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香骨痛方外敷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骨转移癌痛阴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宏 张双双 +1 位作者 杨科 孙韬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8-110,共3页
探究丁香骨痛方外敷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骨转移癌痛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住院的骨转移癌痛阴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探究丁香骨痛方外敷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骨转移癌痛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住院的骨转移癌痛阴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丁香骨痛方穴位贴敷+阿片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阿片类药物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止痛疗效、生活质量、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血浆ET-1浓度等。结果: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在阿片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香骨痛方穴位贴敷可进一步减轻疼痛,降低血浆ET-1浓度,缓解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骨痛方 骨转移癌痛 血浆ET-1
下载PDF
基于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的循环肿瘤细胞表型检测对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一线化疗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Xiuwen Guan Fei Ma +13 位作者 Chunxiao Li Shiyang Wu Shangying Hu Jiefen Huang Xiaoying Sun Jiayu Wang Yang Luo Ruigang Cai Ying Fan Qiao Li Shanshan Chen Pin Zhang Qing Li Binghe Xu 《癌症》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9期404-413,共10页
背景与目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mesenchymal,EMT)参与肿瘤细胞的转移,并且对基于上皮细胞黏附分子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检测技术提出了挑战,CTCs已被证实是转移性乳腺癌的预后指标。虽然有证据表明基于EM... 背景与目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mesenchymal,EMT)参与肿瘤细胞的转移,并且对基于上皮细胞黏附分子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检测技术提出了挑战,CTCs已被证实是转移性乳腺癌的预后指标。虽然有证据表明基于EMT标志物的CTCs异质性与疾病进展相关,但在临床应用方面尚无统一的参考标准。本研究旨在评估基于EMT的动态CTCs检测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我们从CAMELLIA III期前瞻性研究中招募了108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并应用CanPatrol CTC富集技术检测外周血中不同亚型的CTCs(包括上皮型CTCs、混合型上皮/间质CTCs和间质型CTCs)。应用1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作为界值分别寻找CTC总数和间质CTCs比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来确定最佳阈值,并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验证综合考虑CTC总数和间质型CTCs比例制定的诊断标准的预后价值。结果CTC总数的最佳阈值为9.5[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53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418–0.657)]及间质CTCs比例为10.7%(AUC=0.581,95%CI:0.463–0.699)作为预测1年PFS率的界值。我们采用CTC总数≥10/5 mL且间质CTCs比例>10.7%的联合标准预测PFS。符合联合标准的患者的中位PFS显著短于不符合标准的患者(6.2个月vs.9.9个月,P=0.010)。根据该标准和显著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绘制列线图,C指数为0.613(P=0.010)。结论CTC总数和间质CTCs比例的联合标准可用于监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耐药性和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预后 治疗意义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军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17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242、CEA、CA199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害、乏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食欲减退、脱发、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晚期结直肠癌 化疗
下载PDF
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38
4
作者 张伟东 苗树军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分析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73—2005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73—1974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80.79/10万人,1990—1992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06.76/1... 目的分析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73—2005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73—1974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80.79/10万人,1990—1992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06.76/10万人,2004~2005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28.63/10万人,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1973~1974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前3位为胃癌、食管癌和肝癌;1990~1992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前3位为胃癌、肝癌和肺癌;2004—2005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前3位为肺癌、肝癌和胃癌。目前,肺癌为我国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的头号杀手。结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肿瘤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流行病学 分析
下载PDF
营养支持小组对于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丛明华 李淑娈 +9 位作者 程国威 代忠 刘金英 宋晨鑫 邓颖冰 刘微微 刘雪辉 李啸宇 卢世琰 于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研究营养支持小组(NST)的参与是否对接受同步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有益。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因食管癌拟行放化疗患者40例入组,随机分为NST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营养干预,观察放疗结束时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完成率... 目的:研究营养支持小组(NST)的参与是否对接受同步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有益。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因食管癌拟行放化疗患者40例入组,随机分为NST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营养干预,观察放疗结束时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完成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NST组患者放疗结束时各项营养及血液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NST组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常规治疗组5例出现中断或延迟(P<0.05),NST组住院时间平均缩短3.8d(P<0.05),住院费用减少了6 300元/人次(P>0.05)。结论:对于食管肿瘤放化疗患者,营养支持小组的参与有利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治疗顺应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恶性肿瘤 同步放化疗 营养支持小组 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梅花针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7
6
作者 王美玲 刘娟 +1 位作者 太景伟 孙韬 《现代中医临床》 2019年第5期61-65,共5页
梅花针属于我国传统针刺疗法中的浅刺针法,能够在局部活血通络、开腠行痹,并通过皮部-孙脉-络脉-经脉系统,调节脏腑的阴阳气血从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西医学研究认为梅花针局部机械刺激可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炎性因子水平。近年来在治疗... 梅花针属于我国传统针刺疗法中的浅刺针法,能够在局部活血通络、开腠行痹,并通过皮部-孙脉-络脉-经脉系统,调节脏腑的阴阳气血从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西医学研究认为梅花针局部机械刺激可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炎性因子水平。近年来在治疗斑秃、白癜风、带状疱疹、皮肤癌、颈腰椎疼痛、头痛、失眠等疾病领域应用灵活广泛,确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针 机理研究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程国威 孙莉 +5 位作者 张涛 陈平 何响玲 苏丹 奚亨智 臧定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中管饲营养支持与非管饲营养支持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有高危因素的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管饲(TF)组60例和非管饲(NTF)组60例,两组均行放疗中营养干预。对比两组营养支持条件下的食管炎...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中管饲营养支持与非管饲营养支持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有高危因素的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管饲(TF)组60例和非管饲(NTF)组60例,两组均行放疗中营养干预。对比两组营养支持条件下的食管炎、骨髓抑制发生率,并观察比较肺部感染、营养状况、放疗完成等。结果TF组≥2级食管炎发生率均低于NTF组(P<0.05);TF组1、2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与NTF组相相近(P>0.05),3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NTF组(P<0.05);TF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NTF组(P<0.05);TF组BMI、前白蛋白指标变化优于NTF组(P<0.05);TF组1例患者因4级食管炎未完成放疗,NTF组有5例未完成放疗(P<0.05);TF组住院时间平均缩短6.2d(P<0.05)。结论在对有高危因素的食管癌患者行放疗时,营养供给中使用管饲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完成率,并缩短平均住院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管饲 食管炎
原文传递
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延风 刘斌亮 +4 位作者 于雷 张曼曼 杨科 李峻岭 马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VTE对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经细胞学或病理确诊为肺癌,接受系统性治疗的507...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VTE对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经细胞学或病理确诊为肺癌,接受系统性治疗的507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VTE组(71例),非VTE组(436例)。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癌患者VTE发生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507例患者VTE发生率14.0%(71/507)。单因素分析示肺癌VTE组患者的Ⅲ~Ⅳ期、合并高血压病、心力衰竭、D-二聚体≥1.05mg/L、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的比例显著高于非VTE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卡氏体力状态评分(Karnofsky score,KPS)、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化疗、放疗、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等变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Ⅲ~Ⅳ期、合并高血压病、D-二聚体≥1.05mg/L、CVC是影响肺癌患者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绘制生存曲线,VTE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2.0个月(95%CI:32.278~51.722),非VTE组为49.0个月(95%CI:44.234~53.766),差异有显著性(P=0.041)。结论临床分期Ⅲ~Ⅳ期、合并高血压病、D-二聚体≥1.05mg/L、CVC是肺癌患者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癌合并VTE的患者预后差,积极防治肺癌患者VTE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VTE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后
下载PDF
基于COMPASS-CAT风险评估模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延风 马飞 +3 位作者 刘斌亮 杨科 李峻岭 于雷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目的:探讨COMPASS-CAT风险评估模型以及新建立的预测概率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373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 目的:探讨COMPASS-CAT风险评估模型以及新建立的预测概率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373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63例)和非VTE组(310例)。依据COMPASS-CAT评估模型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和危险度分级。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COMPASS-CAT模型纳入D-二聚体≥1.03 mg/L、血红蛋白<10 g/dl变量,构建新的COMPASS-CAT预测概率模型,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应用MedCalc软件比较ROC曲线差异,分析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对预测NSCLC患者VTE风险的应用价值。 结果:全组患者VTE的发生率为16.9%(63/373)。VTE组患者的COMPASS-CAT评分为(6.37±3.40)分,高于非VTE组[(2.74 ±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VTE组COMPAS-CAT评分≥7分、卡氏体力状态评分≤80分、心血管疾病合并症≥2种、中心静脉置管、高脂血症、血红蛋白<10 g/dl、D-二聚体≥1.03 mg/L、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的比例均高于非VT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1.03 mg/L、COMPAS-CAT评分≥7和血红蛋白<10 g/dl均为影响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COMPASS-CAT模型和新构建的COMPASS-CAT预测概率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和0.804,与COMPASS-CAT模型比较,COMPASS-CAT预测概率模型的AUC增加0.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7)。 结论:对于住院治疗的NSCLC患者,COMPASS-CAT风险评估模型对VTE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COMPASS-CAT模型纳入D-二聚体、血红蛋白变量构建新的预测概率模型可提高NSCLC患者VTE危险因素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静脉血栓栓塞症 COMPASS-CAT 风险评估模型
原文传递
谷氨酰胺、EPA、支链氨基酸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及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丛明华 宋晨鑫 +7 位作者 邹宝华 邓颖冰 李淑娈 刘雪辉 刘微微 刘金英 于雷 徐兵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66-769,共4页
目的 观察补充谷氨酰胺、二十碳五烯酸(EPA)、支链氨基酸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及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作用.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因食管癌、胃癌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桓兴病区拟行化疗或同步化放疗患者104例入组,数字... 目的 观察补充谷氨酰胺、二十碳五烯酸(EPA)、支链氨基酸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及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作用.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因食管癌、胃癌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桓兴病区拟行化疗或同步化放疗患者104例入组,数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营养干预,两组均进行膳食指导及常规营养支持,试验组给予补充谷氨酰胺(20 g/d)、EPA (3.3 g/d)、支链氨基酸(8 g/d),对照组不进行补充.食管癌放化疗结束、胃癌3周期化疗结束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成分分析结果、部分血液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完成率.结果 试验组非脂组织及骨骼肌重量均显著增加,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血白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保持稳定(P>0.05),而对照组均显著下降;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6%与19%,P<0.05);此外,试验组按治疗计划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与83%,P<0.05).结论 对于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及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支持中补充谷氨酰胺、EPA、支链氨基酸有利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化疗 放射治疗 预后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单臂、单中心探索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杨科 李峻岭 +2 位作者 杜斌 田中秋 景秀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281-1286,共6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5年12月入组前接受过至少一线治疗方案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3例,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30 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治...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5年12月入组前接受过至少一线治疗方案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3例,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30 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治疗,21 d为一个周期。每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用CTCAE4.03版本的标准评价每个周期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疾病进展后通过电话随访获取患者的预后数据。结果:纳入研究的6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接受治疗后疗效达到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5例,疾病稳定(SD)21例,疾病进展(PD)27例。该研究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3.81%,疾病控制率(DCR)为57.14%。经过随访预后,63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3.9个月(95%CI:3.1-5.2),中位总生存期(mOS)为9.3个月(95%CI:7.8-10.4)。安全性方面,主要的2级以上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脱发和外周神经毒性,总体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不错的疗效,不良事件可控,有望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耐受剂量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9
12
作者 胡林军 李长岭 +12 位作者 寿建忠 田军 王栋 肖振东 肖泽均 毕新刚 管考鹏 白红松 谢成明 单兴利 卢德虎 敖翔 陈永海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耐受剂量,以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5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65岁(47~80)岁。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50例,2...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耐受剂量,以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5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65岁(47~80)岁。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50例,2分22例,3分3例。血红蛋白114 g/L(81~161)g/L。碱性磷酸酶(ALP)133 U/L(37~2 154)U/L。PSA值92.3 ng/ml(0.3~4 543.1)ng/ml。Gleason评分≤7分22例,≥8分40例,未评分8例。一线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平均14个月(2~96个月)。患者均接受多西他赛+泼尼松化疗。根据实际接受的多西他赛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65 mg/m^2)43例,中剂量组(65~70 mg/m^2)21例和高剂量组(>70 mg/m^2)11例。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中位年龄分别为67岁(53~80岁)、66岁(56~78岁)、61岁(47~76岁);淋巴结转移例数分别为26、13、6例;内脏及其他部位转移例数分别为11、4、2例。低剂量组2例无骨转移,余73例合并骨转移。3组的Gleason评分分别为,低剂量组≤7分15例,≥8分22例,未评分6例;中剂量组≤7分4例,≥8分13例,未评分4例;高剂量组≤7分3例,≥8分5例,未评分3例。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合并疼痛患者例数分别为36、12、9例。3组间比较,低剂量组高龄患者相对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3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以及常见毒性判断标准(CTCAE-4)≥3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OS的因素。 结果 本组75例中位化疗6个周期(2~14个周期),平均6.1个周期。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中位OS分别为24.1、18.5、23.5个月;中位PFS均为5.3个月,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9%(15/43)、38.1%(8/21)、45.5%(5/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多西他赛剂量 化疗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欣 赵子平 刘宁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5年第2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后情况。方法:ARDS患者80例,根据病床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小潮气量辅助/控制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肺复张/机械通气治... 目的:探讨应用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后情况。方法:ARDS患者80例,根据病床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小潮气量辅助/控制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肺复张/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Pa O2、Pa O2/Fi O2和Pa CO2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 h、24 h、Pa O2和Pa O2/Fi O2值明显上升,Pa CO2值明显下降(P<0.05),同一时间点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机相关肺炎、恶心呕吐和肺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于ARDS的治疗中,能有效保持患者动脉血气的稳定,加快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小潮气量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斌亮 谢俊英 +7 位作者 王延风 易宗毕 管秀雯 黎立喜 翟婧彤 李慧 李红 马飞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8-84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CRT)的高危因素,为制定合适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计划接受中心静脉置管的乳腺癌患者1432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信息、导管使用信息,通过血...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CRT)的高危因素,为制定合适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计划接受中心静脉置管的乳腺癌患者1432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信息、导管使用信息,通过血管超声检查确认CRT的发生情况,分析CRT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432例乳腺癌患者总置管天数达121980 d,每例患者的平均置管天数为85.2 d。CRT发生率为6.8%(97/1432),即0.79例/1000置管日。815例CICC患者中,43例(5.3%)发生CRT,即0.70例/1000置管日;617例PICC患者中,54例(8.8%)发生CRT,即0.90例/1000置管日。CRT最常见于锁骨下静脉,占63.9%。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中心静脉置管种类、导管尖端位置、二次调整导管位置、D-二聚体为CR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60岁(OR=1.712,95%CI为1.056~2.775)、采用PICC(OR=1.732,95%CI为1.130~2.656)、导管尖端位置不在下腔静脉(OR=10.420,95%CI为1.207~89.991)、二次调整导管位置(OR=3.985,95%CI为1.510~10.521)和高D-二聚体(OR=1.129,95%CI为1.026~1.241)的患者发生CRT的风险较大。结论乳腺癌患者采取中心静脉置管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发生CRT的问题不容忽视,选择年龄适宜的患者和中心静脉置管种类,置管位置准确,减少二次调整导管位置,及时监测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CRT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关于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内涵的探讨 被引量:19
15
作者 蒲晓田 马淑然 +5 位作者 陈玉萍 杨阳 覃骊兰 秦子舒 米雪峰 肖遥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84-1986,共3页
分析了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研究的不同观点,探讨了天人相应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形成机制。认为"天人相应"是以气的生、长、收、藏为核心,以阴阳矛盾运动为动力,以五行生克制化为自稳调节器而形成的人与宇宙的协同共... 分析了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研究的不同观点,探讨了天人相应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形成机制。认为"天人相应"是以气的生、长、收、藏为核心,以阴阳矛盾运动为动力,以五行生克制化为自稳调节器而形成的人与宇宙的协同共振关系。正确理解"天人相应"科学内涵,无论对于科学研究还是临床辨证用药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相应 天体运动 时空结构 理论内涵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患者症状调查及患者日记工具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邹宝华 吴璇 +26 位作者 李占东 俞静 路泽军 李向敏 魏星 王红 李全福 余惠青 宋正波 王楠雅 郭增清 王文博 刘勇 代忠 周琼 赵美庆 黄海力 李小梅 孙红 曹邦伟 康静波 毛志远 金高娃 周福祥 于雷 杨渤彦 丛明华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53-962,共10页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在入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的症状分布及患者日记管理工具在疾病管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全国17家医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向其发放患者日记,指导其如何填写,嘱其每日认真填写日记。通过第三方研究者问询获得并分析...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在入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的症状分布及患者日记管理工具在疾病管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全国17家医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向其发放患者日记,指导其如何填写,嘱其每日认真填写日记。通过第三方研究者问询获得并分析患者在住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的相关症状,通过患者对日记满意度调查与主管医生对日记认可度调查分析患者日记工具的可行性。[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152例患者,调查发现肿瘤患者入院时排名前10位的症状分别是疲乏、食量下降(近1周)、疼痛、体重下降(近1个月)、睡眠不好、厌食、胸闷气短、便秘、咳嗽咳痰和心情郁闷;住院期间排名前10位的症状分别是便秘、恶心呕吐、厌食、食量下降(近1周)、腹胀、疼痛、睡眠不好、疲乏、腹泻和发热。出院时排名10位的症状分别是疲乏、便秘、睡眠不好、胸闷气短、疼痛、咳嗽咳痰、厌食、出汗、小便减少、心情郁闷。肿瘤疾病分期为Ⅳ期的患者,入院时的症状患病率明显高于非Ⅳ期患者。绝大部分患者(91.4%,139/152)认可患者日记,认为该患者日记能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自己,65.1%(99/152)的患者表示自己出院后会继续填写该日记内容,82.2%(125/152)的患者表示填写日记不会造成负担。绝大部分主管医生(77.6%,118/152)认为患者日记设计合理,77.0%(117/152)的主管医生认可患者日记并愿意继续使用,75.7%(115/152)的主管医生认为患者日记实用性很强,72.4%(104/152)主管医生认为患者日记能够帮助自己全面了解患者症状,64.4%(98/152)的主管医生认为患者日记能够提高查房效率。[结论]Ⅳ期肿瘤患者相关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Ⅳ期患者,需重点监测和管理。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在住院期间部分会得以改善,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使出院时症状又有升高,需要主管医生引起重视并加强出院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症状 患者日记 简明膳食自评工具
原文传递
阿帕替尼治疗多线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7
作者 远丽芳 刘俊宝 +4 位作者 秦岭 孙晓莹 朱爱华 申晓宇 马飞 《癌症进展》 2017年第4期411-415,共5页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多线治疗失败后进行阿帕替尼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阿帕替尼单药化疗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多线治疗失败后进行阿帕替尼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阿帕替尼单药化疗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结果 29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由于血小板降低而停止用药,可评价疗效的患者共27例。27例患者的中位PFS为3.1个月(1.0~6.1个月)。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患者的PFS为3.10个月,阿帕替尼单药化疗患者的中位PFS为3.4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12例,疾病进展12例,ORR为11.11%,DCR为55.5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化疗方案数是影响乳腺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化疗后患者的3~4级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2例(6.90%),高血压2例(6.90%),低血小板血症1例(3.45%)。结论阿帕替尼单药及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转移性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181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敏 兰波 +3 位作者 孙晓莹 马飞 蔡建强 徐兵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9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家庭照顾者(family caregivers,FCs)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住院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200例乳腺癌患者的FCs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性...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家庭照顾者(family caregivers,FCs)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住院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200例乳腺癌患者的FCs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等一般信息。在患者首次辅助化疗开始前24h,所有FCs填写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及Zarit负担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结果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50%,181例FCs的数据纳入最后的统计分析。29.83%的FCs可能存在焦虑、28.73%的FCs可能存在抑郁,人群整体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5.77±3.69)分和(5.27±3.82)分。ZBI的评分为(22.79±12.13)分,其中,49.72%的FCs评分大于20分。分析显示FCs与患者的关系、FCs的婚姻状况、是否合并慢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不同ZBI得分组之间焦虑差异有显著性;FCs的婚姻状况及不同ZBI得分组之间抑郁差异有显著性;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ZBI与FCs发生焦虑相关,婚姻状况及ZBI与FCs发生抑郁相关。结论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FCs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及水平较高,需要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照顾负担水平及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婚姻状况等因素的评估有助于高危人群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辅助化疗 焦虑 抑郁 照顾者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术治疗合并病理性骨折骨肉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9
作者 鲁大路 李斌 +1 位作者 杨大兴 房冰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7期879-882,共4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术治疗合并病理性骨折的骨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8例合并病理性骨折的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术治疗合并病理性骨折的骨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8例合并病理性骨折的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截肢术+术后辅助化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转移率、术后肢体功能评分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8%、87.5%、79.2%,对照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7%、83.3%、58.3%,2组比较,1、2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年生存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平均为(25.7±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3±2.7)分;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价的优良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术治疗合并病理性骨折骨肉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是治疗合并病理性骨折骨肉瘤的合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 骨肉瘤 合并病理性骨折 疗效
下载PDF
中国早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程度动态变化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吕丹 兰波 +3 位作者 孙晓莹 杨敏 张丽 马飞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19-1124,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痛苦分值动态变化及心理痛苦情况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3—12月于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首次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11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和... 目的分析中国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痛苦分值动态变化及心理痛苦情况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3—12月于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首次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11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痛苦状况和生活质量情况。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分析采用Person相关分析。结果96例患者的有效问卷结果显示,化疗前心理痛苦得分≥4分者占49.0%(47例),化疗2个周期后心理痛苦得分≥4分者占41.7%(40例),完成整个化疗周期后心理痛苦得分≥4分者占35.4%(34例)。化疗后痛苦温度计(DT)得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月收入水平、肿瘤分期与化疗结束后心理痛苦发生有关(均P<0.05),月收入水平越高和肿瘤分期越晚的患者越容易产生心理痛苦。患者化疗前、化疗后的DT差值与生活质量差值呈负相关(r=-0.298,P=0.003)。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痛苦检出率呈下降趋势,月收入水平和肿瘤分期是影响患者心理痛苦的独立影响因素。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痛苦与生活质量有关,心理痛苦程度越低、生活质量越高,应加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痛苦状态的评估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疗 心理痛苦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