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社会认同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1
1
作者 侯清华 许轶 +2 位作者 黄海浪 钟高贤 易咏红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3期438-440,471,共4页
从提高全科医学社会认同的角度,探讨在中国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作者认为,全科医学教育在中国发展缓慢,与社会对全科医学的认同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应着力加强就发展全科医学对我国医疗资源节约,医疗服务系统... 从提高全科医学社会认同的角度,探讨在中国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作者认为,全科医学教育在中国发展缓慢,与社会对全科医学的认同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应着力加强就发展全科医学对我国医疗资源节约,医疗服务系统效率提高意义的宣传,增加政府对全科医学的认同和支持;应加快在三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及对全科医师采用与专科医学一致的晋升和考核体系,以实现医学界对全科医学的真正接纳;应营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加强全科医学专业知识继续教育支持系统的建设,提高全科医师的服务水平以赢得民众的认同和信赖;应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实现全科医师的自我认同。只有社会认同度的提高,全科医学教育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和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医学教育 社会认同
下载PDF
噻托溴铵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依从性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钟淑萍 黎艳聪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8期222-22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11月收治的72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常规吸氧、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 目的研究分析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11月收治的72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常规吸氧、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异丙托溴铵,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噻托溴铵,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而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P<0.05);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药物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疗效显著,治疗依从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依从性
下载PDF
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钟淑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5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86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3例。甲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乙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86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3例。甲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乙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MMP-9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血清CRP为(2.05±0.32)mg/L、MMP-9为(110.5±12.8)ng/L,均低于乙组的(3.12±0.47)mg/L、(143.7±15.3)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瑞舒伐他汀能起到更好的清除炎症因子、降低MMP-9水平的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辛伐他汀 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海浪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09-611,共3页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5例应用血栓通注射液10 m l加入5%GS 500 m l静脉滴注,1次/天,14天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 m l静脉滴注,1次/天,14天为1...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5例应用血栓通注射液10 m l加入5%GS 500 m l静脉滴注,1次/天,14天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 m l静脉滴注,1次/天,14天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血脂、脑血流图(TCD)及心电图等变化,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脑TCD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36-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血栓通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管血流量,增加血氧供应,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三七总皂甙 血栓通 脑血流图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钟淑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的效果。方法 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奥硝唑治疗。对比分...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的效果。方法 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奥硝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04%与对照组患者的17.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1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应用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预防复发,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 奥硝唑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胰岛素强化治疗在腹部手术患者肠外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芳民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3期11-12,15,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肠外营养(TPN)中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IIT)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腹部手术后应用肠外营养患者52例,随机分成传统治疗组(对照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28例,治疗...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肠外营养(TPN)中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IIT)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腹部手术后应用肠外营养患者52例,随机分成传统治疗组(对照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24例。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11.0mmol/L。治疗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在4.4~6.1mmol/L。观察7天。比较两组病人死亡率、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伤口感染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低血糖1例(3.57%);对照组为1例(4.17%),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口愈合障碍率、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肠外营养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与传统胰岛素治疗相比低血糖反应及死亡率并不增多,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愈合障碍、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强化治疗 腹部手术 胃肠外营养
下载PDF
实施“四位一体”建设 提高远程会诊质量 被引量:14
7
作者 郭正辉 曾恺 +7 位作者 谢云芳 姚金科 沈炽强 夏小岚 刘谢勤 钟国辉 江雄辉 邹蓉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期129-131,共3页
远程医疗会诊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模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正在不断贴近我们的生活,亟需我们对远程会诊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笔者结合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以网络通讯设备的信息化、远程... 远程医疗会诊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模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正在不断贴近我们的生活,亟需我们对远程会诊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笔者结合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以网络通讯设备的信息化、远程会诊制度的规范化、远程会诊人才的专业化、会诊病历管理的科学化"四位一体"为支撑,推动远程会诊的质量管理,切实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远程医疗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疗 远程会诊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广州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谢映宜 陈金培 +2 位作者 何志坚 陈俊锋 刘建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干预效果,为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0~75岁确诊为高血压且建立健康档案的486例患者为目标人群,采用一般情况问卷,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效能量、社... 目的分析广州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干预效果,为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0~75岁确诊为高血压且建立健康档案的486例患者为目标人群,采用一般情况问卷,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效能量、社会支持和慢性病资源问卷进行调查,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按照单纯随机分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组2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疗干预,由医务人员随机进行;观察组进行综合干预(常规医疗+自我管理),由自我管理卫生服务团队主持,干预时间为18个月。结果 486例患者有68.1%处于低等自我管理水平,其中管理水平较低的是用药管理(68.1%)、饮食管理(58.8%)和情绪管理(46.3%);自我效能方面,年龄、文化程度、丧偶独居和慢性病管理是自我管理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得到显著改善(P<0.05),血压控制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压控制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慢性病管理、文化程度与自我管理总分关系密切,综合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效能和血压控制水平,值得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自我管理 影响因素 综合干预
下载PDF
综合保健措施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意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22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保健措施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6例围绝经期妇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绝经期妇女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保... 目的:探讨综合保健措施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6例围绝经期妇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绝经期妇女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保健措施,在干预前、干预12个月后对比两组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合理用药、适当运动、心理平复、合理饮食等正确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失眠、易怒、潮热、心悸等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采取综合保健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保健措施 围绝经期 健康状况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动机访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何志坚 陈俊锋 +2 位作者 陈金培 谢映宜 刘建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年第10期47-49,6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动机访谈(MI)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及疗效。方法将286例60~75岁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分层分级管理干预,观察组在社区分层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基于...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动机访谈(MI)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及疗效。方法将286例60~75岁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分层分级管理干预,观察组在社区分层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基于跨理论模型动机访谈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8个月。干预前后分别测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血脂水平、血压治疗及控制情况和生存质量,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血脂水平、血压治疗及控制情况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血脂水平、血压治疗及控制情况和生存质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8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高密度脂蛋白、血压治疗及控制情况和生存质量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基于TTM的动机访谈是有效的认知、行为改变技术,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水平,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血压治疗及控制情况和生存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跨理论模型 动机性访谈 自我效能 疗效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金培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静脉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两组患者均以7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分别为(2.58±0.44)次/周、(2.43±0.3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4±0.55)次/周、(4.81±0.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合理调节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丹参多酚酸盐 老年冠心病 心绞痛 血脂水平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动机性访谈策略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俊锋 何志坚 +3 位作者 李文安 陈金培 谢映宜 刘建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年第7期50-51,54,共3页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策略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将178例60~70岁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策略,实施自我管理健康干预,两组干...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策略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将178例60~70岁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策略,实施自我管理健康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在干预开始和结束时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KAP、血脂水平、血压治疗及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干预结束后,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两组KAP、血脂水平、血压治疗及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程、KAP、血脂水平、血压治疗及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KAP、三酰甘油水平、血压治疗及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策略更有助于改善患者KAP、三酰甘油水平、血压治疗及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动机性访谈 自我管理 社区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在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正辉 曾恺 +7 位作者 谢云芳 姚金科 沈炽强 夏小岚 刘谢勤 钟国辉 江雄辉 邹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32期111-113,共3页
随着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会诊正在贴近人们的生活。本文通过总结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在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综合医院面向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战略。
关键词 远程会诊 互联网 基层医院
下载PDF
妇女健康教育用于妇女保健中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意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8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究妇女健康教育用于妇女保健中的效果。方法 104例进行体检的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健康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女性对妇女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保健基本常识、... 目的探究妇女健康教育用于妇女保健中的效果。方法 104例进行体检的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健康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女性对妇女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保健基本常识、保健主观意识、保健行为等妇女保健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女性对妇女保健知识的掌握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女性对妇女保健知识的掌握优良率均高于本组健康教育前,且观察组(88.5%)高于对照组(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女性保健基本常识、保健主观意识、保健行为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用于妇女保健可有效普及女性的保健常识,提高保健意识,增强保健能力,促使女性积极参与妇科疾病的预防中来,显著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妇女保健 效果
下载PDF
Rh阴性血孕妇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结果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美娇 陈雅丽 姚艳绮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5期568-569,共2页
目的分析Rh阴性血孕妇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结果并研究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本采血中心获得的产前检查初筛为Rh阴性血孕妇的血液样本80例,对其行Rh阴性确认、抗原表现型及效价检测,据其抗原表现... 目的分析Rh阴性血孕妇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结果并研究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本采血中心获得的产前检查初筛为Rh阴性血孕妇的血液样本80例,对其行Rh阴性确认、抗原表现型及效价检测,据其抗原表现型等情况对其进行监测间隔调整、Rh免疫球蛋白、预存式自体备血等干预,追踪其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抗原表现型检测中,80例Rh阴性血孕妇中检出78例(98%)为D阴性,其中44例(56%)孕妇为ccee抗原表现型;抗体筛查和效价检测中,6例(8%)孕妇为Rh抗-D抗体,全部为ccee抗原表现型,5例抗体效价≥1∶32,均为经产妇;妊娠结局观察中,所有孕妇中新生儿溶血共发生8例(10%),其中6例为Rh抗-D抗体孕妇归为研究组,74例未检出抗-D抗体孕妇归为对照组,发现研究组产后出血、不良分娩情况、新生儿溶血例数、Apgar评分等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产妇、Rh抗原表现型为ccee的孕妇发生新生儿溶血的概率较大,为避免出现新生儿结局不良,应做好Rh阴性孕妇筛查和监测工作,普及稀有血型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免疫 血液学 妊娠结局 幼红细胞增多症 胎儿 RH阴性血
下载PDF
四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患者认知功能及头颅MRI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侯清华 许轶 +5 位作者 江桂华 詹文峰 黄海浪 刘海润 解龙昌 高庆春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2-507,共6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Ml)患者的认知功能、智力和头颅MRI改变。方法选择广卅l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问诊治的一家系4例DMl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智力量表和韦氏记忆量表检测智力,...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Ml)患者的认知功能、智力和头颅MRI改变。方法选择广卅l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问诊治的一家系4例DMl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智力量表和韦氏记忆量表检测智力,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NCSE)检测认知功能,同时行颅脑MRI检查。结果1例患者智商(IQ)和记忆商数(MQ)iE常,其余3例患者IQ和MQ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IQF降以言语智商(VIQW降较明显。3例患者MoCA和NCSE检测示其视空间/执行、计算、记忆和抽象能力损害较明显;另1例患者MoCA检测虽然总分正常,但语言分测试中句子复述和词语流畅性检查均失分。MRI检查示3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脑萎缩,并以额叶、颞叶萎缩较明显;4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白质病变和颅骨增厚。结论DMl患者存在多种认知功能障碍和脑部病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 智力测试 认知功能障碍 核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文安 何志坚 +3 位作者 陈俊锋 陈金培 谢映宜 刘建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年第1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用药依从性、用药偏差和血压控制的影响,为改善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0~70岁确诊为高血压病且建立健康档案的224例患者为目标人群,按照单纯随机分组和盲...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用药依从性、用药偏差和血压控制的影响,为改善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0~70岁确诊为高血压病且建立健康档案的224例患者为目标人群,按照单纯随机分组和盲法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2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医疗(常规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观察组进行传统医疗+自我管理干预,时间持续6个月,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处理有关资料。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自我效能、自我管理、用药依从性和用药偏差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优良率(39.34%)显著高于对照组(26.23%),而观察组血压控制不良率(27.05%)显著低于对照组(41.80%),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和血压控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自我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用药依从性、用药偏差和血压控制,应提供更多的、完善的社区自我管理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高血压 自我管理 干预效果
下载PDF
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江雄辉 钟淑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6期198-198,F0003,共2页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观察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变情况。方法:以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卫生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治疗的5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管理方案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n=250)与对照组(...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观察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变情况。方法:以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卫生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治疗的5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管理方案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n=250)与对照组(n=2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及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评估病情、健康教育强化、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总有效率。结果:健康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血压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 老年人 高血压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金培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18年第3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卫生院收治的176例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卫生院收治的176例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8例)。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试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替米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18%、6.82%,对照组分别为72.73%、22.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咯痰、体温下降、肺部啰音消失、肺部炎症消退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等炎症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呼气峰流速(PEF)、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依替米星 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广州北部山区农村居民对高血压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海浪 陈金培 王意敏 《广州医药》 2013年第6期32-35,共4页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关于高血压健康知识,为制定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北部山区增城正果镇大于30岁的农村常住人口共1500人进行血压检测及认知程度调查。结果高血压知识得分及格率30.73%。知识...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关于高血压健康知识,为制定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北部山区增城正果镇大于30岁的农村常住人口共1500人进行血压检测及认知程度调查。结果高血压知识得分及格率30.73%。知识得分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有关。通过被动途径(包括日常聊天、电视、广播等)获取高血压防治知识占53.16%,主动获取(包括书籍、报纸、网络等)占22.16%;专业人员参与的知识普及(包括医务人员、第三方宣传资料等)仅占24.68%。结论农村居民高血压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应在广大农村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疾病防治 健康教育社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