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ACHEⅡ评分与危重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值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范学朋 柳梅 +1 位作者 尚小珂 李艳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APACHEⅡ评分危重患者的合理血糖控制范围.方法 选取ICU患者205例,入院即刻进行APACHEⅡ评分,查即刻静脉血糖,随后每1~2 h查一次静脉血糖.按APACHEⅡ评分分值从低到高分三组(A组、B组、C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一般控...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APACHEⅡ评分危重患者的合理血糖控制范围.方法 选取ICU患者205例,入院即刻进行APACHEⅡ评分,查即刻静脉血糖,随后每1~2 h查一次静脉血糖.按APACHEⅡ评分分值从低到高分三组(A组、B组、C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一般控制血糖组(Ⅰ组)和严格控制血糖组(Ⅱ组),比较三组即刻血糖的平均值及血糖变异度,比较三组各亚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ICU时间、脓毒症发生率、MODS发生率、28天病死率.结果 B组的平均血糖值大于A组,C组的平均血糖值大于B组.但B组血糖变异性明显高于A组.C(Ⅱ)组的血糖变异性明显高于C(Ⅰ).A(Ⅰ)组和A(Ⅱ)组抗生素使用时间、ICU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脓毒症发生率、MODS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Ⅰ)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ICU时间明显长于B(Ⅱ)组,脓毒症发生率也明显高于B(Ⅱ)组(P〈0.05),B(Ⅱ)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B(Ⅰ)组(P〈0.05).C(Ⅰ)组和C(Ⅱ)组抗生素使用时间、ICU时间、脓毒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Ⅱ)组的MODS发生率、病死率、低血糖发生率高于C(Ⅰ)组(P〈0.05).结论 对于APACHEⅡ评分低于20分的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并不能获益.对于APACHEⅡ评分20~29分的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可以获益.而对于APACHEⅡ评分大于29分的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弊大于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危重患者 脓毒症 抗生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病死率
下载PDF
抗血小板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詹冀 《血栓与止血学》 201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冠脉搭桥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均于冠脉搭桥术后24 h给予抗血小板治... 目的观察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冠脉搭桥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均于冠脉搭桥术后24 h给予抗血小板治疗。A组单用阿司匹林方案,B组单用氯吡格雷,C组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三组均实施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统计其术后3个月、1年及2年桥血管通畅率。结果 1术后3个月,A、B、C三组动脉桥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5.00%、97.50%、97.50%;术后1年,三组动脉动脉桥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2.50%、95.00%、95.00%;术后2年,三组通畅率分别为90.00%、90.00%、92.50%,不同随访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A、B、C三组静脉桥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5.77%、95.71%、97.26%;术后1年,三组静脉桥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1.55%、94.29%、94.52%;术后2年,三组通畅率分别为85.92%、90.00%、91.78%,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联用对冠脉搭桥术后动脉桥血管远期通畅率无显著影响,但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远期静脉桥血管通畅率变化趋势优于单用组。建议在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可耐受的前提下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术 抗血小板治疗 通畅率
下载PDF
《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在心脏专科医院的应用
3
作者 李筠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在心脏专科医院的应用。方法对照2008年本院跌倒5例,2009年跌倒7例,2010年跌倒12例,2011年启用了《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结果 2011年启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后,全年跌倒3...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在心脏专科医院的应用。方法对照2008年本院跌倒5例,2009年跌倒7例,2010年跌倒12例,2011年启用了《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结果 2011年启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后,全年跌倒3例,跌倒人数较前明显减少。结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的运用,提高了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患者的保护意识,降低了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减少了医患纠纷,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专科医院 住院患者 跌倒风险因子 评估 应用
下载PDF
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海莲 纪托 +1 位作者 武凌宁 尚小珂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防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湖北省人民医院6例心脏介入术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发病特点、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中1例为房间隔穿刺位置过...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防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湖北省人民医院6例心脏介入术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发病特点、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中1例为房间隔穿刺位置过高致右心房穿孔而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经紧急心外科手术救治成功,1例为送入穿刺鞘致心房穿孔所致,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48 h后痊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1例为反复推送导丝穿破高度狭窄钙化的左前降支所致,经紧急心外科手术救治成功,1例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时发生,经对症治疗及置管引流48 h后痊愈;射频消融术(RFCA)中1例为放置左上肺静脉电极导管时不慎将左心耳穿破所致,行猪尾导管引流、输血、升压等措施后心包填塞症状缓解;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1例为电极损伤冠状静脉所致,行超声下猪尾导管心包穿刺引流及输血等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术的严重并发症,积极预防、及时发现、果断处理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术 急性心包填塞 心包穿刺 引流
下载PDF
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能否行介入手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尚小珂 Zhong Liang +5 位作者 张刚成 彭婷 李丁扬 卢蓉 邓晓娴 周红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9期553-557,共5页
目的探讨在艾森曼格综合征早期能否行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手术治疗。方法 3例患者术前1周内按照注册研究规定行临床评估和肺动脉高压相关检查及登记。行右心导管检查以及肺血管扩张试验(面罩吸入万他维1支),测量试验前后肺动脉压力、... 目的探讨在艾森曼格综合征早期能否行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手术治疗。方法 3例患者术前1周内按照注册研究规定行临床评估和肺动脉高压相关检查及登记。行右心导管检查以及肺血管扩张试验(面罩吸入万他维1支),测量试验前后肺动脉压力、降主动脉压力、肺体循环血流量比、肺体压力比、肺毛细血管嵌压[均≤15 mmHg(1 mmHg=0.133 kPa)]等,明确肺血管扩张试验结果后行试封堵试验,如为阳性,与家属沟通同意后释放封堵器;如为阴性,快速撤出封堵器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症处理。结果病例1肺血管扩张试验阴性,试封堵试验阳性,即刻手术效果理想,经家属同意释放封堵器。病例2、病例3肺血管扩张试验阴性,试封堵试验阴性,未释放封堵器。结论部分早期艾森曼格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可行介入封堵,试封堵试验可能是一个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艾森曼格综合征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误吸高危评估表在预防心外科患者误吸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江念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误吸高危评估表的应用对降低心外科危重患者护理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100例危重患者对误吸高危因素进行量化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意识状态评分、年龄、洼田饮水实验、咳嗽反射、人工气道、胃管... 目的 探讨误吸高危评估表的应用对降低心外科危重患者护理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100例危重患者对误吸高危因素进行量化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意识状态评分、年龄、洼田饮水实验、咳嗽反射、人工气道、胃管、胃内残留、呕吐、进食后伴随症状。评分范围为0~20分,分值≥2分即列入误吸高危患者,并在误吸高危因素表上列出护理措施及急救流程。结果 心外科患者的误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误吸高危因素评估表在心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减少并防范了住院患者误吸的发生,提高了护士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预测发生误吸的高危人群,提高护理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减少病人误吸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科 误吸 高危因素表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成人Fontan循环患者应用安立生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尚小珂 卢蓉 +5 位作者 柳梅 尹海涛 肖书娜 张刚成 秦长瑜 张长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 研究Fontan循环成人患者使用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安立生坦的安全性,评估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Fontan手术后的18岁以上患者47例,设计为共6个月的前瞻性单中心开放性研... 目的 研究Fontan循环成人患者使用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安立生坦的安全性,评估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Fontan手术后的18岁以上患者47例,设计为共6个月的前瞻性单中心开放性研究.试验开始前所有患者查静脉血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肾功能和静息时经皮血氧饱和度;试验开始后患者口服安立生坦5 mg,1次/d.以上检查在试验开始的第15天、30天、60天、120天和180天重复进行.基线和第6个月时记录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Borg呼吸困难指数及对纽约心功能评估,经胸的心脏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监测不良事件.观察指标为主要观察指标和其他观察指标,包括临床不良事件及血流动力学评估.结果 共有5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研究,所有患者没有发生不良事件.经皮血氧饱和度检测较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其他方面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6个月的时间内Fontan循环成人患者应用安立生坦有较好的耐受性.但在较大样本的患者中,应用安立生坦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仍然未知,需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ntan循环 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安立生坦 肺动脉压力 全肺阻力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诊断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尚小珂 ZHONG Liang +1 位作者 李丁扬 张刚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0期692-694,共3页
肺动脉高压(PAH)严重威胁健康,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患者预后不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近年来发展的光学成像技术,其图像分辨率可达微米级别,被称为"光活检"。OCT可用于评估PAH患者肺动纤维化程度和判断预后。本文综述OCT... 肺动脉高压(PAH)严重威胁健康,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患者预后不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近年来发展的光学成像技术,其图像分辨率可达微米级别,被称为"光活检"。OCT可用于评估PAH患者肺动纤维化程度和判断预后。本文综述OCT诊断和评估PAH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高血压 肺性 诊断显像
下载PDF
1例Bentall术后出现大疱表皮松解症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万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5期148-149,共2页
大疱表皮松解症最开始出现颜面部、颈部及躯干部满布鲜红色皮疹,压之褪色,很快发展成颜面部、颈部、躯干部及四肢满布暗红色斑丘疹,伴小水泡,出现进展性皮疹伴反复发热,继而全身满布暗红色皮疹,有大面积表皮松解脱落,部分表皮脱... 大疱表皮松解症最开始出现颜面部、颈部及躯干部满布鲜红色皮疹,压之褪色,很快发展成颜面部、颈部、躯干部及四肢满布暗红色斑丘疹,伴小水泡,出现进展性皮疹伴反复发热,继而全身满布暗红色皮疹,有大面积表皮松解脱落,部分表皮脱落处基底部真皮外露。由于该病例在临床上很少见,在治疗及护理方面可能存在不足,治疗及护理经验有所欠缺,我们在疾病的发展和病程的转归中不断的探索并总结,并借鉴皮肤科专科护理意见,患者最终治愈出院,现在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表皮松解症 护理 保护性隔离
下载PDF
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并发房颤患者三种治疗方法分析
10
作者 胡英锋 《心脏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介绍成人房间隔缺损(ASD)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的几种治疗方法,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36例ASD并发有明显临床症状且药物治疗无效的AF病例,其中36例接受介入封堵+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导管射频消融组),84例体外循环下AS... 目的:介绍成人房间隔缺损(ASD)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的几种治疗方法,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36例ASD并发有明显临床症状且药物治疗无效的AF病例,其中36例接受介入封堵+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导管射频消融组),84例体外循环下ASD补术+改良迷宫术(改良迷宫组),16例单纯介入封堵术(未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单纯介入封堵组),术前,术后12月用心脏超声仪评价右心房、右室内径及肺动脉压力和心电图变化。结果:所有病例的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无死亡,随访12个月,36例接受介入封堵+经导管射频消融术28例转复为窦性心律,8例仍为AF,后行二次射频消融术转为窦性心律,84例ASD补术+改良迷宫手术患者中有66例转复窦性,14例失败仍为AF,4例为交界性心律,单纯介入封堵组16例8例成功,8例术后仍为AF,与术前比较,各组心脏超声检查示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均P<0.05)。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经导管射频消融组和改良迷宫手术组AF治愈率高(对比单纯介入组,均P<0.05),患者心慌不适更能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更高。结论:介入封堵及外科手术均能安全有效治疗ASD并发AF,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可依据患者临床具体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房颤动 介入封堵术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下载PDF
重度肺动脉高压保守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11
作者 吴琼 李筠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6期128-129,共2页
通过观察与沟通了解重度肺动脉高压保守治疗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心理表现进行心理护理。总结了53例重度肺动脉高压保守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认为心理护理是护理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它可以使患者以正常... 通过观察与沟通了解重度肺动脉高压保守治疗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心理表现进行心理护理。总结了53例重度肺动脉高压保守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认为心理护理是护理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它可以使患者以正常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减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能够健康地投入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肺动脉高压 心理 护理
下载PDF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介入术后严重不良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12
作者 胡娟舟 张迎红 +3 位作者 张文 黄静 刘佳 彭盼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775,共8页
目的构建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心导管介入术后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 目的构建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心导管介入术后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心导管介入术合并PH的ACHD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验证组。模型组按介入术后是否发生SAE分为SAE组和非SAE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和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758例患者,其中男240例(31.7%)、女518例(68.3%),平均年龄43.1(18.0~81.0)岁。模型组530例(SAE组47例,非SAE组483例),验证组22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SAE组和非SAE组年龄、吸烟史、瓣膜病史、心力衰竭病史、N末端B型利钠肽原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心力衰竭病史、中重度先天性心脏病、中重度PH、心导管介入检查并治疗、手术全身麻醉以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126.65 pg/mL是ACHD-PH患者心导管介入术后SAE的危险因素(P<0.05)。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总分为0~139分,分值>50分为高危人群。模型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95%CI(0.897,0.97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3.847,P=0.797。结论患者年龄≥50岁、心力衰竭病史、中重度先天性心脏病、中重度PH、心导管介入检查并治疗、手术全身麻醉以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126.65 pg/mL是ACHD-PH患者心导管介入术后发生SAE的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应用于ACHD-PH患者介入术后发生SAE的风险评估,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介入术 严重不良事件 风险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ICU老年患者IABP植入术后护理
13
作者 梁利明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4期60-62,共3页
IABP是通过穿刺股动脉置入一根带球囊的导管到主动脉,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收缩期前放气,达到辅助循环的作用。本文总结了20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老年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 IABP是通过穿刺股动脉置入一根带球囊的导管到主动脉,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收缩期前放气,达到辅助循环的作用。本文总结了20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老年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植入术后的护理,包括体位护理、一般护理、抗凝护理及心理护理。认为良好的护理能降低ICU老年患者IABP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IABP植入术后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