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1960-2004年极端强降水时空变化趋势 被引量:180
1
作者 苏布达 姜彤 +1 位作者 任国玉 陈正洪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1期9-14,共6页
1986年以来,长江流域的极端强降水出现了显著增加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量的增加,既是极端降水强度增强,也是极端降水事件显著增加的结果。长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主要发生在东南部和西南部。趋势分析表明,... 1986年以来,长江流域的极端强降水出现了显著增加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量的增加,既是极端降水强度增强,也是极端降水事件显著增加的结果。长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主要发生在东南部和西南部。趋势分析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流域上游极端降水事件峰值提前到6月份出现,与长江中下游极端降水峰值出现的时间几乎同步,这必将加大遭遇性洪水发生的机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洪水的频繁发生,与长江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 时空分布 气候变化 长江流域
下载PDF
我国八个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94
2
作者 张在其 骆福添 +23 位作者 陈兵 陈锋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陈文标 陈玮莹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30-1136,共7页
目的 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院前急救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 目的 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院前急救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6±1.10)min,(14.01±6.82)min,(12.12±5.96)min,(14.08±6.85)min,(42.34±20.21)min和(8.50±4.18)km,院前非死亡组分别为(2.19±1.13)min,(14.15±7.14)min,(11.60±6.72)min,(14.92±6.89)min,(41.86±19.53)min和(8.63±4.31)km,院前死亡组分别为(2.10±1.08)min,(13.68±7.14)min,(25.25±12.34)min,(13.75±6.48)min,(54.74±25.47)min和(7.86±3.91)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09±1.03)min,(13.58±6.78)min,(25.53±12.34)min,(13.60±6.54)min,(53.79±23.77)min和(7.67±3.86)km,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12±1.02)min,(14.10±7.05)min,(24.79±12.08)min,(13.79±6.61)min,(54.80±25.36)min和(7.90±3.92)km.院前死亡组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返回时间、急救半径均明显小于院前非死亡组,前组的现场时间、出车总时间均明显大于后者(P<0.05或P<0.01).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调度时间、返回时间与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组的到达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均明显大于后组,而现场时间明显小于后组(P<0.05或P<0.01).(2)院前急救组、院前非死亡组、院前死亡组、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病例数均以第一季度为最多,其最少时间段分别是4:00-6:00、4:00-6:00、4:00-6:00、22:00-24:00、2:00-4:00,其最多时间段分别是20:00-22:00、20:00-22:00、8:00-10:00、2:00-4:00、8:00-10:00.(3)在241 876例院前急救病例中,创伤类患者是院前急救中最多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前死亡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大中城市 创伤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中毒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湖北省区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90
3
作者 万君 周月华 +1 位作者 王迎迎 郭广芬 《暴雨灾害》 2007年第4期328-333,共6页
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及社会经济易损性两个角度出发,对湖北省暴雨频次、地形、河网密度、土地覆盖以及耕地面积、人均GDP、人口密度等因素,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得到湖北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图。利用... 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及社会经济易损性两个角度出发,对湖北省暴雨频次、地形、河网密度、土地覆盖以及耕地面积、人均GDP、人口密度等因素,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得到湖北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图。利用近10年的灾情资料对风险预估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显示本文统计的基于GIS的湖北省洪灾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洪水灾害 GIS 湖北省
下载PDF
大棚小气候特征及其与大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87
4
作者 刘可群 黎明锋 杨文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107,共7页
为了提高大棚揭闭膜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对武汉城郊冬春季棚内外气温、地温进行了逐时对比观测试验,利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3种天气类型对棚内气温、地温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晴好天气下大棚、双层膜最高气温... 为了提高大棚揭闭膜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对武汉城郊冬春季棚内外气温、地温进行了逐时对比观测试验,利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3种天气类型对棚内气温、地温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晴好天气下大棚、双层膜最高气温分别比棚外大气最高气温高20、24℃左右,夜间温度分别比棚外大气高0.8~3.5℃、3.5~6.5℃,棚内温度日较差在晴好天气下高达30~35℃,气温变化剧烈,一天内可能既要防范高温热害,又要防御低温危害。白天棚内气温与大气温度、太阳高度角关系密切,夜间气温以及10cm地温与大气温度相关显著,并由此建立了棚内气温、地温统计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准确地推算或预测大棚内逐时气温、地温变化,为菜农提供大棚揭闭膜气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温度 太阳高度角 揭膜 模型
下载PDF
樱花花期变化特征及其与冬季气温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79
5
作者 陈正洪 肖玫 陈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209-5217,共9页
根据对武汉大学樱园日本樱花花期连续62a(1947~2008年)的记录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通过前54a(1947~2000年)花期变化趋势及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的分析,寻找关键因子和关键期,建立了花期-气候因子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模式,为气候变化提供有... 根据对武汉大学樱园日本樱花花期连续62a(1947~2008年)的记录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通过前54a(1947~2000年)花期变化趋势及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的分析,寻找关键因子和关键期,建立了花期-气候因子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模式,为气候变化提供有力证据,并对后8a(2001~2008年)花期进行了预报检验。结果表明:(1)54a来,日本樱花始花日期显著提前,每10a提前2.17d,共提前11.72d;落花期略有推迟,每10a推迟0.34d,共推迟1.83d;开花期间持续天数显著增加,每10a增加2.50d,共增加13.55d,这些指标的年际变幅后期明显增大;(2)上年12月到当年3月各月平均气温与始花期均呈负相关,其中2月份、冬季平均气温达极显著,是始花期显著提前的主要原因,2月份、冬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始花期分别提前1.66d和2.86d;(3)利用2月份、冬季平均气温建立了始花期的(非)线性关系模式,对后8a的始花期进行了预报试验和检验,平均误差3d左右,尤其是对2004、2007年的异常早花情况,非线性模式有较好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樱花 始花期 落花期 持续天数 气候变化 花期预报
下载PDF
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55
6
作者 张在其 骆福添 +24 位作者 陈兵 陈锋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张在其1 陈文标 陈玮莹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9期5-7,共3页
目的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心脏性猝死病例特点。方法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院前心脏性猝死的调度时间、到... 目的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心脏性猝死病例特点。方法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院前心脏性猝死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2±1.02)min、(14.10±7.05)min、(24.79±12.08)min、(13.79±6.61)min、(54.80±25.36)min、7.90±3.92(km);②院前心脏性猝死的病例数以第一季度为最多,且最多时间段是8:00~10:00,最少时间段是2:00~4:00;③男性院前心脏性猝死明显多于女性,但年龄明显小于女性;④院前心脏性猝死目击者CPR为4.48%,医护人员现场CPR成功率2.26%。结论①心脏性猝死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最常见的院前死亡原因;②加强心血管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以及普及公众CPR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7
作者 周月华 彭涛 史瑞琴 《暴雨灾害》 2019年第5期494-501,共8页
暴雨洪涝是最为频发、多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开展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是当今防灾减灾中的一项迫切要求。本文基于应用场景时间顺序从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评估、灾后评估三个方面系... 暴雨洪涝是最为频发、多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开展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是当今防灾减灾中的一项迫切要求。本文基于应用场景时间顺序从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评估、灾后评估三个方面系统回顾了前人的研究历史和当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在对研究现状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今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 灾害风险评估 灾前评估 灾中跟踪评估 灾后评估
下载PDF
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附12568例分析 被引量:51
8
作者 张在其 骆福添 +23 位作者 陈兵 陈锋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陈文标 陈玮莹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新医学》 2010年第11期708-711,770,F0003,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死亡病例特点.方法:从中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对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2 568例院前死亡者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 目的:调查中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死亡病例特点.方法:从中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对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2 568例院前死亡者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0±1.08) min、(13.68±7.14) min、(25.25±12.34) min、(13.75±6.48) min、(54.74±25.47) min、(7.86±3.91) 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09±1.03) min、(13.58±6.78) min、(25.53±12.34) min、(13.60±6.54) min、(53.79±23.77) min、(7.67±3.86) km,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12±1.02) min、(14.10±7.05) min、(24.79±12.08) min、(13.79±6.61) min、(54.80±25.36) min、(7.90±3.92) 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与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②院前死亡总体、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病例数月份及季节分布以2月份、第一季度为最多,日时间段分布以8:00~10:00为最多.③院前死亡患者中循环系统、其他、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类的死亡数分别位居第一、二、四、五、八,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最多,其中循环系统类中心脏性猝死死亡最多;创伤、中毒类的死亡分别位居第三、六,均以21~50岁青壮年阶段最多.④男性院前死亡数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数均明显多于女性.⑤院前心脏性猝死占循环系统类死亡的绝大部分(67.33%),目击者现场心肺复苏(CPR)为4.46%,医护人员现场CPR成功率2.21%.结论:①心脏性猝死是中国大中城市最常见的院前死亡原因.②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以及普及公众CPR对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前死亡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湖北省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区域气温序列的影响 被引量:48
9
作者 陈正洪 王海军 +2 位作者 任国玉 向华 薛铃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1-779,共9页
计算湖北省71个气象站1961~2000年间四季、年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倾向率,绘制其等值线分布图,设计并求取武汉站相对郊区代表站、全省的城市代表站、基本和基准站相对乡村代表站的热岛增温速率和贡献率.结果表明:1)40年来气温倾向率多... 计算湖北省71个气象站1961~2000年间四季、年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倾向率,绘制其等值线分布图,设计并求取武汉站相对郊区代表站、全省的城市代表站、基本和基准站相对乡村代表站的热岛增温速率和贡献率.结果表明:1)40年来气温倾向率多为正,即呈增温趋势,但时空分布不均,冬季最低气温增速大,夏季最高气温增速小甚至降温,非对称性变化明显,几乎所有情况后20年增温加剧;2)武汉站、全省城市代表站热岛效应影响存在着显著的随时间增大趋势,武汉年平均、最低、最高气温的热岛增温速率分别为0.2、0.37、0℃/10 a,贡献率分别为64.5%、67.3%、0%,而全省城市代表站年3项气温的热岛增温速率略小,贡献率则可达75%以上,有些情况可达100%,且时间差异、非对称性特征与武汉较一致;3)近40年来全省基本和基准站热岛增温贡献率可达60%以上,近20年来还有50%左右.因此,目前根据国家基本、基准站资料建立的温度序列严重地保留着城市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气温序列 气候变化 非对称变化
下载PDF
湖北省暴雨洪涝致灾指标研究 被引量:53
10
作者 郭广芬 周月华 +2 位作者 史瑞琴 李兰 万君 《暴雨灾害》 2009年第4期357-361,共5页
利用湖北省76站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耿贝尔极值Ⅰ型分布和百分位方法,分别对日最大降水量和过程最大降水量计算湖北省暴雨洪涝各等级的阈值,并统计洪涝历史发生次数,与实际灾害次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虽然强度较大的日降水量也... 利用湖北省76站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耿贝尔极值Ⅰ型分布和百分位方法,分别对日最大降水量和过程最大降水量计算湖北省暴雨洪涝各等级的阈值,并统计洪涝历史发生次数,与实际灾害次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虽然强度较大的日降水量也能导致灾害发生,但过程降水量则能更好地反映持续性降水累积效应的致灾作用;(2)百分位法中"分区域指标"和"全省统一指标"的渍涝次数两者接近,但是轻涝和一般洪涝在三峡河谷地区"全省统一指标"的次数明显小于"分区域指标"的次数,较重洪涝和严重洪涝次数在鄂西北和鄂西南地区"全省统一指标"统计结果明显偏少;(3)与实际洪涝灾害个例对比分析表明,百分位方法中"分区域指标"统计的洪涝灾害次数与各区域代表站的实际灾害次数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贝尔极值Ⅰ型分布 百分位 重现期 洪涝等级阈值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森林土壤有机碳贮藏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1
作者 周晓宇 张称意 郭广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67-1874,共8页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贮藏与全球的碳平衡.气候变化将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及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和转化过程,进而影响森林土壤有机碳贮量及土壤碳动态.温度、降水、大气CO...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贮藏与全球的碳平衡.气候变化将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及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和转化过程,进而影响森林土壤有机碳贮量及土壤碳动态.温度、降水、大气CO2浓度等气候因子对森林土壤碳贮藏均具有重要影响.了解气候变化对森林土壤有机碳贮藏的影响有助于人们科学管理森林碳库以及进一步寻找缓解气候变化的可行途径.为此,本文综述了森林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分布以及升温、降水变化和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森林土壤有机碳贮藏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有关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气候变化 土壤有机碳贮藏 土壤有机质模型 碳汇
原文传递
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3
12
作者 冯琼 涂明义 +8 位作者 张苏明 张武昌 江旺祥 张心平 皇甫留杰 刘涛生 谭龙君 黄娟 汪文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3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进行急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根据急诊急救方式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由家属护送入院就诊,... 目的探讨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进行急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根据急诊急救方式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由家属护送入院就诊,仅行院内急救;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结果、院内急救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到院→开始静脉溶栓时间、患者到院→动脉置鞘时间、动脉置鞘→闭塞血管再通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临床疗效,缩短救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3
13
作者 宋杏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3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急救中心2011年12月~2012年5月实施院前急救及转运护理改良流程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1~11月改良流程管理以前的120例院前急救患者为...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急救中心2011年12月~2012年5月实施院前急救及转运护理改良流程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1~11月改良流程管理以前的120例院前急救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及转运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诊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急诊入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的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抢救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 改良流程
下载PDF
湖北省近45年降水气候变化及其对旱涝的影响 被引量:49
14
作者 刘可群 陈正洪 +1 位作者 张礼平 刘安国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8-64,共7页
从气候倾向率、旱涝倾斜度以及强降水过程次数与强度等方面,对湖北省72个气象台站近45年雨量观测资料及来自于中国农业部信息中心网站洪涝干旱受灾面积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5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湖北东部,尤其是江汉... 从气候倾向率、旱涝倾斜度以及强降水过程次数与强度等方面,对湖北省72个气象台站近45年雨量观测资料及来自于中国农业部信息中心网站洪涝干旱受灾面积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5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湖北东部,尤其是江汉平原东南部的年雨量呈增加趋势,而年降雨天数有减少的趋势;年雨量的增加主要是大雨或强降水增多造成的;湖北省强降水过程及其中心强度呈增多和加强趋势。雨量增多、雨强加大、围湖造田、江河水位高出江汉平原地表以及江汉平原自然下沉等因素加大加快了旱涝灾害程度与频率,应当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倾向率 倾斜度 旱涝灾害
下载PDF
基于GIS淹没模型的流域暴雨洪涝风险区划方法 被引量:48
15
作者 李兰 周月华 +4 位作者 叶丽梅 彭涛 史瑞琴 刘旭东 王东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在求取漳河流域雨洪曲线,分析流域历史暴雨洪涝风险个例基础上,确定流域致灾临界面雨量和洪涝风险水位段。采用耿贝尔极值I型分布法求取流域不同重现期面雨量,基于GIS的暴雨洪涝淹没模型,利用D8及曼宁公式计算不同重现期面雨量淹没范围... 在求取漳河流域雨洪曲线,分析流域历史暴雨洪涝风险个例基础上,确定流域致灾临界面雨量和洪涝风险水位段。采用耿贝尔极值I型分布法求取流域不同重现期面雨量,基于GIS的暴雨洪涝淹没模型,利用D8及曼宁公式计算不同重现期面雨量淹没范围和水深;运用灾害风险原理,制作漳河流域暴雨洪涝风险区划。同时,对湖北省钟祥市行政区域制作了风险区划图,并与实际灾情进行了比较,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区与高风险区对应较好。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观表达暴雨洪涝灾害的形成,也反映了流域及研究区域内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有较清楚的物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暴雨洪涝 淹没 风险区划
下载PDF
湖北省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划研究 被引量:46
16
作者 刘可群 陈正洪 夏智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8-893,共6页
利用武汉、宜昌等7个站点1961-2004年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与日照百分率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湖北省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参数,推算出广大无辐射观测地区的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结合日照时数、晴天日数、阴天日数等指标,对湖北省... 利用武汉、宜昌等7个站点1961-2004年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与日照百分率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湖北省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参数,推算出广大无辐射观测地区的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结合日照时数、晴天日数、阴天日数等指标,对湖北省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全国太阳能资源区划为基础,制定了湖北省太阳能资源区划指标,开展了湖北省太阳能区划工作。结果表明:湖北太阳能资源北多南少,同纬度相比,平原多,山区少;太阳能资源夏季最丰富,尤其是8月,总辐射、日照时数、晴天日数均为全年最高,湖北东部秋季大气层结稳定,太阳能资源仅次于夏季;冬季虽然晴天较多,但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夜长昼短,总辐射全年最低。将全省太阳能资源分为3个区,鄂东北7-12月每月有近一半或以上的晴天,为1级可利用区,也是湖北太阳能资源最佳区域;江汉平原、鄂东南、鄂北岗地部分地区等地为2级可利用区,是光电与光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的最佳区域;鄂西南、长江河谷地区为太阳能贫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日照时数 晴天日数 阴天日数 区划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省水稻高温热害时空分布 被引量:49
17
作者 万素琴 陈晨 +3 位作者 刘志雄 周月华 邓环 高素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9年第S2期316-319,共4页
利用湖北省1961-2005年气象资料、水稻产量资料、水稻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早、中稻孕穗-乳熟期高温热害时空变化规律。得出:①中稻高温热害以20世纪60年代最重,2001-2005年次之,20世纪80年代最轻;早稻高温热害以2001-2005年最多,60... 利用湖北省1961-2005年气象资料、水稻产量资料、水稻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早、中稻孕穗-乳熟期高温热害时空变化规律。得出:①中稻高温热害以20世纪60年代最重,2001-2005年次之,20世纪80年代最轻;早稻高温热害以2001-2005年最多,60年代第二,80年代最少;21世纪初有加重的趋势。②中稻高温热害日数表现为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早稻高温热害日数,自西向东递增。③对中稻而言,鄂东地区和鄂西北岗地部分地区,有20%以上年份出现高温热害并导致产量减少3%以上,鄂西南东部、鄂西北大部、江汉平原及鄂东北部也有10%~20%的年份出现高温热害并导致产量减少3%以上;对早稻而言,鄂东地区和江汉平原有15%以上年份出现早稻高温热害并导致产量减少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热害 时空分布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雾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8
作者 牛生杰 陆春松 +7 位作者 吕晶晶 徐峰 赵丽娟 刘端阳 岳岩裕 周悦 于华英 王天舒 《气象科技进展》 2016年第2期6-19,共14页
雾对交通运输、人体健康和农产品质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系统全面地认识雾过程,对雾的预警预报、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从雾的气候特征、宏观特征、微观特征,雾与湍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雾的化学... 雾对交通运输、人体健康和农产品质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系统全面地认识雾过程,对雾的预警预报、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从雾的气候特征、宏观特征、微观特征,雾与湍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雾的化学特征,雾的遥感监测,数值模拟,以及人工消雾等方面,对近年来我国在雾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回顾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产品质量 交通运输 人体健康 预警预报 经济建设 身体健康 气候特征
下载PDF
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候事件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技术 被引量:47
19
作者 万素琴 周月华 +3 位作者 李兰 史瑞琴 郭广芬 陈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0-46,共7页
评估极端气候事件,往往用某一项极端气候要素进行分析评估,如暴雨量、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等。2008年初出现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具有雨雪量大、持续雨雪时间长、积雪深、积雪时间长、低温持续时间长、但极端最低气温不低的特点,用其... 评估极端气候事件,往往用某一项极端气候要素进行分析评估,如暴雨量、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等。2008年初出现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具有雨雪量大、持续雨雪时间长、积雪深、积雪时间长、低温持续时间长、但极端最低气温不低的特点,用其中任一因子评估定位该过程,都不能全面反映该过程的综合影响特征。提出低温雨雪过程综合指数的概念,用最长连续雨雪日数及期间雨雪总量作为评估雨雪部分的两项指标,日平均气温≤0.5℃的连续日数、过程平均气温和过程极端最低气温三个要素作为评估低温部分的三项指标,将五个指标分别无量纲化后,采用等权重技术方案建立综合指数计算模型。计算湖北10个代表站建站以来逐年最长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综合指数,分析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综合指数历史排位、历史重现期,从而对该过程进行评估定位,结果比较客观,方法简单可行,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冰冻 多指标 综合评估技术
下载PDF
基于ROC曲线与确定性系数法集成模型的三峡库区奉节县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40
20
作者 刘月 王宁涛 +2 位作者 周超 谢家龙 李远耀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70,共10页
滑坡易发性评价是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估和防控的基础。以滑坡灾害高易发区三峡库区奉节县为研究区,首先初步选取坡度、坡向、高程、剖面曲率、断裂带距离、岩土体类型、水系距离、降雨量、道路距离和植被覆盖度10项基本指标,构建滑坡易... 滑坡易发性评价是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估和防控的基础。以滑坡灾害高易发区三峡库区奉节县为研究区,首先初步选取坡度、坡向、高程、剖面曲率、断裂带距离、岩土体类型、水系距离、降雨量、道路距离和植被覆盖度10项基本指标,构建滑坡易发性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频率比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分级;然后,采用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定量分析各评价指标对滑坡易发性建模精度的影响程度,确定对研究区滑坡易发性建模影响的关键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分别应用确定性系数法和逻辑回归模型对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进行建模与分区,并对比分析两种模型评价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确定性系数法的成功率和预测率为82.1%和82.0%,其值高于逻辑回归模型的80.5%和79.5%;确定性系数法中92.24%的滑坡分布在高易发区和较高易发区,其值高于逻辑回归模型的80.65%,表明集成ROC曲线法与确定性系数法的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具有可靠性和精确性,可为完善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理论和技术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滑坡易发性评价 ROC曲线 确定性系数法 逻辑回归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