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2
1
作者 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 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 +35 位作者 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器官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器官保护专业委员会 郑树森 李建辉 徐骁 王彦峰 谢海洋 陈静瑜 董念国 Mitesh Badiwala Roberto Vanin Pinto Ribeiro 殷浩 辛立明 张浩 张建政 霍枫 杨家印 杨洪吉 泮辉 李绍光 贾俊君 俞浩 梁涵 杨思佳 乔银标 罗佳 李浩宇 王浩 刘鐘阳 张里程 胡潇逸 、吴昊 胡逸青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1期1-12,共12页
1前言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供器官短缺是制约器官移植工作开展的全球性问题⑷O供器官获取、保存及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影响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器官移植... 1前言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供器官短缺是制约器官移植工作开展的全球性问题⑷O供器官获取、保存及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影响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器官移植技术开展以来,器官保护技术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器官保存液如Collins液、UW液和HTK液等相继问世,促进了器官静态冷保存(static cold storage,SCS)技术的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保护 机械灌注 器官保存液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中国肝癌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 被引量:27
2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肝移植学组 +18 位作者 郑树森 徐骁 董家鸿 窦科峰 陈孝平 陈峻 沈恬 李建辉 凌孙彬 杨喆 汪国营 孙丽莹 杨诏旭 庄莉 高杰 郭闻渊 李捷 许圣均 卫强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3-443,共11页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 据统计我国每年>30万人死于肝癌。肝移植是全世界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肝移植事业发展迅猛, 在移植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已达到西方发达国...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 据统计我国每年>30万人死于肝癌。肝移植是全世界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肝移植事业发展迅猛, 在移植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已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由于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 乙肝肝癌肝移植占比远高于西方国家。为指导全国肝癌肝移植工作更规范、有效、安全地开展,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等组织专家制订《中国肝癌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2014版)》, 重点阐述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术前降期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剂应用和术后复发防治5部分内容, 并于2018年更新。现再次更新为《中国肝癌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 以适应我国肝癌肝移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细胞癌 临床实践指南 指南 2021版
原文传递
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13
3
作者 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 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 +37 位作者 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器官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器官保护专业委员会 郑树森 叶啟发 唐佩福 徐骁 李建辉 谢海洋 王彦峰 陈静瑜 董念国 殷浩 辛立明 张浩 张建政 霍枫 杨家印 杨洪吉 泮辉 李绍光 贾俊君 俞浩 梁涵 杨思佳 乔银标 罗佳 李浩宇 王浩 刘鐘阳 张里程 胡潇逸 吴昊 胡逸青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60,共17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已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受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已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受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及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根据牛津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和GRADE推荐意见系统,针对肝脏、肾脏、胰腺、小肠、心脏、肺脏移植器官编写了《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版)》。近期,在国家肝脏移植注册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的支持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器官移植及器官保护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形成《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本共识重点更新了相关器官获取、保存、转运、质量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技术进展及相应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此外,还增加了包括以肢体移植为主的复合组织移植的内容,旨在促进临床器官移植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保护 机械灌注 器官保存液 静态冷保存 脑死亡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扩大标准供者
下载PDF
脂肪变性供肝用于肝癌肝移植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梦凡 王睿 +5 位作者 潘斌华 苏仁义 董思依 徐骁 郑树森 魏绪勇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7-248,共12页
目的探讨脂肪变性供肝用于肝癌肝移植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2家医学中心收治的152对[树兰(杭州)医院89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63对]脂肪变性供肝用于肝癌肝移植供者和受者... 目的探讨脂肪变性供肝用于肝癌肝移植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2家医学中心收治的152对[树兰(杭州)医院89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63对]脂肪变性供肝用于肝癌肝移植供者和受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52例供者, 男131例, 女21例;年龄为(48±12)岁, 供肝轻度脂肪变性130例、中度脂肪变性22例。152例受者, 男138例, 女14例;年龄为(52±9)岁。观察指标:(1)受者随访、总生存和肿瘤无复发生存情况。(2)受者总生存和肿瘤无复发生存影响因素分析。(3)受者总生存和肿瘤无复发生存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 了解受者生存和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IQR)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 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将独立危险因素引入R 3.6.2软件, 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以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准确度与区分度。结果 (1)受者随访、总生存和肿瘤无复发生存情况:152例脂肪变性供肝用于肝癌肝移植受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45.8(27.6)个月。随访期间, 152例受者总生存时间为36.5(32.3)个月, 肿瘤无复发生存时间为30.4(34.6)个月, 1、3年总生存率和肿瘤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3.4%、55.8%和62.2%、43.4%。(2)受者总生存和肿瘤无复发生存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肝冷缺血时间、供肝热缺血时间、移植物受者体重比率(GRWR)、ABO血型相容情况、受者体质量指数(BMI)、受者肿瘤长径、受者肿瘤数目、受者肿瘤分化程度、受者术前甲胎蛋白(AFP)是影响受者总生存的相关因素(风险比=6.26, 1.9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移植 脂肪变性供肝 预后 肿瘤复发 列线图
原文传递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程晋坤 谢琴芬 郑树森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525-528,540,共5页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至左、右肝管起始部之间的黏膜上皮癌。其发生部位靠近肝门且与肝门部结构关系密切,以及容易侵犯周围血管等特点大大地增加了手术切除的难度。且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至左、右肝管起始部之间的黏膜上皮癌。其发生部位靠近肝门且与肝门部结构关系密切,以及容易侵犯周围血管等特点大大地增加了手术切除的难度。且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多,患者预后差,肝功能衰竭和感染常为其术后死亡的常见原因。目前临床对如何进行术前准备、如何确定手术切除范围等方面尚存在争议。如何在减少肝脏损伤的基础上,尽可能达到R0切除,是临床外科一直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术前准备 外科治疗 R0切除 综述
下载PDF
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中文版) 被引量:6
6
作者 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 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 +37 位作者 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器官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器官保护专业委员会 郑树森 叶啟发 唐佩福 徐骁 李建辉 王彦峰 谢海洋 陈静瑜 董念国 Mitesh Badiwala Roberto Vanin Pinto Ribeiro 殷浩 辛立明 张浩 张建政 霍枫 杨家印 杨洪吉 泮辉 李绍光 贾俊君 俞浩 梁涵 杨思佳 乔银标 罗佳 李浩宇 王浩 刘鐘阳 张里程 胡潇逸 吴昊 胡逸青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9-423,共15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是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移植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是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移植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及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根据牛津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和证据评价与推荐意见分级、制定和评价推荐意见系统,针对肝脏、肾脏、胰腺、小肠、心脏、肺脏移植器官编写了《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年)》[1]。在国家肝脏移植注册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中心及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的支持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器官移植及器官保护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形成《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中文版)》(简称共识)。本版共识重点更新了相关器官获取、保存、转运、质量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技术进展及相应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此外,还增加了包括以肢体移植为主的复合组织移植的内容。本版共识中的器官保护策略旨在促进临床器官移植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保存 机械灌注 器官保存液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卫强 杨梦凡 +4 位作者 周之晟 沈恬 郑树森 庄莉 徐骁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5-280,共6页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ABOi-LT)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以1∶2的比例,将44例接受ABOi-LT的肝癌受者与88例ABO血型相容肝移植(ABOc-LT)的肝癌受者进行匹配。比较两组间受者及移植物的存活...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ABOi-LT)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以1∶2的比例,将44例接受ABOi-LT的肝癌受者与88例ABO血型相容肝移植(ABOc-LT)的肝癌受者进行匹配。比较两组间受者及移植物的存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BOi组和ABOc组受者术后第7天血清肌酐水平分别为(89.1±36.9)和(74.8±26.2)μmol/L(P=0.001);术后第14天分别为(77.9±27.6)和(67.6±18.6)μmol/L(P=0.002)。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9.1%和1.1%(P=0.024),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和8.0%(P=0.007),移植物早期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52.3%和31.8%(P<0.001),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8.1%和36.4%(P<0.001)。ABOc组受者的术后累积存活率、无瘤存活率和移植物存活率均显著高于ABOi组(P<0.001)。按是否符合杭州标准进行亚组分类后显示,符合杭州标准的两组术后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无差异,而在不符合杭州标准的ABOi组累积存活率、无瘤存活率及移植物存活率均显著低于ABOc组(P<0.001)。结论ABOi-LT受者术后存活率显著低于ABOc-LT受者。但符合杭州标准的肝癌患者,其ABOi-LT预后与ABOc-LT相近;不符合杭州标准的肝癌患者的ABOi-LT预后显著劣于ABOc-LT,对于此类患者在ABOi-LT前应精准评估、谨慎实施,或通过降期等多种治疗手段使更多患者获得移植机会以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ABO血型不相容 杭州标准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在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谢琴芬 彭传会 郑树森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能代替心肺功能、维持器官持续灌注的体外循环技术。近年来,因其出色的心肺支持功能,ECMO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器官移植领域,从器官捐献供者器官的保护,到器官移植受者移植前的安全过渡、移植中生命支持及移植后...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能代替心肺功能、维持器官持续灌注的体外循环技术。近年来,因其出色的心肺支持功能,ECMO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器官移植领域,从器官捐献供者器官的保护,到器官移植受者移植前的安全过渡、移植中生命支持及移植后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处理。ECMO在扩大供者来源、提高移植手术安全性和移植受者存活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ECMO在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器官移植 器官捐献 器官保护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脑死亡器官捐献
原文传递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姜静华 胡益挺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8期1336-1342,共7页
目的分析替雷利珠单抗(TIS)联合索拉非尼(SRF)一线治疗方案对不可切除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及树兰(杭州)医院诊治的不可切除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 目的分析替雷利珠单抗(TIS)联合索拉非尼(SRF)一线治疗方案对不可切除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及树兰(杭州)医院诊治的不可切除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疗方案分为联合组(TIS联合SRF)和对照组(SRF)。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此外,关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安全性。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61例,联合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D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分析表明联合组中位PFS、中位O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手足综合症、转氨酶升高、食欲减退、蛋白尿、皮疹、腹泻、血小板减少和乏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8例(25.81%),毛细血管增生4例(12.90%),对照组未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毛细血管增生。此外,无患者因不良反应死亡或中止治疗。结论较单药SRF比较,TIS联合SRF一线方案治疗不可切除HCC可提高DCR,延长中位PFS和OS,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索拉非尼 不可切除 肝细胞性肝癌 客观反应率 疾病控制率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下载PDF
ERCP诊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远期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启勇 肖慜 +4 位作者 杨富春 秦运升 金晶 陈康杰 郑树森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4期2273-2274,共2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采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后胆肠吻合口远期并发症的诊治情况。方法对发生胆肠吻合口远期并发症的7例Whipple术后患者,由熟练的ERCP医师采用十二指肠镜通过胃肠腔进镜至空... 目的分析并总结采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后胆肠吻合口远期并发症的诊治情况。方法对发生胆肠吻合口远期并发症的7例Whipple术后患者,由熟练的ERCP医师采用十二指肠镜通过胃肠腔进镜至空肠输入袢,找到胆肠吻合口后行插管逆行造影,再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进镜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和治愈率。结果本组7例患者共行ERCP 9例次:其中进镜未能成功1例;另有1例患者进镜较困难,内镜可观察到胆肠吻合口但内镜未能到达诊治位置,该例患者无法进行治疗;其余患者均行内镜下治疗。进镜成功率88.9%(8/9),治疗成功率77.8%(7/9),治愈率71.4%(5/7)。结论ERCP诊治Whipple术后胆肠吻合口远期并发症技术上可行,成功率高,效果好,可作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远期并发症的首选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吻合口并发症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4
11
作者 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 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 +35 位作者 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器官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器官保护专业委员会 郑树森 李建辉 徐骁 王彦峰 谢海洋 陈静瑜 董念国 Mitesh Badiwala Roberto Vanin Pinto Ribeiro 殷浩海 辛立明 张浩 张建政 霍枫 杨家印 杨洪吉 泮辉 李绍光 贾俊君 俞浩 梁涵 杨思佳 乔银标 罗佳 李浩宇 王浩 刘鐘阳 张里程 胡潇逸 吴昊 胡逸青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9-184,共16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脏器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已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受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脏器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已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受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移植学组及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根据牛津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和GRADE推荐意见系统,针对肝脏、肾脏、胰腺、小肠、心脏、肺脏移植器官编写了《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版)》(以下简称2016版共识)。2022年,在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器官保护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的支持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器官移植及器官保护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形成《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以下简称共识)。此共识重点更新了相关器官获取、保存、转运、质量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技术进展及相应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此外,增加了包括以肢体移植为主的复合组织移植内容。本共识中器官保护策略旨在促进临床器官移植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保护 机械灌注 器官保存液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琴芬 程晋坤 郑树森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1,共5页
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往往会出现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已成为肝移植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移植物和患者生存。因此,减少其发生可作为改善肝移植术后受体预后的重要手段。现就肝移植... 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往往会出现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已成为肝移植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移植物和患者生存。因此,减少其发生可作为改善肝移植术后受体预后的重要手段。现就肝移植术后受体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定义、影响因素、预后、预测模型等研究进展作一论述,以期为更好地防治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进一步提高肝移植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预后 早期肝功能不全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梦霞 李启勇 +1 位作者 肖慜 郑树森 《临床医学进展》 2019年第3期225-234,共10页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PHNENs)特指原发于肝脏的一组能够分泌生物活性胺和多肽类激素的异质性肿瘤,临床罕见,仅占所有NENs的0.3%~4.0%。大部分PHNENs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PHNENs)特指原发于肝脏的一组能够分泌生物活性胺和多肽类激素的异质性肿瘤,临床罕见,仅占所有NENs的0.3%~4.0%。大部分PHNENs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与转移性NENs难以鉴别。手术是治疗的首选,也是唯一可以根治的方法。对于不可切除的PHNENs,肝脏局部治疗有射频和肝动脉栓塞,系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的生物治疗,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靶向治疗,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和化疗。目前尚无单独针对PHNENs的治疗指南,本文就PHNENs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肝脏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器官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旨文 张武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397,共8页
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器官作为一种边缘性器官已经被应用于实体器官移植中,在有效缓解器官短缺现况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但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和应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愈逐渐成为现实,这也为丙型病... 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器官作为一种边缘性器官已经被应用于实体器官移植中,在有效缓解器官短缺现况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丙型肝炎病毒(HCV)传播。但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和应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愈逐渐成为现实,这也为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成为器官移植供者奠定了基础。目前,在抗病毒药物的辅助治疗下,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实体器官移植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因此,本文总结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肾脏、心脏、肺脏及肝脏等移植的研究现状,就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情况及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做一综述,探究丙型病毒性肝炎供者在实体器官移植中可行性,以期为扩大器官移植供体池提供参考,减少终末期疾病患者器官移植的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边缘供者 实体器官移植 直接抗病毒药物 持续病毒学应答 病毒血症 供者短缺
下载PDF
良性肝脏肿瘤肝移植相关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倪远之 张武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2-748,共7页
肝脏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其中良性肝脏肿瘤较为常见,治疗以随访观察、介入治疗为主,仅少数情况下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肝移植可有效治疗终末期肝病,但通常不作为良性肝脏肿瘤的治疗手段,仅存在巨大占位压迫、合并肝衰竭、肿瘤破... 肝脏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其中良性肝脏肿瘤较为常见,治疗以随访观察、介入治疗为主,仅少数情况下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肝移植可有效治疗终末期肝病,但通常不作为良性肝脏肿瘤的治疗手段,仅存在巨大占位压迫、合并肝衰竭、肿瘤破裂出血风险或恶变风险的良性肝脏肿瘤才考虑进行肝移植治疗。与恶性肿瘤及慢性肝衰竭肝移植相比,良性肝脏肿瘤肝移植手术风险相当,预后及远期生存较为理想。但良性肝脏肿瘤肝移植术前应充分谨慎评估,同时注意新形势下供肝匹配难度。本文对良性肝脏肿瘤包括肝血管瘤、多囊肝、肝细胞腺瘤、肝脏间叶错构瘤等肝移植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肝移植治疗良性肝脏肿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肝脏肿瘤 肝移植 肝血管瘤 多囊肝 肝细胞腺瘤 肝脏间叶错构瘤 占位压迫 破裂出血
下载PDF
供肝脂肪变性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16
作者 胡旭 钟艺武 李建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1期195-198,共4页
脂肪变性供肝是一种常见的边缘性供肝,相比于正常肝脏,脂肪变性供肝更容易受到冷缺血损伤,导致术后相应并发症增多,如何提高脂肪变性供肝的使用率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活体肝移植允许供体在术前一定时间内进行脂肪肝的减脂,包括运动... 脂肪变性供肝是一种常见的边缘性供肝,相比于正常肝脏,脂肪变性供肝更容易受到冷缺血损伤,导致术后相应并发症增多,如何提高脂肪变性供肝的使用率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活体肝移植允许供体在术前一定时间内进行脂肪肝的减脂,包括运动、控制饮食、药物降脂等方式,是最常见的供肝减脂策略之一,近年来,有关脂肪变性供肝体外减脂的研究也有较多报道,尤其结合机械灌注平台减脂似乎是可靠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肝移植中脂肪变性供肝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脂肪变性 器官功能维护 机械灌注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治进展
17
作者 徐奔峰 张武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168-173,共6页
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plications,BCs)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肝移植术后BCs主要包括胆漏、胆道狭窄(吻合口性和非吻合口性)、胆道结石等,这些并发症极大地影响了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本文尝试从肝移植术后BCs的分类、发生率、病因... 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plications,BCs)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肝移植术后BCs主要包括胆漏、胆道狭窄(吻合口性和非吻合口性)、胆道结石等,这些并发症极大地影响了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本文尝试从肝移植术后BCs的分类、发生率、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入手进行总结并做出综述,旨在预防并诊治肝移植术后BCs,进而改善移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肝细胞癌中潜在的核心基因和关键通路
18
作者 何雅慧 陈芝涛 林胜璋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26-30,共5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肝细胞癌(HCC)中潜在的核心基因和关键通路,为H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使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数据库)下载数据集,通过GEO2R在线工具和韦恩图工具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STRING数据库和...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肝细胞癌(HCC)中潜在的核心基因和关键通路,为H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使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数据库)下载数据集,通过GEO2R在线工具和韦恩图工具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并筛选出核心DEGs,并利用GEPIA2在线网站工具分析与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结果本研究在3个数据集中共筛选出21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143个共下调基因和67个共上调基因。对共有的DEGs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GEPIA2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基因不仅与HCC免疫细胞浸润相关,也与HCC组织中不同病理阶段的表达水平相关(P<0.05)。将筛选出的10个核心基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有6个基因与HCC预后相关。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核心基因和通路可能作为HCC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治疗靶点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差异表达基因 核心基因 关键通路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诊治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松明 陈徐亮 +1 位作者 郑树森 李启勇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840-844,共5页
肝移植是治疗进行性不可逆晚期肝病、肝癌、肝门部胆管癌及一些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已在全球广泛应用。虽然我国的肝移植起步较晚,但近20年来,得益于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我国的肝移植现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肝移植是治疗进行性不可逆晚期肝病、肝癌、肝门部胆管癌及一些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已在全球广泛应用。虽然我国的肝移植起步较晚,但近20年来,得益于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我国的肝移植现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但是,供肝的短缺限制了我国肝移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从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已全面禁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供肝量与受体需求间的"鸿沟"已日益明显。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已成为现阶段供肝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据报道DCD肝移植术后患者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要高于脑死亡器官捐献(DBD)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又是导致移植肝失败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升DCD肝移植的疗效,有必要深入了解DCD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诊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供肝 胆管狭窄 胆道病变 内镜治疗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肝纤维化评分等因素对肝癌肝移植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斌华 魏绪勇 +6 位作者 刘治坤 庄莉 李建辉 杨梦凡 周之晟 郑树森 徐骁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31-135,共5页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评分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等因素在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树兰(杭州)医院因肝癌行肝移植的601例受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评分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等因素在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树兰(杭州)医院因肝癌行肝移植的601例受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随机法按2∶1比例分为模型组(399例)和验证组(202例),因APRI>1.5可以较好的评估肝脏重度纤维化,根据移植术后1个月APRI分为低APRI组(≤1.5,374例)和高APRI组(>1.5,25例)。在模型组人群中,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绘制生存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准确度。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冷缺血时间(CIT)>8 h、受者肿瘤超出杭州标准、术中失血>1000 ml和APRI>1.5。将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纳入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发现移植术后复发预测模型在模型组和验证组人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4[95%置信区间(CI):0.681~0.787)和0.749(95%CI:0.671~0.817)];肝癌肝移植受者死亡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735(95%CI:0.679~0.790)和0.758(95%CI:0.682~0.834)。结论肝癌肝移植术后1个月APRI>1.5可能是受者术后复发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冷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杭州标准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复发和总体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癌 肝纤维化 列线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