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对欧洲文明的拒斥与接受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吴根友
-
机构
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哲学学院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3,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ZX066)。
-
文摘
16-18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同时也带来了部分西方的科学知识。中国的儒家士人和士大夫群体中,有一部分人激烈反对、拒斥接受这些知识,也有一部分人乐于学习传教士带来的科学知识,接受并试图融合而后超越西方文化。拒斥的一方,有出于意识形态立场、政治安全角度考虑的,如《破邪集》的编辑者徐昌治,以及该书中收录的各色人等,如清初布衣杨光先;也有王夫之这样的大儒,从儒家经学中天文、地理知识的固有立场出发,批评利玛窦的地圆说和地球与太阳及诸行星的距离说。接受的一方表现出比较多元的立场,有徐光启的“超胜会通”说、方以智的“坐集千古之智”折衷说,也有以康熙皇帝为代表的“西学中源”说。“西学中源”说虽然最终不利于中国人虚心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但也包含着一定的合理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即在学习外来文明中的先进内容时,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
关键词
文明交流互鉴
耶稣会传教士“
西学中源”说
儒家经学
-
Keywords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between civilizations
Jesuits
theory of''Western learning rooted in China''
Confucian classics
-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G03
G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