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后期新加坡“孙子热”再解读及传播特征新探——基于1965—1999年新加坡五种华文报刊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贺湘林 才学娟 《孙子研究》 2023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20世纪60—90年代,《孙子兵法》在东南亚地区,尤其在新加坡引起了广泛关注。《孙子兵法》在新加坡的传播呈现出应用领域多元化、传播形态渐趋本土化、传播范围逐渐大众化、生活化,传播载体从单一媒介到多元媒介等特征。新加坡华人对《... 20世纪60—90年代,《孙子兵法》在东南亚地区,尤其在新加坡引起了广泛关注。《孙子兵法》在新加坡的传播呈现出应用领域多元化、传播形态渐趋本土化、传播范围逐渐大众化、生活化,传播载体从单一媒介到多元媒介等特征。新加坡华人对《孙子兵法》的认同、传承和践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优秀范本,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搭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经验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报刊 传播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世界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桂林石刻再认识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彦立 《桂学研究》 2023年第2期96-107,共12页
桂林石刻是桂林悠久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历代学者主要从基础整理、文学及历史研究、艺术研究、文物保护等常规的研究视角出发,对有铭文性石刻进行研究探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系是当前国际主流且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机... 桂林石刻是桂林悠久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历代学者主要从基础整理、文学及历史研究、艺术研究、文物保护等常规的研究视角出发,对有铭文性石刻进行研究探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系是当前国际主流且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本文从“世界文化遗产”视角着眼,参照相关指南标准及文献,对桂林石刻的研究范围重新审视,探寻其“突出普遍价值”,呈现其“整体性”和“真实性”,为桂林石刻研究开辟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石刻 桂林摩崖石刻 “世界文化遗产”视角 再认识
下载PDF
广西文场唱词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黎池莲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7-13,共7页
广西文场是地域性很强的曲艺形式。唱词有“雅”、有“实”、有“俗”,多种风格并举。句式结构多样,既有上下句对称形式,也有长短句句式、还讲究句末押韵,一韵到底。从唱词角度挖掘广西文场的艺术特征,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广西文场曲艺特... 广西文场是地域性很强的曲艺形式。唱词有“雅”、有“实”、有“俗”,多种风格并举。句式结构多样,既有上下句对称形式,也有长短句句式、还讲究句末押韵,一韵到底。从唱词角度挖掘广西文场的艺术特征,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广西文场曲艺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文场 唱词 艺术特征
下载PDF
钱宗范老师访谈录
4
作者 赖晓葭 《桂学研究》 2023年第1期310-319,共10页
采访时间:2022年1月18日,16:00—18:00采访地点:钱宗范老师家采访者:赖晓葭前言:钱宗范老师是江苏苏州市人,于1961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五年制本科毕业,1964年山东大学历史系先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65年响应国家号召,到桂林广西师范学院... 采访时间:2022年1月18日,16:00—18:00采访地点:钱宗范老师家采访者:赖晓葭前言:钱宗范老师是江苏苏州市人,于1961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五年制本科毕业,1964年山东大学历史系先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65年响应国家号召,到桂林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任教,迄今56个春秋。他是1991年桂林市人文社科界首位获得国务院第一批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 广西师范学院 采访地点 广西师范大学 采访者 历史系 历史学系 人文社科
下载PDF
师生合作评价视角下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教学研究——以“英语演讲”课程为例
5
作者 蒙洁琴 《英语教师》 2023年第6期28-30,34,共4页
针对目前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比较弱的现状,探讨将“师生合作评价”理念引入“英语演讲”课程建设,并有效融入中国故事,采用“一文三稿”动态评价模式。实践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对落实“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大学生价值观、增强... 针对目前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比较弱的现状,探讨将“师生合作评价”理念引入“英语演讲”课程建设,并有效融入中国故事,采用“一文三稿”动态评价模式。实践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对落实“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大学生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更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文化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师生合作评价 英语演讲
下载PDF
透视复合型类型电影作品的文本结构
6
作者 宋卫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47-149,共3页
在商业电影的发展浪潮中,类型片以其感官刺激、叙事多变、情节紧凑等多种优势成为这股浪潮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类型作品日益丰富的当下,单一的类型元素逐渐不再能满足市场和创作的需要,因此,融合多种类型要素的复合型类型电影逐渐... 在商业电影的发展浪潮中,类型片以其感官刺激、叙事多变、情节紧凑等多种优势成为这股浪潮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类型作品日益丰富的当下,单一的类型元素逐渐不再能满足市场和创作的需要,因此,融合多种类型要素的复合型类型电影逐渐应运而生。电影《天鹅挽歌》就是复合型类型电影,本文通过对文本中的复合型文本结构进行分析,寻找多种类型要素在文本中的组合方式,对这种创作方式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类型电影 《天鹅挽歌》 文本结构
下载PDF
《失控玩家》:科幻电影的边界问题
7
作者 杨晓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9-151,共3页
受到广泛关注的《失控玩家》在取得商业化成功的同时,也是近年来比较受到观众认可的科幻电影作品之一。但是从科幻实际概念范畴的角度上分析,这部电影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它将当代的流行文化同科幻创作的类型化特征结合在一起... 受到广泛关注的《失控玩家》在取得商业化成功的同时,也是近年来比较受到观众认可的科幻电影作品之一。但是从科幻实际概念范畴的角度上分析,这部电影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它将当代的流行文化同科幻创作的类型化特征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一种并不算成功的科幻文本世界,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科幻文本世界的界定重新讨论科幻电影本身的概念和边界问题,以及重新找到科幻电影本身的艺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类型电影 科幻电影定义 《失控玩家》
下载PDF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当代意识形态的文本建构问题
8
作者 熊惠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2-154,共3页
在世界经济持续下行、市场普遍萎靡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政治的发展乃至随之而来的世界格局的变化都始终令人瞩目。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某些具有当代社会批判意识的作品悄然而生,《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就是其中一例。虽然这部电影借历史之口... 在世界经济持续下行、市场普遍萎靡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政治的发展乃至随之而来的世界格局的变化都始终令人瞩目。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某些具有当代社会批判意识的作品悄然而生,《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就是其中一例。虽然这部电影借历史之口直斥美国政治生态,但是其中驳杂的意识形态问题还是依稀暴露出了美国在当代文化领域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笔者从电影的意识形态问题入手,分析这部电影潜藏在批判性背后的价值立场,从而寻找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理论建构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意识形态 法兰克福学派
下载PDF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中英季节歌词的差异性探究
9
作者 周梦馨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51-53,共3页
在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季节歌词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适应特定生态环境的结果,承载着人类文化的深厚内涵。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节日习俗及季节意象等多方面分析中英季节歌词的差异,能够揭示中西方文化内涵的不同... 在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季节歌词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适应特定生态环境的结果,承载着人类文化的深厚内涵。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节日习俗及季节意象等多方面分析中英季节歌词的差异,能够揭示中西方文化内涵的不同,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以及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审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中英季节歌词 差异性
下载PDF
王士禛《古诗选》成书时间及编纂缘由新考
10
作者 胡韬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3-29,共7页
关于王士禛《古诗选》的成书时间及编纂缘由,过去诸家多依据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中所引材料推断《古诗选》的成书时间,多依据蒋寅所论认为《古诗选》的编纂缘由是京师祝园集会。据考辨:《古诗选》初稿应于康熙二十年五月前后编选而成... 关于王士禛《古诗选》的成书时间及编纂缘由,过去诸家多依据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中所引材料推断《古诗选》的成书时间,多依据蒋寅所论认为《古诗选》的编纂缘由是京师祝园集会。据考辨:《古诗选》初稿应于康熙二十年五月前后编选而成,则康熙二十一年七月的京师祝园集会不应是《古诗选》的编纂缘由。此选编纂背景乃是康熙诗坛唐宋之争,其编纂缘由即矫枉时弊、正本清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禛 古诗选 成书时间 编纂缘由
下载PDF
抗战诗歌的新方向——《顶点》杂志研究
11
作者 刘娇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3期1-10,共10页
《顶点》是戴望舒和艾青两位著名诗人1939年合编的诗刊,此刊物定位清晰,以诗歌为载体,反映战时中国各地景象及人民大众的生活面貌。刊物选稿要求突破狭义的战争诗,力图表现战争背景下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是一种多样化的全新书写。刊物... 《顶点》是戴望舒和艾青两位著名诗人1939年合编的诗刊,此刊物定位清晰,以诗歌为载体,反映战时中国各地景象及人民大众的生活面貌。刊物选稿要求突破狭义的战争诗,力图表现战争背景下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是一种多样化的全新书写。刊物主张抗战诗歌应该重新定位,将艺术性与政治性相结合,探索出崭新的创作方向。《顶点》杂志中无论是本土原创诗歌、外国译介诗歌,还是诗歌理论,都遵循了将抗战诗歌更推进一步的选稿原则,力图将中国新诗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青 戴望舒 《顶点》杂志 抗战诗歌 民国刊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