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广西文化产业走向东盟的战略研究 |
谭永军
韦德华
郑文锋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2
|
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索 |
欧琳宗
叶子琛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
2021 |
0 |
|
3
|
党史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与路径构建 |
覃春丽
欧琳宗
韦美灵
|
《精品生活》
|
2022 |
0 |
|
4
|
科学发展视野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兼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 |
毛廷贵
|
《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10 |
1
|
|
5
|
论提供优质智力支持是提升高校社科联地位的关键——以梧州学院社科联为例 |
韦德华
毛廷贵
|
《传承》
|
2011 |
1
|
|
6
|
分形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与创新思路探索 |
梁志慧
|
《梧州学院学报》
|
2017 |
1
|
|
7
|
树典型 搭平台 营造应用型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梧州学院为例 |
李远林
|
《梧州学院学报》
|
2013 |
1
|
|
8
|
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渊源探析 |
唐景成
|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20 |
0 |
|
9
|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中国梦”教育的若干思考 |
陈爱民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0
|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困境与对策 |
陈爱民
|
《人民论坛(中旬刊)》
|
2010 |
5
|
|
11
|
微媒体时代公民网络道德培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唐平秋
周璐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
2018 |
3
|
|
12
|
爱国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耦合关系探析 |
唐平秋
原理铎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3
|
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的制度化建设 |
陈爱民
|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
2012 |
1
|
|
14
|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估机制建设的思考 |
陈爱民
|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
2012 |
1
|
|
15
|
大学生社会实践客体的制度化建设 |
陈爱民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
2012 |
0 |
|
16
|
微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侵蚀与应对 |
唐平秋
董浩然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7
|
善用微传播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唐平秋
|
《理论导报》
|
2019 |
1
|
|
18
|
“普世价值”论的三个独断幻象及其辨清 |
杨兴凤
唐平秋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
2018 |
0 |
|
19
|
广西贺州市生态旅游的投入—产出分析 |
张鹏
唐善茂
丘萍
|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20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美育相互渗透的探索与实践 |
胡献林
|
《梧州学院学报》
|
201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