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血管蒂骨骺瓣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1 位作者 许卫红 余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介绍带血管蒂骨骺瓣移植的基础研究及相关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总结笔者近20年来在带血管蒂骨骺瓣移植方面所做的相关应用解剖、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疗效。结果膝下外侧动脉腓骨头骺瓣和臀上动脉深上支髂骨骺瓣均... 目的介绍带血管蒂骨骺瓣移植的基础研究及相关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总结笔者近20年来在带血管蒂骨骺瓣移植方面所做的相关应用解剖、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疗效。结果膝下外侧动脉腓骨头骺瓣和臀上动脉深上支髂骨骺瓣均可作为骨骺游离移植的供区。动物实验表明,带血供的骨骺瓣移植能够成活并保持生长能力。1例膝下外侧动脉腓骨头骺瓣移植重建尺骨远端患者,18年随访示修复的尺骨与对侧几近等长且功能良好。结论带血管蒂骨骺瓣移植是修复儿童长骨骨端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瓣移植 膝下外侧动脉 臀上动脉深上支
原文传递
封闭负压吸引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严重感染性骨外露 被引量:179
2
作者 喻爱喜 余国荣 +4 位作者 邓凯 陶圣祥 潘振宇 张建华 宋九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吸引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严重感染性骨外露的效果。方法12例感染性骨外露创面先行清创及封闭负压吸引(VSD,商品名维斯第),7~10 d后应用组织瓣移位或移植方法覆盖骨外露创面。结果本组12例创面经封闭负压吸引7~10 d后,...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吸引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严重感染性骨外露的效果。方法12例感染性骨外露创面先行清创及封闭负压吸引(VSD,商品名维斯第),7~10 d后应用组织瓣移位或移植方法覆盖骨外露创面。结果本组12例创面经封闭负压吸引7~10 d后,感染得到控制,除骨外露处无肉芽组织生长外,其骨外露周边软组织缺损处均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细菌培养阴性,再次手术行游离植皮及组织瓣移植全部一次成活。结论封闭负压吸引可以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组织瓣移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封闭负压吸引联合组织瓣移植对严重感染性骨外露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引 组织瓣移植 骨外露
原文传递
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 被引量:22
3
作者 潘振宇 喻爱喜 +1 位作者 余国荣 陶圣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3-634,共2页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6年5月,收治12例手掌皮肤缺损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17~45岁。挤伤3例,电锯伤2例,绞伤4例,电烧伤1例...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6年5月,收治12例手掌皮肤缺损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17~45岁。挤伤3例,电锯伤2例,绞伤4例,电烧伤1例,爆炸伤2例。缺损范围5cm×4cm~7cm×7cm。采用VSD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用前臂内、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皮瓣范围6cm×5cm~8cm×8cm。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因血肿压迫出现静脉危象,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患者皮瓣Ⅰ期愈合。供区成活良好。患者获随访4~15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功能评定标准:腕关节、掌指关节功能均为优;1例肌腱功能评分为良,其余为优;感觉评定S11例,S22例,S35例,S3+2例,S42例。结论VSD能减少创面感染机会,为皮瓣修复提供良好组织床。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手掌部组织缺损,具有耐磨、无挛缩、重建感觉以及色泽与原皮肤相近等优点,是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 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手掌 皮肤缺损 修复
下载PDF
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陶圣祥 喻爱喜 +4 位作者 郑晓晖 余国荣 邓凯 张奕 张建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7期3375-3376,共2页
关键词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复合组织瓣修复 临床应用 小腿 远端 肌皮 足部软组织缺损 解剖
原文传递
壳聚糖作为rhBMP-2体外缓释载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吴五洲 喻爱喜 +2 位作者 孙艳玲 祝少博 施晓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将壳聚糖作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载体,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评价rhBMP-2在壳聚糖中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探讨壳聚糖对rhBMP-2缓释作用。方法采用乳液冷冻干燥法制作rhBMP-2/壳聚糖支架,单纯壳聚糖支架为对照。对支架进行大... 目的将壳聚糖作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载体,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评价rhBMP-2在壳聚糖中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探讨壳聚糖对rhBMP-2缓释作用。方法采用乳液冷冻干燥法制作rhBMP-2/壳聚糖支架,单纯壳聚糖支架为对照。对支架进行大体和扫描电镜观察:将支架材料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持续浸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不同时间点浸出液中rhBMP-2的含量,进行累积释放量的动态观察,绘制rhBMP-2释放曲线。结果支架材料的形态学观察呈疏松多孔海绵状;rhBMP-2从支架材料中释放的动力学过程第1天表现为“爆发性”释放(33.2%);第1~7天rhBMP-2出现快速释放,释放曲线呈快速上升直线;第7~14天释放速度减慢;第14~30天出现缓慢而持久的释放,至1个月释放量达81.3%。结论多孔壳聚糖支架对rhBMP-2有缓慢而持久的体外释放作用,可作为rhBMP-2的缓释载体,为rhBMP-2持续发挥骨诱导作用提供初步的实验基础,且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骨形态发生蛋白 缓释 载体
原文传递
踝足部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被引量:6
6
作者 喻爱喜 余国荣 +2 位作者 邓凯 陶圣祥 潘振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踝足部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骨瓣等组织瓣移植修复踝足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78例,其中吻合血管(肌)皮瓣移植术21例,带血管蒂(肌)皮瓣移位术53例,吻合血管骨瓣移植术4... 目的研究踝足部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骨瓣等组织瓣移植修复踝足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78例,其中吻合血管(肌)皮瓣移植术21例,带血管蒂(肌)皮瓣移位术53例,吻合血管骨瓣移植术4例。组织瓣全部成活,随访3月~1年,骨愈合时间8~10周,踝足部大部分恢复保护性感觉,行走正常。结论踝足部组织缺损应用带血管蒂(肌)皮瓣、骨瓣移植、移位术修复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修复 效果
下载PDF
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陶圣祥 喻爱喜 +3 位作者 郑晓晖 邓凯 张奕 张建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7-238,F0004,共3页
目的观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与周围肌肉内血管的吻合情况,为设计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3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系统观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与周围肌肉内血管的吻... 目的观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与周围肌肉内血管的吻合情况,为设计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3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系统观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与周围肌肉内血管的吻合情况。结果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主的浅筋膜血管网与腓肠肌内、外侧头的肌皮穿支吻合,吻合支均为2-3支,内侧头的肌皮穿支较外侧粗大,位置恒定;隐神经营养血管主要通过胫后动脉肌间隙支的肌皮支与比目鱼肌肌支吻合,肌支2-3个,管径(0.5±0.2)mm,均有1-2支静脉伴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分别向内、外侧发出2,3支肌支营养趾长伸肌和腓骨长肌,肌支外径(0.4±0.2)mm,皆有一支静脉伴行,另1-2支筋膜皮支浅出营养皮肤。结论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血供可靠,可以为修复特殊类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提供良好的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肌肉 组织瓣 解剖
原文传递
壳聚糖支架材料与骨髓基质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五洲 孙艳玲 +2 位作者 喻爱喜 王达义 常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壳聚糖支架材料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壳聚糖制成疏松多孔海绵状支架材料,采用体外复合细胞培养技术,将骨髓基质细胞在壳聚糖支架材料中培养,通过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检... 目的初步探讨壳聚糖支架材料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壳聚糖制成疏松多孔海绵状支架材料,采用体外复合细胞培养技术,将骨髓基质细胞在壳聚糖支架材料中培养,通过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检测,观察支架材料对培养细胞的影响。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在壳聚糖支架材料中生长良好,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细胞组与支架一细胞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壳聚糖支架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分泌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壳聚糖支架材料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好,有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支架材料 骨髓基质细胞
原文传递
抗菌性负压封闭吸引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3
9
作者 付涛 喻爱喜 +3 位作者 宋九宏 祝少博 漆白文 吴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42-1543,共2页
目的制备具有抗菌性等生物活性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泡沫材料,并优化生产工艺,使材料具有更理想的孔径、孔隙率及弹性。方法采用混合溶解、乳化发泡、缩醛固定、烘干固化、去酸去醛法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泡沫材料,采用观察测... 目的制备具有抗菌性等生物活性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泡沫材料,并优化生产工艺,使材料具有更理想的孔径、孔隙率及弹性。方法采用混合溶解、乳化发泡、缩醛固定、烘干固化、去酸去醛法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泡沫材料,采用观察测量、重量法、力学测试、细菌培养法检测10组材料的孔径、孔隙率、力学性能及抗菌性。结果研制材料的孔径约增大0.267mm、孔隙率约增大7%,弹性约增强0.120MPa,材料具有明显的抗菌性,抗菌强度随壳聚糖的含量增加而增强。结论研制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泡沫材料孔径、孔隙率及弹性更为理想,并具有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壳聚糖 密封材料 抗菌性 负压吸引
原文传递
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修复踝周部组织缺损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振宇 陈振光 《医学新知》 CAS 2003年第3期160-162,共3页
关键词 带血管蒂组织瓣 修复术 踝周部 软组织缺损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下载PDF
隐神经营养血管复合组织瓣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陶圣祥 喻爱喜 +4 位作者 郑晓晖 余国荣 邓凯 张奕 张建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顺行及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复合组织瓣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侧成人下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观测小腿内侧区浅层中血管、神经的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胫后动脉的肌间隙支中有1~2支较粗大的肌皮支,2支者起始处动... 目的探讨顺行及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复合组织瓣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侧成人下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观测小腿内侧区浅层中血管、神经的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胫后动脉的肌间隙支中有1~2支较粗大的肌皮支,2支者起始处动脉外径为(1.1±0.3)mm,由该肌皮支发出2-3个肌支,外径为(0.5±0.2)mm,穿入比目鱼肌肌质中,与肌内的血管网吻合;骨皮支2支,起始处外径为(1.2±0.3)mm,均发出1~2支骨膜支分布于胫骨骨膜;同时,比目鱼肌中有3~4支肌皮穿支穿出肌质,外径为(0.3±0.2)mm,出肌质后在筋膜内与隐神经营养血管链吻合。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携带比目鱼肌内侧部肌质、胫骨(膜),应用该组织瓣进行转位术修复特殊类型的小腿及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是值得推荐的良好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 外科皮瓣 修复 解剖学
原文传递
壳聚糖作为缓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载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五洲 喻爱喜 +2 位作者 祝少博 施晓文 杜予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将壳聚糖作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载体,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观测rhBMP2在壳聚糖中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探讨壳聚糖对rhBMP2的缓释作用。方法:采用乳液冷冻干燥法制作rhBMP2/壳聚糖支架,单纯壳聚糖支架为对照组。对材料进行... 目的:将壳聚糖作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载体,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观测rhBMP2在壳聚糖中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探讨壳聚糖对rhBMP2的缓释作用。方法:采用乳液冷冻干燥法制作rhBMP2/壳聚糖支架,单纯壳聚糖支架为对照组。对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将支架材料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持续浸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不同时间点浸出液中rhBMP2的含量,进行累积释放量的动态观察,绘制rhBMP2释放曲线。结果:支架材料的形态学观察呈疏松多孔海绵状;rhBMP2从支架材料中释放的动力学过程第1天表现为“爆发性”释放(33.2%);第27天rhBMP2出现快速释放;第814天释放速度减慢;第1530天出现缓慢而持久的释放,至1个月释放量达81.3%。结论:多孔壳聚糖支架对rhBMP2有缓慢而持久的体外释放作用,可作为rhBMP2的缓释载体,为rhBMP2持续发挥骨诱导作用提供初步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骨形态发生蛋白 缓释 载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