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苏飞 王欣 +6 位作者 陈双倩 王国洲 杨帅龙 金二亮 李继强 谢伟 冯茂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53-1555,共3页
目的 系统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瘤内注射(TACE-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搜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 系统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瘤内注射(TACE-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搜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重庆维普(VIP)、万方等中文数据库,时间为从建库至2013年10月。收集TACE-PEI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包括774例TACE-PEI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例和740例单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病例。Meta分析显示两组比较,TACE-PEI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在1年生存率[比值比(OR)=3.44,95%可信区间(CI)(2.60-4.55),P〈0.01]、2年生存率[OR=2.96,95%CI(2.29-3.83),P〈0.01],3年生存率[OR=3.54,95%CI(2.53-4.97),P〈0.01],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下降率[OR=3.14,95%CI(2.30-4.28),P〈0.01],肿瘤缩小率[OR=3.05,95%CI(2.30-4.03),P〈0.01]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用TACE介入治疗,而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OR=1.94,95%CI(1.17-3.21),P〈0.05]方面TACE-PEI联合介入的发生率高于单用TACE介入治疗。结论 TACE-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优于单用经肝动脉化疗术,但不良反应有所增加,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大多数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无水乙醇瘤内注射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肝转移肝切除术前门静脉栓塞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华驰 刘佩 +6 位作者 陈双倩 周芬芳 王国洲 苏飞 马翔 谢伟 冯茂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8-1420,共3页
目的 探讨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治疗中肝切除术前门静脉栓塞(PV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BM等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肝切除术前PVE与无需PVE直接手术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肝... 目的 探讨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治疗中肝切除术前门静脉栓塞(PV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BM等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肝切除术前PVE与无需PVE直接手术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肝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及5年生存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8篇,676例患者,其中术前PVE组253例,直接手术组423例,分析显示术前PV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直接手术组[比值比(OR)=1.91,95%可信区间(CI):1.02 ~2.15,P<0.05],术前PVE组与直接手术组术后肝衰竭发生率(OR=0.66,95% CI:0.34~1.30)、死亡率(OR=1.14,95% CI:0.43 ~3.01)、5年生存率[风险比(HR)=1.00,95% CI:0.73 ~ 1.3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切除术前PVE可使预计术后残存肝脏容积不够、手术风险大而被视为不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获得相对安全的手术切除机会,其远期预后与无需PVE的初诊可切除患者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门静脉栓塞术 残存肝脏容积 肝切除术 预后
原文传递
唾液酸化路易斯抗原X ssDNA适配子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吴红艳 谢伟 +6 位作者 冯茂辉 段丽 余佳莉 陈家宽 吴洲清 谢辉 汪付兵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46-1548,共3页
目的建立体外获得唾液酸化路易斯抗原X(SLeX)ssDNA适配子(aptamers)的方法。方法构建长度为70m的初始随机单链DNA库,其中含30个随机序列,以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小球为筛选介质,运用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SELEX技术)获得S... 目的建立体外获得唾液酸化路易斯抗原X(SLeX)ssDNA适配子(aptamers)的方法。方法构建长度为70m的初始随机单链DNA库,其中含30个随机序列,以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小球为筛选介质,运用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SELEX技术)获得SLeX的ssDNA适配子。将适配子库克隆、测序,采用DNAMAN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生物素-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显色系统测定适配子与SLeX的亲和力。结果经逐轮筛选,所得富集库与SLeX的亲和力逐步提高(A值从0.145增加到了0.460),大部分适配子克隆测序后与预期相符。结论经9轮筛选获得的ssDNA适配子与SLeX的体外结合有高度的特异性及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化路易斯抗原X 适配子 克隆
原文传递
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昕 黄牛 +6 位作者 朱雄兵 谢伟 王国洲 陈双倩 李华驰 马翔 冯茂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43-2245,共3页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65例胃癌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 CD25 +/CD4+比值;酶联免...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65例胃癌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 CD25 +/CD4+比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CD4+和CD4 +/CD8+比值分别是(61.12±5.83)%及(6.67±0.47)%,较健康体检者显著增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IL-10的表达水平分别是(43.41 ±0.68) μg/ml及(21.77±0.54) μg/L,胃癌患者较健康体检者显著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T细胞水平与胃癌原发肿瘤的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IL-10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增多,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 胃癌 白细胞介素-10 流式细胞术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冯茂辉 谢伟 +5 位作者 王维娜 余佳莉 段丽 李春光 程伏林 汪付兵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37-163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IM+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三色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37例肝癌患者及30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25+/CD4+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IM+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三色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37例肝癌患者及30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25+/CD4+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比值较肝硬化患者显著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水平与肝癌原发肿瘤的大小、TGF-β1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增多,对肝癌患者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肝癌 流式细胞术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唾液酸化Lewis X抗原DNA适配子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 被引量:3
6
作者 阳芳 冯茂辉 +6 位作者 谢伟 陈双倩 王国洲 陈大平 杨倩 方喜平 柳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95-2298,共4页
目的 观察特异结合唾液酸化Lewis X抗原(SLeX) DNA适配子抑制MDA-MB-231细胞与E-选择素黏附能力及其体外抑制MDA-MB-231细胞浸润转移能力.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黏附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E-选择素及唾液酸化Lewis X的DNA适配... 目的 观察特异结合唾液酸化Lewis X抗原(SLeX) DNA适配子抑制MDA-MB-231细胞与E-选择素黏附能力及其体外抑制MDA-MB-231细胞浸润转移能力.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黏附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E-选择素及唾液酸化Lewis X的DNA适配子对肿瘤细胞黏附力、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该DNA适配子可以有效的抑制MDA-MB-231细胞与E-选择素黏附,对E-选择素处理过的MDA-MB-231,随着适配子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细胞黏附的作用越强,抑制率(%)分别为15.54 ±6.10、39.69±5.69、62.15±5.44;适配子组(200 μmol/L)吸光度(A)值与SLeX抗体(1∶10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抑制黏附作用较抗体强.E-选择素预先处理过的Transwell侵袭实验中,各适配子组(50、100、200 μmol/L)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99.3±3.2)、(178.7±3.5)、(168.3±4.2)个(F=88.6,P<0.0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SLeX适配子浓度的增高,抑制细胞侵袭的作用越强,抑制率依次为(25.13±5.05)%、(57.59±5.52)%、(73.83 ±6.54)%;适配子组(200 μmol/L)较SLeX抗体(1∶ 100)组穿膜细胞数少(P<0.05),说明适配子比抗体抑制侵袭作用强.结论 特异结合SLeX DNA适配子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与E-选择素黏附,阻断Lewis-selectin途径,抑制MDA-MB-231细胞体外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化LEWIS X抗原 DNA适配子 乳腺癌 侵袭 转移
原文传递
斯钙素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翔 陈双倩 +5 位作者 王国洲 李华驰 王诗培 苏飞 谢伟 冯茂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01-1703,共3页
目的 探讨斯钙素2(STC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105例结直肠癌组织和50例癌旁组织中STC2蛋白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与STC2蛋白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关系.结果 在结直肠癌和癌... 目的 探讨斯钙素2(STC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105例结直肠癌组织和50例癌旁组织中STC2蛋白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与STC2蛋白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关系.结果 在结直肠癌和癌旁黏膜组织中,STC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分别为85.71%和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STC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远处转移组的STC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00%,高于无转移组的8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侵犯浆膜层组STC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侵及浆膜层及浆膜外组(61.11%比9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C2蛋白在有无远处转移组中阳性表达强度不同,远处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TC2蛋白异常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局部浸润程度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斯钙素2 转移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谢辉 冯茂辉 +6 位作者 谢伟 段丽 余佳莉 吴洲清 陈家宽 吴红艳 王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23-1425,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HSP)27、HSP72和HSP7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SP27、HSP72和HSP73的表达水平,并以40例健康受试...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HSP)27、HSP72和HSP7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SP27、HSP72和HSP73的表达水平,并以4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结果NSCLC外周血淋巴细胞HSP27、HSP72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表达量呈正相关(P〈0.01),而HSP73的表达量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外周血淋巴细胞HSP27的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生理特征无明显相关,而HSP72的表达量与NSCLC原发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SP27、HSP72表达下调,且HSP72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HSP27 外周血 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基因D1822V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系
9
作者 方喜平 冯茂辉 +6 位作者 谢伟 陈双倩 王国洲 阳芳 柳琨 杨倩 陈大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14-2416,共3页
目的 探讨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PC)基因D1822V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肠癌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APC基因”、“多态性”、“结直肠癌”、“D1822V”、“Asp1822Val”、“APC”、“polymorphism”、“D1822V”、“Asp1822Val”、“colorectal ... 目的 探讨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PC)基因D1822V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肠癌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APC基因”、“多态性”、“结直肠癌”、“D1822V”、“Asp1822Val”、“APC”、“polymorphism”、“D1822V”、“Asp1822Val”、“colorectal cancer”、“colorectal carcinoma”为主题词联合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Medline、Pubmed等数据库.对所获得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对最终所获文献进行异质性和敏感性分析,并以比值比(OR)值为合并效应指标,利用软件进行综合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累计病例数8143例,对照数8776例.当Picelli的这项研究以普通人群为对照时,DV基因型和VV基因型同DD基因型比较,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7(0.91 ~1.03),0.89(0.77~ 1.03);当以超级对照组为对照,其相应的值为0.96(0.90 ~ 1.03)、0.84(0.72 ~0.98).结论 APC基因D1822V单核苷酸多态性,其VV基因型可能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结直肠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pCGN-HAM-N1-wcAPC质粒的构建及其功能
10
作者 方喜平 冯茂辉 +6 位作者 谢伟 王国洲 陈双倩 阳芳 柳琨 杨倩 陈大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94-2197,共4页
目的 构建带有HAM标签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GN-HAM-N1-wcAPC及探讨其功能.方法 制备高效率感受态;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将腺瘤息肉病(APC)基因截短的片段APC1克隆于T载体;同时将pCMV-neo-bam-APC酶切,得到APC基因的另一个8300... 目的 构建带有HAM标签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GN-HAM-N1-wcAPC及探讨其功能.方法 制备高效率感受态;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将腺瘤息肉病(APC)基因截短的片段APC1克隆于T载体;同时将pCMV-neo-bam-APC酶切,得到APC基因的另一个8300 bp截短片段kAPC亚克隆于pCGN-HAM-N1真核表达载体,得重组质粒pCGN-HAM-N1-kAPC;再运用双酶Sal Ⅰ和Kpn Ⅰ同时酶切TA克隆、pCGN-HAM-N1-kAPC,将APC1片段插入载体pCGN-HAM-N1-kAPC,获含野生型全长APC基因重组质粒pCGN-HAM-N1-wcAPC.用酶切,测序鉴定.脂质体法分别将含全长,截短的重组质粒,空载体与WNT信号系统的β-连环蛋白(β-catenin)、topflash和荧光素酶共同转染293T细胞,利用双荧光报告测试系统,检测转染后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重组质粒经酶切其大小与预期一致,经测序比对证实与GeneBank中给出的序列一致.转染pCGN-HAM-N1-wcAPC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转染空载体组pCGN-HAM-N1(P<0.05).结论 含野生型全长9000 bp大片段APC基因分段成功插入pCGN-HAM-N1载体,带有HAM标签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GN-HAM-N1-wcAPC构建成功,pCGN-HAM-N1-wcAPC抑制T细胞因子/淋巴增强因子(Tcf/Lef)启动子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感受态 腺瘤息肉病基因 克隆 重组质粒 启动子
原文传递
结直癌组织中GP-96肽复合物的提取纯化和体外免疫效应
11
作者 卢驰 冯茂辉 +5 位作者 谢伟 余佳莉 段丽 吴红艳 谢辉 汪付兵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建立从人结直癌组织中提取gp-96肽复合物方法,并检测体外免疫效应。方法采取三步蛋白纯化法,即硫酸铵沉淀法、ConA亲和层析法、阴离子交换蛋白亲和层析法,从10例结直癌组织提取、纯化gp-96肽复合物;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g... 目的建立从人结直癌组织中提取gp-96肽复合物方法,并检测体外免疫效应。方法采取三步蛋白纯化法,即硫酸铵沉淀法、ConA亲和层析法、阴离子交换蛋白亲和层析法,从10例结直癌组织提取、纯化gp-96肽复合物;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gp-96肽复合物;检测GP-96肽复合物的体外免疫效应。结果该方法提取的蛋白质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证实是gp-96肽复合物,蛋白质得率为50μg/g;体外免疫效应分析:肿瘤组中gp96肽复合物组肿瘤坏死因子(r11NF)-α浓度为(801.54±109.25)ng/L,与阳性对照组(509.17±65.34)ng/L、阴性对照组(156.19±32.08)ng/L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人对照组与肿瘤组比较,gp96肽复合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组中gp96肽复合物组IL-10浓度为(95.71±17.55)ng/L,与阳性对照组(334.55±69.00)ng/L、阴性对照组(205.75±42.04)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人对照组和肿瘤组比较,gp96肽复合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该方法提取结直癌组织中gp-96肽复合物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获得率高、体外免疫效应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96 肿瘤多肽复合物 免疫 结直肠癌
原文传递
胃癌腹膜转移癌治疗研究进展及我国治疗现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于洋 李雁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29-834,共6页
腹膜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全身化疗、腹腔化疗以及姑息性手术的疗效有限,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是可大幅度提高疗效的治疗措施,本文综述了我国胃癌腹膜转移癌的治疗现状和国际... 腹膜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全身化疗、腹腔化疗以及姑息性手术的疗效有限,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是可大幅度提高疗效的治疗措施,本文综述了我国胃癌腹膜转移癌的治疗现状和国际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治疗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戴莉 杨炯 +4 位作者 潘雪凯 王小康 张驰 王诗培 冯茂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58-2361,共4页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 建立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40只荷瘤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不同浓度(10、50、100 mg/kg)姜黄素干预组,每隔1d腹腔注射给药1次,共8次,每4d测定各组荷瘤鼠...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 建立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40只荷瘤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不同浓度(10、50、100 mg/kg)姜黄素干预组,每隔1d腹腔注射给药1次,共8次,每4d测定各组荷瘤鼠体质量和皮下移植瘤体积.同时体外培养A549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膜联蛋白V(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碘化丙锭(PI)标记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10、50、100 mmol/L)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Caspase-3活性相对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姜黄素对荷瘤鼠体质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10、50、100 mg/kg姜黄素干预荷瘤鼠16d后皮下移植瘤平均体积分别为同期对照组的76.2%、55.7%和38.3%,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10、50、100 mmol/L姜黄素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同时促进细胞凋亡,100 mmol/L姜黄素干预A549细胞48 h后抑制率为(51.95±13.32)%,凋亡率为(30.89-±6.27)%.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表明,100 mmol/L姜黄素显著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使bax/bcl-2比值增大,且Caspase-3活性相对值也达到峰值(8.39±1.40),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活化下游Caspase-3信号,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肺腺癌 移植瘤 脱噬作用 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
原文传递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平 王小康 +6 位作者 顾园 吴军民 张卫卫 谢伟 马翔 李华池 冯茂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23-2525,共3页
目的观察CIM^+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组织67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32例,正常乳腺组织2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p3^+调节性T细胞及白细胞介素(IL)-10阳性肿瘤细胞在... 目的观察CIM^+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组织67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32例,正常乳腺组织2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p3^+调节性T细胞及白细胞介素(IL)-10阳性肿瘤细胞在上述组织中的数量;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1%xp3在不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Foxp3^+调节性T细胞及IL-10阳性肿瘤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数量显著多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组织中Foxp3的相对表达量较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组织中Foxp3的表达量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与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IL-10表达量与肿瘤分化水平、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CIM^+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可能是通过Foxp3的表达及IL-10等抑制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发挥肿瘤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