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通过调控XB130对LPS诱导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莉 高炜 孙利平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4期670-674,共5页
目的:研究茶多酚(TP)对肺炎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 12h建立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将MH-S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处理)和TP组(LPS+TP处理)、pcDNA3.1-NC组(转... 目的:研究茶多酚(TP)对肺炎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 12h建立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将MH-S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处理)和TP组(LPS+TP处理)、pcDNA3.1-NC组(转染pcDNA3.1-NC+LPS处理)、pcDNA3.1-XB130组(转染pcDNA3.1-XB130+LPS处理)、si-NC组(转染si-NC+LPS处理)、si-XB130组(转染si-XB130+LPS处理)、TP+si-NC组(转染si-NC+LPS+TP处理)和TP+si-XB130组(转染si-XB130组+LPS+TP处理),qRT-PCR检测XB130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XB130表达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P组MH-S细胞IL-6、IL-1β、TNF-α分泌量显著降低(P<0.05),XB130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pcDNA3.1-NC组比较,pcDNA3.1-XB130组MH-S细胞IL-6、IL-1β、TNF-α分泌量显著降低,XB130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si-NC组比较,si-XB130组MH-S细胞IL-6、IL-1β、TNF-α分泌量显著升高,XB130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TP+si-NC组比较,TP+si-XB130组MH-S细胞IL-6、IL-1β、TNF-α分泌量显著升高,XB130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茶多酚可降低LPS诱导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其机制与上调XB130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肺泡巨噬细胞 MH-S细胞 XB130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峰 牛芬 +1 位作者 李磊 钟宝权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13期31-32,共2页
目的探究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颗粒进... 目的探究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35例(74.47%),有效10例(21.28%),无效2例(4.26%),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显效30例(63.83%),有效9例(19.15%),无效8例(17.02%),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及流涕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前者明显短于后者(P<0.05)。结论给予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患儿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疗效佳,是值得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颗粒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创伤性难治性癫痫患者应用卡马西平、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高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创伤性难治性癫痫的效果.方法 入组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创伤性难治性癫痫患者,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卡马...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创伤性难治性癫痫的效果.方法 入组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创伤性难治性癫痫患者,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观察组给予卡马西平、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癫痫发作情况、认知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为82%(41/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癫痫发作次数[(2.84 ± 1.06)次/个月比(6.18 ± 2.21)次/个月和(4.09 ± 1.23)次/个月比(6.24 ± 2.17)次/个月]、癫痫持续时间[(1.25 ± 0.58)h/次比(2.75 ± 0.92)h/次和(1.97 ± 0.74)h/次比(2.83 ± 0.90)h/次]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癫痫发作次数和癫痫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4/50)比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联合应用对创伤性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癫痫发作和持续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不良反应风险未增高,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创伤后 卡马西平 托吡酯 左乙拉西坦
原文传递
穴位按摩联合优质护理在老年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高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9期-,共2页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优质护理在老年心绞痛合并便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于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就诊并符合心绞痛及便秘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1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优质护理在老年心绞痛合并便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于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就诊并符合心绞痛及便秘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1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优质护理;观察指标为便秘治疗的有效率和首次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便秘缓解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便秘缓解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首次通便时间为(4.91±3.24)h,对照组为(8.68±4.64)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优质护理较日常护理能显著改善心绞痛合并便秘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心绞痛合并便秘护理中应重视穴位按摩联合优质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绞痛 便秘 穴位按摩 优质护理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急性脑梗死进展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23
5
作者 付文亭 李清 +1 位作者 邵长娟 徐思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急性脑梗死进展发生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单发皮质下小梗死患者272例,根据入院3d是否发生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PND)分为PND组64例,非PND组208例。所有... 目的: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急性脑梗死进展发生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单发皮质下小梗死患者272例,根据入院3d是否发生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PND)分为PND组64例,非PND组208例。所有患者神经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入院3d内复评NIHSS评分,入院时增加≥2分或运动功能缺损波动≥1分为PND。根据脑血管检查结果将入组患者的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为颅内、颅外及前、后循环系统,比较2组患者间各系统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的差异。结果与非PND组比较,PND组女性比例明显升高(45.3%vs31.7%,P=0.046)、NIHSS评分明显升高[7(4,9)分vs6(3,8)分,P=0.033]、病灶≥15mm比例更高(42.2%vs28.8%,P=0.045)、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45.3%vs29.8%,P=0.022)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比例更高(53.1%vs38.0%,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P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1,95%CI:1.070~3.592,P=0.029)。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发生PN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硬化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栓子 血流动力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介入术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世喜 刘景艳 侯传龙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19-520,共2页
介入治疗是目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术后造成心肌坏死、心肌损伤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仍偏高[1]。能够在围手术期给予提前干预,减少预后对患者的损伤的加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由于结束后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心内膜增... 介入治疗是目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术后造成心肌坏死、心肌损伤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仍偏高[1]。能够在围手术期给予提前干预,减少预后对患者的损伤的加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由于结束后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心内膜增生,进而加重严重炎症反应,对患者预后影响至关重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阿托伐他汀钙 介入 预后
下载PDF
综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冯雯 张立堂 +2 位作者 刘思海 张春华 王智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026-4027,4032,共3页
目的观察预防性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影响,为减少医院感染提出解决方法。方法选取9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防性的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 目的观察预防性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影响,为减少医院感染提出解决方法。方法选取9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防性的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有11例,医院感染率23.40%,观察组医院感染4例,医院感染率8.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呼吸系统感染6例、消化系统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4例、其他部位感染1例;观察组呼吸系统感染2例、消化系统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两组患者各部位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神经内科的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预防性护理 医院感染 神经内科 影响研究
原文传递
蒙脱石散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8
作者 于凤杰 彭宪星 +1 位作者 刘芹 周俊平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7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排除胃、十二指肠及结肠器质性疾病的IBS-D重叠FD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蒙脱石...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排除胃、十二指肠及结肠器质性疾病的IBS-D重叠FD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蒙脱石散3g、3次/d,多潘立酮10g,3次/d;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0.1g,3次/d;2组均连续应用4周。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总有效率达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0%,2组疗效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多潘立酮治疗IBS-D重叠F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消化不良 蒙脱石散 多潘立酮 马来酸曲美布汀
原文传递
一线化疗药物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群 孙学会 李瑞萍 《癌症进展》 2018年第7期866-869,共4页
目的探讨一线化疗药物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 目的探讨一线化疗药物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一线化疗方案[鳞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方案,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顺铂(DP)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2.2%(28/4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51.1%(23/45),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CD8^+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线化疗药物联合艾迪注射液对减轻NSCLC患者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艾迪注射液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骨髓抑制
下载PDF
补肺活血化痰法联合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郭辉 李瑞萍 张思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11-2213,共3页
目的:采用补肺活血化痰法联合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发呼吸衰竭进行治疗,分析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通过简单随机化的方法,掷硬币随机分为实验... 目的:采用补肺活血化痰法联合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发呼吸衰竭进行治疗,分析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通过简单随机化的方法,掷硬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采取补肺活血化痰法联合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实验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动脉血氧分压(9.55±1.05)k Pa、p H值(7.30±0.04)、二氧化碳分压(6.47±1.20)k Pa、呼吸频率(20.4±3.97)次/min及心率(90.2±6.87)次/min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没有显著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急性肺损伤患者,临床上采取补肺活血化痰法联合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效果超过常规的药物治疗取得的疗效,改善了患者的呼吸状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若是病情未见好转,继续恶化则进行气管插管行有创的机械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活血化痰 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下载PDF
内镜清创术对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并感染的疗效观察(含视频)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丽娟 钟宁 +5 位作者 郭志国 贾晓青 韩炜 李文捷 王磊 李延青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感染的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在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直接经内镜坏死组织清创术(EETN)的疗效。方法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自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间经临床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行胰腺增强CT及EUS明确为包裹性... 目的探讨合并感染的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在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直接经内镜坏死组织清创术(EETN)的疗效。方法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自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间经临床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行胰腺增强CT及EUS明确为包裹性坏死并感染,回顾性分析在EUS引导下经胃穿刺置入双猪尾塑料支架+鼻胆管于坏死腔内引流+冲洗,并行内镜直视下坏死组织清创术,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25例合并感染的包裹性坏死患者中,EETN组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ETN;其他治疗组14例,包括保守治疗6例、经皮置管引流8例。EETN组中,1例术中出现活动性出血,为囊内大出血合并休克,经血凝酶、奥曲肽、输血等治疗后出血停止;2例术中并发囊内及胃壁坏死腔内少量出血,内镜下止血均成功,未出现脏器穿孔、胰痿、空气栓塞、败血症或死亡病例。EETN术后症状消失6例,病情好转4例,随访(8.2±4.7)个月,1例患者失访,复查CT均提示包裹性坏死消失或较前明显缩小。结论EETN治疗与胃壁紧密粘连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包裹性坏死并感染安全有效,尽管术中出血常见,但严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内窥镜检查 腔内超声检查 清创术 包裹性坏死
原文传递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IgA肾病患者血清离子及β_2-糖蛋白I/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复合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许维涛 刘景勤 +1 位作者 施永仿 许灿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5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IgA肾病血清离子及β_2-糖蛋白I/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复合物(β_2-GPI/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IgA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研...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IgA肾病血清离子及β_2-糖蛋白I/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复合物(β_2-GPI/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IgA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测定血清学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磷及血清β_2-GPI/ox-LDL复合物水平显著降低,血钙水平显著升高,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C)及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显著降低,γ干扰素(IFN-γ)水平显著升高,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磷及β_2-GPI/ox-LDL水平显著较低,血钙水平显著较高,Scr、BUN、CysC及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较低,血清TGF-β_1、IL-4水平显著较低,IFN-γ水平显著较高,血清VEGF、ET-1和MMP-9水平显著较低(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IgA肾病疗效确切,能降低血清离子及β_2-GPI/ox-LD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糖皮质激素 IgA肾病 血清离子 β2-糖蛋白I/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复合物
下载PDF
理性情绪疗法在癫痫患儿照护者慢性悲伤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淑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27期3475-3478,共4页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癫痫患儿照护者慢性悲伤心理的作用效果。方法将90名癫痫患儿照护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根据评估结果及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理论,制定“认知训练行为调节...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癫痫患儿照护者慢性悲伤心理的作用效果。方法将90名癫痫患儿照护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根据评估结果及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理论,制定“认知训练行为调节情绪表达”团体干预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用改编伯克问卷( ABQ)和家长用应对方式量表( CHIP)评估两组患儿照护者的情绪状态和应对方式。结果经理性情绪干预治疗后,干预组ABQ问卷总分及担心、愤怒、焦虑、痛苦、绝望、害怕、自责各因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分别为3.193,3.081,2.972,3.279,5.023,3.834,3.494,3.199;P<0.05);干预组应对方式总分及3个分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889,3.107,4.275,3.031;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可以有效改善癫痫患儿照护者的慢性悲伤心理,是一种积极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心理护理 照护者 慢性悲伤 理性情绪疗法
原文传递
高敏C-反应蛋白与进展性脑梗死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春华 王炳莲 田国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83-584,共2页
进展性脑梗死系指缺血性卒巾在发病后6h~7d病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其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我们通过检测进展性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探讨其... 进展性脑梗死系指缺血性卒巾在发病后6h~7d病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其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我们通过检测进展性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探讨其与进展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反应蛋白质 散射测浊法和比浊法
下载PDF
对心内科一体化护理模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提高治疗积极性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敏 张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0期2395-2398,共4页
目的 探讨心内科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提高其治疗积极性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 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内科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 目的 探讨心内科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提高其治疗积极性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 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内科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积极性,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优良率为65.83% (395/600),对照组为49.33% (296/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03,P<0.05);治疗积极性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为81.00% (486/600),对照组为56.33% (338/6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21,P<0.05);观察组的患者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332,4.496,7.011;P<0.05).结论 心内科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治疗积极性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审核 心内科 一体化护理 生存质量 积极性
原文传递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首次PCI术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海玲 马茜茜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首次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90例首次PCI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利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实施延续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出院健康... 目的探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首次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90例首次PCI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利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实施延续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出院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后1年,试验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11.88±1.8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32±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焦虑情绪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1.85±3.02)、(91.89±5.0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4.61±4.18)、(87.11±4.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实施能显著提高PCI术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缓解其焦虑情绪,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 遵医行为
下载PDF
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丽娟 缪林 +1 位作者 郭志国 郝洪升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1,共5页
目的评价二次内镜是否能够预防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伴迟发性出血及确定何种病变需要二次内镜检查。方法共纳入2014年10月-2016年9月经组织学诊断的胃早癌患者98例,ESD术后24 h出现黏膜破损相关性出血认为是迟发性出血。回顾性研究患... 目的评价二次内镜是否能够预防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伴迟发性出血及确定何种病变需要二次内镜检查。方法共纳入2014年10月-2016年9月经组织学诊断的胃早癌患者98例,ESD术后24 h出现黏膜破损相关性出血认为是迟发性出血。回顾性研究患者病变及手术相关因素,行二次内镜检查前后的出血率。结果 98例患者整块切除率为100.0%,所有病灶切缘为阴性,无消化道穿孔及死亡严重并发症发生。ESD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5.1%(5/98),均已在二次内镜下成功止血,无1例手术、迟发性出血阴性者,随访无再出血发生。40.0%迟发性出血者(2/5)给予输血。ESD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时间中位数是术后第2天(1~3 d),5例ESD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出血时间中位数是术后第1天(1~10 d),手术持续时间中位数是75 min(60~150 min),预测成功率94.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9.6±7.9)vs(60.9±10.1)岁,P=0.003],手术时间[(90.0±41.0)vs(66.0±42.0)min,P=0.000]是迟发性出血组和无出血组的2个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OR=1.07,95%CI:0.73~14.63,P=0.010)是ESD迟发性出血唯一预测因素。结论二次内镜检查预防胃ESD术后迟发性出血可能有效,尤其在ESD术后48 h内,操作时间是胃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内镜 ESD术后 迟发性出血 早期胃癌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艳华 《当代医学》 2020年第8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究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 目的探究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评分(BBS量表)、步行速度评分(MWS量表)及移动平衡能力(TUGT测试),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BS评分及MW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TUGT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73.8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运动机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卒中偏瘫 康复治疗 患者满意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5期157-159,共3页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4例慢性肾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结果...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4例慢性肾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结果 观察组遵医嘱用药、不滥用药物、不擅自停药、饮食控制评分为(1.55±0.24)分、(2.89±0.96)分、(1.55±0.28)分、(1.84±0.25)分,对照组为(3.48±1.16)分、(3.39±1.13)分、(3.09±1.02)分、(3.27±1.09)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为(34.36±7.73)分,对照组为(30.14±8.16)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炎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慢性肾炎 自我效能 遵医行为
下载PDF
RDW、血清OPN在肝硬化病程及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韫池 史也 +1 位作者 孙中磊 田蕾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884-2888,共5页
目的探索骨桥蛋白(OPN)、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肝硬化病程及Child-pugh分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于辽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肝硬化患者87例作为肝硬化组,选取87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 目的探索骨桥蛋白(OPN)、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肝硬化病程及Child-pugh分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于辽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肝硬化患者87例作为肝硬化组,选取87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生化系列、凝血功能及血清OPN指标,比较不同肝硬化分组患者OPN、RDW的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PN、RDW与肝硬化病程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患者RDW、OPN、AST、ALT、GGT、TBil、PT、FIB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BC、Hb、PLT及Alb等指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肝硬化贫血程度分组,重度贫血组与轻中度贫血组和无贫血组的OPN[(141.56±36.27)ng/mL vs(113.57±32.56)ng/mL vs(82.75±22.64)ng/mL]、RDW[(17.64±2.52)%vs(15.95±1.85)%vs(14.65±2.16)%]比较,重度贫血组明显高于轻中度贫血组和无贫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肝硬化病程分组,肝功能失代偿期组与肝功能代偿组和对照组的OPN[(133.65±31.57)ng/mL vs(97.53±28.64)ng/mL vs(26.71±4.85)ng/mL]、RDW[(16.11±2.25)%vs(14.75±2.13)%vs(13.71±1.96)%]比较,肝功能失代偿期组明显高于肝功能代偿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RDW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均呈正相关(P<0.05),但与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指标均呈负相关(P<0.05);按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分组,A组、B组和C组的OPN、RDW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Child-Pugh分级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按肝硬化病因分组,酒精性肝硬化组、肝炎性肝硬化组和其他病因肝硬化组的OPN、RDW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N与RDW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肝硬化病程的指标,可反映贫血、消化道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骨桥蛋白 红细胞分布宽度 CHILD-PUGH分级 肝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