,能降低脑出血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泮托拉唑 应激性溃疡
下载PDF
P2X2受体在匹罗卡品致慢性癫痫发作大鼠海马组织中表达增高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艳 宋鹏辉 +4 位作者 李钢琴 黄昭昭 关秀军 胡敬 邓学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匹罗卡品致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P2X2受体(嘌呤受体)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颞叶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建立大鼠颞叶癫痫模型,并予以P2X2受体拮抗剂亮蓝G(Brilliant Blue G,BBG)腹腔注射,应用We... 目的通过研究匹罗卡品致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P2X2受体(嘌呤受体)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颞叶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建立大鼠颞叶癫痫模型,并予以P2X2受体拮抗剂亮蓝G(Brilliant Blue G,BBG)腹腔注射,应用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P2X2受体的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谷氨酸(glutamate,GLU)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慢性自发性癫痫发作组中P2X2表达明显增高(P<0.05),BBG干预组表达减低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GLU在BBG干预组较慢性自发性发作组中释放减少(P<0.05),且与BBG剂量呈负相关性。结论 P2X2受体通路可能参与颞叶癫痫的发病过程,并有望成为新一代治疗颞叶癫痫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P2X2受体 亮蓝G 谷氨酸
下载PDF
P2Y6受体在慢性癫痫发作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对Ca^(2+)的影响
13
作者 刘艳 宋鹏辉 +3 位作者 甘学军 熊瑛 邓斌 康慧聪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建立慢性癫痫发作SD大鼠模型并检测海马组织P2Y6受体表达改变,研究P2Y6受体-Ca2+信号通路改变。方法:采用氯化锂和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慢性癫痫发作模型(EPI组)并检测其脑电图,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SD大鼠为对照(CON组)。采... 目的:建立慢性癫痫发作SD大鼠模型并检测海马组织P2Y6受体表达改变,研究P2Y6受体-Ca2+信号通路改变。方法:采用氯化锂和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慢性癫痫发作模型(EPI组)并检测其脑电图,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SD大鼠为对照(CON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PI组和CON组SD大鼠海马组织P2Y6受体mRNA和蛋白质表达并比较其差异。采用Fura-2/AM检测EPI组和CON组SD大鼠新鲜海马组织细胞内Ca2+浓度并对比其差异。结果:CON组正常SD大鼠脑电图波形主要以α波为主,并伴有低幅度的β波及少量的δ波,几乎未捕捉到棘波发放;EPI组SD大鼠的脑电图出现较为规律的棘波发放,其频率多集中于28Hz,波幅不高于200μV。EPI组慢性癫痫发作SD大鼠海马组织P2Y6受体表达、mRNA、蛋白质和细胞内Ca2+显著高于CON组正常SD大鼠(均P<0.05)。结论:P2Y6受体在慢性癫痫发作大鼠海马组织表达显著升高,激活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导致细胞内Ca2+水平升高,可能在慢性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6受体 SD大鼠 慢性癫痫发作 细胞内CA2+
原文传递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合并颅内出血的抗凝治疗16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艳 甘学军 +2 位作者 关秀军 林丽晴 胡亚丹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合并颅内出血后应用抗凝药物的疗效及风险。方法:连续收集CVT合并颅内出血的住院患者16例,确诊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通过每周1次头颅CT观察血肿体积动态变化,动态MRV观察血栓再通情况,并记录出血... 目的:探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合并颅内出血后应用抗凝药物的疗效及风险。方法:连续收集CVT合并颅内出血的住院患者16例,确诊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通过每周1次头颅CT观察血肿体积动态变化,动态MRV观察血栓再通情况,并记录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抗凝治疗前基线血肿体积为(13.9±3.7)mL,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周后复查头颅CT测血肿体积为(10.1±2.7)mL,均无血肿扩大,8例明显吸收,2周复查头颅CT血肿体积(5.2±3.3)mL,血肿均吸收≥75%。无严重出血性并发症,14 d MRV复查15例血管再通。结论:抗凝治疗是CVT合并颅内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尽早抗凝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颅内出血 低分子肝素 疗效
下载PDF
戊四氮点燃腺苷A1受体敲除小鼠细胞凋亡及其与环氧合酶-2的相关性
15
作者 康慧聪 许峰 +7 位作者 刘晓艳 胡琦 刘艳 唐坤 李巷 王媛 刘志广 朱遂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7期2634-2638,共5页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敲除小鼠在戊四氮点燃过程中海马神经损伤的情况,并探索其与环氧合酶-2(COX-2)的相关性,从而确定腺苷A1受体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动物分为野生型及腺苷A1受体敲除组两组,采用戊四氮腹腔注射制备癫痫...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敲除小鼠在戊四氮点燃过程中海马神经损伤的情况,并探索其与环氧合酶-2(COX-2)的相关性,从而确定腺苷A1受体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动物分为野生型及腺苷A1受体敲除组两组,采用戊四氮腹腔注射制备癫痫模型,用免疫组织荧光方法动态监测点燃后不同时间点(急性期24h,慢性期1个月)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及神经损伤相关蛋白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腺苷A1受体敲除鼠在点燃后急性期及慢性期两个时间点检测发现敲除鼠组Caspase-3及COX-2表达均较点燃前增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个月时较24h时更高(P〈0.01),显示腺苷A1受体敲除后,小鼠点燃过程中的Caspase-3及COX-2表达增高出现更早,且增高程度更明显。结论腺苷A1受体具有极强的脑保护作用,可减少戊四氮点燃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腺苷A1受体介导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COX-2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A1受体敲除鼠 凋亡 半胱氨酸蛋白酶-3 环氧合酶-2
原文传递
P2X2受体在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6
作者 刘艳 宋鹏辉 +5 位作者 唐迎春 张宇星 詹莉 胡亚丹 朱明秋 邓学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P2X2受体(嘌呤受体)蛋白在颞叶癫痫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水平,以及应用P2X2受体拮抗剂亮蓝G(Brilliant Blue G,BBG)后对颞叶癫痫的影响,探讨P2X2受体在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氯化锂-匹... 目的通过研究P2X2受体(嘌呤受体)蛋白在颞叶癫痫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水平,以及应用P2X2受体拮抗剂亮蓝G(Brilliant Blue G,BBG)后对颞叶癫痫的影响,探讨P2X2受体在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颞叶癫痫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盐水对照组、急性发作组、慢性自发性发作组;其中慢性自发性发作组又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和亮蓝G干预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P2X2受体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GFAP反映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发现,P2X2受体主要表达于大鼠海马组织的CA1、CA3、齿状回、门区,并且在丘脑也有一定的表达;P2X2受体及GFAP在慢性自发性发作空白对照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盐水对照组和急性发作组(P<0.05);而亮蓝G干预组与慢性自发性发作空白对照组相比,P2X2受体及GFA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P2X2受体可能在颞叶癫痫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阻滞P2X2受体可能是治疗颞叶癫痫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P2X受体 亮蓝G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匹罗卡品
下载PDF
80例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艳 甘学军 刘志广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519-521,共3页
目的调查住院脑梗死患者的记忆情况,分析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的特点和规律。方法以该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式分别对两组对象的记忆功能进行检测调查。统计... 目的调查住院脑梗死患者的记忆情况,分析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的特点和规律。方法以该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临床记忆量表》甲式分别对两组对象的记忆功能进行检测调查。统计两组对象量表各维度的得分值、量表总分及MQ值。同时,观察并统计观察组患者脑梗死病变范围及病变区域与记忆障碍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量表总得分及MQ得分的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灶脑梗死组患者的平均量表总得分及MQ得分均低于单灶脑梗死组患者(P<0.05);左侧和双侧脑梗死组患者的平均量表总得分及MQ得分均低于右侧脑梗死患者(P<0.05);皮层脑梗死组患者的平均量表总得分及MQ得分均低于皮层下脑梗死组患者(P<0.05)。结论该组脑梗死患者存在记忆障碍症状,且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程度与脑梗死病变范围及区域密切相关,多灶脑梗死,左侧、双侧脑梗死及皮层脑梗死患者的记忆障碍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记忆障碍 临床记忆量表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康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艳 胡亚丹 《内科》 2009年第5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3.9±2.1)较治疗前(20.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3.9±2.1)较治疗前(20.12±1.5)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14.1±3.9)与治疗前(19.00±2.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抗抑郁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后精神神经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 康复 治疗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刘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9年第4期298-298,共1页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 影像学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