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影响效应——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1
1
作者 程虹 李唐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1-186,共16页
作为人力资本"非认知能力"(non-cognitive skills)的重要因素,人格经济学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新兴热点。在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大五"人格... 作为人力资本"非认知能力"(non-cognitive skills)的重要因素,人格经济学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新兴热点。在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大五"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基于微观一手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开放性、严谨性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而言,以开放性为代表的创新型人格特征较为稀缺,其对于工资收入的边际贡献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开放性人格特征为例,选取处理效应的识别策略,就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因果效应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估计结果表明,开放性人格特征对于工资收入的促进效应均在至少5%显著性水平上满足因果推断的统计要求,而以员工冒险精神、风险偏好指数作为开放性人格特征的替代变量,也得到了相似的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五”人格 开放性 工资 处理效应
原文传递
论我国食品安全自我规制的规范构造与功能优化 被引量:24
2
作者 罗英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7,共10页
面对近年来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私主体食品安全自我规制对传统政府规制的补强作用日益受到关注。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不仅在立法理念上更加重视私主体通过自我规制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而且在制度设计上对私主体食品安全... 面对近年来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私主体食品安全自我规制对传统政府规制的补强作用日益受到关注。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不仅在立法理念上更加重视私主体通过自我规制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而且在制度设计上对私主体食品安全自我规制的具体形式和监督约束机制做出了系列安排。但新法实施一年多来的实践表明,我国食品安全自我规制存在自我规制动力不足、集体性自我规制发展滞后、确保规制实效性的约束机制过于单一等问题。应当通过健全自我规制激励机制、完善自我规制形式和丰富自我规制的约束机制等多元化手段,逐步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食品安全自我规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自我规制 激励与约束相容
原文传递
信息不对称与近代华茶国际贸易的衰落--基于汉口港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礼堂 宋时磊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77,192,共17页
近代华茶国际贸易的速荣与速衰是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在中国社会经济亟待转型的历史语境下,探析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这些观点可以归纳为四类,但极少从市场交易基本机制方面进行探讨。实际上,我们可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 近代华茶国际贸易的速荣与速衰是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在中国社会经济亟待转型的历史语境下,探析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这些观点可以归纳为四类,但极少从市场交易基本机制方面进行探讨。实际上,我们可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汉口茶叶外贸市场作为案例分析对象。汉口茶叶外贸市场广泛存在着各种类型的信息不对称,促使各主体采用各种交易制度和措施以规避风险,这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却给汉口茶叶外贸市场形势的恶化带来隐患。汉口茶叶外贸市场各交易主体为应对信息不对称冲击下的变化,各自调整发展策略,英商快速转移市场经营重心,洋商联合操纵茶市转嫁风险,华商集体动员尽力维持交易秩序,俄商最终实现垄断。茶叶外贸市场走向市场失灵和萎缩,而政府的规制收效甚微、难见起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汉口 对外贸易 茶叶 近代
原文传递
基于国别比较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芷晴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6-314,共9页
为准确衡量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利用修正的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了一套基于国别比较的国际质量竞争力测评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2008~2012年14个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年度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质量竞争力... 为准确衡量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利用修正的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了一套基于国别比较的国际质量竞争力测评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2008~2012年14个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年度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质量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能力排名第10位,整体质量水平较低且各维度发展并不均衡,技术工人的短板突出;基于主观评价的居民满意度得分较低,突出表现为产品质量与品牌价值不高;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能力在年度间的波动较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基于此,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打造具有高质量水平的劳动力队伍;引导、支持制造业企业获取国际先进的市场准入认证,打造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发展市场化的质量服务业,为制造业质量水平提升提供服务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质量竞争力 国际比较 钻石模型 因子分析法
下载PDF
教育程度提高了农民工的幸福感吗——来自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丹丹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54,共16页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教育投入是否为农民工带来了非货币化的收益——幸福感?基于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本文采用单方程回归和联立方程估计的似不相关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目前教育程度...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教育投入是否为农民工带来了非货币化的收益——幸福感?基于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本文采用单方程回归和联立方程估计的似不相关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目前教育程度对我国农民工幸福感具有较为稳健的负向效应。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加班时间、职位晋升和城市融入感这三个因素显著强化了教育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负向作用,而社保水平则显著减弱了这一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程度 幸福感 农民工 非货币性收益
下载PDF
强制性抑或自愿性:我国碳标识立法进路之选择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英 王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104,共12页
碳标识制度因在实践中取得实质性环保成效而在域外广泛适用。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我国部分企业已开始为产品加贴碳标识,国务院也于2016年底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等政策推动绿色标识制度的发展。... 碳标识制度因在实践中取得实质性环保成效而在域外广泛适用。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我国部分企业已开始为产品加贴碳标识,国务院也于2016年底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等政策推动绿色标识制度的发展。然而,法律层面的立法空缺使得碳标识制度推行面临多重困境,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选择强制抑或自愿的推行方式。在借鉴域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建议以本土现实需求为导向,基于"合法性、适当性和均衡性"的政府干预边界原则,选择分散型立法模式,以"先自愿再部分强制"的阶段性方案推进碳标识制度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标识 信息规制 政府干预边界
下载PDF
企业家创业过度、创新精神不足与“僵尸企业”——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胡德状 刘双双 袁宗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64-79,共16页
"僵尸企业"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阻碍了市场创造性破坏的进程,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运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视角实证地分析了导致"僵尸企业"... "僵尸企业"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阻碍了市场创造性破坏的进程,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运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视角实证地分析了导致"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原因。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企业家活动存在着不同的配置,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与制度环境的约束,我国企业家倾向于通过同质化的投资与对现有制度的突破等手段追求短期收益,呈现出明显的过度创业的特征。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由于思维惯性与路径依赖,企业家的过度创业会对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产生较为严重的"挤出效应",从而导致"僵尸企业"的形成。基于此,文章建议加大对企业家教育培训的公共投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等,以促进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提升,进而有效清除"僵尸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尸企业 企业家精神 创业过度 创新精神
下载PDF
劳动技能结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程虹 王楚 余凡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7-144,共8页
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的劳动技能结构,即企业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之比,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因果效应。通过OLS回归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发现对于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企业而言,优化劳动技能结构对于提... 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的劳动技能结构,即企业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之比,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因果效应。通过OLS回归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发现对于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企业而言,优化劳动技能结构对于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在目前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在注重提高国内技术效率的同时,也强调吸收与模仿国际的前沿技术,相对于非技能劳动力来说,技能劳动力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对国际前沿技术的吸收和模仿。技能劳动力占比的提升有利于企业技术条件从现有最优生产前沿边界向外扩张,以此促进技术进步。建议建立企业技能劳动力数量与财税减免额度关联、针对专业技能员工形成长期发展计划等面向企业和员工双方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 匹配数据
下载PDF
高等教育机会数量与质量不平等--家庭背景作用的城乡差异 被引量:8
9
作者 石大千 张卫东 刘建江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91-101,共11页
本文基于微观教育决策理论,综合运用二元Logit和多元Logit方法,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分析城乡背景和家庭背景交互作用导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本文结论表明,城乡分割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使得不同家庭背景群体教育决策迥异,... 本文基于微观教育决策理论,综合运用二元Logit和多元Logit方法,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分析城乡背景和家庭背景交互作用导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本文结论表明,城乡分割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使得不同家庭背景群体教育决策迥异,从而扩大了高等教育机会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平等。数量层面,家庭教育背景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主要在于农村群体和低教育程度群体;家庭职业背景引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集中于农村群体和农民群体;质量角度,对同一教育程度群体而言,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随着学校质量提高而逐渐扩大,重点学校机会不平等最严重。农民阶层上重点学校机会不平等扩大;同一职业背景,学校质量越高,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机会不平等 城乡 教育决策 家庭背景
下载PDF
工会维权与员工的消极性权利--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虹 王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87,共14页
维护员工劳动权是工会的法定职责。随着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劳资双方地位发生变化,员工在工作中的自主选择意愿逐渐增强,现有劳动权利保障体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适应性已日渐暴露。在现代企业治理中,工会对健康有序劳资关系的形成具有... 维护员工劳动权是工会的法定职责。随着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劳资双方地位发生变化,员工在工作中的自主选择意愿逐渐增强,现有劳动权利保障体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适应性已日渐暴露。在现代企业治理中,工会对健康有序劳资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前学界更多关注工会自身维权的有效性,但新时代中国的工会转型更应从其定位和职能这一根本性角度来探究。本文依据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数据(CEES),对工会保障员工劳动权的现状进行多维度实证检验。数据结果表明,工会对员工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及职业培训权的保障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对休息权和社会保险权的实现无显著影响。基于此,以机会成本理论视角明确工会未促进员工部分劳动权实现的根源在于其维权职能界限不清,干预了员工有自主选择意愿的消极性权利,进而导致员工面临"被动闲暇"和"非最佳投资"的困境。建议工会维权应以员工积极性权利的实现为动力,以消极性权利的实现为界限,即工会维权重在"保障底线",不可"过度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会 劳动权 消极性权利 尊重义务 机会成本
下载PDF
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虹 张诚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120,共8页
本文采用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应用锦标赛理论实证研究模型,通过实证数据验证企业内部工资收入差距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企业设定合理的工资差距提供参考,并以此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本文发现企业工资差距与企业产品质量存在倒&q... 本文采用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应用锦标赛理论实证研究模型,通过实证数据验证企业内部工资收入差距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企业设定合理的工资差距提供参考,并以此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本文发现企业工资差距与企业产品质量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即企业产品质量随着工资差距的扩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更进一步以企业工资是否集体协商做分组,回归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工资差距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是一种因果性效应。因此,企业应当将员工工资差距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差距 产品质量 锦标赛理论
下载PDF
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异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酣 张继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8,共7页
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产品质量异质性,一方面通过建立静态或动态均衡模型解释了国家之间贸易流向和贸易流量的变化,也证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模式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收入差距等福利问题,并对该因素对经... 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产品质量异质性,一方面通过建立静态或动态均衡模型解释了国家之间贸易流向和贸易流量的变化,也证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模式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收入差距等福利问题,并对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反映产品质量的指标,利用企业乃至产品层面的数据验证了质量异质性和企业出口决策、国家间的贸易模式差异和出口品质量高低之间的关系。企业产品质量异质性的引入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也为中国很多贸易现象提供了新解释。在改进国际贸易产品质量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产品质量异质性,有望对贸易模式、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提供更有力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质量 质量异质性 贸易模式 经济增长 “新新”贸易理论 林德尔假说
下载PDF
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测评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芷晴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35,共8页
本文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竞争力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基于国别比较的质量竞争力测评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中国、美国、法国、日本、德国、巴西、印度、俄罗斯、韩国、泰国、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瑞典、瑞士等15... 本文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竞争力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基于国别比较的质量竞争力测评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中国、美国、法国、日本、德国、巴西、印度、俄罗斯、韩国、泰国、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瑞典、瑞士等15个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70%以上国家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实际测度。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排名第13位,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制造业质量竞争力与一国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3)制造业质量要素的生产效率极大地影响一国制造业质量竞争能力。基于此,本文建议,中国应着力发展以质量服务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政府应注重营造发展环境而非干预微观经济,并善用质量治理手段提高制造业的质量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 国际比较 钻石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原文传递
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有效性的制度思考--基于食品安全治理的经验借鉴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连发 刘俊俊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0-27,共8页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出现了官方信息发布迟滞的问题,亟需我们进一步反思并改进我国现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制度存在的缺陷。国际经验表明,作为应对科层制行政管理体系效率不高、行动迟缓的重要补救性措施,吹哨人保护...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出现了官方信息发布迟滞的问题,亟需我们进一步反思并改进我国现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制度存在的缺陷。国际经验表明,作为应对科层制行政管理体系效率不高、行动迟缓的重要补救性措施,吹哨人保护制度在世界各国立法中得到了较大范围普及。我国在食品安全治理中,参照吹哨人立法的精神,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内部举报人奖励制度,取得了积极成效。文章建议,借鉴国内食品安全领域的相关制度以及国外有关经验,加快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吹哨人保护制度建设,有效地规范公共卫生领域信息传播行为,使其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形成有机互补,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食品安全治理 预警机制
下载PDF
市场竞争有助于提升我国产品质量的消费者评价吗--来自产业和区域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104,共8页
不断发生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负面形象都表明,我国产品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于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产品质量消费者观测调查的数据显示,在不同的产业和区域,消费者对于... 不断发生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负面形象都表明,我国产品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于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产品质量消费者观测调查的数据显示,在不同的产业和区域,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评价存在差异。计量分析证明,不管是在产业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较高的市场竞争程度对于提升国内产品质量的消费者评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解决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关键政策建议是,放松在区域和产业当中对企业的各种管制,采用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市场竞争水平,激励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竞争 产品质量 消费者评价 放松管制
下载PDF
居民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主观感知的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连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2-140,共9页
居民的实际感知与经济增长的客观事实相背离,是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表现,实证研究发现,人均GDP、消费以及GDP增长率对经济增长质量主观感知的作用呈非线性关系。在控制居民个人特征以及区域特征以后,人均GDP对于经济增长质量感知的促进... 居民的实际感知与经济增长的客观事实相背离,是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表现,实证研究发现,人均GDP、消费以及GDP增长率对经济增长质量主观感知的作用呈非线性关系。在控制居民个人特征以及区域特征以后,人均GDP对于经济增长质量感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消费增长的效应则是显著的。GDP增长率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是先提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关系。基于实证分析而得出的政策建议是:进一步提升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区间,注重和加强改善民生尤其是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 居民感知 居民收入 人均GDP
下载PDF
品种质量改进与农业生产率提高——基于近代棉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唐 程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70,共8页
美棉的引种与推广是近代中国棉业品种质量改进的代表性事件。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在棉花等代表性行业方面,近代中国农业的品种质量获得了较快的改进,而品种质量的改进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升。具体到棉业上,近代中国棉业... 美棉的引种与推广是近代中国棉业品种质量改进的代表性事件。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在棉花等代表性行业方面,近代中国农业的品种质量获得了较快的改进,而品种质量的改进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升。具体到棉业上,近代中国棉业出现了较为典型的品种质量与农业生产率"双改进、双提高"的发展趋势。棉业的这种"质量型"增长特征,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学界对于中国"隐性农业革命"历史起点的理论认识,并有助于厘清近代中国整体经济发展阶段的定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棉业 品种质量改进 农业生产率 中棉 美棉
下载PDF
中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数量与质量的视角--来自2015年广东制造业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连发 唐婷 胡德状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2,共9页
对于中高层管理者作用认识的分歧,需要从数量与质量的视角来加以协调。中高层管理者的绝对数量对绩效具有显著正效应,而相对数量具有负效应;在质量指标中,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参与决策、社会资本以及创新... 对于中高层管理者作用认识的分歧,需要从数量与质量的视角来加以协调。中高层管理者的绝对数量对绩效具有显著正效应,而相对数量具有负效应;在质量指标中,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参与决策、社会资本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对企业绩效均不显著。企业管理者需要着力弥补中高层管理者的创新能力短板,促使其从单一技能型转变为经营型管理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层管理者 经营绩效 数量和质量
下载PDF
基于行业差异的质量监管政策绩效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虹 王晓璐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5,共11页
以2015年中国企业一员工匹配调查数据为样本,基于行业差异对质量监管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质量监管存在行业差异,重点行业被抽检的概率要显著高于非重点行业。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有无接受抽检之间并... 以2015年中国企业一员工匹配调查数据为样本,基于行业差异对质量监管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质量监管存在行业差异,重点行业被抽检的概率要显著高于非重点行业。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有无接受抽检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虽然质量监管政策偏向重点行业的监管,但对其产品质量起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从政策层面看,对不同行业实施公平的"双随机"抽查机制、构建企业产品质量自我声明制度、利用大数据平台促进监管信号的有效传递是提升质量监管效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监管 监督抽查 行业差异 政策绩效
下载PDF
不同类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大五人格差异化研究——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时磊 史宇轩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9期42-48,共7页
基于武汉大学等单位2015年在广东省所获取的570家制造企业及其1 327名中高层管理者的BIF-44量表调查数据,对发展规模、注册性质、地域分布、出口行为等不同类型制造业企业的总体人格特质进行分析发现,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珠三角企业、... 基于武汉大学等单位2015年在广东省所获取的570家制造企业及其1 327名中高层管理者的BIF-44量表调查数据,对发展规模、注册性质、地域分布、出口行为等不同类型制造业企业的总体人格特质进行分析发现,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珠三角企业、出口企业五个维度的人格特质要普遍优于小微企业、私营企业、粤东和粤西企业、非出口企业等。这说明人格特质可以用来分析群体组织特征,拓展了人格特质理论的应用空间。所以,应将人格特质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企业和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质 制造业 中高层管理者 大五人格 广东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