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后髋臼发育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韦敏荣 何义 廖凤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8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后儿童发育性髋臼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7年6月获得随访的幼儿发育性髋脱位患儿32例。采用髋脱位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多数患儿同时行股骨转子下去旋转短缩截骨术,获得同... 目的观察分析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后儿童发育性髋臼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7年6月获得随访的幼儿发育性髋脱位患儿32例。采用髋脱位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多数患儿同时行股骨转子下去旋转短缩截骨术,获得同心圆复位。术后连续观察4年通过X线骨盆正位照片观察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中心边缘角(CE角)、头臼指数(AHI)、髋臼指数深宽比[AI(D/W)]的变化趋势。结果术后AI和AHI逐年缩小,术后3年AI稳定在15°左右,AHI达到正常;髋臼指数深宽比AI(D/W)和CE角逐年增加,一般在手术后2年达到正常。术前髋臼指数(AI)、中心边缘角(CE角)、头臼指数(AHI)、髋臼指数深宽比[AI(D/W)],与术后相比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幼儿期,发育性髋脱位在获得同心圆复位的前提下,同时行骨盆Salter截骨术后2年,髋臼可获得快速良好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Salter截骨术 发育性髋脱位 髋臼发育 髋臼指数 头臼指数 同心圆复位
下载PDF
折线形骨盆截骨术与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应用价值对比
2
作者 何义 《大医生》 2023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对比折线形骨盆截骨术与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isa of the hips,DDH)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DDH患儿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 目的对比折线形骨盆截骨术与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isa of the hips,DDH)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DDH患儿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折线形骨盆截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长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均P<0.05);观察组患儿髋臼指数较对照组更低而中心边缘角更高(均P<0.05);观察组患儿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DH的治疗中,折线形骨盆截骨术与Salter骨盆截骨术的总有效率并无统计学差异,但折线形骨盆截骨术可减少术中出血,手术时长较短,对于患儿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加有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折线形骨盆截骨术 SALTER骨盆截骨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中ETV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殷舞 农涛 +3 位作者 黄顺荣 王晓通 韩亚民 钟晓刚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探讨ETV1蛋白在胃肠间质瘤(GIST)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的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行外科治疗的115例GIST患者。采用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基因测序获得病理确诊,分析GIST的ETV1、CD117、DOG-1及CD34蛋白表... 目的探讨ETV1蛋白在胃肠间质瘤(GIST)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的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行外科治疗的115例GIST患者。采用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基因测序获得病理确诊,分析GIST的ETV1、CD117、DOG-1及CD34蛋白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115例GIST病例中,ETV1、CD117、DOG-1及CD34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2.2%、89.6%、92.2%、84.2%,ETV1与CD117、DOG-1及CD34蛋白之间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亦无相关性(P>0.05)。ETV1蛋白在CD117阴性GIST中有较高表达(83.3%),高于DOG-1和CD34蛋白,但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野生型GIST中ETV1蛋白表达率66.7%,高于DOG-1和CD34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1在不同的核分裂及NIH危险度分级GIST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根治切除的GIST患者,不同的ETV1表达和NIH危险度分级,其3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1阳性表达的患者较阴性表达的患者复发率下降(14.1%vs 55.6%,P=0.008),且有更高的3年无病生存率(80%vs 56%,P=0.047)。随访时间5~10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患者的3、5年生存率依次为76%、58%,根治切除患者3年生存率为84%,5年生存率为70%,3年无病生存率为77%。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NIH危险度分级、手术方式、转移情况是影响Gl ST预后的因素,而是否发生转移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TV1蛋白在GIST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对于野生型GIST有补充诊断作用,且ETV1的表达可能作为GIST根治切除术后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外科治疗 免疫表型 ETV1 预后因素
下载PDF
Ponseti法治疗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韦敏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8期53-53,共1页
目的:观察Ponseti法治疗<1岁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8年6月收治1岁以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116例(132足),分为0~6个月组95足和7~12个月组37足。均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随访6个月~10年,平均随访4年。以P... 目的:观察Ponseti法治疗<1岁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8年6月收治1岁以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116例(132足),分为0~6个月组95足和7~12个月组37足。均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随访6个月~10年,平均随访4年。以Pirani评分法作为评分标准,观察两组不同年龄患儿石膏矫形次数、治疗前后Pirani评分、复发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优良率均达98%,治疗后Prani评分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6个月组石膏矫形平均次数4次,7~12个月组石膏矫形平均次数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6个月组复发率为4%,7~12个月组复发率为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nseti法治疗1岁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出生后治疗越早需要石膏矫形的疗程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NSETI方法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