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毛椰子果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
1
作者
王媛媛
杨家敏
+4 位作者
沈晓君
阚金涛
张玉锋
宋菲
龚胜华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8-208,共11页
该研究采用三种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对毛椰子果的品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5℃/70%贮藏条件下毛椰子果贮藏8 w后椰肉品质仍可接受,部分变质(坏果率24.07%),但部分出现无椰子水、椰肉干瘪现象;在35℃/80%条件下贮藏5 w后变质果已较多...
该研究采用三种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对毛椰子果的品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5℃/70%贮藏条件下毛椰子果贮藏8 w后椰肉品质仍可接受,部分变质(坏果率24.07%),但部分出现无椰子水、椰肉干瘪现象;在35℃/80%条件下贮藏5 w后变质果已较多(坏果率59.26%);在45℃/90%条件下贮藏4 w后全部变质(坏果率100%)。变质后椰肉内表面出现变色、变软等现象。随着贮藏温湿度和贮藏时间的增加,毛椰子果的失重率明显增加,最高达到35.98%;椰肉油脂酸价也不断升高(由0.09 mg/g升至0.30 mg/g),变质果达到0.44 mg/g;总脂肪酸、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都降低,总脂肪酸含量由733.66 mg/g最低降至25℃/70%贮藏8 w后的496.14 mg/g,变质果降低的更严重(200.08 mg/g)。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椰子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由3.70°Brix增至7.00°Brix)。变质后pH值降低(低至4.22)、浑浊度增加(高达0.74)。综上所述,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使毛椰子果品质发生了较大变化,该研究为毛椰子果贮藏过程中品质控制及变质果的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椰子果
高温高湿
贮藏品质
脂质氧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C-IMS对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下变质毛椰子果椰肉中挥发性物质分析
2
作者
王媛媛
沈晓君
+3 位作者
宋菲
阚金涛
张建国
张玉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01-2212,共12页
椰肉是椰子产品加工的主要原料,获取方式以集装箱进口毛椰子果为主,在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坏果率高。为了探寻快速区分和鉴别的方法,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结合主成分分析(p...
椰肉是椰子产品加工的主要原料,获取方式以集装箱进口毛椰子果为主,在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坏果率高。为了探寻快速区分和鉴别的方法,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对未贮藏正常毛椰子果椰肉(FCM)和25℃/70%、35℃/80%、45℃/90%3种温湿度贮藏条件下变质毛椰子果椰肉(DCM-25、DCM-35和DCM-45)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4种椰肉中均定性出42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13种,酸类5种,酮类8种,酯类10种,醛类4种,吡嗪类化合物2种,未定性的化合物3种。醇类最多(包括乙醇、丁醇和丙醇等),其次是酸类(包括乙酸和2-甲基丙酸等)、酮类(包括丙酮、3-羟基-2-丁酮和环戊酮等)、酯类(包括己酸丁酯、乙酸乙酯、丁酸丁酯和丁酸乙酯等)、醛类(包括3-甲基丁醛、戊醛和庚醛等)和吡嗪类(2-乙基-3-甲基吡嗪)物质。变质后醇、酸、酮类挥发性物质增多。利用OPLS-DA分析出3-甲基丁醛、环戊酮、3-甲基丁醇单体、丁醇单体、庚醛、丙酮、2-甲基丙醇单体、2-庚酮单体、庚酸、丁酸丁酯单体、乙酸乙酯、乙醇二聚体和2-乙基-3-甲基吡嗪单体13种变量投影重要性因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VIP)大于1的特征挥发性物质。利用差异热图确定了在FCM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为环戊酮和丁醇单体;DCM-25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为2-庚酮单体、丁酸丁酯单体、乙酸乙酯、乙醇二聚体和2-乙基-3-甲基吡嗪单体(以酯、醇、酮类为主);DCM-35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是庚酸(主要是酸类);DCM-45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是3-甲基丁醛、庚醛和丙酮(以醛、酮类为主)。该研究结果为变质果的筛选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毛椰子果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解毒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钟宝珠
吕朝军
+1 位作者
李朝绪
覃伟权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8,15,共5页
为阐明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的作用机制,采用生物化学测定法研究了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线虫接种红棕象甲幼虫后,对红棕象甲体内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嗜菌...
为阐明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的作用机制,采用生物化学测定法研究了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线虫接种红棕象甲幼虫后,对红棕象甲体内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侵染后,红棕象甲幼虫体内3种酶的活力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处理后36 h,CarE活性比对照组升高43.15%,之后酶活力缓慢下降,至72 h时处理组酶活力比对照组降低29.55%;处理后36 h,AChE的酶活力比对照组增加79.42%,之后活力出现下降,至处理后72 h活力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7.51%;对GST活力影响中,处理后12、24、36、48、60 h和72 h,红棕象甲GST酶活力水平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99.96%、62.28%、142.61%、145.81%、103.10%和38.39%。由此可知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可通过干扰红棕象甲幼虫体内解毒酶的活性,从而达到对该虫致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
红棕象甲幼虫
解毒酶
酶活性变化
原文传递
题名
毛椰子果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
1
作者
王媛媛
杨家敏
沈晓君
阚金涛
张玉锋
宋菲
龚胜华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椰子
研究所
海南省
椰子
深加工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海南航旅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8-208,共11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MS0807)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21XDNY15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30152022002)。
文摘
该研究采用三种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对毛椰子果的品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5℃/70%贮藏条件下毛椰子果贮藏8 w后椰肉品质仍可接受,部分变质(坏果率24.07%),但部分出现无椰子水、椰肉干瘪现象;在35℃/80%条件下贮藏5 w后变质果已较多(坏果率59.26%);在45℃/90%条件下贮藏4 w后全部变质(坏果率100%)。变质后椰肉内表面出现变色、变软等现象。随着贮藏温湿度和贮藏时间的增加,毛椰子果的失重率明显增加,最高达到35.98%;椰肉油脂酸价也不断升高(由0.09 mg/g升至0.30 mg/g),变质果达到0.44 mg/g;总脂肪酸、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都降低,总脂肪酸含量由733.66 mg/g最低降至25℃/70%贮藏8 w后的496.14 mg/g,变质果降低的更严重(200.08 mg/g)。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椰子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由3.70°Brix增至7.00°Brix)。变质后pH值降低(低至4.22)、浑浊度增加(高达0.74)。综上所述,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使毛椰子果品质发生了较大变化,该研究为毛椰子果贮藏过程中品质控制及变质果的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毛椰子果
高温高湿
贮藏品质
脂质氧化
Keywords
de-husked coconut
hig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torage quality
lipid oxidation
分类号
TS25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C-IMS对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下变质毛椰子果椰肉中挥发性物质分析
2
作者
王媛媛
沈晓君
宋菲
阚金涛
张建国
张玉锋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椰子
研究所
海南省
椰子
深加工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
椰子
产业
技术创新
战略
联盟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01-2212,共12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1MS0807,No.322RC79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1630152022002)。
文摘
椰肉是椰子产品加工的主要原料,获取方式以集装箱进口毛椰子果为主,在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坏果率高。为了探寻快速区分和鉴别的方法,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对未贮藏正常毛椰子果椰肉(FCM)和25℃/70%、35℃/80%、45℃/90%3种温湿度贮藏条件下变质毛椰子果椰肉(DCM-25、DCM-35和DCM-45)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4种椰肉中均定性出42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13种,酸类5种,酮类8种,酯类10种,醛类4种,吡嗪类化合物2种,未定性的化合物3种。醇类最多(包括乙醇、丁醇和丙醇等),其次是酸类(包括乙酸和2-甲基丙酸等)、酮类(包括丙酮、3-羟基-2-丁酮和环戊酮等)、酯类(包括己酸丁酯、乙酸乙酯、丁酸丁酯和丁酸乙酯等)、醛类(包括3-甲基丁醛、戊醛和庚醛等)和吡嗪类(2-乙基-3-甲基吡嗪)物质。变质后醇、酸、酮类挥发性物质增多。利用OPLS-DA分析出3-甲基丁醛、环戊酮、3-甲基丁醇单体、丁醇单体、庚醛、丙酮、2-甲基丙醇单体、2-庚酮单体、庚酸、丁酸丁酯单体、乙酸乙酯、乙醇二聚体和2-乙基-3-甲基吡嗪单体13种变量投影重要性因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VIP)大于1的特征挥发性物质。利用差异热图确定了在FCM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为环戊酮和丁醇单体;DCM-25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为2-庚酮单体、丁酸丁酯单体、乙酸乙酯、乙醇二聚体和2-乙基-3-甲基吡嗪单体(以酯、醇、酮类为主);DCM-35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是庚酸(主要是酸类);DCM-45中的特征挥发性物质是3-甲基丁醛、庚醛和丙酮(以醛、酮类为主)。该研究结果为变质果的筛选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变质毛椰子果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Keywords
deteriorated dehusked coconut fruit
volatile compound
GC-IMS
OPLS-DA
分类号
S667.4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解毒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钟宝珠
吕朝军
李朝绪
覃伟权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椰子
研究所/
椰子
产业
技术创新
战略
联盟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8,15,共5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MS105)
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zdkj201817)
热带木本油料创新团队项目(1630152017010)。
文摘
为阐明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的作用机制,采用生物化学测定法研究了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线虫接种红棕象甲幼虫后,对红棕象甲体内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侵染后,红棕象甲幼虫体内3种酶的活力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处理后36 h,CarE活性比对照组升高43.15%,之后酶活力缓慢下降,至72 h时处理组酶活力比对照组降低29.55%;处理后36 h,AChE的酶活力比对照组增加79.42%,之后活力出现下降,至处理后72 h活力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7.51%;对GST活力影响中,处理后12、24、36、48、60 h和72 h,红棕象甲GST酶活力水平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99.96%、62.28%、142.61%、145.81%、103.10%和38.39%。由此可知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可通过干扰红棕象甲幼虫体内解毒酶的活性,从而达到对该虫致死的效果。
关键词
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
红棕象甲幼虫
解毒酶
酶活性变化
Keywords
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 strain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larvae
detoxification enzyme
change of enzyme activity
分类号
S43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毛椰子果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
王媛媛
杨家敏
沈晓君
阚金涛
张玉锋
宋菲
龚胜华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C-IMS对不同温湿度贮藏条件下变质毛椰子果椰肉中挥发性物质分析
王媛媛
沈晓君
宋菲
阚金涛
张建国
张玉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嗜菌异小杆线虫H06品系对红棕象甲解毒酶活性影响
钟宝珠
吕朝军
李朝绪
覃伟权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