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钙粘素和γ-连环素与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辉 韩亮 李庆友 《腹部外科》 2004年第6期370-372,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E 钙粘素 (E cadherin ,E cad)和γ 连环素 (γ catenin ,γ cat)与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4例人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和 2 0例癌旁正常肝组织中E cad和γ cat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 目的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E 钙粘素 (E cadherin ,E cad)和γ 连环素 (γ catenin ,γ cat)与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4例人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和 2 0例癌旁正常肝组织中E cad和γ cat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E cad和γ cat在正常肝组织中全部正常表达 ,而肝癌组织不同程度的表达减弱或缺失 ,两者的表达随肝癌的转移而有显著性的差异(P <0 .0 5 )。结论 检测E cad和γ cat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肝癌的生长、浸润情况 ,可能为肿瘤侵袭、转移的早期干预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 表达 连环素 癌侵袭 原发性肝癌 E-钙粘素 转移 正常肝组织 免疫组化方法 人原发性肝细胞癌
下载PDF
脾大部切除术与脾完全切除术比较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阿依甫汗·阿汗 张日新 +5 位作者 张金辉 赵晋明 曹峻 邰沁文 季学文 温浩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690-69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脾大部切除联合断流术和脾完全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2期);MEDLINE(1966.1~2008.8);EMbase(1966.1~2008.8);CBM(1978.1~2008.8);VIP(1989.1~2008.8);CNKI(1... 目的系统评价脾大部切除联合断流术和脾完全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2期);MEDLINE(1966.1~2008.8);EMbase(1966.1~2008.8);CBM(1978.1~2008.8);VIP(1989.1~2008.8);CNKI(1994.1~2008.8)。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及会议论文集中未发表的文献。结果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36例患者,试验组68例,对照组68例。2个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表明,脾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外周血小板水平提高更低[WMD=–39.27,95%CI(–62.57,–15.97)]。另2个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表明,脾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血清Tuftsin水平更高[WMD=165.28,95%CI(159.36,171.21)]。2个研究的合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清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52,95%CI(–0.17,1.21)]。1个研究发现脾大部切除术可提高外周白细胞水平[WMD=–0.93,95%CI(–1.52,–0.34)]。1个研究显示两组血清Ig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5,95%CI(–0.02,0.12)]。另1个研究表明脾完全切除组患者术后均发热天数长于脾大部切除组,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能维持免疫系统的储备功能,有助于保持抗感染能力。鉴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太少,质量均不高,每个研究纳入病例不多,测量指标不全面,随访时间不长,影响了本系统评价的论证强度及全面性。因此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大部切除术 脾完全切除术 断流术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腹腔镜探查术与剖腹探查术在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治中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蔡威 王辉 +3 位作者 马安保 李凯 冯滔 梅启慧 《中国医药》 2011年第7期827-828,共2页
目的 比较腹腔镜探查术与剖腹探查术在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45例成人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经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诊断性穿刺高度怀疑腹腔脏器损伤,23例行腹腔镜探查术,22例行剖腹探查术.比较2组... 目的 比较腹腔镜探查术与剖腹探查术在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45例成人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经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诊断性穿刺高度怀疑腹腔脏器损伤,23例行腹腔镜探查术,22例行剖腹探查术.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手术前后CD3、CD4、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2种手术方法均能够对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损伤部位和程度作出准确判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腹腔镜探查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剖腹探查组[分别为(40.2±7.8)d比(61.6±10.4)d、(8.4±2.0)d比(12.5±6.8)d、(42±12)h比(63±15)h].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探查组患者术后24 h CD3分子的表达明显低于剖腹探查组(P=0.001),腹腔镜探查组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低于剖腹探查组(P=0.029).结论 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应用腹腔镜探查及实施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腹部外伤 腹腔镜 剖腹探查术
下载PDF
老年人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明杰 《腹部外科》 2000年第5期278-279,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患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的处理原则及方法。方法 自 1989年至 1999年间共收治6 0岁以上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患者共计 75例。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 一期切除吻合 5 6例 ,二期手术 19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对老年人左半结... 目的 探讨老年人患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的处理原则及方法。方法 自 1989年至 1999年间共收治6 0岁以上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患者共计 75例。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 一期切除吻合 5 6例 ,二期手术 19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对老年人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的患者 ,只要采用正确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方法 ,采用一期手术切除肿瘤 ,可以避免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 ,提高手术切除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结肠癌 一期手术 肠梗阻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影响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勇 方庆 +1 位作者 王向阳 李刚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752-754,共3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0.1 mg,ih q8h。...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0.1 mg,ih q8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血清VIP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量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血清VIP水平、腹痛评分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胃肠减压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奥曲肽能显著降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血清VIP水平,可能是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一个新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奥曲肽 血清血管活性肠肽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田慧军 王笛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测定43例大肠癌及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MIF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大肠癌组织中的MIF表达率为65.1%(28/43),...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测定43例大肠癌及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MIF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大肠癌组织中的MIF表达率为65.1%(28/43),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0.0%(0/10),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MIF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及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5)。MIF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γ=-0.436,P<0.01)。结论MIF蛋白的异常表达而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或逃避,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MIF蛋白和凋亡指数,有助于对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作出正确评价,以指导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开放式肝癌切除术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柳己海 李明杰 +2 位作者 郑直 郑小林 何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8期3504-350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开放式肝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30例均在腹腔镜下...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开放式肝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30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地完成手术,其中22例行腹腔镜局部切除术,8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手术时间103—142min,出血量60-480mL,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8.6d。术后随访18~36个月,局部复发或种植性转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癌 切除术
原文传递
大肠肿瘤组织中Caspase-3、Bcl-2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笛乐 田慧军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88-90,126,共4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与大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80例大肠组织(腺癌4...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与大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80例大肠组织(腺癌43例、腺瘤27例、正常组织10例)中Caspase-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Caspase-3在大肠腺癌和腺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1.9%和55.6%,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80.0%(P<0.01);Caspase-3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Dukes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Bcl-2在大肠腺癌和腺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6.7%和70.4%,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20.0%(P<0.01);Bcl-2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1)。凋亡指数与增殖指数呈正相关(r=0.471,P<0.01),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4,P<0.01),与Bcl-2的表达呈负相关(r=-0.523,P<0.01)。结论Caspase-3、Bcl-2与大肠肿瘤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在大肠肿瘤恶变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与恶性程度关系密切,有可能成为大肠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凋亡 CASPASE-3 BCL-2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功能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屈碧辉 蔡威 +2 位作者 何涛 胡敏 王迪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841-3843,共3页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AAA)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及干扰素(IFN)-γ分泌情况,以及CD19+CD24hiCD38hiB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及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0例AAA患者及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 T细胞、IFN-γ+CD4 ...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AAA)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及干扰素(IFN)-γ分泌情况,以及CD19+CD24hiCD38hiB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及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0例AAA患者及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 T细胞、IFN-γ+CD4 T细胞和CD19+CD24hiCD38hiB细胞比例;采用CFSE染色方法检测CD19+CD24hiCD38hiB细胞对CD4 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19+CD24hiCD38hiB细胞与CD4 T细胞共孵育后对CD4 T细胞分泌IFN-γ的影响。结果 AAA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相比,AAA患者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亦升高(P<0.01);AAA患者与HC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比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可显著抑制CD4 T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能力,而AA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 CD38hiB细胞不具有此功能。结论 AA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细胞功能的丧失,致使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升高和IFN-γ分泌的能力增强,最终导致AAA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外周血 CD4T细胞 调节性B细胞
下载PDF
肝癌大鼠部分门静脉结扎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不同肝叶肿瘤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睿 孙江阳 +1 位作者 袁玉峰 刘志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44-2045,共2页
目的 探讨门静脉结扎术(PVL)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荷瘤大鼠不同肝叶肿瘤生长的关系.方法 将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组.均为荷瘤大鼠,A组行PVL术,B组为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段,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结扎肝叶与非结扎肝叶肝... 目的 探讨门静脉结扎术(PVL)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荷瘤大鼠不同肝叶肿瘤生长的关系.方法 将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组.均为荷瘤大鼠,A组行PVL术,B组为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段,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结扎肝叶与非结扎肝叶肝动脉及门静脉血流速度,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测算结扎与非结扎肝叶上肿瘤的体积变化,分析血流变化与肿瘤体积变化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A组PVL肝叶肝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B组[(4.34±0.53) ml/min比(2.07±0.04) ml/min,P<0.05],且与结扎肝叶肿瘤体积增加呈正相关(r=0.908,P<0.05).结论 PVL肝叶的肝动脉血流增加是PVL术后结扎侧肝叶肿瘤生长加速的促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结扎 肝肿瘤体积 肝动脉血流
原文传递
嵌顿性腹股沟疝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凯 朱岭 +2 位作者 王勇 段鑫 郑直 《腹部外科》 2015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嵌顿性腹股沟疝时合并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3月间159例嵌顿性腹股沟疝病人,分析全组病例的年龄、性别、严重基础疾病情况、确诊情况、肠梗阻时间、疝类型、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 探讨嵌顿性腹股沟疝时合并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3月间159例嵌顿性腹股沟疝病人,分析全组病例的年龄、性别、严重基础疾病情况、确诊情况、肠梗阻时间、疝类型、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全组中,有斜疝115例、直疝3例、股疝41例;13.8%(22/159)合并完全性肠梗阻;其中,54.5%(12/22)的病人超过12h诊断为嵌顿性腹股沟疝导致的肠梗阻(A组),另45.5%(10/22)的病人12 h内得到及时诊断(B组);两组间在年龄、严重基础疾病、肠管切除率、同期无张力疝修补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预后更佳.结论 详细的问诊、细致的体检以早期确诊是改善嵌顿性腹股沟疝时肠梗阻预后的最简单、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诊断
下载PDF
经皮无水酒精治疗直径≤3cm肝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金辉 阿依甫汗.阿汗 +4 位作者 张日新 曹峻 谢飞 孙玉亮 邰沁文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695-704,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无水酒精(PEI)治疗直径≤3cm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8年第2期)、PubMed(1978~2008)、EMbase(1966~2008)、Ovid(2000~20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8)...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无水酒精(PEI)治疗直径≤3cm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8年第2期)、PubMed(1978~2008)、EMbase(1966~2008)、Ovid(2000~20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8)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8),手工检索中、英文已发表和未发表的资料以及查阅文后参考文献,文献检索无语种限制。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资料,并用RevMan4.2.10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系统评价纳共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891例患者。按测量指标和干预措施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直径≤3cm肝癌治疗后1、3年生存率与局部复发率,PEI与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0.95,95%CI(0.91,1.00);RR=0.80,95%CI(0.71,0.91);RR=2.18,95%CI(1.11,4.30);RR=2.59,95%CI(1.55,4.32)];PEI与经RFA治疗比较,直径2~3cm的肝癌治疗后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7,95%CI(0.24,0.93)];两种治疗方式在其余指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有限证据表明,对于直径≤3cm的肝癌,PEI与经皮醋酸注射(PAI)治疗、手术切除的疗效相当;PEI注射+RFA与RFA治疗的疗效无差异;治疗直径≤2cm肝癌,PEI的疗效与RFA无差别,但RFA治疗直径2~3cm肝癌的疗效优于PEI。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RCT数量及样本量较少,质量偏低,一些主要测量指标报道过少,缺乏足够信息进行分析,尚需开展更多更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无水酒精 肝癌 疗效 安全性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联合血管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3期183-184,共2页
总结 16例合并门静脉浸润胰头癌行联合血管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的临床护理 ,认为术前作好血管重建的准备 ,术后注重心理护理 ,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加强吻合血管的护理 。
关键词 血管重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合并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马宽 刘钰晨 +1 位作者 李梦芝 朱岭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63-69,共7页
目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具有浸润、恶化等特点的间叶性肿瘤,好发于肺部。由于IMT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且影像学表现多变,易出现误诊。针对IMT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式以及预... 目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具有浸润、恶化等特点的间叶性肿瘤,好发于肺部。由于IMT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且影像学表现多变,易出现误诊。针对IMT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讨论,为提高对间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乳腺癌导管原位癌合并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并对IMT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总结。结果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或为发热、咳嗽、咳痰、胸闷等,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可有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血小板增多及沉降率升高。在影像上分为浸润型、肿块型、结节型,尤以肿块型多见,多为单发,呈圆形或类圆形,多发生在肺的表浅部位。病理是IMT诊断的金标准,镜下肿瘤由分化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呈束状或漩涡状排列,间质内伴有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可见梭形细胞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波形蛋白Vimentin,预后较好,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结论IM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依据有胸部X线片、胸部CT和经皮肺穿刺活检等,确诊IMT唯一方法是病理学检查,镜下表现为编织状排列的梭形细胞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预后取决于手术切除的质量和肿瘤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肺转移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下载PDF
远端液压控制注射器的研制
15
作者 王笛乐 李明杰 +3 位作者 何涛 郑直 段鑫 郑英键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4-35,共2页
本文介绍了远端液压控制注射器的工作原理和构成部分,具有避免X射线照射、可直视操作、使用成本低和安全等优点,可用于各种放射造影检查。
关键词 远距离 液压控制 注射器
下载PDF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六例诊治体会
16
作者 李明杰 《腹部外科》 200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问题。方法 总结我院 15年来所收治的 6例本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经手术证实。有 5例行肠切除吻合 ,再手术 1例。手术后治愈 3例。结论 正确认识该病临床表现 ,及时把握手术时机 ,妥善处...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问题。方法 总结我院 15年来所收治的 6例本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经手术证实。有 5例行肠切除吻合 ,再手术 1例。手术后治愈 3例。结论 正确认识该病临床表现 ,及时把握手术时机 ,妥善处理术后并发症 ,将有助于避免误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误诊 罕见病 诊断 治疗 MVT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慧军 王笛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845-847,共3页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3例大肠癌及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MIF和MMP9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MIF和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分别为65.1%(28/43)和58.1%...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3例大肠癌及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MIF和MMP9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MIF和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分别为65.1%(28/43)和58.1%(25/43),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分别为0.0%和10.0%),二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肠癌MIF和MMP9蛋白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MIF和MMP9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但均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MIF和MMP9高表达在大肠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MIF和MMP9表达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胰头癌侵犯胰后大血管的处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英键 邹鸿琪 尹美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 探讨胰头癌侵犯胰后大血管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切除受侵犯血管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 2 5例胰头癌及 1例复发性十二指肠癌胰后大血管受侵犯者。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胰瘘 4例 ,胆瘘 2例 ,均经保守疗法治... 目的 探讨胰头癌侵犯胰后大血管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切除受侵犯血管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 2 5例胰头癌及 1例复发性十二指肠癌胰后大血管受侵犯者。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胰瘘 4例 ,胆瘘 2例 ,均经保守疗法治愈。无血管手术并发症发生。 2 6例获随访2 .5~ 6 .5 (中位时间 4.5 )年 ,平均生存期为 5 6个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96 .1% ,88.4%和5 7.5 %。结论  ( 1)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作为术前诊断血管受侵犯的实用、可靠方法。 ( 2 )胰头癌侵犯血管时 ,应积极采用切除受侵犯血管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手术方法合理、安全、有效、可行 ,能提高 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外科学 血液供给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头癌
下载PDF
姑息性手术加药物和单纯性药物治疗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循证医学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阿依甫汗.阿汗 张日新 +5 位作者 张金辉 赵晋明 曹峻 谷浩 周成明 温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868-187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姑息性手术加药物和单纯性药物治疗对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版)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根据所得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姑息性手术加药物和单纯性药物治疗对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版)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根据所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追踪检索。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未检索到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2个非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59例患者,姑息性手术加药物组56例,单纯性药物组103例。2个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表明:①15年生存概率:姑息性手术加药物组与单纯性药物组比较,两组差异没有显著性〔OR=1.04,95%C(I0.50,2.17)〕;②并发症发生率:姑息性手术加药物组与单纯性药物组比较,两组差异没有显著性〔OR=1.56,95%C(I0.77,3.15)〕。另一研究显示姑息性手术加药物组患者病情更容易恶化(P<0.0001)。另一研究显示姑息性手术加药物组的影像学改善率好于单纯性药物组(P=0.008)。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患者生存概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姑息性手术加药物治疗和单纯性药物治疗的作用相同,二者无区别。此外姑息性手术加药物治疗可能会恶化包虫病患者的病情,导致患者死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病 姑息性手术治疗 单纯性药物治疗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肥胖症对腹股沟疝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及处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凯 王勇 +3 位作者 段鑫 朱岭 郑直 张日新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评价肥胖症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发生率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6年5月间于中华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628例病例进... 目的评价肥胖症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发生率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6年5月间于中华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62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628例病例中,肥胖症组(150例)与非肥胖症组(478例),SSI组(9例)与非SSI组(619例)。分析肥胖症对腹股沟疝术后SSI的影响及处理方法。结果628例中发生SSI 9例,发生率为1.43%;肥胖症组与非肥胖症组间SSI发生率分别为4.00%(6/150)和0.63%(3/478)(χ2=6.960,P=0.002),SSI组与非SSI组的平均BMI分别为30.92±3.03与26.24±3.79(t=3.686,P=0.000),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是否罹患糖尿病、年龄差异、性别、白蛋白水平、ASA分级、腹股沟疝类型、手术方法及补片类型、手术时间等因素在发生SS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SSI相关因素,发现肥胖症患者更易发生SSI,加强预防和早期处理是防止该类患者术后感染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腹股沟疝 手术部位感染 糖尿病 修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