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锌及铜氧化酶含量与肝豆状核变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慧平 韩明璞 +1 位作者 郭峰 汪仁进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铜、锌及铜氧化酶含量与肝豆状核变性诊断及治疗转归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清中微量元素铜、锌含量和尿中铜的含量;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铜氧化酶的含量。结果...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铜、锌及铜氧化酶含量与肝豆状核变性诊断及治疗转归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清中微量元素铜、锌含量和尿中铜的含量;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铜氧化酶的含量。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年龄为7~51岁(平均22.5±8.85岁),实验室检查和门诊初步诊断相比,铜氧化酶<0.21IU的确诊率为75.27%,血铜<10μmol·L-1的确诊率为66.67%,血锌<11.6μmol·L-1的确诊率为28.89%,治疗后尿铜含量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铜含量及铜氧化酶含量对肝豆状核变性确诊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尿铜含量可帮助医生对临床疗效转归和用药选择做出正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氧化酶 含量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