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香炉赏析
- 1
-
-
作者
谢映明
-
机构
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赏家协会
梅州市文物博物馆协会
-
出处
《客家文博》
2020年第1期74-75,共2页
-
文摘
本文鉴赏的作品为雍正年生产的青花“谈经论”山水人物纹饰洗式炉。这一纹饰在明清瓷器中多有见到,尤其是康、雍、乾三朝瓷器中。通常是俩个人物,或政治家、或史学家、或哲学家、或思想家、或饱读诗书的学士、墨客,或在树下,或在竹林,或在岩石;在对话,在聊天,在纵经文论道理,由此可见当时的读书风气。
-
关键词
读书风气
饱读诗书
雍正
明清瓷器
人物纹饰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笔筒赏析四则
- 2
-
-
作者
谢映明
-
机构
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赏家协会
梅州市文物博物馆协会
-
出处
《客家文博》
2020年第2期76-77,共2页
-
文摘
笔筒,是古代文房用具之一,简洁实用,可用可观赏。笔筒甫一出现,便是文人最爱.笔筒的产生研究,文博界普遍认为不会早于明代嘉靖朝。明晚期文人屠隆在《文具雅编》中仅提到了一句笔筒:“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该书著于明万历11年(1583),是目前查到有关笔筒的最早著录。
-
关键词
明代嘉靖
屠隆
明万历
明晚期
简洁实用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花盆赏析二则
- 3
-
-
作者
谢映明
-
机构
梅州市文物博物馆协会
-
出处
《客家文博》
2021年第2期71-72,共2页
-
文摘
一、民国潮州窑精品花盆由于地缘的原因,潮州与梅州的陶瓷生产自古至今有着密切的关联。有史可证的唐代潮州窑青瓷与梅州水车窑青瓷,无论是型制和釉色、釉质几乎难辨差异。近代民国时期的潮州枫溪与梅州高陂陶瓷制作的风格亦非常接近,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要分出高下,则潮州陶瓷借鉴潮绣和木雕工艺技术,以雕瓷艺术见长:梅州大埔窑则以青花和釉下五彩精美的画风见长。论瓷胎质量则梅州高陂窑胜出一筹。
-
关键词
潮州窑
陶瓷生产
釉下五彩
潮州陶瓷
青瓷
民国时期
梅州
陶瓷制作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宣德炉赏析
- 4
-
-
作者
谢映明
-
机构
梅州市文物博物馆协会
-
出处
《客家文博》
2019年第4期64-I0002,共3页
-
文摘
在收藏界,宣德炉可谓是大名鼎鼎。但是,它能传承至今,并不是宣德炉本身的神奇,而是超脱物质宣德炉之外的宣德炉精神。据考,无论是故宫博物院的还是民间存藏的宣德炉,无一能确定为宣德本朝的真品,其大多为明末和清代仿制。但历代所仿宣德炉尤其清早、中期即康雍乾三朝亦不乏精品,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由此映见华夏艺人素有追求崇传承优秀文化的恒心。本期推介四件宣德炉,与读者共赏。
-
关键词
宣德炉
故宫博物院
存藏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瓷器赏析二则
- 5
-
-
作者
谢映明
-
机构
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赏家协会
梅州市文物博物馆协会
-
出处
《客家文博》
2021年第1期58-58,共1页
-
文摘
金丝铁线话哥釉宋代创造了著名的哥窑,以釉面不规则的冰裂纹为特征,深颜色线纹称铁线,浅黄色线纹称金丝,统称金丝铁线。金丝铁线的变化莫测,切合中国人的哲学思维,倍受好古者以及文人墨客青睐,自宋尔后的元明清各朝代仿制不辍。但后世的金丝铁线瓷就不宜称哥窑了,只能称作哥釉瓷。
-
关键词
冰裂纹
金丝铁线
元明清
哥窑
线纹
人的哲学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瓷器赏析二则
- 6
-
-
作者
谢映明
-
机构
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赏家协会
梅州市文物博物馆协会
-
出处
《客家文博》
2020年第4期75-75,共1页
-
文摘
瓷器的装饰手法到了清代康熙朝已呈现巅峰状态。尤为突出的是青花或五彩瓷,把诗书画印这个在国画中表现的手法全套搬来,而且不囿于瓷板,全面开花。捧起此类瓷品,你都能欣赏到一幅完整的国画,美不胜收。笔者认为,凡此类康熙瓷器皆可看作名瓷名品。
-
关键词
清代康熙
巅峰状态
诗书画印
五彩瓷
瓷器
装饰手法
国画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