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黄岚 曾宪玉 +5 位作者 段逸群 刘迎红 池信银 宋为民 许爱娥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6-378,共3页
目的观察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0.1%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试验,对92例亚急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患者外用0.05%卤米松乳膏或0.1%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的... 目的观察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0.1%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试验,对92例亚急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患者外用0.05%卤米松乳膏或0.1%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结果0.05%卤米松乳膏临床疗效优于0.1%糠酸莫米松乳膏,有效率分别为91.3%和71.7%(P<0.05),治疗指数分别为86.79%和74.37%(P<0.05)。结论0.05%卤米松乳膏治疗亚急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效果好,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亚急性 神经性皮炎 卤米松 糠酸莫米松
下载PDF
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2
作者 涂平 季素珍 +7 位作者 李冠群 刘玲玲 杨海珍 朱学骏 王玮蓁 段逸群 王向东 郑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阿达帕林凝胶 治疗 寻常痤疮
全文增补中
HLA-DRB1等位基因与中国湖北汉族人SLE关联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颖 熊平 +6 位作者 魏承洪 徐勇 吴雄文 龚非力 胡长发 周丽萍 阎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40-342,共3页
在国内首次借助PCR/SSP技术对52例湖北汉族人SLE患者进行了HLA-DRB1基因型别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HLA-DRB1*0301基因频率为24%,表型频率为44.2%,RR=4.76,χ2=21.2,P<0... 在国内首次借助PCR/SSP技术对52例湖北汉族人SLE患者进行了HLA-DRB1基因型别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HLA-DRB1*0301基因频率为24%,表型频率为44.2%,RR=4.76,χ2=21.2,P<0.01;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DRB1 系统性红斑狼疮 PCR
原文传递
武汉地区130例正常人紫外线最小红斑量值测定 被引量:12
4
作者 董碧麟 周飞红 +3 位作者 周小勇 胡志敏 闫鸣 段逸群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3-374,共2页
我们采用SUV1000型日光紫外线模拟器作为照射光源.测定武汉地区130例正常人最小红斑量(MED),以期为光敏性皮肤病的诊断和防治打下基础。
关键词 最小红斑量 武汉地区 紫外线 正常人 测定 量值 光敏性皮肤病 模拟器
原文传递
原发性皮肤腿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七例临床病理学及基因重排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婷婷 贾玲 +7 位作者 廖文俊 陈柳青 陈喜雪 熊亚 郝飞 朱学骏 杨希川 王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腿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C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7例PC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IgH和Igκ基因重排检测。结果7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72岁,临床表现为多发的紫红色肿块、...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腿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C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7例PC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IgH和Igκ基因重排检测。结果7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72岁,临床表现为多发的紫红色肿块、结节、丘疹、浸润性斑块。2例有外伤史,1例有蚊虫叮咬史。组织学上肿瘤位于真皮及皮下脂肪层,常见无浸润带。瘤细胞呈弥漫性、密集浸润,2例伴有结节状浸润。浸润的瘤细胞主要为中心母细胞和/或免疫母细胞。7/7均表达CD20,6/6表达bcl-2,4/5表达CD79a,4/5表达PAX-5,4/4表达MuM-1,4/6表达bcl-6,瘤细胞均不表达CD10、CD30、CD3e、CD45RO。3例(3/6)检出IgH基因克隆性重排条带,1例(1/5)检出Igκ基因克隆性重排条带。随访结果7例中6例死亡,1例44岁患者存活22个月。结论PCLBCL罕见,好发于老年人,本组均为男性。该肿瘤进展迅速、预后差,年龄较小者预后较好。外伤或蚊虫叮咬与PCLBCL发病的相关性尚需更多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预后
原文传递
徐长卿抗变态反应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国茂 沈琴 高进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徐长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丹皮酚,药理活性广泛,皮肤科常用来治疗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疗效确切。近年来,对徐长卿的抗变态反应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有很多报道,作用机理复杂,能从多方面发挥抗变态反应作用。实验证明,徐长卿具有免疫调节... 徐长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丹皮酚,药理活性广泛,皮肤科常用来治疗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疗效确切。近年来,对徐长卿的抗变态反应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有很多报道,作用机理复杂,能从多方面发挥抗变态反应作用。实验证明,徐长卿具有免疫调节、抗变态反应性炎症等作用。从这些方面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长卿 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性疾病 丹皮酚 过敏性疾病 祛风化湿 行气通络 活血解毒
下载PDF
女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与相关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沈琴 周国茂 高进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4-186,共3页
女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皮肤黏膜病变,部分患者未经治疗可发展为外阴鳞癌,是一种癌前病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女阴硬萎可能与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及其表达异常存在着密切联系。
关键词 女阴 萎缩性 癌基因 治疗 表达异常 常见 外阴鳞癌 苔藓 病变
下载PDF
孤立性斑块状汗孔角化症1例
8
作者 冯杭娜 张会龙 +3 位作者 李品环 彭子晴 杨光艳 黄长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38,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53岁。因左下肢近腘窝处大片浸润性红色斑块3年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上述部位发生一小丘疹,后逐渐增大,缓慢向周边扩展形成斑片、斑块,皮损边缘稍隆起,自觉微痒。曾在外院诊断为"湿疹"、"神经... 1病历摘要患者男,53岁。因左下肢近腘窝处大片浸润性红色斑块3年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上述部位发生一小丘疹,后逐渐增大,缓慢向周边扩展形成斑片、斑块,皮损边缘稍隆起,自觉微痒。曾在外院诊断为"湿疹"、"神经性皮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等,局部外用过糖皮质激素、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及口服白芍总昔胶囊等治疗,皮损无明显缓解,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症 斑块状
下载PDF
97例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作用光谱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董碧麟 周飞红 +3 位作者 曹永艳 胡志敏 周小勇 闫鸣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21-623,共3页
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主要表现为光照部位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研究表明,CAD患者的作用光谱较为广泛,除UVB之外,UVA在CAD的致病过程中也起着作用。我们对CAD患者UVA和UVB的最小红斑量(MED)进行测定... 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主要表现为光照部位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研究表明,CAD患者的作用光谱较为广泛,除UVB之外,UVA在CAD的致病过程中也起着作用。我们对CAD患者UVA和UVB的最小红斑量(MED)进行测定,进一步分析CAD患者的自然病程及日均户外曝光时间对作用光谱MED值降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光化性皮炎 光谱分析 DERMATITIS AD患者 最小红斑量 慢性湿疹 主要表现 致病过程
原文传递
长波紫外线(UVA)治疗玫瑰糠疹1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飞红 赵玉珍 《皮肤病与性病》 2000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玫瑰糠疹 长波紫外线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儿童急性荨麻疹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艳芳 杨琴 《中国民康医学》 2013年第12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儿童急性荨麻疹患者78例,采用抗过敏药物、抗菌药物及抗病毒药物治疗4~15天,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全身症状一般都缓解,体温降至正...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儿童急性荨麻疹患者78例,采用抗过敏药物、抗菌药物及抗病毒药物治疗4~15天,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全身症状一般都缓解,体温降至正常,瘙痒减轻甚至消失,风团、红斑颜色变浅至消失,血象恢复正常。随访一个月,无复发。结论:急性荨麻疹多发生于儿童,需采用抗过敏、抗感染及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荨麻疹
下载PDF
人源性Rab38荧光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12
作者 李宏文 刘晓丽 +2 位作者 张艳红 邓云华 张彩娥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构建人源性Rab38与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GFP-Rab38,观察Rab38在人黑素细胞瘤细胞系A375中的细胞定位情况,为进一步研究Rab38在黑素代谢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A375细胞,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特异性引物PCR扩增Rab38... 目的构建人源性Rab38与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GFP-Rab38,观察Rab38在人黑素细胞瘤细胞系A375中的细胞定位情况,为进一步研究Rab38在黑素代谢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A375细胞,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特异性引物PCR扩增Rab38片段并插入pEGFP-C3载体,随后转化至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中,挑取单克隆菌落进行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表达载体转染A375细胞,检测细胞中Rab38和Tyrp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的表达并观察Rab38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pEGFP-Rab38重组质粒经菌液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转染A375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Rab38定位于胞浆中,且大量聚集于细胞核周围;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可检测出细胞中EGFP-Rab38融合蛋白的表达,且细胞中Tyrp1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GFP-Rab38成功构建,观察了Rab38在细胞中的定位并初步研究了其对黑素合成关键蛋白Tyrp1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Rab38在黑素代谢中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38 重组质粒 亚细胞定位 黑素代谢
下载PDF
微晶磨削加积雪甙霜离子导入法治疗痤疮早期萎缩性瘢痕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久晖 王玮蓁 《甘肃中医》 2009年第4期37-37,共1页
笔者以微晶磨削加积雪甙霜离子导入法治疗痤疮早期萎缩性瘢痕疗效显著。
关键词 痤疮 瘢痕 微晶磨削 积雪甙霜 离子导入
下载PDF
Kaposi水痘样疹合并心肌受损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丽萍 王玥 周飞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52-652,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儿女,13岁。全身出现皮疹伴疼痛和瘙痒5天。当地予“中药煎剂”口服及外洗后,皮疹增多并出现群集性水疱,伴皮肤刺痛、全身倦怠和乏力。既往患唐氏综合征和特应性皮炎。
关键词 KAPOSI水痘样疹 心肌受损 全身倦怠 特应性皮炎 唐氏综合征 临床资料 中药煎剂 群集性
下载PDF
Letterer-Siwe一例
15
作者 任蓉 陈宏翔 +5 位作者 陈柳青 陈思远 李家文 王椿森 涂亚庭 黄长征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47-147,共1页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又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汉斯细胞病和朗格汉斯细胞肉芽肿。可分为急性泛发性LCH(即Letterer-Siwe病,莱特勒-西韦病)、多灶性慢性LCH(即Hand-Schüller-Christian病,简称H-S-C病)和局灶...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又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汉斯细胞病和朗格汉斯细胞肉芽肿。可分为急性泛发性LCH(即Letterer-Siwe病,莱特勒-西韦病)、多灶性慢性LCH(即Hand-Schüller-Christian病,简称H-S-C病)和局灶性LCH(即嗜酸性肉芽肿)。现将我院收治1例5个月大的莱特勒-西韦病患儿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莱特勒-西韦病 组织细胞增生症X 嗜酸性肉芽肿 H-S-C病 细胞肉芽肿 急性泛发性 LCH
原文传递
孢子丝菌病误诊1例
16
作者 黄桂秀 周丽萍 王韦臻 《浙江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孢子丝菌病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误诊为外伤性溃疡的老年梅毒1例
17
作者 王玥 周飞红 冯永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7-187,共1页
患者男,75岁。龟头部溃疡半月余,误诊为龟头外伤经常规治疗无效。经病原学血清学检查诊断为梅毒。追问病史系由不洁性行为引起。因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予四环素治疗。随访中。
关键词 梅毒 老年人 误诊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痤疮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贺辉 琚凡 +1 位作者 吴略 杨艳芳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黄柏液联合氦氖激光照射对痤疮模型大鼠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黄柏液治疗组、氦氖激光治疗组和复方黄柏液+氦氖激光联合治疗组。采用煤焦油刺激联合痤疮丙酸杆菌注... 目的研究复方黄柏液联合氦氖激光照射对痤疮模型大鼠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黄柏液治疗组、氦氖激光治疗组和复方黄柏液+氦氖激光联合治疗组。采用煤焦油刺激联合痤疮丙酸杆菌注射制备大鼠右耳痤疮模型。各组分别予以对应治疗或处理,14天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测定其右耳耳廓厚度和痤疮数量,计算肿胀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的表达及变化;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皮肤组织中的TNFα、IL-1β的蛋白表达及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右耳耳廓厚度显著增加(P<0.01),肿胀率显著增高(P<0.01),痤疮数量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黄柏液+氦氖激光治疗组显著降低大鼠耳廓的厚度(P<0.01)和肿胀率(P<0.01),减少痤疮个数(P<0.01);而复方黄柏液治疗组和氦氖激光治疗组虽也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皮肤组织TNFα、IL-1β的表达结果一致,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NFα、IL-1β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黄柏液+氦氖激光治疗组的TNFα、IL-1β的表达则显著下调(P<0.01);复方黄柏液治疗组和氦氖激光治疗组虽也有下调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对痤疮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治疗和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炎性因子TNFα、IL-1β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复方黄柏液 氦氖激光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