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史长城 李晴宇 林能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7-960,共4页
伏立康唑(VRC)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通常需要监测血药浓度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VRC最佳的血药浓度范围目前尚存争议,因此笔者对近年来VRC血药浓度与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文献进行了综述。有效性方面,VRC血药浓度较低... 伏立康唑(VRC)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通常需要监测血药浓度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VRC最佳的血药浓度范围目前尚存争议,因此笔者对近年来VRC血药浓度与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文献进行了综述。有效性方面,VRC血药浓度较低通常治疗失败率较高,但VRC预防性应用的相关性文献报道较少。安全性方面,VRC血药浓度较高通常容易出现神经毒性,通过降低血药浓度可以减少神经毒性;肝脏毒性与血药浓度相关,但在血药浓度较低时仍可出现。优化VRC血药浓度目标范围仍亟待更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有效性 安全性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原文传递
靶向Bcl-2小分子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Δ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杨玲 张博 林能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436-2439,共4页
目的:了解靶向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小分子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靶向Bcl-2小分子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药效学研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靶向Bcl-2小分子抑制剂能诱... 目的:了解靶向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小分子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靶向Bcl-2小分子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药效学研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靶向Bcl-2小分子抑制剂能诱导Bcl-2家族蛋白高表达的恶性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同时使这些细胞对传统化疗更加敏感。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靶向Bcl-2小分子抑制剂主要有左旋棉酚、Oblimersen、Obatoclax、Navitoclax和Venetoclax等。Obatoclax有望成为新型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药物,Navitoclax对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效果明显,特异性Bcl-2小分子抑制剂Venetoclax单用和联用其他化疗药物均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靶向Bcl-2为治疗恶性肿瘤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小分子抑制剂 BCL-2家族蛋白 靶向治疗 肿瘤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作为肝癌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晴宇 李杨玲 +2 位作者 张博 严伟 林能明 《药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0期746-753,共8页
低氧在实体瘤中常有发生,实体瘤的低氧能刺激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过度表达。HIF-1α的高表达能够进一步促进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能力,甚至能够降低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以HIF-1α为靶点的肝癌药物治疗方案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及... 低氧在实体瘤中常有发生,实体瘤的低氧能刺激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过度表达。HIF-1α的高表达能够进一步促进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能力,甚至能够降低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以HIF-1α为靶点的肝癌药物治疗方案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及相关研究者的关注,抑制HIF-1α的表达可抑制肝癌转移、克服多药耐药、诱导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因此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靶向HIF-1α将成为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肝癌 耐药
原文传递
英国莱斯特大学附属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与药师工作的开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史长城 姚瑶 +2 位作者 严伟 王刚 林能明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学习国外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经验,为国内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介绍英国莱斯特大学附属医院(UHL)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和药师工作,与国内进行比较并总结有益经验。结果 UHL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围术期预防用药管理和抗菌药物管理... 目的学习国外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经验,为国内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介绍英国莱斯特大学附属医院(UHL)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和药师工作,与国内进行比较并总结有益经验。结果 UHL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围术期预防用药管理和抗菌药物管理计划等方面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药师在用药史采集、医嘱审核、抗菌药物管理指南制定、疗程管理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 UHL在抗菌药物管理和药师工作开展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国内医院和药师借鉴。此外,国内药师应充分发挥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等方面的优势,提高抗菌药物管理水平,遏制细菌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管理 莱斯特大学附属医院 药师
原文传递
2,4,6-三硝基苯磺酸和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大鼠肠炎模型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健梅 黄敏聪 +2 位作者 李杨玲 张博 林能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53-1357,共5页
目的:比较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两种肠炎大鼠模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模型组和DSS模型组,每组10只。TNBS模型组大鼠采用TNBS 50%乙醇溶液以100 mg/kg一次性灌肠法建立肠炎模型,DSS模型... 目的:比较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两种肠炎大鼠模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模型组和DSS模型组,每组10只。TNBS模型组大鼠采用TNBS 50%乙醇溶液以100 mg/kg一次性灌肠法建立肠炎模型,DSS模型组大鼠采用4%DSS水溶液连续7 d自由饮用建立肠炎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含量、结肠长度及质量、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肉眼观察结肠大体外观形态,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NBS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结肠长度明显缩短、单位长度质量明显增加,粪便性状评分、血清TG含量、MPO活性、结肠大体外观评分和病理学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DSS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结肠长度明显缩短,粪便性状和结肠病理学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DSS模型组比较,TNBS模型组大鼠结肠长度明显缩短、单位长度质量明显增加,血清TC、TG含量和结肠大体外观评分、病理学评分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明显肠道溃疡与粘连。结论:DSS诱导肠炎模型大鼠粪便评分较TNBS诱导模型低,TNBS诱导肠炎模型大鼠在肠道组织损伤方面较DSS诱导模型更严重、恢复更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葡聚糖硫酸钠 结肠炎 大鼠 5-氨基水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