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彦芬 李应鹏 任会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94-95,共2页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又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条芩、枯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等功效。
关键词 黄芩 多年生草本植物 技术 栽培 山茶 唇形科 入药
下载PDF
浅析农田鼠害回升原因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应鹏 张彦芬 郝淑红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9期288-289,共2页
分析了农田鼠害回升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包括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鼠情动态监测,开展综合防治等。
关键词 农田鼠害 综合防治 动态监测
下载PDF
浅谈夏秋季养蚕“三保一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彦芬 李应鹏 《北方蚕业》 2010年第3期55-56,62,共3页
关键词 夏秋季 年平均气温 控制 养蚕 年降雨量 大陆性气候 有效积温 日照时数
下载PDF
多菌灵防治桑树褐斑病的试验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三胜 《北方蚕业》 2009年第3期19-20,共2页
多菌灵防治桑树褐斑病的试验虽然数量小,但从初步试验来看是一项扎实可行的措施,防治效率达100%,而且防治时间短,见效快,省劳力,成本小,技术容易掌握。
关键词 多菌灵 桑树 褐斑病 防治技术
下载PDF
春季桑树晚霜冻危害及防治措施
5
作者 张彦芬 李应鹏 《中国蚕业》 2011年第3期73-75,共3页
介绍了桑树遭遇晚霜冻危害的表现及产生的不良影响,分析了桑树遭遇晚霜冻危害发生的原因与规律。结合当地气候特征,提出了科学规划桑园,遇晚霜冻时采取熏烟法、灌水法减轻危害,晚霜冻危害后强化管护、推迟收蚁日期等相应的防范措施和补... 介绍了桑树遭遇晚霜冻危害的表现及产生的不良影响,分析了桑树遭遇晚霜冻危害发生的原因与规律。结合当地气候特征,提出了科学规划桑园,遇晚霜冻时采取熏烟法、灌水法减轻危害,晚霜冻危害后强化管护、推迟收蚁日期等相应的防范措施和补救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桑树 晚霜冻 危害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试论武乡县蚕桑生产再度崛起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6
作者 巩玉英 王三胜 《北方蚕业》 2010年第4期56-57,61,共3页
蚕桑生产再度崛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抢抓机遇,拓宽思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走出种桑不如种粮的误区,走出市场饱和的误区,走出价格决定论的误区,尽快形成一村、一乡规模经营,把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根本点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蚕桑生产再度崛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抢抓机遇,拓宽思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走出种桑不如种粮的误区,走出市场饱和的误区,走出价格决定论的误区,尽快形成一村、一乡规模经营,把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根本点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才能有序发展蚕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 误区 整合 对策
下载PDF
武乡县桑树晚霜冻的发生与防治
7
作者 张彦芬 《北方蚕业》 2011年第1期61-63,共3页
我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最北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县域内各地因海拔高低不同气候差异较大,最热的监漳滩,年平均气温约在10℃左右,最冷的花儿垴,年均气温只有3℃上下。境内年平均无霜期在150天左右,最长的丰... 我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最北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县域内各地因海拔高低不同气候差异较大,最热的监漳滩,年平均气温约在10℃左右,最冷的花儿垴,年均气温只有3℃上下。境内年平均无霜期在150天左右,最长的丰州镇周边,无霜期在170天上下,东西两侧山区,无霜期一般在140天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与防治 晚霜冻 年平均气温 桑树 大陆性气候 无霜期 气候差异 年均气温
下载PDF
马铃薯病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新趋势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彦芬 李应鹏 +1 位作者 赵映峰 王晓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年第22期57-58,61,共3页
详细阐述了山西省武乡县马铃薯病害发生及防治情况,并对防治新趋势作了介绍,主要包括综合防治与成立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集中统一防治。
关键词 马铃薯 病害 发生 防治
下载PDF
试探山西省武乡县蚕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9
作者 张彦芬 李应鹏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09年第1期61-62,共2页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蚕桑产业严重滑坡。为了保护这一传统产业,本文分析了山西省武乡县蚕桑徘徊不前的原因,并提出几点想法,一是更新观念抢抓机遇谋发展,二是讲实效提高蚕桑经济效益,三是完善网络建设加快技术推广速度。
关键词 蚕桑 可持续发展 思路
原文传递
果树休眠期病害的防治
10
作者 李应鹏 袁俊萍 张彦芬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2007年第12期37-37,共1页
休眠期病害的防治是果树生产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等病菌主要在树干或枝条上休眠越冬,待春季萌动时开始侵染。因此,在冬季防治病害,是防止来年发病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 防治病害 果树生产 休眠期 腐烂病 干腐病 轮纹病 枝条 树干
下载PDF
桑园冬季管理
11
作者 张彦芬 李应鹏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2008年第12期25-25,共1页
桑树落叶后,不久即进入休眠期。休眠期桑树的光合机能虽然完全停止,但其他生命活动仍在缓慢进行,认真地进行冬季桑园管理,对于树型养成、增强树势、加快幼龄桑投产、延长桑树盛产年限、控制桑树病源及虫口基数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提... 桑树落叶后,不久即进入休眠期。休眠期桑树的光合机能虽然完全停止,但其他生命活动仍在缓慢进行,认真地进行冬季桑园管理,对于树型养成、增强树势、加快幼龄桑投产、延长桑树盛产年限、控制桑树病源及虫口基数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保证翌年春茧丰产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园管理 冬季管理 生命活动 树型养成 虫口基数 休眠期 桑树 落叶
下载PDF
桑园低产原因及其改良措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玉慧 王步奇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6期37-37,共1页
近年来由于市场茧价行情频繁波动,严重挫伤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同时给低产桑园也增加了隐患。为此,我们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造成桑园低产的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因地制宜的具体改良措施。
关键词 低产原因 低产桑园 改良措施 栽桑 蚕农 挫伤 养蚕
下载PDF
武乡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13
作者 郝玉慧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4期10-10,共1页
1蚕桑产业特征 1.1蚕与桑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桑树是深根性植物,根系发达,能伸入土壤深层吸收水分、养分,对高温、寒冷、干旱等不良气侯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桑树的生命力很强。一般地讲,土壤pH值在4.5~8.5范围内,桑树都能... 1蚕桑产业特征 1.1蚕与桑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桑树是深根性植物,根系发达,能伸入土壤深层吸收水分、养分,对高温、寒冷、干旱等不良气侯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桑树的生命力很强。一般地讲,土壤pH值在4.5~8.5范围内,桑树都能较好地生长。桑树不仅抗盐碱,且耐瘠薄,桑树在武乡县适应性强,能到处生长,但取得高的经济价值则需要通过养蚕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可持续发展 土壤PH值 产业特征 生态环境 适应能力 经济价值 桑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