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永明 江从庆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观察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15例,均采用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治疗,按照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前、术后肛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目的观察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15例,均采用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治疗,按照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前、术后肛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并发出血2例,吻合口狭窄2例,对症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均得到改善,未见明显失禁。术前患者肛门失禁Wexner评分为(13.5±1.8)分,术后为(4.2±1.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30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随访期内,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短期疗效好,能有效改善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肛门失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直肠脱垂 经会阴吻合器直肠脱垂切除术 直线闭合器
下载PDF
Cys-C、ALB及A/G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敏 李雯 朱虹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2期2071-2074,207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白蛋白(Alb)及白/球蛋白比值(A/G)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53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体检且各项指标正常者148名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白蛋白(Alb)及白/球蛋白比值(A/G)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53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体检且各项指标正常者148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Cys-C、Alb及A/G水平,对比观察组不同预后情况基线资料及临床特征,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Cys-C、Alb、A/G单一及联合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果。结果观察组Cys-C、A/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41例,预后好转组112例,两组年龄、性别、饮酒、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既往史、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远处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烟、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Cys-C、Alb及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水平<0.98 mg/L、Alb水平<35g/L,>35 g/L、A/G水平<1.5,>2.5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三者联合预测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4、0.719;AUC=0.827,明显高于Cys-C、Alb、A/G单独预测(P<0.05)。结论Cys-C、A/G及Alb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紧密联系,对评估其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白蛋白 白/球蛋白比值 结直肠癌
下载PDF
HIF-1α、MMP-2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泽平 江从庆 《实用癌症杂志》 2008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IF-1αmRNA,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蛋白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肿瘤微血管...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IF-1αmRNA,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2蛋白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大肠腺癌HIF-1αmRNA阳性表达率为67.7%(42/62),腺瘤为44.4%(8/18)。从Dukes A期到Dukes C+D期演变过程中HIF-1αmRNA表达阳性率不断增加(P<0.05)。腺癌组MMP-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瘤组。MMP-2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显著相关。HIF-1α与MMP-2、MVD均呈正相关(P<0.05;P<0.05)。结论HIF-1α可能调控MMP-2的表达,两者在大肠腺瘤癌变及大肠腺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结直肠癌
下载PDF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热依汉古丽·艾则孜 叶梅 +5 位作者 江从庆 周娟 肖书渊 梅列军 胡安妮 李瑾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845-846,共2页
患者,男,43岁。因“间断性腹痛10余年,间断黑便3年余”于2018年11月入院。患者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间断性上腹部隐痛,伴反酸,面色苍白、乏力,诊断为贫血,间断给予输注成分血等对症支持治疗。3年余前开始间断出现血黑便,2~3... 患者,男,43岁。因“间断性腹痛10余年,间断黑便3年余”于2018年11月入院。患者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间断性上腹部隐痛,伴反酸,面色苍白、乏力,诊断为贫血,间断给予输注成分血等对症支持治疗。3年余前开始间断出现血黑便,2~3次/d,伴大便不成形,无咯血、呕血,无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2019年度报告:一项全国性登记研究 被引量:75
5
作者 姚宏伟 李心翔 +21 位作者 崔龙 张卫 王自强 池畔 揭志刚 孙跃明 韩方海 卢云 陶凯雄 王贵英 何显力 董明 王振宁 李海 钱群 李乐平 卫洪波 李伟华 房学东 李俊 张忠涛 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研究者团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0,116,共6页
目的介绍"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CCCD)"的登记研究方法,通过对全国多中心现有结直肠癌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及前瞻性的收集和分析,了解目前全国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现状,为进一步建设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依托中华... 目的介绍"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CCCD)"的登记研究方法,通过对全国多中心现有结直肠癌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及前瞻性的收集和分析,了解目前全国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现状,为进一步建设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依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成立"中国结直肠外科大数据研究协作组(C-CBD)",设计并建立CCCD",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通过回顾性及前瞻性收集并分析自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来自全国性、多中心登记录入CCCD的结直肠癌手术病例,进行标准化整理及统计学处理,分析中国结直肠癌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共计纳入来自全国61个中心的结直肠癌手术病例72650例,其中直肠癌占57.9%,结肠癌42.1%,术前临床TNMⅠ、Ⅱ、Ⅲ、Ⅳ期的比例分别为18.6%、42.5%、30.7%及8.2%;行腹腔镜手术占56.7%,开腹手术占43.3%,行D1、D2及D3淋巴结清扫比例分别为占2.1%、51%及46.4%;行R0、R1、R2手术切除等分别为96.2%、2.2%、1.6%;消化道重建方式以器械吻合为主(约占98%),手工吻合仅占2%;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感染,总体发生率为3.2%;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平均检出淋巴结15.9枚,直肠癌手术标本环周切缘阳性率为1.7%。结论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数量庞大,术后近期效果良好,但诊断及治疗的规范化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围手术期资料、随访资料的完整性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国结直肠外科大数据研究协作组 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 登记数据库
原文传递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与外剥内扎术对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4
6
作者 叶辉 龚治林 +6 位作者 周启昌 于杰 黄淑娟 郗昌磊 曹龙磊 钱群 江从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940-5941,共2页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对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115例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PPH组(59例)和Milligan-Morgan组(56例)。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Wexner...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对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115例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PPH组(59例)和Milligan-Morgan组(56例)。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Wexner便秘评分、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及肛门直肠测压。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天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Wexner便秘评分两组之间及手术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高压带长度术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Milligan-Morgan组较PPH组显著升高(P<0.05),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Milligan-Morgan组较PPH组显著下降(P<0.05),肛管高压带长度Milligan-Morgan组较PPH组显著变短(P<0.05)。结论与Milligan-Morgan比较,PPH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对肛门功能影响更小,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外剥内扎术 混合痔 肛管静息压 肛管最大收缩压
下载PDF
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2022年度报告:一项全国性登记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姚宏伟 李心翔 +21 位作者 崔龙 张卫 池畔 王自强 石晋瑶 揭志刚 孙跃明 卢云 韩方海 何显力 陶凯雄 王权 王贵英 王振宁 李海 钱群 李乐平 卫洪波 李伟华 房学东 张忠涛 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研究者团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汇总分析CCCD数据库自2018年3月建立以来的录入数据,对当前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现状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及进一步建设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在原有CCCD数据库框架内进一步优化数据登记流程,于2020年1月起对结直... 目的汇总分析CCCD数据库自2018年3月建立以来的录入数据,对当前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现状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国内结直肠癌外科治疗及进一步建设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在原有CCCD数据库框架内进一步优化数据登记流程,于2020年1月起对结直肠癌病人临床信息全面采用前瞻性填报登记以及系统升级,汇总数据库升级前/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整理及比较分析,分析中国结直肠癌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73个中心的结直肠癌病例83063例,结直肠癌病人的肿瘤学诊断基线信息在数据库升级前/后无明显变化,直肠癌(57.6%)占比仍高于结肠癌(42.4%),近90%的直肠癌位于中低位直肠。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比例有所上升,数据库升级后的腹腔镜手术比例>80%。手术R0切除率有所下降(95.5%),而R2切除率有所升高(2.6%)。营养风险筛查评分2002(NRS2002)、CAPRINI评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评分、血红蛋白及白蛋白等指标的登记完整度在数据库升级后显著提高,直肠癌MRI检查及围术期治疗信息记录也更加全面。总体术后并发症率下降(10.1%),切口感染仍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但发生率下降为1.7%,数据库升级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且以吻合口漏最常见(发生率1.3%)。结论通过前瞻性数据录入,数据登记质量明显提高,今后数据库建设的重点应为术后并发症规范化登记以及随访信息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国结直肠外科大数据研究协作组 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 回顾性 前瞻性
原文传递
血栓剥除联合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嵌顿性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叶辉 周启昌 +6 位作者 龚治林 于杰 黄淑娟 郗昌磊 曹龙磊 钱群 江从庆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938-1940,共3页
目的观察血栓剥除联合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对嵌顿性环状混合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8例嵌顿性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采用血栓剥除术联合PPH手术方法;对照组58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手术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 目的观察血栓剥除联合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对嵌顿性环状混合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8例嵌顿性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采用血栓剥除术联合PPH手术方法;对照组58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手术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肿、出血、皮赘残留例数,伤口愈合时间,肛门狭窄、肛门失禁例数,肛管直肠测压及满意度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水肿、出血、皮赘残留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4.19、6.64,P<0.05);术后肛门狭窄、肛门失禁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11,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愈合时间、满意程度、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栓剥除联合PPH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对肛门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疾病 手术后并发症 血栓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混合痔 嵌顿 外剥内扎术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对卵巢储备功能、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梦琪 徐红梅 王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84-87,共4页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治疗巨大卵巢囊肿临床效果及对卵巢储备功能、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2例巨大卵巢囊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MPLS)组45例和单孔腹腔镜手...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治疗巨大卵巢囊肿临床效果及对卵巢储备功能、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2例巨大卵巢囊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MPLS)组45例和单孔腹腔镜手术(SPLS)组57例。比较2组手术指标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卵巢储备功能及免疫功能。结果与MPLS组比较,SPLS组手术时间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短(P<0.05,P<0.01)。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1个月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升高,雌二醇(E2)、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窦卵泡数(AFC)下降,且SPLS组较MPLS组变化更显著(P<0.05,P<0.01)。2组术后CD3+、CD4+及CD8+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SPLS对巨大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小,在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具备优势,临床可优先选择该术式作为巨大卵巢囊肿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单孔腹腔镜手术 囊肿剥除 促卵泡激素 促黄体生成素 抗苗勒氏管激素 肠道功能
下载PDF
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和结肠全切除回直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10
作者 钱群 江从庆 +6 位作者 刘志苏 艾中立 何跃明 郑科炎 吴云华 唐胜利 陶琦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比较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和结肠全切除回直吻合术治疗重度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分析1999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37例单纯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患者4年的随访资料,比较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结肠次全切除组... 目的比较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和结肠全切除回直吻合术治疗重度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分析1999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37例单纯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患者4年的随访资料,比较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结肠次全切除组,17例)和结肠全切除、回直吻合术(结肠全切除组,20例)后的排便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次全切除组每天大便(2.4±0.9)次,显著低于结肠全切除组的每天大便(3.4±0.8)次(P=0.0014)。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结肠全切除组(4.3±1.8)高于结肠次全切除组(5.8±1.9)(P=0.0223)。结肠次全切除组患者术后钡灌肠结果显示盲肠及残余升结肠呈“储袋征”。结论与结肠全切除术相比,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可能是部分慢传输便秘患者更好的手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结肠切除术 盲直吻合术
原文传递
直肠脱垂的手术方式及特点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秋雷 江从庆 钱群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4期262-263,共2页
直肠脱垂的主要表现为直肠壁部分或全层脱出并伴有盆底功能障碍,常引起肛门黏液渗出、出血、失禁及便秘等症状。直肠脱垂的病理解剖改变包括腹膜反折过深、乙状结肠冗长、肛门括约肌松弛及骶直分离等。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直肠脱垂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9
12
作者 江从庆 钱群 +5 位作者 艾中立 何跃明 刘志苏 胡金香 郑科炎 吴云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评估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治疗特发性慢传输型便秘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14例单纯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和2例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术后随访患者的排... 目的评估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治疗特发性慢传输型便秘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14例单纯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和2例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术后随访患者的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平均随访期为3年。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1个月每大平均排便4次(3~6次),半液体状大便。术后3年平均每天排便2次(1~3次),固体状大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控便能力良好,无大便失禁发生。2例患者出现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9例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7例非常满意。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1例混合型便秘患者术后需间断性使用泻药。结论对部分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后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结肠次全切除术 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 慢传输型便秘
原文传递
胃肠道生存质量指数在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手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陶琦 钱群 江从庆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509-511,共3页
便秘的手术治疗由来已久,1908年.Lane首次采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colectomy and ileorectal anastomosis,IRA)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但术后复发率较高(10%~20%),常伴随腹痛、腹胀等并... 便秘的手术治疗由来已久,1908年.Lane首次采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colectomy and ileorectal anastomosis,IRA)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但术后复发率较高(10%~20%),常伴随腹痛、腹胀等并发症。Kalbassi等及Parks等提出了结直肠切除回肠肛管储袋吻合术,该术式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IRA术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Lillehei等提出了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肓直吻合术(subtotal colectomy with cecorectal anastomosis.C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便秘患者 手术疗效评估 生存质量指数 回肠直肠吻合术 胃肠道 结肠次全切除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改良Bresler手术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 被引量:18
14
作者 江从庆 宋惊喜 +9 位作者 丁召 汪名飞 杨光 陈炜 司徒光伟 吴云华 郑科炎 唐胜利 秦前波 钱群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3-375,共3页
1993年法国学者Bresler创立了一种经肛门腔镜切割缝合器直肠前突修补、黏膜刚定术(Bresler手术),并于2004年在国际上报告了该术式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h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的良好疗效^[1-2]。武汉大学叶l南医院201... 1993年法国学者Bresler创立了一种经肛门腔镜切割缝合器直肠前突修补、黏膜刚定术(Bresler手术),并于2004年在国际上报告了该术式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h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的良好疗效^[1-2]。武汉大学叶l南医院2010年在旧内率先报道了改良的Bresler于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短期疗效^[3]。我们旨在探讨改良Bresler手术治疗女性ODS的安全性和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梗阻型便秘 手术治疗 改良 女性 直肠前突修补 短期疗效 切割缝合器 武汉大学
原文传递
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与结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钱群 江从庆 +5 位作者 张亚杰 刘志苏 吴云华 郑科炎 何跃明 艾中立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849-1851,共3页
目的比较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和结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5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20例接... 目的比较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和结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5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20例接受结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平行对比。结果术后患者随访1~7年(中位时间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中位随访4年,结肠次全切除组每日大便次数显著低于结肠全切除组(2.5±0.8比3.4±0.8;P=0.000)。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结肠全切除组高于结肠次全切除组(5.8±1.9比4.4±1.6;P=0.011)。胃肠生活质量评分结肠次全切除组显著高于结肠全切除组(120.7±7.5比t11.1±12.0;P=0.005)。结论与结肠全切除术相比,对于慢传输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后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结肠切除术 盲肠直肠吻合术 回肠直肠吻合术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殷燕 何文斌 +3 位作者 段静 李思思 武玲 王蓓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242例结直肠癌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拔除导...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242例结直肠癌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31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发生尿潴留,发生率为12.8%,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后粘连性肠梗阻(OR=2.316)、术后吻合口漏(OR=2.468)、有泌尿系统疾病(OR=1.085)(均P<0.05)。结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吻合口漏及有泌尿系统疾病是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导尿管 尿潴留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出口梗阻型便秘的难点 被引量:10
17
作者 钱群 陈文豪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50-252,共3页
临床上需要手术治疗的便秘类型最常见为出口梗阻型便秘(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1]。ODS分为痉挛型和松弛型两大类,松弛型ODS主要与盆腔脏器的松弛和脱垂相关,直肠黏膜内脱垂和(或)直肠前突属于该范畴。耻骨直肠肌综... 临床上需要手术治疗的便秘类型最常见为出口梗阻型便秘(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1]。ODS分为痉挛型和松弛型两大类,松弛型ODS主要与盆腔脏器的松弛和脱垂相关,直肠黏膜内脱垂和(或)直肠前突属于该范畴。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 syndrome)是痉挛型ODS的主要表现类型,它是因耻骨直肠肌痉挛、肥厚,造成出口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STARR术与Bresler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韦成 黄乐 +7 位作者 张秋雷 叶柳 陈炜 秦前波 郑科炎 吴云华 钱群 江从庆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 比较STARR术与Bresler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DS)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由直肠前突和/或直肠内脱垂引起的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STARR手术或者Bresler手术的临床资料各30例.结果 STARR术平均手术时间14~31 min,... 目的 比较STARR术与Bresler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DS)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由直肠前突和/或直肠内脱垂引起的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STARR手术或者Bresler手术的临床资料各30例.结果 STARR术平均手术时间14~31 min,平均(23±4)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10±3)ml.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d.术后2例直肠肛门疼痛,其中l例持续至术后6个月;5例轻度大便失禁(肛门失禁评分小于3),均自行恢复;1例吻合口轻度出血.术后均随访6个月,临床疗效评估满意度为76%.Bresler术平均手术时间15~30 min,平均(22±5)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10 ±2) ml.术后住院时间4~6d,平均5d.术后3例直肠肛门疼痛,其中1例持续至术后6个月;4例轻度大便失禁(肛门失禁评分小于3),均自行恢复;2例直肠切割线轻度出血.术后均随访6个月,临床疗效评估满意度为73%.两种手术方式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短期临床效果评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严格筛选的ODS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短期治疗效果相当,但二者长期疗效比较尚需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R术 Bresler术 出口梗阻型便秘 直肠前突 直肠内脱垂
下载PDF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困扰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韦成 李文哲 +1 位作者 方一鸣 丁召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13-415,共3页
出口梗阻型便秘(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是慢性便秘的主要类型,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排粪不尽、排粪梗阻感及肛门坠胀。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其中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高可达2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
关键词 便秘 出口梗阻
下载PDF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方式 被引量:10
20
作者 钱群 江从庆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4期242-243,共2页
直肠前突和直肠内脱垂是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obstructeddefecationsyndrome,ODS)的常见疾病。对于ODS患者经过系统的保守治疗(如饮食调节、缓泻剂、肠道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反馈训练等)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临床上需外科治疗的OD... 直肠前突和直肠内脱垂是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obstructeddefecationsyndrome,ODS)的常见疾病。对于ODS患者经过系统的保守治疗(如饮食调节、缓泻剂、肠道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反馈训练等)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临床上需外科治疗的ODS患者应属少数。目前ODS的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直肠前突和直肠内脱垂两种疾病。直肠前突和直肠内脱垂的手术方式众多,根据手术入路可分为经肛门手术、经腹手术、经阴道手术和经会阴手术。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多为妇产科医生实行,经会阴手术目前在国内运用较少。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新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谈谈ODS手术治疗的现状与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梗阻型便秘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