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85
1
作者 周培 陈辉 +1 位作者 王鲁文 龚作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4例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22例)和拉米夫定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其中恩替卡韦组患者加用恩替卡韦0.5mg/次...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4例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22例)和拉米夫定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其中恩替卡韦组患者加用恩替卡韦0.5mg/次口服,1次/d;拉米夫定组患者加用拉米夫定100mg/次口服,1次/d。每周检测两组患者HBV DNA、ALT、Alb、TBil、PTA(凝血酶源活动度)及乳酸(Lactate)等指标变化,连续8周。结果:两组患者HBV DNA水平均从治疗第2周开始逐渐下降,但恩替卡韦组患者HBV DNA水平在治疗后第5周下降到低于检测下限(<5×102拷贝/ml),明显快于拉米夫定组。从治疗第5周开始,恩替卡韦组患者Alb、TBil及PTA指标较拉米夫定组患者有更明显的改善。在8周的观察期内,有9例患者死亡(MELD评分均>25),其中恩替卡韦组4例,拉米夫定组5例,两组之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9例死亡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乳酸血症(2.0~4.0 mmol/L),但无乳酸酸中毒发生。结论:恩替卡韦较拉米夫定有更显著的抗病毒活性,可在短期内较迅速改善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情。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血清乳酸水平的升高主要与患者病情严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治疗应用 拉米夫定 治疗应用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失代偿期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69
2
作者 陈晓蓓 杨丽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8-399,共2页
目的 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设计 ,选择1999~ 2 0 0 0年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 118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 ,以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 目的 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设计 ,选择1999~ 2 0 0 0年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 118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 ,以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SAS总分 (44± 10 )与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其SDS总分为 4 4± 10 ,也高于我国常模 (P <0 0 5 ) ;118例患者中慢性肝炎患者SDS总分 (45± 10 )高于急性肝炎患者 (42± 11)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女性肝炎患者SAS总分为 4 7± 11,高于男性肝炎患者 (43± 9)。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抑郁症 焦虑 临床调查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原文传递
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6
3
作者 阮鹏 张全荣 +1 位作者 龚作炯 杨丽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 探讨血D 乳酸、二胺氧化酶 (DAO)和内毒素水平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5 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 3 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外周血中D 乳酸、DAO和内毒素的活性。结果 肝炎... 目的 探讨血D 乳酸、二胺氧化酶 (DAO)和内毒素水平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5 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 3 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外周血中D 乳酸、DAO和内毒素的活性。结果 肝炎肝硬化患者试验组D 乳酸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试验组 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 .0 1) ;试验组DAO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Child PughC级组活性明显低于Child PughB级组 (P <0 .0 1) ,治疗后A级组及B级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 .0 5 ) ,C级组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 .0 5 ) ;Child PughA级组内毒素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 (P >0 .0 5 ) ,Child PughB、C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A、B级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C级组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相关分析显示 3者水平均相关。结论 血浆D 乳酸、DAO水平是肠粘膜损伤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内毒素
原文传递
舒适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情绪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9
4
作者 冯莉芳 袁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0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情绪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情绪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治愈率和基本好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主动出院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理状态、外界环境各项GCQ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恐惧等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的重型肝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可明显提高疗效和舒适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安全性高,还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及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人工肝血浆置换 重型肝炎 不良反应 情绪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5
作者 杨清 龚作炯 胡丹凤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21-824,共4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8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2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32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d,拉米夫定组30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d,疗...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8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2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32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d,拉米夫定组30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d,疗程均为48周。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eAg、HBV DNA、肝纤维化标志物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肾功能及Child-Pugh分级、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复常率、血清HBV DNA下降水平及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转换率均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而增加,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至48周时拉米夫定组有2例发生YMDD变异,变异率6.7%,阿德福韦酯组无病毒变异发生。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治疗至24周时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且随着疗程的延长进一步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的。肾功能损害,两组中各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结论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8周的抗病毒治疗,阿德福韦酯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与拉米夫定相似,而病毒耐药突变率较拉米夫定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治疗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质量评估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晓蓓 龚作炯 杨丽华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存质量(QOL)状况,并通过抗病毒治疗对其QOL进行干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择2003年至2004年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2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人群185例,分别以健康状况问卷(SF-36)、医学应对...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存质量(QOL)状况,并通过抗病毒治疗对其QOL进行干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择2003年至2004年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2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人群185例,分别以健康状况问卷(SF-36)、医学应对问卷以及肝病特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B患者除情感职能(RE)外,其他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CHB患者QOL与年龄、肝病特质问卷得分以及医学应对问卷中的屈服、面对因子分显著负相关(P<0.01)。虽然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对CHB患者QOL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完全应答组与无应答组比较,两组除社会功能(SF)(P<0.05)以外其他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应答组与无应答组比较,仅RE、躯体疼痛(BP)及一般健康状况(GH)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QOL多个纬度均有受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提高患者的Q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抗病毒药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炎症风暴的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 被引量:30
7
作者 陈倩 王瑶 +1 位作者 焦方舟 龚作炯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发病过程中,炎症风暴这一过程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警惕。若炎症风暴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立刻导致机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炎症风暴发生机制、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发病过程中,炎症风暴这一过程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警惕。若炎症风暴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立刻导致机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炎症风暴发生机制、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和免疫治疗策略等方面做一综述,希望能给临床诊治提供一个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炎症风暴 干预策略
原文传递
SARS流行期间武汉地区一线医护人员心理调查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鲁文 杨丽华 +2 位作者 陈晓蓓 张全荣 龚作炯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5期556-558,共3页
目的 对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流行期间武汉地区战斗在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以便能给予更有效的心理及社会干预。方法 随机抽取武汉地区 486名工作在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 ,采用标准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 目的 对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流行期间武汉地区战斗在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以便能给予更有效的心理及社会干预。方法 随机抽取武汉地区 486名工作在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 ,采用标准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进行自评问卷调查 ,数据结果采用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武汉地区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SAS及SDS评分与中国常模比较 ,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但医护人员不同性别之间的SAS、SDS、及SSPS评分的统计学分析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并且SAS及SDS的评分与SSPS的评分有高度的负相关性 (P <0 .0 1)。结论 SARS流行期间 ,武汉地区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总体上无明显的焦虑及抑郁心理情绪 ,但女性医护人员较男性在心理变化上可能更易产生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倾向 ,而且与其社会支持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应当重点给予女性医护人员适当的心理干预及社会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医护人员 心理调查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6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9
作者 杨清 龚作炯 胡丹凤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5-519,共5页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6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和拉米夫定100mg/d,并均给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6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和拉米夫定100mg/d,并均给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疗程96周。观察48、72、96周时,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eAg、HBVDNA、肝纤维化指标、病毒耐药突变率、Child—Pugh分级及并发症情况。两组问均数比较采用f检验,多组问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治疗48周时,ALT、AST、白蛋白及总胆红素复常率,阿德福韦酯组分别为82.8%、86.2%、37.9%和82.8%,拉米夫定组分别为71.4%、85.7%、50.0%和75.0%,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495、0.107、0.424和0.155,P值均〉0.05),且随着疗程的延长,患者肝功能指标复常率无明显变化。治疗48周时,两组患者的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19.298和20.787,尸值均〈0.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疗程的延长,阿德福韦酯组HBVDNA水平不断降低(F=6.34,P〈0.01),拉米夫定组无明显差异(F=1.10,P〉0.05)。患者血清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转换率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均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周时的病毒耐药突变率,拉米夫定组为25.0%,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的3.4%(x^2=3.843,P〈0.05)。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随着疗程的延长均维持较低水平,Child-Pugh分级在治疗至96周时均有所提高。治疗中的并发症发生率,阿德福韦酯组34.5%,拉米夫定组为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8,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抗病毒疗效与安全性好,病毒耐药突变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治疗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原文传递
培哚普利和缬沙坦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及其Ⅱ型受体mRNA与Smad3、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龚作炯 宋仕玲 +1 位作者 黄砚青 阮鹏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37-740,共4页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和缬沙坦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和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1)及其Ⅱ型受体(TGF β1RⅡ)mRNA与Smad3、Smad7的影响。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培哚普利治疗组和缬沙坦治疗组。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和缬沙坦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和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1)及其Ⅱ型受体(TGF β1RⅡ)mRNA与Smad3、Smad7的影响。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培哚普利治疗组和缬沙坦治疗组。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于造模第4周开始分别予以培哚普利和缬沙坦灌胃。采用RT-PCR检测肝组织TGF β1与TGF βRⅡmRN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GF β1、Smad3及Smad 7在肝内的表达及定位,检测肝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和血清透明质酸。 结果 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经培哚普利或缬沙坦治疗大鼠肝内TGF β1与TGF β1RⅡ mRNA表达明显下降、以及Smad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Smad7的表达增加。TGF β1与Smad3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浆,Smad7主要在肝细胞浆表达,上述物质在两种药物组之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培哚普利或缬沙坦治疗后肝组织羟脯氨酸及血清透明质酸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肝小叶结构均趋于正常,纤维间隔明显变薄。 结论 培哚普利或缬沙坦均能有效地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或间接抑制肝内T G F β1与TGF βRⅡmRNA及Smad3表达,并促进Smad7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培哚普利 缬沙坦 SMAD3 表达 大鼠 SMAD7 RNA 叶结构 间隔
原文传递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低钠血症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杨清 龚作炯 张全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0-192,共3页
探讨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低钠血症的治疗。对 5 7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限钠组 (2 8人 )和不限钠组 (2 9人 ) ,观察腹水消退时间、肝性脑病发生率、病死率。不限钠组患者在腹水消退时间、肝性脑病发生率... 探讨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低钠血症的治疗。对 5 7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限钠组 (2 8人 )和不限钠组 (2 9人 ) ,观察腹水消退时间、肝性脑病发生率、病死率。不限钠组患者在腹水消退时间、肝性脑病发生率、病死率方面均低于限钠组患者。对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低钠血症患者适量补充钠盐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低钠血症 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及早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2
作者 罗森 孟忠吉 龚作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79-81,87,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乙肝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及早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或早期患者65例,根据治疗期间是否使用...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乙肝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及早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感染科收治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或早期患者65例,根据治疗期间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而分为治疗组(30例使用激素)及对照组(35例不使用激素)。所有患者均使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抗病毒、常规护肝药物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d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针剂5mg/d灌肠治疗,使用时间为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周生存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激素使用1周时,患者血清TBil显著下降(由201.5±87.3μmol/L下降至135.4±58.9μmol/L),PTA迅速回升[由(42.8±12.2)%回升至(64.0±17.1)%]。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的改善比例和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感染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降低,且不影响患者病毒学应答。值得注意的是,激素治疗显著降低肝衰竭前期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发生率(7.7%VS73.3%;P<0.01);而且,治疗组患者4周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 77.1%;P<0.05)。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明显糖皮质激素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结论: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及早期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 乙型 慢加急性肝衰竭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方剂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8和MMP-9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陈士铁 刘晶 +1 位作者 梅昭 龚作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探讨清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清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气化痰通络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和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炎性因子指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指标,以上指标,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各评价1次。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5.192,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AT和mMRC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EV1、FEV 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aO2,PaO2较治疗前均升高,PaCO2降低(P<0.05);且治疗组SaO2,P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8、MMP-9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肌酶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组中发生轻度腹泻1例,对照组中发生头晕1例,腹痛1例。均在停药后自行消失,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气化痰通络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疗效确切且安全,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并能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IL-8和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急性加重期 痰热壅肺证 清气化痰通络方IL-8 MMP-9
下载PDF
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短期疗效 被引量:22
14
作者 彭菁 焦方舟 +2 位作者 李汛 杨凡 王鲁文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640-644,共5页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TDF组(n=40)和ETV组(n=40)。TDF组应用富马酸替诺福...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TDF组(n=40)和ETV组(n=40)。TDF组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ETV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随访48周。分析治疗24和48周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在治疗24周后,ETV组及TDF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是55%和50%、HBV-DNA转阴率分别是70%和57. 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2. 5%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 654、0. 245和0. 556);在治疗48周后,ETV组及TDF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是82. 5%和75%、HBV DNA转阴率分别是85%和82. 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10%和12. 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 412、0. 762和0. 723)。结论: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替诺福韦 恩替卡韦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文虎 龚作炯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7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结核性腹膜炎(TBP)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尽管各种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阳性是TBP诊断的"金标准",但阳性率极低。TBP时腹水中细胞分类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血清腹水蛋白梯度(SAAG)均<11g/L,腹水腺苷脱氨酶(ADA)升高对诊... 结核性腹膜炎(TBP)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尽管各种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阳性是TBP诊断的"金标准",但阳性率极低。TBP时腹水中细胞分类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血清腹水蛋白梯度(SAAG)均<11g/L,腹水腺苷脱氨酶(ADA)升高对诊断TBP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BACTEC放射方法能快速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TBP时B超和CT检查引导下腹膜活检有很高的诊断价值。TBP腹腔镜镜下具有特征性改变,无论是否联合腹膜活检加组织学检测,都是诊断TBP最好的方法。利用基因扩增检测结核杆菌的DNA或RNA,以及利用免疫学检查检测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等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多项检测的联合应用是早期诊断TBP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腹膜炎 诊断 腹水 腺苷脱氨酶 腹腔镜
下载PDF
茶多酚及没食子酸表没食子酸儿茶素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晓蓉 龚作炯 +1 位作者 袁光金 孙小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0-843,共4页
目的研究茶多酚及EGCG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茶多酚治疗Ⅰ组、茶多酚治疗Ⅱ组、EGCG治疗Ⅰ组、EGCG治疗Ⅱ组。以酒精+0.5mL鱼油灌胃制作酒精性肝病模型。茶多... 目的研究茶多酚及EGCG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茶多酚治疗Ⅰ组、茶多酚治疗Ⅱ组、EGCG治疗Ⅰ组、EGCG治疗Ⅱ组。以酒精+0.5mL鱼油灌胃制作酒精性肝病模型。茶多酚治疗Ⅰ、Ⅱ组另外分别给予200mg/kg、100mg/kg茶多酚灌胃治疗,EGCGⅠ、Ⅱ治疗组则给予100mg/kg、50mg/kgEGCG灌胃治疗。4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并测定肝功能。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IL-18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并且肝组织表现肝细胞中度脂肪变性,点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茶多酚及EGCG治疗组显著降低血清ALT水平,与正常组相接近,肝组织仍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但未见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血清TNF-α、IL-1及IL-18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但给予茶多酚及EGCG治疗后,其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茶多酚及EGCG可减轻酒精性肝损伤的炎症与坏死,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和IL-18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茶多酚 EGCG TNF-α IL-1 IL-18
下载PDF
茵栀清肝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细胞因子IL-16和IL-19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宋仕玲 黄团新 +3 位作者 龚作炯 吴淑坤 伍秀珍 李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2-15,共4页
目的 :研究茵栀清肝汤对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的细胞因子IL 19、IL 18、IL 16和IL 10影响 ,以及该方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RT PCR检测肝组织IL 16和IL 19,ELISA法检测血清IL 6、IL 10、IL 18;生化方法检测血清肝功能。结... 目的 :研究茵栀清肝汤对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的细胞因子IL 19、IL 18、IL 16和IL 10影响 ,以及该方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RT PCR检测肝组织IL 16和IL 19,ELISA法检测血清IL 6、IL 10、IL 18;生化方法检测血清肝功能。结果 :茵栀清肝汤保护急性肝损伤大鼠呈剂量依赖模式 ,服用 12g kg剂量大鼠疗效最佳。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清AST、ALT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而肝组织病理表现显著改善。结论 :细胞因子IL 16、IL 19、IL 18和IL 6具有促进大鼠急性肝损伤 ,而IL 10可抑制肝损伤进展。茵栀清肝汤具有保护大鼠急性肝损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及IL 19、IL 18和IL 6等炎性细胞因子 ,促进IL 10等保护性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肝损伤 IL-19 IL-16 IL-18 IL-10 IL-6
下载PDF
磷酸依米他韦联合索磷布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3
18
作者 罗碧芬 金晶兰 +21 位作者 饶慧瑛 宁琴 侯金林 白浪 杨永峰 郑素军 毛小荣 全俊 杨东亮 张伦理 赵彩彦 贾战生 张复春 龚作炯 林锋 王贵强 罗琳 邓莉 谢洪明 李静 张英俊 魏来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420-429,共10页
目的评估100 mg或200 mg磷酸依米他韦与索磷布韦联合给药12周在基因1型、非肝硬化、初治或以干扰素为基础经治失败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活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平行、开放、连续给药的Ⅱ期临床试验。采用区... 目的评估100 mg或200 mg磷酸依米他韦与索磷布韦联合给药12周在基因1型、非肝硬化、初治或以干扰素为基础经治失败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活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平行、开放、连续给药的Ⅱ期临床试验。采用区组随机方法,以"初治"或"经治"为分层因素,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到磷酸依米他韦100 mg+索磷布韦400 mg组(100 mg组)或磷酸依米他韦200 mg+索磷布韦400 mg组(200 mg组)中,连续给药12周,停药观察24周。测定受试者HCV RNA水平,对于接受研究药物治疗但未实现持续病毒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的受试者,监测并说明HCV耐药病毒株的比例及变化情况。研究期间通过监测不良事件、体格检查、安全性实验室检查、12-导联心电图,以及生命体征来评价安全性和耐受性。主要终点是停药后12周时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率。分类变量使用描述性统计量,连续变量使用8个要素描述性统计量;采用描述统计法并按照HCV基因亚型及治疗组进行总结;安全性数据都采用描述统计法并按照治疗组进行总结。结果2017年7月31日至2018年9月26日共筛选174例受试者,成功入组129例受试者,127例完成研究。100 mg组64例,200 mg组65例。129例受试者中18.6%是经治患者,所有受试者HCV基因型均为1b型。127例(98.4%)受试者在治疗结束后12周时HCV RNA均低于定量下限[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94.51%~99.81%],其中100 mg组63例(98.40%,95%CI:91.60%~99.96%),200 mg组64例(98.50%,95%CI:91.72%~99.9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 2,P=0.989 2)。初治患者105例(98.10%)获得SVR12(95%CI:93.29%~99.77%),经治患者24例(100.00%)获得SVR12(95%CI:85.75%~100.00%)。试验过程中未发生治疗期间病毒学失败(包括突破、反弹和疗效不佳)、治疗结束后复发等情况。基线Sanger测序结果显示,HCV NS5A的Y93位点仅见Y93H/Y或Y93H突变,其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磷酸依米他韦 索磷布韦 基因1型 病毒治疗 持续病毒学应答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TGFβ1及其受体mRNA与Smad3,7的表达 被引量:13
19
作者 宋仕玲 龚作炯 张全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676-679,共4页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I,Ⅱ型受体(TGFR)、Smad3、Smad7的定位及表达. 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予以40%四氯化碳皮下注射8 wk后处死.RT-PCR检测肝组织...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I,Ⅱ型受体(TGFR)、Smad3、Smad7的定位及表达. 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予以40%四氯化碳皮下注射8 wk后处死.RT-PCR检测肝组织TGFβ1,TGFR I与TGFRⅡ;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Smad3,Smad7在肝脏的表达及细胞内的定位;放射免疫方法检测透明质酸,肝组织病理检查. 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RT-PCR显示模型组大鼠肝内TGFβI、TGFR I与TGFR ⅡmRNA表达明显增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1与Smad3表达增加,而Smad7的表达降低,TGFβ1与Smad3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质,Smad7主要在肝细胞质表达(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TGFβ1、Smad、Smad7平均光度分别0.61±0.33与1.57±0.53,0.248±0.042与0.785±0.904, 4.674±1.143与0.470±0.097,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明显增高(正常组大鼠78.4±1 9.2 μg/L, 模型组263.2±107.0 μg/L,P<0.01),肝组织HE染色支持肝纤维化改变. 结论:肝内TGFβ1,TGFR I,TGFR Ⅱ,Smad3表达增强、Smad7表达减弱,提示TGFβ1及其受体与Smad信号通道蛋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可作为防治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新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纤维化 TGFΒ1 受体 SMAD3 SMAD7 免疫阳性反应 信号通道蛋白 发病机制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绿茶多酚对实验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周晓蓉 龚作炯 +1 位作者 袁光金 张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研究绿茶多酚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茶多酚治疗Ⅰ组、Ⅱ组、EGCG治疗Ⅰ组、Ⅱ组,每组8只大鼠.以酒精+0.5mL鱼油灌胃制作... 目的:研究绿茶多酚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茶多酚治疗Ⅰ组、Ⅱ组、EGCG治疗Ⅰ组、Ⅱ组,每组8只大鼠.以酒精+0.5mL鱼油灌胃制作酒精性肝病模型.茶多酚治疗Ⅰ、Ⅱ组另外分别给予200mg/kg、100mg/kg茶多酚灌胃治疗,EGCGⅠ、Ⅱ治疗组则分别给予100mg/kg、50mg/kgEGCG灌胃治疗.5wk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并测定血清转氨酶及血浆内毒素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IL-18水平,并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CD14、LBP、TNF-α、IL-1、IL-18mRNA的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表现肝细胞中度脂肪变性,点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其血清ALT、TNF-α、IL-1、IL-18及血浆内毒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模型组肝组织CD14、LBP、TNF-α、IL-1、IL-18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P<0.05或P<0.01).茶多酚、EGCG高低剂量分别同时处理显著降低了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TNF-α、IL-1、IL-18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肝组织CD14、LBP、TNF-α、IL-1、IL-18mRNA的表达(P<0.05或P<0.01),肝组织仍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但未见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茶多酚及EGCG可减轻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的炎症与坏死,其可能机制包括降低内毒素血症,抑制Kupffer细胞活性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茶多酚 EGCG 内毒素血症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