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临床预后及脑神经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查琳 刘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421-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临床预后及脑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包括在华中科技大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进修期间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临床预后及脑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包括在华中科技大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进修期间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加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照组加用氨茶碱,比较治疗效果及预后、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神经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用药时间、呼吸暂停消失时间、血浆β-E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Gesel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均可改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临床预后,枸橼酸咖啡因对于早产儿脑神经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 氨茶碱 极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 神经发育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与儿童哮喘相关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吕文清 罗华堂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709-1710,共2页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继发儿童哮喘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02例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史进行分析,坚持2-7a的随防观察,就患儿性别、发病年龄、喂养方式、病情严重度、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和(或)哮喘病史、环境暴露、被动吸...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继发儿童哮喘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02例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史进行分析,坚持2-7a的随防观察,就患儿性别、发病年龄、喂养方式、病情严重度、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和(或)哮喘病史、环境暴露、被动吸烟等因素对日后继发儿童哮喘的影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2例转为儿童哮喘47例(46.08%),显著高于国内城区普查数据(0.12%-3.3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环境暴露(OR6.099,95%CI1.824-20.396)、被动吸烟(OR49.222,95%CI8.219-294.774)、患儿特应性体质(OR45.548,95%CI6.799-305.117)、家族过敏和(或)哮喘病史(OR47.921,95%CI8.626-266.226)与继发哮喘显著相关(Pa〈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生活环境、被动吸烟、特应性体质及家族过敏和(或)哮喘病史等均为其日后继发儿童哮喘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作为毛细支气管炎预后干预治疗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儿童 哮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CRP、cTnT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查琳 董质冰 马井国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295-1297,共3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cTnT)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MPP患儿160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幼儿16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于体检日分别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和IgE水...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cTnT)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MPP患儿160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幼儿16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于体检日分别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和IgE水平、CD4+和CD8+T细胞水平、CRP和cTnT水平;MPP组在确诊日,检测上述指标,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 d和7 d检测CRP和cTnT水平。结果治疗前,MMP组IgG、IgM及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4+细胞占比及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8+细胞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MPP组血清CRP和cTn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MPP组血清CRP和cTnT水平迅速下降,治疗7 d后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MPP患儿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显著降低。血清CRP和cTnT可作为MMP诊断以及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 诊断
下载PDF
静脉高营养与经口、鼻胃管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查琳 刘伟 +2 位作者 袁义 胡晓琳 高金枝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32-834,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高营养支持与经口、鼻胃管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早产儿9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行静脉高营养支持52例(52.53%)为研究组,行鼻胃喂养47例(47.4... 目的比较静脉高营养支持与经口、鼻胃管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早产儿9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行静脉高营养支持52例(52.53%)为研究组,行鼻胃喂养47例(47.47%)为对照组,对患儿进行1个月随访,记录2组患儿营养支持后一般状况和日均体长、头围、体质量等增长变化,监测并发症发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达到自行吮母乳时间均较短(t=6.909、5.163、5.521,P<0.05),而日均体质量、体长增长变化方面,研究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t=5.310、4.842,P<0.01);2组患儿日均头围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5,P>0.05)。并发症方面,对照组胃残留6例,腹胀7例,呕吐4例,研究组无胃肠道反应,2组患儿均无肝肾损害及电解质紊乱等。结论对早产儿行静脉高营养可以改善新陈代谢和体格发育状况,并发症较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静脉高营养 鼻胃喂养 生长发育
下载PDF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儿童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4期173-174,共2页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儿童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儿童川崎病患儿76例,将其对丙种球蛋白的敏感性分为敏感组和非敏感组,同时对所有患儿继续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儿童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儿童川崎病患儿76例,将其对丙种球蛋白的敏感性分为敏感组和非敏感组,同时对所有患儿继续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实验室指标:血沉、白蛋白、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外周血血红蛋白,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敏感组白蛋白高于非敏感组,P<0.05;两组患儿血沉、中性粒细胞、白细胞、C反应蛋白、外周血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周,敏感组治疗效果优于非敏感组,P<0.05;经治疗6个月,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不敏感川崎病的发生和白蛋白关系密切,继续反复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儿童不敏感川崎病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干预在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肖艳敏 刘晗溪 +1 位作者 张凯琴 刘文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85-188,共4页
探究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干预在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武汉市普仁医院儿科二〇二〇年八月至二〇二二年八月收治6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样本,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SJ组(30例),WD组(30例),前者常规护理,后者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干预... 探究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干预在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武汉市普仁医院儿科二〇二〇年八月至二〇二二年八月收治6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样本,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SJ组(30例),WD组(30例),前者常规护理,后者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干预,对比SJ组/WD组护理效果、时间指标、护理结局、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SJ组有效率93.33%高于WD组73.33%(χ24.320,P0.05);SJ组惊厥持续、退热、住院等时间指标均短于WD组(t12.039/28.027/4.892,P0.05);SJ组病情复发次数以及复发体温情况均低于WD组(t12.561/8.215,P0.05);SJ组护理质量其中护理行为,护理服务态度,护理健康教育等维度评分高于WD组(t10.433/6.938/5.731,P0.05);SJ组满意度96.67%高于WD组76.67%(χ25.192,P0.05)。结论 高热惊厥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疾病治疗有效情况,改善患儿惊厥高热症状,对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升家属护理认可度有重要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干预 高热惊厥 儿童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茵栀黄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47
7
作者 张莉英 鲁金玲 《新生儿科杂志》 2001年第2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茵栀黄 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原文传递
干扰素a1b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近期疗效与远期预后评价 被引量:22
8
作者 马井国 查琳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1842-1846,共5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a1b不同给药途径(肌注和雾化吸入)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肌注组和雾化组,每组45... 目的观察干扰素a1b不同给药途径(肌注和雾化吸入)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肌注组和雾化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以常规基础治疗,肌注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肌注治疗,雾化组患儿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远期预后指标差异。结果三组患儿间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率(13.33%)显著高于肌注组(2.22%)和雾化组(2.22%)(P均<0.05);对照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及三凹征评分均明显长(高)于肌注组和雾化组,且肌注组明显长(高)于雾化组(P均<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VT、TPTEF/TE、TPEF/VE均明显低于肌注组和雾化组,且肌注组明显低于雾化组(P均<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RR均明显高于肌注组和雾化组,且肌注组明显高于雾化组(P均<0.05);对照组患儿再次喘息率(26.67%)显著高于肌注组(15.56%)和雾化组(4.44%),且肌注组高于雾化组(P均<0.05)。结论干扰素a1b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近期疗效确切和远期预后良好,与肌注给药途径相比,雾化吸入给药途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效果更佳,雾化吸入给药途径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a1b 毛细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 肌注 近期疗效 远期预后
下载PDF
儿童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21
9
作者 查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5期2381-238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治疗措施对儿童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共收治122例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治疗措施对儿童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共收治122例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化痰及止咳等对症处理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口服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炎性指标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X线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CRP、ESR及IL-6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肺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用力肺活量(FVC)及呼气峰流速(P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呼出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5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大叶性肺炎患儿,除常规对症处理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外,还应当给予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治疗,以改善患儿肺功能,减轻体内全身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大叶性肺炎 糖皮质激素 大环内酯类
原文传递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体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6-47,共2页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散性的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炎性反应,有时还可能伴有心包炎、心内膜炎等。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散性的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炎性反应,有时还可能伴有心包炎、心内膜炎等。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人性化护理 应用 心血管疾病 炎性反应 心内膜炎 临床护理 亚急性
原文传递
莪术油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国红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5期328-329,共2页
关键词 莪术油注射液 鼻出血 腹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玉屏风散治疗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莉 许建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662-1663,共2页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防治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SNS 78例,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治疗组另加用玉屏风散。观察2组治疗前后SNS患儿并感染和复发、血清IgG和IgA水...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防治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SNS 78例,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治疗组另加用玉屏风散。观察2组治疗前后SNS患儿并感染和复发、血清IgG和IgA水平、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SNS并感染的发病率为55.3%,较对照组85%明显降低;治疗组SNS复发率39.5%,也较对照组67.5%明显减少;治疗组SNS血清IgG和IgA水平由治疗前(3.88±1.22)g/L和(0.83±0.14)g/L恢复为治疗后(10.06±1.89)g/L和(1.38±0.10)g/L,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1.55)g/L和(0.85±0.13)g/L;治疗组SNSCD4+、CD8+细胞比率和CD4+/CD8+比值分别由治疗前(37.91±3.89)%(、30.69±3.08)%和(1.24±0.49)明显恢复为治疗后(42.38±4.89)%、(26.01±2.20)%和(1.63±0.41),并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9.87±3.91)%(、29.76±3.55)%和(1.34±0.24)。结论玉屏风散治疗儿童SNS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类 CD4^+ CD8^+ CD4^+/CD8^+
下载PDF
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肖平 罗毅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866-1869,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RP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3例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感染48例、支原体感染36例、病毒感染39例,另选同期4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 PCT 和 CRP 含量,对检测结果与...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RP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3例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感染48例、支原体感染36例、病毒感染39例,另选同期4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 PCT 和 CRP 含量,对检测结果与临床最后诊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肺炎组 PCT 的水平分别为(5.80±1.92)μg/L、(0.45±0.15)μg/L 和(0.32±0.1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9±0.10)μg/L(t =5.37、3.41、1.23,均 P <0.05);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肺炎组 CRP 的水平分别为(45.34±13.35)mg/L、(28.63±11.37)mg/L 和(8.19±2.07)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5±1.31)mg/L(t =5.37、3.41、1.23,均 P <0.05);血清 PCT 检测肺炎患儿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性分别为93.56%、82.35%和69.25%,分别高于血清 CRP 诊断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性(χ2=4.41、5.83、7.62,均 P <0.05)。结论血清 PCT 和 CRP 测定可作为儿童肺炎的辅助鉴别指标,对儿童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降钙素原 C 反应蛋白质 儿童
原文传递
浅谈儿科患者心理与护患沟通技巧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俊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年第4期379-381,共3页
针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儿科护理工作中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包括护士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嘈杂的工作环境,护士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患儿对住院紧张焦虑恐惧,依从性差,患儿家长紧张、自责、怀疑、不信任及对护理工作不理解... 针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儿科护理工作中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包括护士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嘈杂的工作环境,护士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患儿对住院紧张焦虑恐惧,依从性差,患儿家长紧张、自责、怀疑、不信任及对护理工作不理解等,提出针对儿科这一特殊护理群体沟通方法与技巧,有效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大大减少护患纠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学 心理疗法 焦虑/护理 儿童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和干扰素-γ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纪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3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是否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产生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就诊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是否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产生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就诊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共12周。观察2组患儿治疗疗效,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治疗前后血清IL-4和IFN-γ水平,予以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血清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经检验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4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经检验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可能是通过调节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细胞免疫失衡而实现治疗目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咳嗽变异性哮喘 白细胞介素一4 干扰素一γ 儿科学
下载PDF
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早产儿MRI的特征演变及MRI分型与神经发育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查琳 刘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3期2099-2102,共4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白质损伤(PWMD)早产儿磁共振成像(MRI)的特征演变及MRI分型与神经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该院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55例PWMD患儿作为观察组,并按照病灶的数量及分布...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白质损伤(PWMD)早产儿磁共振成像(MRI)的特征演变及MRI分型与神经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该院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55例PWMD患儿作为观察组,并按照病灶的数量及分布将观察组分为观察1组(点状损伤,31例)、观察2组(簇状损伤,13例)和观察3组(线状损伤,11例)。对观察组各组患儿行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观察患儿近期MRI变化。采用第三版贝莉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Ⅲ)评价各组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并分析PWMD程度与神经发育的关系。结果:MRI首次检查,观察组共有9例DWI表现为强信号,MRI正常;34例DWI表现为强信号,MRI表现为T1强信号,伴或不伴T2低信号;12例DWI正常,MRI表现为T1强信号,伴或不伴T2低信号。21例MRI复查患儿中点状损伤5例,病灶完全消失;簇状损伤6例,其中4例病灶完全消失,2例发展成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线状损伤10例,其中6例病灶完全消失,4例发展成PVL。新生儿出生后观察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观察1组MDI、PDI评分高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P〈0.05);观察2组MDI、PDI评分高于观察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白质损伤程度与神经发育存在相关性;通过分析PWMD患儿的MRI特征,可以初步评估PWMD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白质损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神经发育情况
原文传递
轮状病毒感染肠黏膜损伤与肿瘤坏死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丽萍 袁明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时,肠黏膜损伤程度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疾病发展不同时期的改变。方法将85例患儿分为2组,观察小肠电镜下肠黏膜的损伤程度;实验室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儿血清TNF-α含量。分别采用两种方...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时,肠黏膜损伤程度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疾病发展不同时期的改变。方法将85例患儿分为2组,观察小肠电镜下肠黏膜的损伤程度;实验室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儿血清TNF-α含量。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静脉补液和金双歧口服,思密达灌肠治疗,对照组(40例)只给予静脉补液,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发病时间〈72h患儿的肠黏膜脱落面积较广泛,黏膜充血、水肿明显,血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发病时间〉72h组及恢复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金双歧、恩密达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发病早期肠黏膜损伤较重,血清TNF-α水平较高;给予相应的治疗后肠黏膜病变减轻,血清TNF-α值下降,说明血清TNF-α对病情严重性判断及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微生态调节剂联合黏膜屏障功能制剂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肠黏膜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穴位针刺对缓解期哮喘患儿复发及血清总IgE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纪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8期299-300,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穴位针刺对缓解期哮喘患者复发及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连续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治疗的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 目的对比观察穴位针刺对缓解期哮喘患者复发及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连续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治疗的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针刺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哮喘复发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各抽取静脉血1次,测定血清总IgE水平,并予以比较。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期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针刺治疗,可以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复发,改善患者的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针刺 哮喘 复发 IGE
下载PDF
探讨血清IgE过敏原检测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查琳 董质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450-45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IgE过敏原检测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观察组)血清IgE水平及吸入过敏原(phaditop)、食物过敏源(fx5E)进行检测,并对照60例正常儿童各项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gE平均... 目的探讨血清IgE过敏原检测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观察组)血清IgE水平及吸入过敏原(phaditop)、食物过敏源(fx5E)进行检测,并对照60例正常儿童各项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gE平均检测结果为(7.3±2.0)IU/mL,对照组IgE平均检测结果为(0.28±0.02)IU/mL,观察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过敏原(Phaditop)及食入性过敏原(Fx5E)阳性率分别为3.33%、5.00%,对照组吸入过敏原(Phaditop)及食入性过敏原(Fx5E)阳性率分别为3.33%、3.33%,两组吸入过敏原及食入过敏原阳性率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IgE水平上升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一个主要特点,本次研究未见过敏原阳性率变化,过敏原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关联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IgE过敏原检测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确诊后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井国 查琳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1978-1981,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确诊后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确诊的238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回顾性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糖皮质激素应用... 目的分析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确诊后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确诊的238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回顾性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脾切除治疗情况、是否合并贫血症、是否吸烟史、肺功能是否正常、骨髓巨核细胞数是否正常、血小板抗体检测阴、阳性及呼吸道感染情况等),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38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半年内合并呼吸道感染51例,占比21.43%。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应用、脾切除、吸烟史、肺功能异常、骨髓巨核细胞数异常、血小板抗体阳性,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确诊后半年内继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结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确诊后半年内继发呼吸道感染率较高,临床危险因素相对较多,需结合临床实际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