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囊皮瓣修复阴茎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龙道畴 吴小蔚 +3 位作者 余墨声 罗定安 王松山 朱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阴囊皮瓣修复阴茎大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由不同原因引起阴茎缺损的17例患者,采用阴囊皮瓣进行修复。在阴囊根部两侧阴囊前动脉之间的无血管区剥离一腔隙,将延长后的阴茎海绵体经腔隙转移至阴囊皮瓣的下方,以包绕海绵体创... 目的探讨阴囊皮瓣修复阴茎大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由不同原因引起阴茎缺损的17例患者,采用阴囊皮瓣进行修复。在阴囊根部两侧阴囊前动脉之间的无血管区剥离一腔隙,将延长后的阴茎海绵体经腔隙转移至阴囊皮瓣的下方,以包绕海绵体创面,皮瓣缝合后瘢痕在阴茎腹侧。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患者1~9年,未出现皮瓣坏死现象,阴茎的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阴囊皮瓣的血运丰富、组织柔软、弹性好、伸缩性强,而且此手术切口隐蔽,是修复阴茎缺损较理想的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皮瓣 阴茎缺损 阴茎延长术
下载PDF
LL-37及其衍生肽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机制
2
作者 谭植襄 王祥盛 +3 位作者 陶瑞 杨甜 王芳 朱占永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探讨LL-37及其衍生肽LL-37R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高糖条件下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采用活/死染色及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LL-37和LL-37R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划痕实验和成管实验评价对... 目的探讨LL-37及其衍生肽LL-37R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高糖条件下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采用活/死染色及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LL-37和LL-37R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划痕实验和成管实验评价对HUVEC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选用36只雄性SD大鼠制作糖尿病创面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LL-37组和LL-37R组,每组12只。在背部制作直径2cm的圆形全层皮肤创面,伤后每2d分别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LL-37、LL-37R,伤后第0、3、7、14、21天拍照,第21天取材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创面愈合情况。采用ANOVA分析和非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LL-37R能够缓解高糖环境下NIH/3T3细胞和HUVEC细胞的损伤,并且表现出促进HUVEC细胞迁移和成血管的能力。对于大鼠糖尿病创面,在造模后21d,LL-37组和LL-37R组的平均创面面积占初始创面的比例分别为(31.46±5.51)%、(18.01±4.29)%,均显著小于对照组[(41.10±4.54)%,t=3.01、2.83,P<0.05];HE染色结果显示,LL-37组和LL-37R组的创面表皮厚度分别为(73.06±17.67)、(70.35±4.60)μm,大于对照组[(26.94±11.61)μm,t=2.18、3.48,P<0.05],且LL-37R组基本完成了上皮化过程;Masson染色结果显示,LL-37R处理过后的真皮中胶原纤维比例更高(F=78.61,P<0.01),且排列更加有序和紧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LL-37R组的CD31阳性血管密度为(221.62±18.69)个/mm^(2),与对照组[(100.38±11.94)个/mm^(2)]和LL-37组[(117.95±16.01)个/mm^(2)]比较,血管形成最为显著(F=17.02,P<0.01),且LL-37R组创面中被CD86标记的炎性巨噬细胞数量[(20.18±5.08)个/mm^(2)]明显少于LL-37组[(61.82±8.101)个/mm^(2)]和对照组[(236.00±17.89)个/mm^(2),F=95.59,P<0.01]。结论LL-37及其衍生肽能够通过促进血管再生、胶原沉积和调节炎症加速糖尿病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LL-37 糖尿病创面 伤口愈合 炎症
原文传递
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3
作者 谭植襄 陶瑞 +3 位作者 王庆兰 沈秉正 王芳 朱占永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取得突破,其中,“医教协同”模式扮演着重要推动者的角色,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这一模式也对教学医院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给临床教学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 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取得突破,其中,“医教协同”模式扮演着重要推动者的角色,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这一模式也对教学医院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给临床教学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学习共同体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已被应用于多个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对医教协同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创造性地将学习共同体理念融入医学教育中,提出构建临床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望进一步加强临床团队的紧密沟通与协作,平衡临床工作和医学教育的相互牵绊,达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协同 学习共同体 临床医学 专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持续负压引流系统在游离植皮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月强 朱占永 +5 位作者 王晓利 范华骏 童怡兰 陈学杰 周海孝 余墨声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12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持续负压引流系统与常规加压包扎植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3月~2018年9月急慢性创面并且需要进行植皮手术治疗的病人98例,根据术中皮片包扎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游离植皮+常规加压包... 目的比较应用持续负压引流系统与常规加压包扎植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3月~2018年9月急慢性创面并且需要进行植皮手术治疗的病人98例,根据术中皮片包扎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游离植皮+常规加压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游离植皮+持续负压引流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手术优良率、满意度、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及血肿、感染、皮片不成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结果优30例、良5例、可7例、差7例;观察组手术结果优41例、良6例、可1例、差1例。观察组病人手术优良率及满意度分别为95.92%和97.96%,对照组分别为71.43%和7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伤口愈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血肿、感染、皮片不成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2%,对照组为2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植皮术应用持续负压引流系统较常规植皮加压包扎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和病人术后满意度,促进伤口愈合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皮术 加压包扎 持续负压引流系统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月强 郭荣 +2 位作者 王晓利 范华骏 牛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53-2355,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糖尿病大鼠创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相应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hUC-MSCs组和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组,每组12只,在其背部形成一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分别于创缘注...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糖尿病大鼠创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相应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hUC-MSCs组和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组,每组12只,在其背部形成一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分别于创缘注射hUC-MSCs悬液和PBS液。于3、7、14 d观察创面愈合,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hUC-MSCs组第3天时创面愈合率为(20.12±4.50)%,PBS组创面愈合率为(13.85±3.89)%。第7天hUC-MSCs组创面持续缩小,创面愈合率为(61.26±9.25)%,PBS组创面愈合率为(40.23±8.30)%。第14天hUC-MSCs组创面基本愈合,创面愈合率为(93.28±4.27)%,PBS组创面愈合率为(81.56±3.89)%。hUC-MSCs组创面愈合率在各时间点(3、7、14 d)均较PBS组显著增高(P<0.05)。HE染色显示hUC-MSCs组创面愈合质量(皮肤厚度、弹力纤维密度等)优于PBS组。免疫组织化学血管染色显示hUC-MSCs组创面新生组织新生血管数量及血管密度均较PBS组高。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UC-MSCs组VEGF在3 d时表达最多,7、14 d逐渐减少,但均较PBS组增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UC-MSCs组3、7、14 d创面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PBS组(P<0.05)。结论:hUC-MSCs治疗糖尿病大鼠创面安全有效,可通过增加新生血管数量,促进皮肤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慢性创面 愈合 大鼠
原文传递
外泌体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陶瑞 谭植襄 +4 位作者 李思成 张伟 阮晶晶 余墨声 朱占永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1196-1199,共4页
在人体创伤修复过程的终末阶段,常会伴随瘢痕的产生。当机体有序的修复过程被打破,创面异常愈合,便可能产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给病人带来身心负担的同时,也会造成大量医疗资源的消耗。临床上瘢痕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局部放射、药物... 在人体创伤修复过程的终末阶段,常会伴随瘢痕的产生。当机体有序的修复过程被打破,创面异常愈合,便可能产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给病人带来身心负担的同时,也会造成大量医疗资源的消耗。临床上瘢痕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局部放射、药物注射等方式治疗,但其疗效与预期仍存在差距,探求新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外泌体对瘢痕有一定治疗作用。本综述将总结外泌体用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治疗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瘢痕治疗
下载PDF
自制负压管引流与可调节式负压引流治疗PAHG颞部填充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利 朱占永 +2 位作者 赵月强 周海孝 余墨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670-672,686,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管引流与可调节式负压引流对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颞部注射填充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07—2017年收治的42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颞部注射填充术后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自制负压管引流组19例,可调节式负压...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管引流与可调节式负压引流对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颞部注射填充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07—2017年收治的42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颞部注射填充术后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自制负压管引流组19例,可调节式负压引流组23例,记录患者切口愈合质量、住院时间、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自制负压管引流组16例一期愈合,3例二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18.8±3.3)d,患者VAS满意度评分为82.8±3.0;可调节式负压引流组22例一期愈合,1例二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13.2±3.0)d,患者VAS满意度评分88.1±5.1;2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节式负压引流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颞部注射填充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炎症控制更为有效,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部注射填充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可调节式负压引流 感染
原文传递
乳房缩小整形术式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占永 李思成 余墨声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1101-1103,共3页
女性乳房整形历史悠久。针对乳房过度肥大和乳房下垂,乳房缩小整形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得到不断发展,并衍生出诸多术式。现代乳房缩小成形术从本质讲,是将切除乳房多余松弛下垂皮肤及腺体组织的手术设计和保证乳头乳晕区血运和感觉的... 女性乳房整形历史悠久。针对乳房过度肥大和乳房下垂,乳房缩小整形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得到不断发展,并衍生出诸多术式。现代乳房缩小成形术从本质讲,是将切除乳房多余松弛下垂皮肤及腺体组织的手术设计和保证乳头乳晕区血运和感觉的乳头乳晕带蒂移植技术的优化组合。一、倒“T”形法倒“T”形法是最经典、应用相对广泛的乳房缩小整形方法,根据不同的多种乳头乳晕带蒂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缩小 乳房整形 整形术式
下载PDF
防御素作用糖尿病创面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谭植襄 王祥盛 +3 位作者 童怡兰 杨希林 余墨声 朱占永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45-2549,共5页
糖尿病创面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因素,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感染、伤口清创、外科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然而其疗效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探索新的途径,找到潜在的治疗策略,以达到更好的糖尿... 糖尿病创面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因素,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感染、伤口清创、外科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然而其疗效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探索新的途径,找到潜在的治疗策略,以达到更好的糖尿病创面治疗效果。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防御素能够在抗菌、免疫调节、促进血管生成、促进组织再生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总结了防御素在糖尿病创面中的现有研究进展,以期为糖尿病创面新的治疗方案提供前期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糖尿病创面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去表皮三角形皮瓣联合“双环法”隧道悬吊缝合矫正乳头内陷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熊菡萏 郭琴 +4 位作者 周阎施婧 黄江泊 王之浩 段波 王松山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去表皮三角形皮瓣联合“双环法”隧道悬吊缝合矫正乳头内陷的效果。方法自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医疗美容科收治的37例(67个乳头)乳头内陷患者,通过去表皮三角形皮瓣联合乳头基底贯通... 目的探讨去表皮三角形皮瓣联合“双环法”隧道悬吊缝合矫正乳头内陷的效果。方法自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医疗美容科收治的37例(67个乳头)乳头内陷患者,通过去表皮三角形皮瓣联合乳头基底贯通隧道,于乳头颈部横向及纵向垂直方向设计两个的“矩形回路”,缝合收紧乳头颈,悬吊填充乳头基底空虚腔隙,双重收紧矫正乳头内陷。结果37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乳头及乳晕血运均良好;所有患者获随访6~18个月,乳头功能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无复发。结论该术式切口较小,操作简便,效果确切不易复发,且较少出现并发症,是一种理想的矫正乳头内陷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隧道 双环法内悬吊 去表皮三角皮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