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MicroRNA-153(miR-15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的25例患者的膀胱癌组织及距离膀胱癌病灶5 cm以上的癌旁组织,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目的了解MicroRNA-153(miR-15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的25例患者的膀胱癌组织及距离膀胱癌病灶5 cm以上的癌旁组织,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检测miR-153在25对膀胱癌及瘤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153基因表达与肿瘤分类(肌层浸润型与非肌层浸润型)及病理分级的关系。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和MTT实验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及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53是否存在直接作用。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miR-15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0.07和0.14±0.03。膀胱癌组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53在肌层浸润组中的表达为非肌层浸润组的(2.48±0.32)倍,其表达水平随着病理分级升高而升高(P<0.05);miR-153成熟体的膀胱癌EJ细胞中RAS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miR-15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且其表达水平随着病理分级升高而升高。由于受到脂质体毒性的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anti-miRl53组的活性细胞数明显下降。anti-miRl53特异性地抑制了膀胱癌细胞的增殖。特异性anti-miRl53的转染使膀胱癌细胞发生了包括凋亡和坏死在内的肿瘤细胞的死亡,提示有可能参与了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过程,并可作为膀胱癌的潜在临床诊断标志物。展开更多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的经验。方法 2010年8月至2015年1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15例,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61-79岁,平均68岁。术前临床诊断:T2N0M0-T3N0M0。腹腔镜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全膀胱切除,前列腺切除或子宫全切除、阴道壁...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的经验。方法 2010年8月至2015年1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15例,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61-79岁,平均68岁。术前临床诊断:T2N0M0-T3N0M0。腹腔镜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全膀胱切除,前列腺切除或子宫全切除、阴道壁部分切除。尿流改道方式:原位回肠新膀胱术4例;回肠通道术9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例。结果 15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20-550 min(平均400 min)。出血量100-800 m L(平均240 m L);术中、术后输浓缩红细胞0-400 m L(平均200 m L)。术后3-8 d恢复饮食,3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原位膀胱术者4周拔除尿管。随访1-4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中操作精细、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术后恢复快,可作为全膀胱切除手术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了解MicroRNA-153(miR-15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的25例患者的膀胱癌组织及距离膀胱癌病灶5 cm以上的癌旁组织,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检测miR-153在25对膀胱癌及瘤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153基因表达与肿瘤分类(肌层浸润型与非肌层浸润型)及病理分级的关系。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和MTT实验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及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53是否存在直接作用。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miR-15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0.07和0.14±0.03。膀胱癌组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53在肌层浸润组中的表达为非肌层浸润组的(2.48±0.32)倍,其表达水平随着病理分级升高而升高(P<0.05);miR-153成熟体的膀胱癌EJ细胞中RAS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miR-15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且其表达水平随着病理分级升高而升高。由于受到脂质体毒性的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anti-miRl53组的活性细胞数明显下降。anti-miRl53特异性地抑制了膀胱癌细胞的增殖。特异性anti-miRl53的转染使膀胱癌细胞发生了包括凋亡和坏死在内的肿瘤细胞的死亡,提示有可能参与了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过程,并可作为膀胱癌的潜在临床诊断标志物。
文摘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的经验。方法 2010年8月至2015年1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15例,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61-79岁,平均68岁。术前临床诊断:T2N0M0-T3N0M0。腹腔镜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全膀胱切除,前列腺切除或子宫全切除、阴道壁部分切除。尿流改道方式:原位回肠新膀胱术4例;回肠通道术9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例。结果 15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20-550 min(平均400 min)。出血量100-800 m L(平均240 m L);术中、术后输浓缩红细胞0-400 m L(平均200 m L)。术后3-8 d恢复饮食,3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原位膀胱术者4周拔除尿管。随访1-4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中操作精细、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术后恢复快,可作为全膀胱切除手术的首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