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I及IMRT下的鼻咽癌新T分期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平婷 康敏 +3 位作者 赵婷婷 岳海英 韦婷婷 王仁生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32-1037,共6页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MRI并与IMRT相适应的鼻咽癌新T分期系统。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0年我院基于MRI并接受IMRT的608例初治无转移鼻咽癌患者资料,按鼻咽癌第7版UICC/AJCC分期系统进行分期。 Kaplan-Meier法计算相关生存率及Logrank检验...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MRI并与IMRT相适应的鼻咽癌新T分期系统。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0年我院基于MRI并接受IMRT的608例初治无转移鼻咽癌患者资料,按鼻咽癌第7版UICC/AJCC分期系统进行分期。 Kaplan-Meier法计算相关生存率及Logrank检验,Cox法多因素分析。现行UICC/AJCC分期系统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建立新鼻咽癌T分期系统,并对新T分期系统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5年随访率为94.5%,5年OS、DFS、LRFS、DMFS分别为81.5%、80.1%、86.0%、81.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鼻咽、咽旁间隙、颅底解剖结构均为影响患者OS率因素( P=0.000—0.045)。根据风险差异性及生存曲线分布提出新T分期标准:T1期:侵袭鼻咽、咽旁间隙、口咽、鼻腔、颅底、翼内肌;T2期:侵袭翼外肌、鼻窦、眼眶、颅内、颞下窝、颅神经。推荐新 T分期系统LRFS曲线及OS曲线均能很好地拉开。结论推荐新T分期系统能较客观地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可作为鼻咽癌临床新分期探索性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磁共振成像 风险差异 T分期 预后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鼻咽癌不同化疗方案配合 IMRT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邓琳 王仁生 +5 位作者 吴芳 汤春园 冯国生 李桂生 刘美莲 严浩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鼻咽癌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诱导化疗+奈达铂同期 IMRT 与顺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1—2012年间5个治疗中心共223例经病理确诊的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13例采用多西他赛(65 mg/ m2第1...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鼻咽癌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诱导化疗+奈达铂同期 IMRT 与顺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1—2012年间5个治疗中心共223例经病理确诊的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13例采用多西他赛(65 mg/ m2第1天)+奈达铂(80 mg/ m2第1天)诱导化疗2周期,奈达铂(40 mg/ m2第1天)每周方案同期 IMRT;对照组110例采用相同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IMRT 顺铂(40 mg/ m2第1天)每周方案同期 IMRT。 Kaplan.Meier 计算生存率并 Logrank 检验两组差异,不良反应行 z 检验。结果随访率为99.1%。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有效率均为100%,试验和对照组2年LRFS、RRFS、DMFS、OS 分别为94.0%和93.4%、94.2%和94.1%、88.2%和86.7%、90.3%和87.3%(P=0.757、0.478、0.509、0.413);试验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较对照组高(P=0.027、0.028、0.035),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0);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低于对照组(P=0.023),两组口腔黏膜炎、口干发生率相近(P=0.483、0.781)。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诱导化疗+奈达铂同期 IMRT的近期疗效与顺铂的相似,胃肠道反应轻患者可耐受,但其骨髓抑制较重使用时应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 化学疗法 诱导化疗 同期放化疗 预后
原文传递
239例放射性食管炎的护理
3
作者 苏婷 《柳州医学》 2009年第4期233-234,共2页
放射性食管炎(radiation esophagitis)是进行食管、肺及其它纵隔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或放疗后出现的食管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是由于食管在放射线损伤下,出现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所致。一般在放疗两周剂量大于20Gy以后出现,典型症状... 放射性食管炎(radiation esophagitis)是进行食管、肺及其它纵隔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或放疗后出现的食管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是由于食管在放射线损伤下,出现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所致。一般在放疗两周剂量大于20Gy以后出现,典型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吞咽疼痛、吞咽困难,严重时可出现进食梗阻,甚至食管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食管炎 肿瘤 护理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肿瘤的护理
4
作者 韩俊秋 《黑龙江医学》 2006年第2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护理学 三维适形 放射治疗 肿瘤
下载PDF
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芳 王仁生 +6 位作者 冯国生 李桂生 刘美莲 严浩林 朱锦贤 张勇 胡凯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IMRT)初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06-2008年,6个治疗中心共300例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接受全程IMRT。UICC/AJCC 2002分期Ⅰ、Ⅱ、Ⅲ、Ⅳa+b期分别为6、45、141、...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IMRT)初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06-2008年,6个治疗中心共300例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接受全程IMRT。UICC/AJCC 2002分期Ⅰ、Ⅱ、Ⅲ、Ⅳa+b期分别为6、45、141、108例。放疗处方剂量鼻咽原发灶计划把体积为70~74Gy,颈部转移淋巴结计划把体积为68-70 Gy,计划靶体积-1为60~64Gy,计划靶体积-2为50~54 Gy,均分30次6周完成。Ⅲ~Ⅳ。期患者接受了以铂类为基础化疗。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随访率为99.7%。4年局部控制率、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94.O%、95.5%、87.4%、80.8%及86.1%。急性1、2、3级放射性黏膜炎分别占18.0%、48.7%、33.3%,晚期0、1、2级口干分别占12.0%、75.7%、12.3%。18、15、42例出现局部、颈部淋巴结复发、远处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影响总生存率(x^2=5.17,P=0.023)、无远处转移率(x^2=6.91,P=0.009)、无瘤生存率(X^2=8.15,P=0.004)。结论IMRT可提高初治鼻咽癌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失败最主要原因为远处转移,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 预后
原文传递
固定铅门模式下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动态调强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比较 被引量:20
6
作者 贺先桃 王占宇 +3 位作者 谭军文 龙雨松 李钢 冯永富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8期889-894,共6页
目的:探讨固定铅门模式下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动态调强放疗(d IMRT)的剂量学差异及技术特点。方法:选取左、右侧根治术后乳腺癌患者各10例,使用Raystation 4.7.5治疗计划系统制定VMAT计划和Eclipse 11.0治疗... 目的:探讨固定铅门模式下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动态调强放疗(d IMRT)的剂量学差异及技术特点。方法:选取左、右侧根治术后乳腺癌患者各10例,使用Raystation 4.7.5治疗计划系统制定VMAT计划和Eclipse 11.0治疗计划系统制定7野d IMRT计划,两种计划均采用合适的固定铅门技术,靶区处方剂量为50 Gy/25 F。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机器跳数、治疗出束时间以及剂量验证γ通过率。结果:VMAT计划的靶区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均匀性指数均优于d IMRT计划,前者剂量均匀性显著提升,且靶区内无剂量热点;两种计划的最小剂量、适形指数、靶区覆盖率基本相近(P>0.05)。主要危及器官双肺、心脏等的整体受照剂量VMAT计划明显低于d IMRT,尤其患侧肺的低剂量照射体积V_5、V_(20)及心脏的V_(30)显著降低;正常组织的整体受量VMAT计划偏高。VMAT计划单次照射的机器跳数比d IMRT平均减少了59%,治疗出束时间平均减少了60%。两种计划的γ通过率均满足治疗要求(>95%)。结论:两种技术均能满足临床处方要求,但VMAT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其靶区剂量均匀性更好,可明显降低主要危及器官的整体受照剂量,尤其降低肺的低剂量照射体积,且显著减少机器跳数,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容积旋转调强 动态调强 固定铅门 剂量学
下载PDF
基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纠正及其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占宇 曾自力 谭军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887-892,共6页
目的:通过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测量、分析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为计算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扩边值提供依据。方法:30例鼻咽癌患者从首次放疗摆位开始拍摄正位、侧位EPID图像,并与数字重建射线影像(DRR)图像进行融... 目的:通过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测量、分析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为计算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扩边值提供依据。方法:30例鼻咽癌患者从首次放疗摆位开始拍摄正位、侧位EPID图像,并与数字重建射线影像(DRR)图像进行融合。以DRR图像计划原点为0,EPID图像摆位原点和DRR原点在各方向差值为各方向摆位误差。若摆位误差超出容许范围,分析原因后进行纠正。治疗过程中每例病人每周进行一次摆位验证;根据CTV到PTV外放公式M_(PTV)=2.5Σ+0.7δ,分别计算患者在头脚、前后及左右方向CTV到PTV扩边值。结果:经过EPID纠正,患者在头脚、前后和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绝对值分别减小至纠正前的59.5%、71.2%和73.6%,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和0.000)。CTV到PTV前后、左右、头脚扩边值由纠正前的1.66、2.00、3.11 mm减少为纠正后的1.14、1.50、1.96 mm。结论: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利用EPID可确保患者治疗的准确性,减少CTV到PTV扩边值,使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该结果对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CTV到PTV扩边值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该研究方法可为不同放疗单位计算CTV到PTV扩边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鼻咽癌 调强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扩边值
下载PDF
宫颈癌后装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韦薇 高玲 +1 位作者 韩俊秋 苏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0期2541-2542,共2页
关键词 高剂量率后装治疗 护理过程 宫颈癌 后装治疗机 癌患者 放射源 长生存期 宫腔内
下载PDF
乳腺癌三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韩俊秋 《黑龙江医学》 2008年第11期866-866,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 调强放疗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