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
单波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08
|
|
2
|
隐喻论:转义生成与视觉修辞分析 |
刘涛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4
|
|
3
|
新文科视野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强月新
孔钰钦
|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8
|
|
4
|
算法情感:直播带货中的情绪传播 |
肖珺
郭苏南
|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5
|
|
5
|
算法、可见性与注意力分配:智能时代舆论基础逻辑的历史转换 |
周葆华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7
|
|
6
|
微信在农村家庭中的“反哺”传播——基于山西省陈区村的考察 |
洪杰文
李欣
|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6
|
|
7
|
朋友圈泛化下的社交媒体倦怠和网络社交自我 |
洪杰文
段梦蓉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5
|
|
8
|
视觉修辞何为?——视觉议题研究的三种“修辞观” |
刘涛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0
|
|
9
|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社交媒体、集体悼念与延展性情感空间——以李文亮微博评论(2020-2021)为例的计算传播分析 |
周葆华
钟媛
|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8
|
|
10
|
赋权与重构:区块链技术对数据孤岛的破解 |
周茂君
潘宁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18 |
48
|
|
11
|
融合新闻叙事:语言、结构与互动 |
刘涛
杨烁燏
|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8
|
|
12
|
从“学习强国”看媒体融合时代政治传播的新路径 |
强月新
刘亚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7
|
|
13
|
何为视觉修辞--图像议题研究的视觉修辞学范式 |
刘涛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4
|
|
14
|
传媒公共性与公共性传媒——兼论传媒结构的合理建构 |
张金海
李小曼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6
|
|
15
|
新文本新语言新生态“讲好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体系构建 |
刘涛
刘倩欣
|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9
|
|
16
|
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的符号叙事研究 |
肖珺
张驰
|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9
|
|
17
|
试论网红经济及其发展路径——基于传播逻辑与商业逻辑的双重视角 |
奚路阳
程明
|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7
|
|
18
|
算法推荐类APP的使用及其影响——基于全国受众调查的实证分析 |
周葆华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7
|
|
19
|
谋划开局·深化改革·飞速发展——2011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 |
强月新
姜欣
|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CSSCI
|
2012 |
35
|
|
20
|
整合营销传播背景下广告产业形态的重构 |
程明
姜帆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