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罗恩病微生态学变化及其对临床应用的启示
1
作者 陈立平 夏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1-874,共4页
无论是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是在复发的预测与干预方面,克罗恩病依然是一个困扰临床的难题。对肠道微生态的研究为我们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初步的研究提示,克罗恩病患者特征性的肠道菌群改变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复发的判... 无论是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是在复发的预测与干预方面,克罗恩病依然是一个困扰临床的难题。对肠道微生态的研究为我们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初步的研究提示,克罗恩病患者特征性的肠道菌群改变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复发的判断等方面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深入,肠道微生态在克罗恩病的临床应用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克罗恩病
原文传递
ERCP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文华 林军 +2 位作者 王剑屏 杨晟 胡腾腾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79-83,共5页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目前胆胰疾病的主要诊疗手段之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同时,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其中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EP)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发生重症PEP可危及生命。目前PEP的危险因素尚未明确,且缺乏标准、有...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目前胆胰疾病的主要诊疗手段之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同时,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其中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EP)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发生重症PEP可危及生命。目前PEP的危险因素尚未明确,且缺乏标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该文就近年来PEP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急性胰腺炎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克罗恩病的临床治疗策略 被引量:7
3
作者 赵俊章 王格 夏冰 《胃肠病学》 2012年第12期728-732,共5页
随着对克罗恩病(C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生物治疗的进展以及新的治疗终点黏膜愈合的提出,CD的治疗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根据病程分期、病情轻重、累及部位、特殊人群的差异,本文就CD的治疗及其进展作一概述。
关键词 CROHN病 治疗 氨基水杨酸类 糖皮质激素类 免疫抑制剂 英夫利西单抗
下载PDF
致康胶囊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麦日耶木姑丽·艾山 陈志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764-767,771,共5页
[目的]观察致康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Hp的优化方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选取在我院门诊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同时伴有Hp感... [目的]观察致康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Hp的优化方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选取在我院门诊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同时伴有Hp感染的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0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20 mg+克林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致康胶囊1 200 mg,2次/d,2组均连续治疗14 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2组的Hp根除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60例患者中,338例患者完成随访,按意向性(ITT)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根除率分别为80.0%(144/180),87.8%(158/180);按符合方案集(PP)分析分别为85.7%(144/168),92.9%(158/170),试验组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78.0%(131/168),87.6%(149/17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6%,16.7%)(P<0.05)。[结论]采用致康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具有较高的Hp根除率,在疗效以及降低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三联疗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康胶囊 幽门螺杆菌 三联疗法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心血管相关疾病与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帆 林雪 +1 位作者 马敏星 李瑾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相关疾病与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I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2月~2014年5月44例老年IC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及48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均于50岁以后起病)临床资料,对其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相关疾病与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I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2月~2014年5月44例老年IC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及48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均于50岁以后起病)临床资料,对其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老年发病的UC患者相比,老年IC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病率明显偏高(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血压病与老年IC发病显著相关[风险比(OR)=3.774,95%可信区间(95%CI):1.125—12.658,P〈0.05]。在老年IC患者中,高血压病患者较血压正常患者肠道缺血性病变范围更广,横结肠、脾曲累及率明显偏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与老年人缺血性肠病发病有关,且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肠道缺血性病变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相关疾病 缺血性结肠炎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抗及其他生物制剂在克罗恩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瑾 潘华勤 夏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7-870,共4页
生物制剂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克罗恩病的传统治疗模式。近10余年来,多种新型生物制剂被批准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克罗恩病的治疗,这些生物制剂从最初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抗发展到后来的抗白细胞黏附分子单抗,显示了基础研... 生物制剂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克罗恩病的传统治疗模式。近10余年来,多种新型生物制剂被批准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克罗恩病的治疗,这些生物制剂从最初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抗发展到后来的抗白细胞黏附分子单抗,显示了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以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同时一些问题诸如生物制剂失应答、最佳治疗策略、临床治疗的成本-效益比和效益-风险比也逐渐得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抗TNF-α单抗 克罗恩病 抗白细胞黏附分子单抗
原文传递
肠结核与克罗恩病鉴别诊断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晓兵 程梦馨 夏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728-731,共4页
肠结核(ITB)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特异性肠道感染。近年来,结核病的流行在世界范围呈上升趋势,我国作为结核病的高发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在消化专业的临床就诊中,肠结核并不少见。由于其在临床、内镜... 肠结核(ITB)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特异性肠道感染。近年来,结核病的流行在世界范围呈上升趋势,我国作为结核病的高发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在消化专业的临床就诊中,肠结核并不少见。由于其在临床、内镜、病理、影像等多方面与克罗恩病(CD)相似,而且缺乏特异性的鉴别指标,误诊率很高。至今,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依然是我们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们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肠结核和克罗恩病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核 克罗恩病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胡玲珍 陈志芬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价值。方法比较不同肠道疾病及IBD患者不同情况时SAA变化,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及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价值。方法比较不同肠道疾病及IBD患者不同情况时SAA变化,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及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SAA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临床活动度、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的关系。结果功能性肠道疾病及IBD患者中,CRP升高组与CRP正常组、ESR升高组与ESR正常组SA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贫血组与非贫血组、白细胞升高组与白细胞非升高组S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UC患者的全结肠组与部分结肠型组、低白蛋白组与白蛋白正常组、CD患者小肠结肠型组与小肠型组SA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D及UC患者SAA分别与CRP相关。结论 SAA是一种与IBD患者CRP相关并有利于反映其不同临床活动度、病变部位、CRP、ESR及UC患者白蛋白变化的新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立平 王伟 夏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08-810,共3页
IBD包括UC和CD,是一类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炎症性肠病 应用 治疗 诊断 炎性疾病 非特异性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肠道细菌和肠道天然免疫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格 夏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82-884,共3页
我国近年来IBD患病率呈增长趋势。目前普遍认为IBD发病是环境、遗传和免疫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肠道细菌和肠道天然免疫功能失调被认为是IBD的重要发病机制。
关键词 肠道天然免疫 肠道细菌 炎症性肠病 免疫功能失调 发病机制 IBD 相互作用 患病率
原文传递
干细胞移植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亚楠 王海洲 +4 位作者 张萌 方诗琳 施先艳 赵秋 刘静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放射性损伤,可累及肠道各节段,导致肠道消化、吸收及分泌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是当今临床治疗的难题。目前,放射性肠损伤机制仍不明确,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放射性损伤,可累及肠道各节段,导致肠道消化、吸收及分泌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是当今临床治疗的难题。目前,放射性肠损伤机制仍不明确,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已成为RE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干细胞移植治疗RE的研究现状及其损伤修复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肠炎 间质干细胞 干细胞研究
下载PDF
MRE检查对克罗恩病活动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青 李瑾 +3 位作者 陈静云 魏佳 陈晓星 陈诗哲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9年第4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检查、内镜检查以及磁共振活动度指数(MRE)检查对克罗恩病(CD)活动度的诊断效率。[方法]纳入68例CD患者,收集其CRP、ESR、SES-CD评分、MaRIA评分、简化CDAI评分,分析上述指标对CD活动度的诊断效率。[结果]:总SES-CD对C... [目的]探讨血清学检查、内镜检查以及磁共振活动度指数(MRE)检查对克罗恩病(CD)活动度的诊断效率。[方法]纳入68例CD患者,收集其CRP、ESR、SES-CD评分、MaRIA评分、简化CDAI评分,分析上述指标对CD活动度的诊断效率。[结果]:总SES-CD对CD活动度的诊断率为76.6%,灵敏性62.5%,特异性83.3%,cut-off值为11.5;总MaRIA对CD活动度的诊断效率为71.2%,灵敏性80.0%,特异性67.6%,cut-off值为31.18;MaRIA最高分对CD活动度的诊断效率为65.5%,灵敏性63.5%,特异性79.4%,cut-off值为22.2;总MaRIA对中度活动度的诊断效率为77.9%,灵敏性83.3%,特异性71.2%,cut-off值为38.75;MaRIA最高分对中度活动度的诊断效率为69.8%,灵敏性66.7%,特异性67.3%,cut-off值为22.5(P<0.05)。[结论]MRE检查对CD活动度尤其是中度活动度的诊断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简化内镜评分 磁共振肠动描记法 C反应蛋白 血沉 MaRIA
原文传递
整合医学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瑾 夏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61-663,共3页
整合医学(holisticintegratedmedicine)最初只是狭义的临床治疗学概念,指将针灸、气功、心身医学等“非主流医学”整合入以现代西医为代表的“正统医学”,以求最佳治疗效果。随着转化医学的提出与兴起,生命科学研究的整合思路被提... 整合医学(holisticintegratedmedicine)最初只是狭义的临床治疗学概念,指将针灸、气功、心身医学等“非主流医学”整合入以现代西医为代表的“正统医学”,以求最佳治疗效果。随着转化医学的提出与兴起,生命科学研究的整合思路被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整合医学就是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学 炎症性肠病 临床治疗学 应用 最佳治疗效果 非主流医学 心身医学 转化医学
原文传递
首次就诊炎症性肠病患者临床表型及诊断分析
14
作者 王格 王晓兵 +4 位作者 王静晖 王伟 赵俊章 许淑芳 夏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0-271,共2页
IBD是一种涉及遗传、环境及免疫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反应性疾病,主要包括UC和CD。初诊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医师在患者发病初期采取的治疗措施是否有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首次就诊(以下简称首诊),并随访1... IBD是一种涉及遗传、环境及免疫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反应性疾病,主要包括UC和CD。初诊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医师在患者发病初期采取的治疗措施是否有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首次就诊(以下简称首诊),并随访1年以上现已确诊的IBD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研究首诊IBD的临床表型,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正确率 临床表型 首次就诊 炎症性肠病 患者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慢性非特异性 IBD
原文传递
沉默Tspan8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移植瘤和转移灶中的Rap1、Rap1 GAP的影响
15
作者 向莉 马敏星 +2 位作者 喻军 赵秋 李瑾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7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观察沉默四次跨膜超家族蛋白3(Tspan8)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移植瘤和转移灶中Rap1和Rap1GAP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R2平台中的1个基因芯片数据集,以Dukes分期筛选出自身表达与Tspan8表达显著相关的基因,利用KEG... [目的]观察沉默四次跨膜超家族蛋白3(Tspan8)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移植瘤和转移灶中Rap1和Rap1GAP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R2平台中的1个基因芯片数据集,以Dukes分期筛选出自身表达与Tspan8表达显著相关的基因,利用KEGG工具对Tspan8相关的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利用慢病毒沉默技术沉默Tspan8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中的表达,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T-29细胞干扰后Tspan8沉默效果,构建结肠癌HT-29细胞转移动物模型。慢病毒沉默HT-29细胞中的Tspan8基因(shRNA+Tspan8+HT-29细胞)为实验组、空载体组为对照组,观察2组移植瘤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裸鼠肝脏转移灶中Rap1、Rap1 GAP的表达情况。[结果]与Tspan8相关的KEGG通路中,Rap1通路在DukeC期及DukeD期中与Tspan8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RT-PCR结果表明Tspan8mRNA表达水平在实验组中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沉默Tspan8后,裸鼠肝转移瘤的数目减少、体积和重量变小,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实验组肝脏转移瘤组织Tspan8表达均较对照组小鼠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示Rap1、Rap1GAP在实验组肝脏肿瘤组织表达较对照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Tspan8通过Rap1GAP影响Rap1蛋白活性抑制HT-29细胞肝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四次跨膜超家族蛋白3 生物信息学 Tspan8
原文传递
Caveolin-1和紧密连接蛋白在小鼠血吸虫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6
作者 张林 李瑾 +1 位作者 林雪 肖军 《胃肠病学》 2017年第3期147-151,共5页
背景:血吸虫肠病是一种血管内寄生虫病,结肠慢性炎症是其基本的病理改变之一。目前有关caveolin-1和紧密连接蛋白参与血吸虫肠病发病的机制仍不明确。目的:初步探讨caveolin-1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在小鼠血吸虫性结肠炎中... 背景:血吸虫肠病是一种血管内寄生虫病,结肠慢性炎症是其基本的病理改变之一。目前有关caveolin-1和紧密连接蛋白参与血吸虫肠病发病的机制仍不明确。目的:初步探讨caveolin-1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在小鼠血吸虫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4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感染组。小鼠腹部贴片感染约4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建立血吸虫性结肠炎模型。8周后处死小鼠,行HE染色,伊文思蓝法检测肠道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计数腹腔灌洗液中的白细胞,q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caveolin-1、occludin、claudin-1、eNOS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检测caveolin-1和occludin蛋白表达。结果:感染组结肠黏膜下层可见大量虫卵肉芽肿,并伴有肠壁广泛的炎症细胞浸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腹腔灌洗液中伊文思蓝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P<0.05),caveolin-1、occludin、claudin-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caveolin-1、occludin蛋白表达和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Caveolin-1、occludin和claudin-1表达下调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诱发白细胞聚集,从而参与血吸虫性结肠炎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结肠炎 窖蛋白1 紧密连接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