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骨牵张术中新骨骨密度的定量评价
1
作者 周海孝 丁俊清 +2 位作者 李茂进 祝颂松 胡静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颅骨牵张术修复骨缺损过程中新骨骨密度的评价方法。方法:成年健康山羊18只,颅顶区制备25mm×10mm全层颅骨缺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只建立牵张术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于牵张结束后2,4,6周分别处死5只动物... 目的:探讨颅骨牵张术修复骨缺损过程中新骨骨密度的评价方法。方法:成年健康山羊18只,颅顶区制备25mm×10mm全层颅骨缺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只建立牵张术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于牵张结束后2,4,6周分别处死5只动物,对照组3只动物与实验组牵张后6周动物同期处死,QCT、DEXA两种方法测量新骨骨密度,比较两种测量方法骨密度值(BMD)及相关性。结果:实验组QCT测量牵张间隙各兴趣区BMD值较前一时段对应BMD值明显增加(P<0.05),同一牵张间隙内各固定时段两端(R2、R3)较中央(R1)BMD值明显高(P<0.05),R2、R3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DEXA测量固定期4周,各兴趣区BMD值较固定2周对应BMD值明显增加(P<0.05),而固定期6周,仅牵张间隙中央(R1)较固定4周对应BMD值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牵张间隙内固定期2,4周两端(R2、R3)较中央(R1)BMD值明显高(P<0.05);两种检测方法测得平均骨密度值在各时段均存在正相关(P<0.005);对照组缺损区QCT、DEXA检测未显示有新骨形成。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均能反映牵张过程新骨骨密度变化,QCT不受解剖结构和牵张器形状的影响,更适于颅面骨牵张术新骨形成的监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骨密度 定量CT 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