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
1
作者 蓝梅平 周瑞玲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81-185,共5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5例散发的基因诊断为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患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资料。5例患者经基因诊断明确出现周围髓鞘蛋白22(PMP22)基因杂合缺失突变。所有患者均以轻微受压后反复出现手部麻木或足部下垂为特点。神... 本文回顾性分析5例散发的基因诊断为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患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资料。5例患者经基因诊断明确出现周围髓鞘蛋白22(PMP22)基因杂合缺失突变。所有患者均以轻微受压后反复出现手部麻木或足部下垂为特点。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弥漫性感觉运动神经损害,神经易嵌压部位出现局部传导阻滞,以脱髓鞘损害为主,感觉神经累及轴索损害。对于临床症状以单神经病表现,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提示广泛的神经传导异常的患者,尤其是在易嵌压部位出现脱髓鞘改变的患者,需重视HNPP可能,应行PMP22基因检测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肌电图 神经电生理 基因 周围髓鞘蛋白22
下载PDF
JAK2V617F突变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缺血性卒中10例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詹自雄 陈宏 蓝梅平 《当代医学》 2024年第8期157-161,共5页
目的分析JAK2V617F突变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并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1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7例及武平县医院收治的3例JAK2V617F突变性ET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临床表现... 目的分析JAK2V617F突变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并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1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7例及武平县医院收治的3例JAK2V617F突变性ET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骨髓细胞学)、影像学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10例JAK2V617F突变性ET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多发性脑梗死7例,单发性脑梗死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MRI显示3例患者病灶存在出血转化。9例脑梗死患者行血管评估,7例存在大动脉中重度狭窄或者闭塞。1例超急性期就诊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症状好转。二级预防:6例使用抗血小板、联合骨髓增生抑制剂,病情改善;3例起初仅用抗血小板治疗,病情反复,加用羟基脲治疗后2例病情改善。结论JAK2V617F突变性ET常引起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多发性脑梗死且病灶较易出血,在抗血小板的基础上加用骨髓增生抑制剂可能有利于预防病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JAK2V617F突变 卒中 影像学
下载PDF
22例神经梅毒并发癫痫的临床与EEG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晶贞 苗佳音 +2 位作者 汪柳霞 陈星宇 林尚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是梅毒螺旋体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以发生在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NS按受累部位不同分为5种类型:无症状NS、脑脊膜梅毒(梅毒性脑膜炎和梅毒性硬脑膜炎)、脑膜血管梅毒、实质性NS(麻痹痴呆和脊...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是梅毒螺旋体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以发生在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NS按受累部位不同分为5种类型:无症状NS、脑脊膜梅毒(梅毒性脑膜炎和梅毒性硬脑膜炎)、脑膜血管梅毒、实质性NS(麻痹痴呆和脊髓痨)及树胶肿性NS。此外,由于抗生素的应用、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的增多及梅毒治疗不充分等,NS出现越来越多不典型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共济失调、外周局灶性麻痹及癫痫发作等[1]。国外文献报道约14%~60%的NS以成年发作的癫痫首发症状,罕见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ilepticus,SE)[2],国内目前尚无此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癫痫 EEG特征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尚勋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6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血管内介入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武平县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奇偶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参照组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研...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血管内介入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武平县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奇偶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参照组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研究组采取氯吡格雷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脑血流参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参照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均长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流相关指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1%,高于参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的应用,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作用显著。同时,该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脑血流参数方面优势明显,可改善其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内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5
作者 赖开燕 饶金峰 温良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4期84-87,共4页
目的 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武平县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双盲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常... 目的 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武平县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双盲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中联合应用丁苯酞与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233.45±12.62)pg/L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82,P<0.05);观察组一氧化氮水平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内皮功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诊取栓术中诊断颈动脉蹼并行支架植入术一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蓝梅平 饶金峰 +1 位作者 温良 钟宪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44-47,共4页
颈动脉蹼为隐源性卒中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目前对其诊治认识尚浅,通过病历报道及文献复习,增强对颈动脉蹼诊治的认识。方法:病历报道并文献复习。结果:DSA联合颈部血管彩超诊断颈动脉蹼,并行支架植入术,对颈动脉蹼的诊治是可行的。结论... 颈动脉蹼为隐源性卒中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目前对其诊治认识尚浅,通过病历报道及文献复习,增强对颈动脉蹼诊治的认识。方法:病历报道并文献复习。结果:DSA联合颈部血管彩超诊断颈动脉蹼,并行支架植入术,对颈动脉蹼的诊治是可行的。结论:颈动脉蹼是隐源性卒中重要危险因素,DSA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可帮助对颈动脉蹼的诊断,支架置入术对于颈动脉蹼是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彩超联合DSA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奥卡西平对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尚勋 饶金峰 +2 位作者 温良 赖开燕 吴秋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13期87-88,共2页
目的分析奥卡西平对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认知功能、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福建省武平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94例,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卡马西平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奥卡西平对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认知功能、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福建省武平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94例,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接受奥卡西平治疗。综合测评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同时评估治疗前后2组患者脑电图评定情况及脑电图频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全量表智商(FIQ)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脑电图评定情况正常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痫样放电增加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显著好转、好转与无变化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α波、δ波、θ波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δ波高于治疗前,θ波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α波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α、θ波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δ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卡西平治疗部分性发作癫痫,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并且不会对患者脑电图产生较大影响,故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卡西平 部分性发作癫痫 认知功能 脑电图
下载PDF
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胆固醇结晶栓塞1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饶金峰 赖开燕 王文芳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91-192,共2页
胆固醇结晶栓塞(cholesterol crystal embolism,CCE)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破裂,导致其中的胆固醇结晶剥离后脱落,随血流栓塞远端末梢血管造成组织缺血和坏死的综合征1。我院2018年成功救治1例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CCE,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椎动脉支架 胆固醇结晶栓塞(CCE)
下载PDF
尿激酶静脉溶栓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PT、TT、FIB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温良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尿激酶静脉溶栓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龙岩市武平县医院收治的6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 目的研究尿激酶静脉溶栓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龙岩市武平县医院收治的6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注射用尿激酶治疗,30例)与B组(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治疗,30例),两组患者均治疗7 d,并于治疗后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及凝血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B组的80.00%;与治疗前比,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BI评分均显著升高,A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B组,而BI评分高于B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6 h A组患者PT、TT均显著延长,且A组患者PT、TT较B组延长,而两组患者血浆FI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A组显著低于B组(均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可有效提高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溶栓效果较好,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脑梗死 尿激酶 神经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尚勋 饶金峰 +2 位作者 温良 赖开燕 吴秋鸿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发病或最近正常时间为6 h内的急性脑梗死87例,依据患者是否接受尿激酶溶栓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入院时、治疗后24 h、出院时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发病或最近正常时间为6 h内的急性脑梗死87例,依据患者是否接受尿激酶溶栓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入院时、治疗后24 h、出院时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患者出院时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对比入院时,治疗后24 h和出院时的治疗组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单因素分析发现尿激酶溶栓是出院时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OR=0.20, 95%CI 0.08~0.50,P=0.001)。调节相关混杂因子后,尿激酶溶栓仍是出院时预后不良的强保护因素(OR=0.16, 95%CI 0.05~0.51,P=0.002)。结论静脉给予尿激酶溶栓是急性脑梗死短期不良预后的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静脉溶栓 脑梗死 预后不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