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分布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芸芸 黄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909-6910,共2页
目的调查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分布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20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应对方式等相关分析。结果 220名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焦... 目的调查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分布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20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应对方式等相关分析。结果 220名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焦虑症状者46人,占20.91%。其中轻度焦虑35人,占15.91%,中度焦虑6人,占2.73%,重度焦虑5人,占2.27%。出现抑郁症状者70人,占31.82%,其中轻度抑郁56人,占25.45%,中度抑郁8人,占3.63%,重度抑郁6人,占2.73%。在所有研究者中,焦虑和抑郁并存者28人,占12.73%。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焦虑的主要因素中性别不同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和经济情况等因素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应对方式问卷中的六个因子: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间相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解决问题和求助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出现成负相关,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出现成正相关。结论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存在较大比例的抑郁焦虑情况,医护人员要指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降低不良情绪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有效性探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春荣 陈建华 +3 位作者 王娜 陈汉华 潘群 曾维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3-85,88,共3页
目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探究其对于血糖调节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武汉市武昌医院糖耐量异常患者78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葡萄... 目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探究其对于血糖调节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武汉市武昌医院糖耐量异常患者78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葡萄糖耐量以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餐后2h为(7.61±1.04)mmol/L,对照组为(9.96±1.08)mmol/L。治疗组BMI值为23.71±3.41,对照组为29.53±3.72。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值为(5.79±0.41)%,对照组为(6.23±0.52)%。治疗组空腹血糖为(5.34±0.39)mmol/L,对照组为(8.16±0.48)mmol/L。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在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时疗效良好。它可以有效调节患者血糖,改善其糖耐量,还能有效降低OGTT2h血糖水平和BMI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糖耐量异常 血糖调节 有效性
下载PDF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微小RNA-210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有预测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雪琳 郭宏伟 +1 位作者 陈鹏宇 杨金凤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2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微小RNA-210(mir-210)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关系。方法:根据早期(24 h)卒中神经功能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将收治的105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分为早期NIHSS评分改善>75%组...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微小RNA-210(mir-210)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关系。方法:根据早期(24 h)卒中神经功能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将收治的105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分为早期NIHSS评分改善>75%组(38例)、改善50%~75%组(46例)、改善<50%组(21例)。入选病例均于治疗前检测血清HIF-1α、mir-210水平,并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进行NIHSS评分。采用Pearson秩相关法分析血清HIF-1α、mir-210与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改善>75%组、改善50%~75%组、改善<50%组血清HIF-1α、mir-210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均<0.05)。经Pearson秩相关性分析,血清HIF-1α水平及血清mir-210水平与NIHSS改善值呈负相关(OR=-0.957、-0.920,P均<0.01)。以血清HIF-1α、mir-210鉴别NIHSS改善分级的曲线位于参考线之上,敏感度、特异性均高于80%。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存在血清HIF-1α、mir-210异常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在早期神经功能改善预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MIR-210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早期改善 关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大肠癌效果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鹏宇 王雪琳 王艳明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不同剂量奥沙利铂(L-OHP)化疗方案治疗大肠癌的效果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武汉市武昌医院内科诊治的大肠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予FOL... 目的探讨基于不同剂量奥沙利铂(L-OHP)化疗方案治疗大肠癌的效果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武汉市武昌医院内科诊治的大肠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予FOLFOX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L-OHP(60 mg/m^2),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L-OHP(120 mg/m^2),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化疗。观察组完全缓解(CR)26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5例,进展(PD)4例;对照组CR 28例,PR 10例,SD 3例,PD 5例。两组总有效率(ORR)比较[80.4%(37/46)比82.6%(3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2,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发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观察组Ⅰ级6例,Ⅱ级3例,Ⅲ级1例;对照组Ⅰ级12例,Ⅱ级6例,Ⅲ级4例。观察组发生率(21.7%,10/46)低于对照组(47.8%,2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0,P〈0.05)。随访截至2017年11月,观察组PD时间(19±4)个月,总生存(OS)时间(24±4)个月;对照组PD时间(16±4)个月,OS时间(20±5)个月,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4,P〈0.05;t=4.170,P〈0.05)。结论基于小剂量L-OHP的化疗方案治疗大肠癌有很好的近期疗效,能减少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 奥沙利铂 药物毒性
原文传递
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程娟 刘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2950-2951,2954,共3页
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构成情况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38例,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分析。按年统计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构成谱的变化,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构成及耐药... 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的构成情况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38例,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分析。按年统计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构成谱的变化,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发展趋势。结果 13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共培养分离出168株真菌,其中2013年49株,2014年51株,2015年64株。3年病原菌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性角膜炎主要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年份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谱基本稳定,但耐药性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病原菌构成 耐药性 趋势
下载PDF
缺血性眼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检测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娟 刘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3243-3244,3248,共3页
目的分析血流动力学检测对缺血性眼病(IOP)患者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武汉市艾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收治的116例缺血性眼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采用眼底镜或者裂隙灯... 目的分析血流动力学检测对缺血性眼病(IOP)患者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武汉市艾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收治的116例缺血性眼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采用眼底镜或者裂隙灯检查患者眼部血管情况指导资料方案的调整,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指导治疗方案调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调整方案次数、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调整治疗方案次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网膜中央动脉、分支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眼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检测能更真实反应患眼血流改变效果,为临床医师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准确参考信息,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眼病 血流动力学 眼底镜检查 超声检查 治疗方案调整
下载PDF
英夫利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1例
7
作者 张华东 宋勍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5年第12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英夫利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6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英夫利昔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实验室检... 目的:观察英夫利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6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英夫利昔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3.5%vs 71.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沉和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也低于同组治疗前,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昔可显著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昔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疗法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鹏宇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疗法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方法将恶性脑胶质瘤7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替莫唑胺组51例和联合治疗组27例,替莫唑胺组给予替莫唑胺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替莫唑胺和CIK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疗法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方法将恶性脑胶质瘤7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替莫唑胺组51例和联合治疗组27例,替莫唑胺组给予替莫唑胺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替莫唑胺和CIK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卡氏行为状态(KPS)评分、癌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治疗后1年及2年的生存率、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有效率、KPS评分均高于替莫唑胺组(均P<0.05),治疗后癌痛NRS评分低于替莫唑胺组(P<0.05),替莫唑胺组血小板减少率高于联合治疗组(P<0.05),但两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IK免疫疗法联合替莫唑胺可以提高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延缓复发,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疗效
下载PDF
强啡肽对尿毒症皮肤瘙痒大鼠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小妹 张英 +5 位作者 周小勇 何达 郭隧怀 张玲 郑妮军 谢兰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895-897,共3页
目的研究强啡肽及P物质在尿毒症皮肤瘙痒中的相互作用。方法5/6肾大部切除模型(STNx),24周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分为A:STNx+P,B:STNx+强,C:sTNx模型对照及D:假手术组。分别皮内注射P物质(SP)、强啡肽及生理盐... 目的研究强啡肽及P物质在尿毒症皮肤瘙痒中的相互作用。方法5/6肾大部切除模型(STNx),24周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分为A:STNx+P,B:STNx+强,C:sTNx模型对照及D:假手术组。分别皮内注射P物质(SP)、强啡肽及生理盐水。注射后30min内观察搔抓反应。ELISA法检测血中sP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肤组织SP表达。结果5/6肾切除大鼠血中SP升高,皮内注射SP的大鼠进一步升高,而皮内注射强啡肽后可明显降低血中SP浓度(A-D:2530.0±236.3 vs 612.4±72.2 vs 1010.2±103.5 vs 240.2±36.5)。免疫组化皮肤组织SP的表达可见到相似的趋势。STNx+P组大鼠搔抓次数最多,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大鼠皮肤瘙痒与其血中及皮肤组织中SP表达增高有关。皮内注射强啡肽不能诱发尿毒症大鼠皮肤瘙痒反应,并能降低其血中及皮肤组织中SP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啡肽类 尿毒症/并发症 瘙痒症 P物质
原文传递
安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对实验小鼠肝组织Bcl-2/Bax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张爱国 余凌 王雪琳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8-30,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吸入异氟醚和安氟醚预处理对实验小鼠肝组织Bcl-2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安氟醚预处理组(E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I组),每组60只;各组又分为麻醉前(T0)、麻醉即刻(T1)、麻醉2h(T2)、麻醉4h(T3... 目的:探讨吸入异氟醚和安氟醚预处理对实验小鼠肝组织Bcl-2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安氟醚预处理组(E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I组),每组60只;各组又分为麻醉前(T0)、麻醉即刻(T1)、麻醉2h(T2)、麻醉4h(T3)、麻醉6h(T4)和麻醉终止后2h(T5)。取两组各时相肝组织检测Bcl-2和Ba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两组Bcl-2 mRNA及Bcl-2和Bax蛋白水平在T1表达均有所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5表达上调(P<0.05或P<0.01),并随麻醉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即T4时上调最明显(P<0.01);麻醉停止后(T5)开始恢复。两组Blc-2蛋白水平在T2~T5均较T0时增加,而Bax蛋白在T3~T5时增加(P<0.05或P<0.01);两组Bcl-2/Bax蛋白比值与T0时相比,E组在T1~T3、I组在T1~T5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吸入安氟醚、异氟醚后肝组织Bcl-2和Bax表达增加,以Bcl-2更为明显;安氟醚、异氟醚预处理保护肝脏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氟醚 异氟醚 肝组织 凋亡 小鼠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2
11
作者 冯琼 涂明义 +5 位作者 黄娟 郭宏伟 刘迪龑 皇甫留杰 谭龙君 刘涛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876-1880,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在脑部血栓内给予...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在脑部血栓内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3 mg/kg,总量不超过2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 RS)评分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0%、9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对照组和治疗组BI评分优良率分别44.4%、6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对照组和治疗组m RS评分良好率分别为50.0%、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对照组和治疗组再发脑梗死率分别为33.3%、8.3%,对照组和治疗组再发脑出血率分别为25.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再出血率、再梗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阿替普酶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NIHSS评分 BI评分 mRS评分
原文传递
rt-PA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115例疗效比较 被引量:29
12
作者 黄银辉 林友榆 +2 位作者 陈振杰 蔡若蔚 涂明义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0期2979-298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的方法,分析2006年9月至2010年1月神经内科住院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115例的相关资料,其中应用rt-PA溶栓的患者23例...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的方法,分析2006年9月至2010年1月神经内科住院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115例的相关资料,其中应用rt-PA溶栓的患者23例,应用UK溶栓的患者92例。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24h、7 d的NIHSS、溶栓后14 d的mR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以及死亡率,进而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溶栓后24 h rt-PA组NIHSS评分下降(4.0±4.9)分,UK组NIHSS评分下降(3.7±5.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溶栓后24 h rt-PA组NIHSS评分下降≥4分者9例,UK组下降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溶栓后7 d rt-PA组NIHSS评分下降(3.9±7.7)分,UK组下降(5.2±7.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溶栓后7 d rt-PA组NIHSS评分下降≥4分者14例,UK组有5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溶栓后14 d rt-PA组mRS评分为(2.4±1.6)分,UK组为(2.4±1.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2);溶栓后14 d rt-PA组mRS≤2分者13例,UK组有5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提示rt-PA组和UK组在溶栓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rt-PA组发生SICH者2例,UK组有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溶栓后1周内死亡者rt-PA组有4例,UK组有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提示rt-PA组和UK组在溶栓安全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PA与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相似,UK较rt-PA廉价,可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尿激酶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郭宏伟 黄磊 +2 位作者 刘雪芳 周志鸿 郑凤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38-841,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托拉塞米和呋塞米联合20%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自发性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4例,分别使用托拉塞米和等剂量的呋塞米联合20%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疗程为14 d。于第1、3、7、1... 目的对比研究托拉塞米和呋塞米联合20%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自发性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4例,分别使用托拉塞米和等剂量的呋塞米联合20%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疗程为14 d。于第1、3、7、14天对2组患者行头颅CT检查,计算颅内血肿和脑水肿体积;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2组患者各时间段的综合扰动系数;同时检测患者血浆神经肽Y浓度;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3、7、14天周围脑水肿体积,患侧综合扰动系数和血浆神经肽Y浓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88.6±269.5)ml vs(3072.8±210.4)ml,P<0.05],24 h 20%甘露醇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0.5±21.3)mlvs(440.2±26.3)ml,P<0.05]。结论托拉塞米在治疗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方面较之呋塞米,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甘露醇 脱水 利尿药
下载PDF
普米克令舒、爱全乐和万托林三联雾化吸入治疗成人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4
作者 黎汝 陈毅斐 贾钧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爱全乐和万托林三联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成人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2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茶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爱全乐和万托林三联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成人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2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茶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爱全乐和万托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日间与夜间哮喘症状评分,症状、体征消失时间,静脉激素使用量与使用天数,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早期,观察组患者的日间与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除咳嗽外,观察组患者喘息、气促、胸闷症状和肺内哮鸣音消失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使用甲基泼尼松龙用量与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对于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成人患者,在静脉全身用药的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爱全乐和万托林三联雾化吸入疗法起效快,疗效明显,且能减少患者静脉使用激素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 普米克令舒 爱全乐 万托林 雾化吸入
原文传递
社区联合家庭干预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周胜兰 严喜枝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联合家庭干预对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4例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在护士指导和监管下行康复护理联合家庭干预治疗,对照组由护士告知呼吸训练方法并在家自行训练。干预前... 目的探讨社区联合家庭干预对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4例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在护士指导和监管下行康复护理联合家庭干预治疗,对照组由护士告知呼吸训练方法并在家自行训练。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比较两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6min步行距离、COPD评估测试评分。结果 12个月后,观察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6min步行距离、COPD评估测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康复护理联合家庭干预可改善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增加氧合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护理 社区护理 肺功能 家庭干预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症状缓解期食欲减退的原因和预后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爱军 高志成 +1 位作者 刘晓玲 刘雪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09-211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缓解期发生食欲减退的原因和1年内再住院以及心性死亡情况。方法连续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2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以心力衰竭主要症状(呼吸困难、心慌...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缓解期发生食欲减退的原因和1年内再住院以及心性死亡情况。方法连续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2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以心力衰竭主要症状(呼吸困难、心慌、水肿等)缓解时有无食欲减退分为食欲减退组63例,食欲改善组205例,食欲减退组占总例数的23.5%。比较2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和理化以及部分放免资料,并随访所有患者接下来1年内总住院天数、心性死亡例数。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缓解期发生食欲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食欲减退组在年龄、心力衰竭病程、全心衰的比例、合并糖尿病、伴发感染、焦虑及抑郁情绪、总蛋白、血钠、血肌酐、血游离T3(FT3)等方面与食欲改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②食欲减退组1年内总住院天数、心性死亡例数明显高于食欲改善组,差异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并校正年龄、心力衰竭类型的影响,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焦虑或抑郁情绪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缓解期发生食欲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缓解期发生食欲减退并不少见,往往提示预后不良。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焦虑或抑郁情绪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症状缓解期 食欲减退 原因和预后
下载PDF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后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16
17
作者 皇甫留杰 郑明 +4 位作者 张武昌 涂明义 刘迪 冯琼 谭龙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6096-6098,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后血清脑钠肽(BNP)、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心源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脑梗死;按照脑...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后血清脑钠肽(BNP)、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心源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脑梗死;按照脑梗死体积分为小、中和大梗死灶组。比较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和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差异。随机将患者分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60例)和非溶栓治疗对照组(60例),治疗前及治疗1、3、7 d时统计两组NIHSS评分、治疗效果,检测不同治疗时间点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脑梗死程度加重和脑梗死体积的增加,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治疗后1、3、7 d,治疗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对照组只在第7天检测时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同一检测时间点,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与心源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和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对于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脑钠肽 肝细胞生长因子 S-100Β蛋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饶玲璋 熊慧 +1 位作者 杨许慧 宋彩珍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5-416,共2页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探讨其在CH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HD患者86例,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hs-CRP和DD,凝血酶凝固时间法(Clauss法)定量测定FIB,并以30例...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探讨其在CH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HD患者86例,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hs-CRP和DD,凝血酶凝固时间法(Clauss法)定量测定FIB,并以30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s-CRP、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SA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SA组FIB、DD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hs-CRP、FIB和DD的检测能较好地反映CHD患者的病情程度,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红 李芳 刘迪龚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arterial thrombosis,CAT)发生发展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9~2018-09我院收治的CAT患者126例为CAT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所有...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arterial thrombosis,CAT)发生发展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9~2018-09我院收治的CAT患者126例为CAT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Hcy水平。CAT组根据Hcy水平分为2个亚组:高Hcy血症组(Hcy>15μmol/L)和正常Hcy组(Hcy≤15μmol/L)。比较两组内皮型NO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low-mediated diameter,FM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CAT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清Hcy水平>15μmol/L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Hcy血症组eNOS、NO、FMD水平及BI评分显著低于正常Hcy组,IMT值和NIHS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Hcy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Hcy血症作为CAT的危险因素,可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可能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凝血指标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迪䶮 朱秋红 +4 位作者 刘涛生 郭宏伟 胡义奎 谭龙君 冯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超溶栓时间窗(収病时间>6h)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超溶栓时间窗(収病时间>6h)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2组均接受常觃治疗,对照组予以舒血宁治疗,观察组予以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収生率,同时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G)、凝血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NIHSS及Fugl-Meyer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χ^2=4.73)。治疗24h及48h后观察组F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T、APTT及P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2组均収生心率减慢、恶心呕吐、胃肠出血等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収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优于常觃对症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嘧达莫 舒血宁 超溶栓时间窗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凝血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