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凋落物去除/保留对杉木人工林林窗和林内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灿 江灿 +2 位作者 范海兰 林勇明 吴承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为探讨去除/保留凋落物对林窗内外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明确去除/保留凋落物条件下杉木人工林林窗内外土壤呼吸主要影响因子,改进经营管理措施和保持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在福州白沙国有林场内选取本底基本相同和经营措施接近... 为探讨去除/保留凋落物对林窗内外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明确去除/保留凋落物条件下杉木人工林林窗内外土壤呼吸主要影响因子,改进经营管理措施和保持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在福州白沙国有林场内选取本底基本相同和经营措施接近的12年生杉木人工林及其林窗,分别采用去除和保留凋落物处理,在每月晴好天气通过Licor-8100A对其凋落物量、土壤呼吸、土壤温度、湿度进行了1a(2014年3月—2015年2月)的定点观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凋落物输入量处理下杉木人工林窗内外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动态特征、土壤呼吸和环境因子关系,结合方差分析等解释土壤呼吸的拟合模型,结果表明:1)杉木林林窗、林内土壤呼吸速率年平均值分别为2.47μmol m^(-2)s^(-1)和2.13μmol m^(-2)s^(-1);去除凋落物后,分别减少了22.89%、25.89%;林窗内外均是7月份出现最大值,去除凋落物后分别为(3.65±0.14)μmol m^(-2)s^(-1)和(2.85±0.08)μmol m^(-2)s^(-1);保留凋落物分别为(4.26±0.34)μmol m^(-2)s^(-1)和(3.61±0.34)μmol m^(-2)s^(-1);1月值最小,去除凋落物分别为(0.9±0.04)μmol m^(-2)s^(-1)和(0.83±0.03)μmol m^(-2)s^(-1),保留凋落物分别为(1.02±0.041)μmol m^(-2)s^(-1)和(0.92±0.05)μmol m^(-2)s^(-1)。2)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杉木人工林林窗内外土壤呼吸68.63%—77.28%;3)林窗、林内去除和保留凋落物处理的土壤呼吸与土壤5cm深的温、湿度间显著相关;4)林窗、林内土壤温、湿度的双因素模型均比单因素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动态变化。林窗、林内去除凋落物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分别为1.39和1.37,差异不显著(P=0.634);保留凋落物的Q10值分别为1.40和1.55,差异显著(P=0.010)。研究结果为揭示杉木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以及其驱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林窗 碳源 杉木
下载PDF
沿海湿地松防护林粗木质残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灿 林勇明 +4 位作者 林宇 洪滔 李键 吴承祯 沈少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86-93,共8页
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结构、功能要素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中不可或缺环节。对我国重要沿海防护林之一的湿地松林CWD的胸径、长度、材积和腐烂等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沿海湿地松防护林CWD占现存木的5.45(... 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结构、功能要素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中不可或缺环节。对我国重要沿海防护林之一的湿地松林CWD的胸径、长度、材积和腐烂等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沿海湿地松防护林CWD占现存木的5.45(±6.39)%,径级分布平均介于2.5~17.5cm;长度分布在0~20 m,但主要集中分布在0~2.4 m;材积分布于0~0.14 m^3;腐烂等级1级最少,3级最多,平均分布于3.0~3.4级。CWD贮量主要由数量和长度共同决定,而与腐烂等级间相关性不显著。风等外力影响仍是湿地松防护林粗木质残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各级湿地松在腐烂的分解过程存在细微差异,幼龄林阶段仍是受到风害成倒伏的主要时期。研究结果为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的经营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木质残体 沿海防护林 湿地松 福州
下载PDF
福州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耦合度分析 被引量:62
3
作者 胡喜生 洪伟 吴承祯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6-1223,共8页
在构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城市化2个子系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价值系数法核算福州市各种土地生态服务的价值,并提出采用匀滑技术来弥补城市化系统个别指标数据片断的缺失,最后,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2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模型,探... 在构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城市化2个子系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价值系数法核算福州市各种土地生态服务的价值,并提出采用匀滑技术来弥补城市化系统个别指标数据片断的缺失,最后,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2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模型,探讨了不同序参量上、下限的选择对系统耦合关系的影响,并对福州市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测定和互动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序参量上、下限值的选择对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系统的耦合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区域时间序列总体变化趋势的影响不大。②福州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在2000年处于磨合阶段,而后进入高水平的耦合阶段,且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值处于0.36~0.82之间,除了2000年处于低度协调,2000年以后均处于中度协调及以上水平。③动态耦合模型与容量耦合函数模型两者计算得到的耦合度变化规律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城市化 耦合度 福州
下载PDF
铜陵矿区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迁移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38
4
作者 叶宏萌 袁旭音 赵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53-1859,共7页
测定铜陵矿区的新桥至顺安河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的全量和形态,并结合环境条件分析它们的迁移变化特征,以阐明不同重金属对河流沉积物环境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该区域沉积物重金属除Cr外,Cu、Zn、Pb、Cd的均值皆远超长江下游沉积物背景值... 测定铜陵矿区的新桥至顺安河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的全量和形态,并结合环境条件分析它们的迁移变化特征,以阐明不同重金属对河流沉积物环境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该区域沉积物重金属除Cr外,Cu、Zn、Pb、Cd的均值皆远超长江下游沉积物背景值,其中以Cu和Cd最显著.重金属横向迁移结果显示,矿山重金属会随着沉积物的距离增加而显著降低,新桥河沉积物的迁移变化显著高于顺安河沉积物.重金属Cu、Zn、Pb、Cr皆以残渣态为优势,Cd则以酸提取态为主;迁移过程中Cu、Zn、Cr残渣态逐步增加,毒性减弱;Pb、Cd的活性态比例增大,仍有较高的释放风险.重金属的纵向迁移结果表明,离矿山的位置远近对沉积柱金属的总量和形态起决定作用;新桥河沉积物金属总量高、活性组分多且垂向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说明尾矿堆积速度较快且释放风险较高;顺安河金属总量较低但垂向变化幅度较大,且多种元素的变化趋势不同,说明矿区下游河流沉积物既受尾矿的影响,也受河流流域物质本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迁移 铜陵矿区 新桥河 顺安河
下载PDF
武夷岩茶核心种植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灵 梁彦兰 +4 位作者 张玉 江慧华 蔡晓熹 周艳 俞建安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30-736,共7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测定了武夷山风景区和九曲溪生态保护区内岩茶土壤重金属含量和肥力指标,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Cu、Zn、Pb、Cr和Ni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3.12~66.13mgkg^-1、7...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测定了武夷山风景区和九曲溪生态保护区内岩茶土壤重金属含量和肥力指标,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Cu、Zn、Pb、Cr和Ni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3.12~66.13mgkg^-1、76.51~145.69mgkg^-1、44.92—94.72mgkg^-1、50.33—65.83mgkg^-1和17.75~35.40mgkg^-1,均在我国土壤背景值范围内,整体上高于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均低于无公害茶园土壤标准。(2)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武夷山风景区内茶园土壤重金属达到轻污染,九曲溪生态保护区内的茶园土壤重金属达到中污染;根据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单一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40,多元素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150,茶园土壤重金属为轻微生态危害。(3)茶园土壤肥力中等,基本适宜于无公害茶园的建设,但九曲溪生态保护区内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高达112.52mgkg^-1,因此磷素向区域内水体流失的风险较大,应引起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土壤质量 茶园 武夷山
原文传递
铅(Ⅱ)离子印迹复合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热力学与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27
6
作者 范荣玉 郑细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1-1659,共9页
以聚丙烯微孔膜(MPPM)为支撑,通过物理包埋和紫外线诱导共价键合组合法固定二苯甲酮,再通过紫外线引发丙烯酸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共聚制备了Pb(Ⅱ)离子印迹复合膜。采用平衡吸附和竞争渗透实验考察了印迹复合膜对Pb(Ⅱ)离子的吸... 以聚丙烯微孔膜(MPPM)为支撑,通过物理包埋和紫外线诱导共价键合组合法固定二苯甲酮,再通过紫外线引发丙烯酸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共聚制备了Pb(Ⅱ)离子印迹复合膜。采用平衡吸附和竞争渗透实验考察了印迹复合膜对Pb(Ⅱ)离子的吸附与选择能力。结果发现,印迹复合膜对Pb(Ⅱ)具有良好的吸附及渗透选择性,其对Pb(Ⅱ)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Cu(Ⅱ)和Zn(Ⅱ)的2.86倍和2.75倍,48h的渗透量分别为Cu(Ⅱ)和Zn(Ⅱ)的3.8倍和3.1倍;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与平衡吸附数据相当吻合(R2≥0.991),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印迹复合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8,ΔQ<10%),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印迹复合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自由能变(ΔG)、吸附焓变(ΔH)及吸附熵变(ΔS)均为负值,说明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的过程;|ΔH|>|TΔS|,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焓驱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印迹复合膜 重金属离子 吸附热力学 吸附动力学 渗透选择性
下载PDF
氮、硫沉降对尾巨桉和杉木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谢海慧 龚秦文 +5 位作者 吴承祯 林勇明 李键 陈灿 范海兰 洪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562,共8页
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法设计模拟氮(N)、硫(S)沉降的盆栽试验,以Na2SO4为硫源、46%CO(NH2)2为氮源,其中氮沉降梯度为N1(0 kg hm-2 a-1)、N2(50 kg hm-2 a-1)、N3(100 kg hm-2 a-1),硫沉降梯度为S1(0 kg hm-2 a-1)、S2(15kg hm-2 a-1)、S3(30... 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法设计模拟氮(N)、硫(S)沉降的盆栽试验,以Na2SO4为硫源、46%CO(NH2)2为氮源,其中氮沉降梯度为N1(0 kg hm-2 a-1)、N2(50 kg hm-2 a-1)、N3(100 kg hm-2 a-1),硫沉降梯度为S1(0 kg hm-2 a-1)、S2(15kg hm-2 a-1)、S3(30 kg hm-2 a-1).模拟试验6个月后,测定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的SPAD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探讨氮、硫沉降处理下两树种幼苗光合特性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一中氮沉降显著促进两树种幼苗Pn的上升(P<0.05),且单一高氮沉降显著促进杉木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上升(P<0.05),表明单一氮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两树种幼苗的光合能力.尾巨桉幼苗各光合指标受单一硫沉降胁迫的影响较杉木幼苗更为显著,前者的SPAD值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中硫处理下均显著下降(P<0.05),Pn反之;而后者仅SPAD值在中、高硫处理下显著上升(P<0.05).氮、硫复合沉降下,尾巨桉幼苗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0.05);杉木幼苗仅中氮高硫组的SPAD值和高氮高硫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P<0.05).综上,与单一氮、硫沉降相比,氮、硫复合沉降的交互效应并未显著增强两树种幼苗的光合特性,但两树种幼苗间对模拟氮、硫沉降的响应和耐受机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硫沉降 尾巨桉 杉木 SPAD值 可溶性蛋白含量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参数
原文传递
氮-硫沉降对邓恩桉及杉木人工林凋落物C和N残留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婷 包和林 +3 位作者 吴承祯 林勇明 洪伟 李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9,共9页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设计,以Na2SO4为硫源、46%CO(NH2)2为氮源模拟氮-硫沉降,分析了不同氮-硫沉降水平下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 Maiden)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凋落物中C和N残留率的动态变化,并采用Ol...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设计,以Na2SO4为硫源、46%CO(NH2)2为氮源模拟氮-硫沉降,分析了不同氮-硫沉降水平下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 Maiden)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凋落物中C和N残留率的动态变化,并采用Olson指数模型对C和N分解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不同氮-硫沉降水平下,在1年内随处理时间延长邓恩桉和杉木凋落物的C和N残留率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且N较难释放,总体表现为"释放-富集-释放"的动态过程;但在不同氮-硫沉降水平下及不同处理时间凋落物中C和N残留率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凋落物中C和N分解的Olson指数模型的相关性总体上达到极显著或显著(P<0.05)水平;邓恩桉和杉木凋落物中C和N的平均分解系数分别为0.877和0.208、0.704和0.600,平均周转期分别为3.148和15.877 a,4.090和4.947 a,显示凋落物中C释放速率大于N,杉木凋落物的C周转期大于邓恩桉但其N周转期则小于后者。在Na2SO4164 kg·hm-2·a-1的水平下,氮沉降对邓恩桉凋落物的C和N释放及杉木凋落物的N释放有促进作用,但对杉木凋落物的C释放有抑制作用;在46%CO(NH2)2150或256 kg·hm-2·a-1的水平下,硫沉降也具有同样的作用。随分解时间的延长,邓恩桉凋落物的C/N值呈波动但总体减小的趋势,而杉木凋落物的C/N值呈波动趋势;但在不同氮-硫沉降水平下凋落物的C/N值均有极显著差异,且邓恩桉凋落物C/N值的变化幅度总体上大于杉木凋落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设计 邓恩桉 杉木 凋落物分解 模拟氮一硫沉降 C和N残留率
下载PDF
福建省稻米中的砷水平及其健康风险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刚 郑茂钟 朱永官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55,共8页
为更好了解区域水平上水稻(OryzasativaL.)砷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在福建省9个地区采集了206份水稻样品并对其总砷和无机砷含量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水稻精米中总砷平均含... 为更好了解区域水平上水稻(OryzasativaL.)砷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在福建省9个地区采集了206份水稻样品并对其总砷和无机砷含量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水稻精米中总砷平均含量为(0.105±0.091)mg·kg-1,无机砷平均含量为(0.045±0.019)mg·kg-1。全省所有样品中无机砷含量符合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标准(MCL)0.15mg·kg-1。通过膳食调查的数据和水稻无机砷含量对每天通过稻米消费无机砷摄入量进行了计算,全省平均每天无机砷摄入量为13.50μg,并且9个地区每天无机砷摄入量均超过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所规定的最大限量标准10μg·d-1。根据无机砷摄入量和癌症斜率因子所构建的癌症风险模型结果表明,福建省稻米无机砷所引起的癌症风险为每100000有37.5人,虽然低于中国的平均水平(每100000有61人),但是超过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所规定的可以接受的癌症风险的上限(每100000人有10人)。因此,需要进一步通过流行病学方面的调查来确定福建省稻米无机砷摄入和健康风险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精米 无机砷 癌症风险
下载PDF
聚乳酸/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良壁 温荣伟 +1 位作者 林权 刘瑞来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6-69,共4页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木粉为填料,分别采用热压成型和注塑成型方法制备了PLA/木粉复合材料。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木粉用量由20%增加到60%时,PLA/木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由41.83 MPa降至15.96MPa;弹性模量由1 035.96 MPa降至283.43 MPa,...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木粉为填料,分别采用热压成型和注塑成型方法制备了PLA/木粉复合材料。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木粉用量由20%增加到60%时,PLA/木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由41.83 MPa降至15.96MPa;弹性模量由1 035.96 MPa降至283.43 MPa,断裂伸长率由7.04%降至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木粉 注塑成型 热压成型
原文传递
闽东南海岸带山地几种树种海拔资源位的叶绿素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洪滔 吴承祯 +5 位作者 陈灿 谢安强 李键 林勇明 范海兰 林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9,共5页
对闽东南海岸带代表山地灵石山次生林的2种优势乔木和3种优势灌木的叶绿素含量及其不同海拔资源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米槠和猴欢喜2种乔木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围涎树、罗伞树和九节木3种灌木的叶... 对闽东南海岸带代表山地灵石山次生林的2种优势乔木和3种优势灌木的叶绿素含量及其不同海拔资源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米槠和猴欢喜2种乔木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围涎树、罗伞树和九节木3种灌木的叶绿素含量没有随海拔升高出现明显变化的趋势;5种树种中唯有米槠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海拔资源位上具有极显著差异;300和400 m两个海拔资源位乔木与灌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显著;300-700 m海拔资源位2种乔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极显著;200-400 m海拔资源位同种灌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不显著,而不同种灌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极显著.表明植物能够根据其所处的海拔资源位来调整叶绿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石山 海拔 叶绿素 SPAD值
下载PDF
沿海湿地松防护林土壤pH值空间变异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灿 洪滔 +3 位作者 林勇明 李键 洪伟 吴承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45-50,I0001,共7页
以福建省福州市22年生沿海湿地松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样地法和地统计学方法,结合实验测定并分析了0~20(Ⅰ)、20~40(Ⅱ)、40~60 cm(Ⅲ)土层pH值的统计学分布和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该湿地松林土壤pH值整体呈强酸性,... 以福建省福州市22年生沿海湿地松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样地法和地统计学方法,结合实验测定并分析了0~20(Ⅰ)、20~40(Ⅱ)、40~60 cm(Ⅲ)土层pH值的统计学分布和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该湿地松林土壤pH值整体呈强酸性,Ⅰ、Ⅱ、Ⅲ土层pH值分别为4.59、4.86和4.90,相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75%、5.01%和7.63%;Ⅰ、Ⅱ、Ⅲ土层pH值块金效应值分别为0.859、0.136和1.000;空间变异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线性有基台值模型、指数模型和线性有基台值模型.克里格最优内插值分析表明,Ⅰ层和Ⅲ层土壤pH值主要由结构因素决定,Ⅱ层土壤pH值则受林分部分影响;该林土壤酸化主要受土壤母质、酸雨和林分等因素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沿海防护林 土壤PH值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下载PDF
钒掺杂TiO_2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穆寄林 刘瑞来 +1 位作者 刘俊劭 赵升云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3-866,共4页
以体积比为1:2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丙酮为溶剂、钛酸四丁酯[Ti(OiPr)4]和氯化钒[VCl3]为前驱体、醋酸纤维素(CA)为模板,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V-TiO2/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将V-TiO2/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用0.1 mol/L NaOH/乙醇溶液水解得... 以体积比为1:2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丙酮为溶剂、钛酸四丁酯[Ti(OiPr)4]和氯化钒[VCl3]为前驱体、醋酸纤维素(CA)为模板,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V-TiO2/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将V-TiO2/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用0.1 mol/L NaOH/乙醇溶液水解得到V-TiO2/纤维素纳米纤维。在500℃煅烧V-TiO2/纤维素纳米纤维5 h,得到直径为(200±53)nm的V-TiO2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纤维形貌、物相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染料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纤维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杂少量V后,TiO2对紫外光的最大吸收峰和吸收带边发生了红移,说明V-TiO2对光响应更宽、光利用率更高。TiO2和V-TiO2纳米纤维在20min内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分别为67%和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钒掺杂二氧化钛 光催化降解 锐钛矿 纳米纤维 罗丹明B
原文传递
蒋家沟泥石流滩地不同堆积时期土壤肥力质量演变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杜锟 严思维 +6 位作者 张广帅 林勇明 邓浩俊 陈爱民 吴承祯 王道杰 邵树枞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2-769,共8页
土壤肥力质量是影响泥石流滩地土地利用和生态恢复的重要因素,为探究时间序列上泥石流滩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趋势,采用嵌套设计方法选择近期(0-10年)、中期(10-20年)和早期(>20年)泥石流滩地为处理样地,同时以近期泥石流堆积滩地作... 土壤肥力质量是影响泥石流滩地土地利用和生态恢复的重要因素,为探究时间序列上泥石流滩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趋势,采用嵌套设计方法选择近期(0-10年)、中期(10-20年)和早期(>20年)泥石流滩地为处理样地,同时以近期泥石流堆积滩地作为对照样地,通过测定不同滩地的林地、耕地、草地和荒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共16种指标),并利用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法对不同堆积时期滩地的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堆积时期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促使泥石流滩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产生差异,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表现出早期堆积滩地(0.54)>中期堆积滩地(0.53)>近期堆积滩地(0.31)的特征;近、中、早期滩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质量评分均以耕地(46、82、83)和林地(47、79、75)最高,草地(26、42、41)次之,荒地(03、10、15)最低,且林地土壤肥力质量表现出退化的趋势.本研究表明,随堆积时间增长,泥石流滩地土壤肥力质量提高,其变化速率先快后慢,但不合理的栽植和耕种可能导致泥石流滩地土壤肥力质量退化.因此,加强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和实施养分归还等对于泥石流滩地的持续利用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滩地 堆积时期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肥力质量
原文传递
条件估值法评估资源环境价值关键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喜生 洪伟 +1 位作者 吴承祯 邱荣祖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01-3108,共8页
条件估值法凭借自身的灵活性、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数据来源能力,21世纪以来,在资源环境价值评估领域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由于条件估值法引入国内时间尚短,缺少一套适用的原则体系加以指导,在具体实证研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惑,必须... 条件估值法凭借自身的灵活性、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数据来源能力,21世纪以来,在资源环境价值评估领域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由于条件估值法引入国内时间尚短,缺少一套适用的原则体系加以指导,在具体实证研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惑,必须对条件估值法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严谨实施和审慎分析,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为此,围绕问卷的设计、实施和统计分析3个重要环节,从核心估值问题、初始投标值、总体和样本、调查方式、支付意愿的表达形式、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回归模型、条件估值法的信度和效度检验7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条件估值在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中关键方法的改进。最后从研究方法自身、问卷内容、实施过程和数据统计与分析4个方面对条件估值法可能存在的偏差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与避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估值法 资源环境价值 评估方法 有效性和可靠性检验
原文传递
茶叶渣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家朋 赵升云 +1 位作者 林夏雨 赖文亮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3期373-378,共6页
为研究茶叶渣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及其机理,利用台湾高山茶叶渣对水溶液中Cu2+进行了吸附实验,考察pH、吸附时间、反应温度、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能之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台湾高山茶叶渣对Cu2+有很好吸附效果,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 为研究茶叶渣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及其机理,利用台湾高山茶叶渣对水溶液中Cu2+进行了吸附实验,考察pH、吸附时间、反应温度、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能之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台湾高山茶叶渣对Cu2+有很好吸附效果,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0 min;随着反应温度增加,对Cu2+的吸附效能逐渐提高。在固定初始Cu2+浓度、吸附时间、震荡转速及反应温度下,pH会影响茶叶渣对Cu2+的吸附效能,pH 4时吸附效果最佳。对Cu2+的吸附效能均可使用Langmuir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式进行推估,但比较相关系数,前者较后者有更佳的推估能力;分别计算30℃、40℃和50℃下的吸附热力学参数,对应的吉布斯自由能(ΔG0)均为负,表明该反应自发进行;焓变(ΔH0)>0,证实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熵变(ΔS0)>0,说明该吸附反应是熵增的过程;茶叶渣吸附前后的红外谱图分析,表明物理吸附为茶叶渣吸附Cu2+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渣 CU2+ 吸附 热力学 红外光谱
下载PDF
柠檬酸改性竹屑吸附亚甲基蓝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龚新怀 卢小露 林维昇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47-50,共4页
为拓宽竹材剩余物的开发应用新途径。以竹屑为原料,柠檬酸为改性剂,制备了柠檬酸改性竹屑吸附剂,以亚甲基蓝(MB)为吸附对象,考察了pH、时间、吸附剂投量及吸附温度等对吸附剂吸附MB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结... 为拓宽竹材剩余物的开发应用新途径。以竹屑为原料,柠檬酸为改性剂,制备了柠檬酸改性竹屑吸附剂,以亚甲基蓝(MB)为吸附对象,考察了pH、时间、吸附剂投量及吸附温度等对吸附剂吸附MB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H增大,吸附剂对MB的吸附量增大,pH在5-9间变动,吸附剂对MB吸附量变化不大;染料初始浓度和吸附温度增加,吸附剂对MB吸附能力增强;在吸附120min,吸附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在25℃、35℃、45℃时,吸附剂对M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6.38 mg/g、121.95 mg/g和125mg/g;竹屑吸附剂对MB的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自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屑 柠檬酸改性 亚甲基蓝 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福建岛屿林业科技论文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潘云龙 林晗 +3 位作者 陈灿 洪滔 吴承祯 何东进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0-384,共5页
对林业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分析有助于科学认识林业研究发展动态,追踪研究重点和热点。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Excel统计1980-2015年福建岛屿林业科技论文的文献数量年动态、主要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涉及学科... 对林业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分析有助于科学认识林业研究发展动态,追踪研究重点和热点。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Excel统计1980-2015年福建岛屿林业科技论文的文献数量年动态、主要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涉及学科与研究层次等,探讨福建省岛屿林业科学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对福建岛屿林业的科研投入、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屿 林业科学 文献统计 福建
下载PDF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福州市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喜生 洪伟 +1 位作者 吴承祯 祁新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1-366,共6页
为了区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人地关系的和谐,以福州市为例,利用1993、2004和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在Shannon信息熵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以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指标代替面积指标计算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对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进行... 为了区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人地关系的和谐,以福州市为例,利用1993、2004和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在Shannon信息熵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以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指标代替面积指标计算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对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在1993、2004和2009年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结构信息熵逐渐降低;各县市(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结构信息熵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其中近郊区属于信息熵高值区,而中心区和远郊区属于信息熵中值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空间结构信息熵也有较明显的差异,且随时间变化规律不明显;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林地、水域、耕地和建设用地是影响福州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构信息熵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提出的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结构信息熵不但能反映土地利用结构特征,而且能够反映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土地利用结构 生态服务功能 信息熵 福州市
下载PDF
沿海木麻黄防护林土壤pH值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灿 林勇明 +3 位作者 吴承祯 林宇 李键 洪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85,共6页
以福建省福州市21年生沿海木麻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样地法和地统计学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土壤层pH值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该木麻黄林土壤pH值整体呈强酸性,0~20(A)、20~40(B)和40~60 cm(C)土壤层的pH值均值分别... 以福建省福州市21年生沿海木麻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样地法和地统计学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土壤层pH值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该木麻黄林土壤pH值整体呈强酸性,0~20(A)、20~40(B)和40~60 cm(C)土壤层的pH值均值分别为4.04、4.16和4.14;变异系数分别为10.73%、9.13%和13.26%;2) A、B和C土壤层, pH值块金效应值分别为0.879、0.233和0.080,空间变异最优模型分别为线性有基台值模型、指数模型和指数模型。克里格最优插值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土壤pH值受结构影响,底层则受林分影响为主;3)该林地土壤酸化主要受土壤母质、大气酸沉降、土壤含水量和林分等因素共同作用。研究结果为沿海木麻黄及其它防护林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沿海防护林 林地土壤pH值 空间变异 福建省福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