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检测系统血清酶测定结果的偏倚评估与可比性研究 被引量:137
1
作者 张秀明 庄俊华 +4 位作者 徐宁 黄宪章 陈茶 尹一兵 梁伟雄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检测系统血清酶测定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血清酶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实验室检验结果的互认和实验室认可提供实验数据. 方法参考NCCLS的EP9-A2文件,以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罗氏原装试剂、C.f.a.... 目的通过对不同检测系统血清酶测定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血清酶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不同实验室检验结果的互认和实验室认可提供实验数据. 方法参考NCCLS的EP9-A2文件,以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罗氏原装试剂、C.f.a.s校准品和质控品组成的检测系统(已通过ISO/IEC 17025标准认可)为目标检测系统(比较方法),检测系统1~4为实验方法,用病人新鲜血清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进行检测,计算实验方法(Y)和比较方法(X)之间的相对偏差(% 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 结果除检测系统4的ALT结果、检测系统1 ALP测定的高值(>150 U/L)、检测系统3和检测系统4的AST结果与比较方法的系统误差不能被接受外,其余项目测定结果的系统误差临床可以接受. 结论当用两个以上的检测系统检测同一检验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比对研究 偏差 实验室
原文传递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被引量:121
2
作者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李建军 +10 位作者 赵水平 高润霖 王增武 刘静 吴娜琼 陆国平 陈桢玥 赵冬 郭远林 彭道泉 鄢盛恺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1-255,共35页
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CVD)是我国城乡居民第1位死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面对我国ASCVD疾病负担不断上升的趋势,血脂管理刻不容缓。近几年世界范围内血脂领域的研究取得... 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CVD)是我国城乡居民第1位死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面对我国ASCVD疾病负担不断上升的趋势,血脂管理刻不容缓。近几年世界范围内血脂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血脂指南的修订势在必行。由于人群血脂合适水平随ASCVD危险分层的级别不同而异,在没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中,所谓“正常”的LDL-C水平对ASCVD超(极)高危患者而言则属明显升高。因此,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经认真讨论后,决定将“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改为“血脂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新指南仍推荐LDL-C作为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以危险分层确定其目标值。推荐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以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起始药物治疗,必要时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的达标策略。新指南涵盖了从儿童到老年全生命周期的血脂管理。旨在通过本指南指导临床实践,全面提升我国血脂管理水平,推进ASCVD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血脂 管理 他汀类药物 联合治疗 指南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动态变迁 被引量:104
3
作者 张春平 喻华 +1 位作者 刘华 龙腾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动态变迁以及感染病例科室分布,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检测75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4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只...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动态变迁以及感染病例科室分布,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检测75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4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只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的耐药率<25.0%;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干部科(31.3%)、重症监护病房(18.2%)以及呼吸内科(17.4%);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有87株,主要分布在干部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以及烧伤科。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可指导临床治疗,同时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变迁资料,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及长时间住院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微生物脂肪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4
作者 孙宏丹 孟秀香 +1 位作者 贾莉 宋振岚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92-295,共4页
关键词 脂肪酶 固定化 酯合成
下载PDF
载细胞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的化学破囊方法研究 被引量:63
5
作者 薛伟明 于炜婷 +3 位作者 刘袖洞 贺欣 王为 马小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42-1346,MJ05,共6页
以海藻酸钠 -壳聚糖 -海藻酸钠微胶囊 (简称 ACA微胶囊 )为研究体系 ,建立了一种生理条件下 ACA微胶囊的化学破囊方法 ,破囊过程充分考虑了对囊内生物物质活性的保持 .以微生物细胞 Pichia pastorisGS1 1 5和动物细胞 L92 9为模型 ,以 N... 以海藻酸钠 -壳聚糖 -海藻酸钠微胶囊 (简称 ACA微胶囊 )为研究体系 ,建立了一种生理条件下 ACA微胶囊的化学破囊方法 ,破囊过程充分考虑了对囊内生物物质活性的保持 .以微生物细胞 Pichia pastorisGS1 1 5和动物细胞 L92 9为模型 ,以 Na HCO3和 Na3C6 H5O7· 2 H2 O为破囊液基本组分 ,考察了破囊液对ACA微胶囊的破囊效果及破囊过程对囊内细胞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破囊操作可在 3 0 s内完成 ,破囊率为 1 0 0 % ,微胶囊膜完全溶解 ,破囊后细胞存活率在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微胶囊 化学破囊方法 细胞活性 生物微反应器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4
6
作者 廖璞 王淑琴 +1 位作者 廖雪松 康格非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14-115,共2页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ExtractofGinkgoBilboa,EGB)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EGB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进行了8wk治疗 ,观察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结果 :EGB能明显提高血清及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ExtractofGinkgoBilboa,EGB)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EGB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进行了8wk治疗 ,观察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结果 :EGB能明显提高血清及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改善基底膜增厚及基质增生 ,减少实验大鼠肾脏尿蛋白排泄量 ,减轻肾功能损害。结论 :EGB在预防与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糖尿病肾病 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双歧杆菌及其表面分子的免疫增强作用 被引量:50
7
作者 蓝景刚 胡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研究双歧杆菌及其脂磷壁酸、细胞壁肽聚糖、培养乏液对小鼠腹腔渗出细胞、脾细胞IL-1、IL-2、IL-6、TNF、IFN-γ活性和脾NK、LA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双歧杆菌全菌、脂磷壁酸、肽聚糖多次注入小鼠腹腔一段... 研究双歧杆菌及其脂磷壁酸、细胞壁肽聚糖、培养乏液对小鼠腹腔渗出细胞、脾细胞IL-1、IL-2、IL-6、TNF、IFN-γ活性和脾NK、LA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双歧杆菌全菌、脂磷壁酸、肽聚糖多次注入小鼠腹腔一段时间后,小鼠脾NK细胞、LAK细胞活性和IFN-γ活性增强,腹腔渗出细胞产生IL-1、IL-6、TNF活性增强,其中以脂磷壁酸作用最强,肽聚糖次之,培养乏液也有一定作用。双歧杆菌及其表面分子对小鼠脾细胞、腹腔渗出细胞IL-2活性无显著影响。双歧杆菌的免疫增强作用在抗感染、抗肿瘤机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脂磷壁酸 免疫增强
下载PDF
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61
8
作者 陈婷梅 尹一兵 +1 位作者 冯文莉 涂植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第8期38-39,共2页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原有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改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01001),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新医学检验专业的学制、学位及归属类别的改变,不仅突出了该专业的检验技术属性...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原有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改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01001),学制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新医学检验专业的学制、学位及归属类别的改变,不仅突出了该专业的检验技术属性,也必然引起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转换,因此亟需探索与新专业目录、新培养目标适应的新教学体系和教学思想,文章就此提出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培养目标 教学体系 教学思想 专业目录
下载PDF
阿胶、五味子、刺五加、枸杞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9
9
作者 田碧文 胡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1-13,共3页
本文选用15种传统抗衰老中药对双歧杆菌进行了体外生长促进实验。结果发现刺五加、五味子、宁夏枸杞子及阿胶对婴儿双歧杆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中药 阿胶 五味子 刺五加 枸杞 双歧杆菌 药理学
下载PDF
siRNA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彭智 肖志坚 +4 位作者 王一 刘澎 蔡英林 冯文莉 韩忠朝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研究小分子干扰RNA片段 (smallinterferingRNAs,siRNA)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mdr1基因和P 糖蛋白 (P gp)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mdr1基因已知序列设计 3条含 2 1个碱基的siRNA(si mdr1 1,si mdr1 2 ,si mdr1 3... 目的 研究小分子干扰RNA片段 (smallinterferingRNAs,siRNA)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mdr1基因和P 糖蛋白 (P gp)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mdr1基因已知序列设计 3条含 2 1个碱基的siRNA(si mdr1 1,si mdr1 2 ,si mdr1 3)及阴性对照 (si neg) ,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K5 6 2 A0 2细胞 ;用RT PCR分析mdr1mRNA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P gp表达和细胞内柔红霉素积累量 ;MTT法检测阿霉素对K5 6 2 A0 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结果  3条siRNA均能不同程度地逆转K5 6 2 A0 2细胞的多药耐药。第 3条序列能更有效地封闭mdr1基因 ,使mdr1mRNA相对水平下降(5 8.0± 1 5 4 ) % ;P gp表达由处理前的 (76 .0± 1.0 ) %降到处理后的 (19.6± 1.9) % ;对阿霉素药物敏感性的相对逆转效率为 70 .4 % ;同时使K5 6 2 A0 2细胞内柔红霉素积累量增加。结论 siRNA可逆转mdr1基因编码蛋白P gp介导的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技术 多药耐药 白血病 阿霉素 药物敏感性 P-糖蛋白
原文传递
人参皂甙Rh_2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41
11
作者 曾小莉 涂植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79-884,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寻找低毒高效的分化诱导剂是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关键。人参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主要的活性有效成分人参皂甙Rh2(ginsenosideRh2,G-Rh2)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但其抗肿瘤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因此,... 背景与目的目前寻找低毒高效的分化诱导剂是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关键。人参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主要的活性有效成分人参皂甙Rh2(ginsenosideRh2,G-Rh2)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但其抗肿瘤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G-Rh2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抗癌机制。方法以MTT法、光镜、电子显微镜观察G-Rh2对SMMC-7721细胞增殖、形态、超微结构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染色和ELISA法检测细胞浆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合成情况,酶促反应试剂盒检测细胞浆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AFP和白蛋白(albumin,Alb)分泌量,并观察G-Rh2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G-Rh2以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10μg/mlG-Rh2作用6天抑制率达50%;而20μg/mlG-Rh2作用4天抑制率近50%。经20μg/mlG-Rh2作用4天,肝癌细胞形态及亚细胞结构向正常肝细胞方向逆转。10μg/ml、20μg/mlG-Rh2作用SMMC-7721细胞后,AFP合成明显下降(P<0.05),分泌量从6.60±0.30下降到2.35±0.06(P<0.01);γ-GT及耐热型ALP活性显著降低(P<0.01);ALP活性及Alb分泌量显著升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H2 肝细胞癌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熟地多糖提取物对小鼠免疫活性影响 被引量:45
12
作者 李发胜 徐恒瑰 +1 位作者 李明阳 刘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09-1110,共2页
目的从熟地黄中提取出多糖,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熟地多糖,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分别用绵羊红细胞(SRBC)和卵清蛋白为抗原给小鼠注射后,将熟地多糖分为3个剂量[50,100,200mg/kg·... 目的从熟地黄中提取出多糖,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熟地多糖,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分别用绵羊红细胞(SRBC)和卵清蛋白为抗原给小鼠注射后,将熟地多糖分为3个剂量[50,100,200mg/kg·d)]灌服小鼠7d,加强免疫后,检测相应抗体生成水平和血清中自细胞介素-2(IL-2)生成水平,评价其免疫活性。结果熟地多糖的含量为1.45%,回收率为98.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8%,线性范围为5~40μg/ml。中剂量实验组SRBC抗体水平(P〈0.05)和卵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2激发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熟地多糖对正常小鼠机体免疫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黄 多糖 免疫活性
下载PDF
苦参碱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马凌娣 张彦 +4 位作者 文世宏 何於娟 刘小珊 康格非 蒋纪恺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9-341,共3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初步探讨其体内抑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H22肝癌细胞实体瘤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观察荷瘤动物的生长情况和肿瘤生长曲线,测定肿瘤生长抑制率;肿瘤组织病理学切片进行HE染色形态学观察,其超微结构行... 目的观察苦参碱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初步探讨其体内抑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H22肝癌细胞实体瘤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观察荷瘤动物的生长情况和肿瘤生长曲线,测定肿瘤生长抑制率;肿瘤组织病理学切片进行HE染色形态学观察,其超微结构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苦参碱对小鼠的H22实体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达60%以上。苦参碱处理组小鼠的成瘤时间明显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肿瘤生长也较对照组慢。组织学观察显示,肿瘤细胞大量变性坏死,电镜下可见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结论苦参碱具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抑瘤作用 实验研究 肿瘤组织病理学切片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46
14
作者 孙文平 柴英 +2 位作者 綦霞 高小平 陈艳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年第5期75-76,共2页
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教育培养是当代教育的首要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开放性实验教学的优点和实施措施。开放性实验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的一种必要和有效的补充。它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具有... 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教育培养是当代教育的首要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开放性实验教学的优点和实施措施。开放性实验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的一种必要和有效的补充。它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对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的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实验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靶向hTERT基因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张鹏辉 涂植光 +3 位作者 杨明清 黄文方 邹琳 周亚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9-625,共7页
背景与目的: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由双链RNA介导的、在转录后mRNA水平关闭相应基因表达的新基因阻断技术,在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治疗方面已显示出巨大的前景。目前,利用RNAi已抑制了包括cyclophilin、GAPDH、p53、c-myc在内... 背景与目的: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由双链RNA介导的、在转录后mRNA水平关闭相应基因表达的新基因阻断技术,在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治疗方面已显示出巨大的前景。目前,利用RNAi已抑制了包括cyclophilin、GAPDH、p53、c-myc在内的多个内源基因的表达。同时在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治疗研究中也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对肝癌等恶性肿瘤中高表达的hTERT基因,国内外还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利用RNAi技术,在体内外抑制hTERT基因表达,探讨RNAi对肝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干扰hTERT基因的小片段RN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TZU6+1-shRNA-hTERT并导入肝癌SMMC7721细胞株和裸鼠移植瘤,在体内外诱导RNAi,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RT-PCR法、免疫组化等同时检测RNAi治疗组和对照组hTERT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变化。结果:体外细胞实验显示,重组质粒pTZU6+1-shRNA-hTERT导入肝癌SMMC7721细胞株3~7天后,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率达37.5%;细胞周期相分布发生显著变化,S期细胞明显减少,G1/G0期细胞显著增加;hTERT的mRNA表达由99.4%下调到53.1%,hTERT蛋白表达由86.3%下调到46.6%。裸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质粒pTZU6+1-shRNA-hTERT注射裸鼠皮下移植瘤7天后,瘤体积明显缩小,hTERT的mRNA表达由99.1%下调到76.2%,hTERT蛋白表达由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RNA干扰 HTERT 基因治疗 可行性 特异性
下载PDF
脂代谢紊乱和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41
16
作者 李伶 杨刚毅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糖和脂代谢异常同属于2型糖尿病的原发病理生理事件,也是胰岛素抵抗(IR)发生和发展的主要特征。游离脂肪酸的异常在IR的形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些具有活跃的代谢作用及复杂生理功能的脂肪细胞因子与糖、脂代谢及IR也具有双向的... 糖和脂代谢异常同属于2型糖尿病的原发病理生理事件,也是胰岛素抵抗(IR)发生和发展的主要特征。游离脂肪酸的异常在IR的形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些具有活跃的代谢作用及复杂生理功能的脂肪细胞因子与糖、脂代谢及IR也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类代谢 脂肪细胞因子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叶子辉 邵利明 吴文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383-2388,共6页
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是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具体化和目标化。本文以健康中国理念为视角,总结全科医学发展对大众健康和健康中国的作用与价值,分析我国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全科医学发展的不足,以及医学教育中全科医学发展... 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是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具体化和目标化。本文以健康中国理念为视角,总结全科医学发展对大众健康和健康中国的作用与价值,分析我国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全科医学发展的不足,以及医学教育中全科医学发展滞后所产生的现实问题。同时,提出推进全科医学和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建议,包括正确认识全科医学和全科医学教育、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开展院校与社区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全科医学继续教育机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育 医学 健康中国
下载PDF
蝉拟青霉对大鼠腹腔及肺泡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被引量:37
18
作者 陈秀芳 金丽琴 +2 位作者 吕建新 李东 李安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4-697,共4页
目的 :探讨蝉拟青霉菌丝体水提取物对大鼠腹腔、肺泡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4组 :正常对照组 (Ⅰ )、环磷酰胺组 (Ⅱ )、蝉拟青霉组 (Ⅲ )、环磷酰胺加蝉拟青霉组 (Ⅳ ) ,各组大鼠在同等条件下饲养 ,连续皮下注射相应药... 目的 :探讨蝉拟青霉菌丝体水提取物对大鼠腹腔、肺泡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4组 :正常对照组 (Ⅰ )、环磷酰胺组 (Ⅱ )、蝉拟青霉组 (Ⅲ )、环磷酰胺加蝉拟青霉组 (Ⅳ ) ,各组大鼠在同等条件下饲养 ,连续皮下注射相应药物 2 6d。用生理盐水灌洗大鼠的腹腔和肺泡 ,收集腹腔与肺泡巨噬细胞 (PMΦ、AMΦ) 37℃培养 2h ,用生化方法测定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 (ACP)和乳酸脱氢酶 (LDH)的活力 ,并进一步观察巨噬细胞摄取中性红的能力。结果 :蝉拟青霉菌丝体水提取物使正常大鼠PMΦ、AMΦ内ACP、LDH活力显著升高 ,并能拮抗由于使用环磷酰胺所致的降低作用 ;而且能显著增强大鼠PMΦ、AMΦ的吞噬能力。结论 :蝉拟青霉对腹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肺泡 激活作用 蝉拟青霉 环磷酰胺 巨噬细胞 酸性磷酸酶 蝉花
下载PDF
双歧双歧杆菌细胞壁完整肽聚糖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38
19
作者 乐军 胡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10-13,共4页
本试验采用国内分离的双歧双歧杆菌菌株Bif1101,用TritonX-100处理BL肉汤培养物,高速离心分离不可溶沉渣,经蛋白酶E、胃蛋白酶、α-糜蛋白酶、胰酶、核酸酶消化,甲醇与氯仿除脂,0.01NH2SO4处理等... 本试验采用国内分离的双歧双歧杆菌菌株Bif1101,用TritonX-100处理BL肉汤培养物,高速离心分离不可溶沉渣,经蛋白酶E、胃蛋白酶、α-糜蛋白酶、胰酶、核酸酶消化,甲醇与氯仿除脂,0.01NH2SO4处理等步骤提纯而得到精制完整肽聚糖(wholepeptidoglycan,WPG)。化学组分分析结果显示WPG主要由多肽与糖组成,其氨基酸组成与菌体基本相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提取的WPG保留其原菌体细胞完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肽聚糖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五味子和刺五加抗衰老作用探讨 被引量:32
20
作者 王荣光 王霞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1年第6期31-33,共3页
本文以五味子、刺味加喂饲22月龄大鼠2个月后,观察了与老化相关的5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五味子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高8.42%,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59.26%、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降低34.32%、... 本文以五味子、刺味加喂饲22月龄大鼠2个月后,观察了与老化相关的5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五味子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高8.42%,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59.26%、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降低34.32%、血浆脂质过氧化物降低30.95%、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12.54%;刺五加组只发现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降低17.75%和Na^+-K^+-ATP酶活性升高17.42%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中药都有一定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脂质过氧化物 NA^+-K^+-ATP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