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许琳琳 郭根平 沈丰庆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0-551,共2页
关键词 早期高压氧治疗 脑卒中患者 功能恢复 脑卒中偏瘫患者 急性 早期康复治疗 生活质量 致残率
原文传递
早期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根平 李建华 张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7-598,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7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治疗组、晚期治疗组和自然恢复组。早期治疗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h—14d开始按照运动再学习方案治...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7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治疗组、晚期治疗组和自然恢复组。早期治疗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h—14d开始按照运动再学习方案治疗。晚期治疗组在发病后15—30d开始按照运动再学习方案治疗。结果:早期治疗组治愈率为81.25%,晚期治疗组为51.85%,早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运动再学习介入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早期运动再学习方案 功能预后
下载PDF
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的康复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许琳琳 郭根平 +1 位作者 王珏 章慧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偏侧感觉障碍 实体觉 位置觉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侧忽略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葛晴霞 郭根平 章慧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侧忽略训练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运动想象疗法。采用偏身忽略测试(CBIT)、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侧忽略训练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运动想象疗法。采用偏身忽略测试(CBIT)、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简式Fugl-Meyer评定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常规康复可改善脑卒中偏侧忽略问题,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 偏侧忽略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维多功能牵引治疗 被引量:7
5
作者 郭根平 王珏 沈丰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3期198-199,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维多功能牵引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谦 郭根平 陈茂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1期1061-1062,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10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53例)和对照组(B组,52例),治疗组利用健康教育及运动再学习方案,对照组仅利用运动再学习方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改良巴氏指数...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10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53例)和对照组(B组,52例),治疗组利用健康教育及运动再学习方案,对照组仅利用运动再学习方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FMA和MBI评分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该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并正确的认识本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健康教育 心理治疗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康复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根平 李杨政 +1 位作者 陈茂标 张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将116例住院脑卒中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百忧解(SSRI类)20mg/d口服,并辅以心理康复咨询(1次/d),对照组单纯采用百忧解20mg/d口服。对...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将116例住院脑卒中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百忧解(SSRI类)20mg/d口服,并辅以心理康复咨询(1次/d),对照组单纯采用百忧解20mg/d口服。对所有患者于人院时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抑郁障碍除与躯体疾病有关外,还与心理社会环境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障碍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 被引量:48
8
作者 郭根平 沈丰庆 +2 位作者 王珏 张谦 孙赟 《中国康复》 2005年第2期103-103,共1页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86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特殊体位、向心性加压、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药物、物理因子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1-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痊愈41例(47.7%),有效34例(39.5%),无效11例(12.8%),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86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特殊体位、向心性加压、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药物、物理因子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1-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痊愈41例(47.7%),有效34例(39.5%),无效11例(12.8%),总有效率为87.2%。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肩手综合征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康复治疗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社区康复项目化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郭根平 江玉权 +1 位作者 戎佳晶 蔡露冰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社区康复项目化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4例。入选当天(治疗前),即对2组患者进行标准化的评估,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药物使用指导、心理指导... 目的观察社区康复项目化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4例。入选当天(治疗前),即对2组患者进行标准化的评估,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药物使用指导、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生活护理指导,鼓励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管理组患者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规范化的康复管理计划。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治疗后)采用社会回归分级法、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和生活质量指数(QOLI)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中相同社会回归等级患者的SDSS和QOL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社会回归等级为1级和2级的患者的SDSS和QOL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管理组中社会回归等级为3级的患者的SDSS和QOLI评分分别为(2.49±0.29)分和(8.99±0.39)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管理组中社会回归等级为1、2、3级的患者的SDSS和QOLI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项目化管理能更有效地改善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社会功能状态,促进社会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项目化管理 社会回归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根平 沈丰庆 +1 位作者 王珏 孙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4期1197-1198,共2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康复 治疗
下载PDF
“运动想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谦 郭根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145-2146,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运动想像"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对照组仅给予与治疗组相同的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运动想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运动想像"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对照组仅给予与治疗组相同的常规康复训练方案,采用简式Fugl-Meyer(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评分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动想像"疗法结合常规康复可明显提高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运动想像”疗法
下载PDF
优化运动技巧对脑卒中后上肢及手部精细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根平 江玉权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6-528,共3页
目的 探讨优化运动技巧对脑卒中后上肢及手部精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优化运动技巧训练.训练前及训练6周后,采用Fu... 目的 探讨优化运动技巧对脑卒中后上肢及手部精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优化运动技巧训练.训练前及训练6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的康复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训练前,2组患者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MBI及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训练前比较,2组患者训练6周后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MBI及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分均大幅度提高(P<0.05).训练6周后,训练组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41.41 ±15.05)分]、MBI[(83.46±15.65)分]及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分[(7.48±1.55)分]较对照组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30.05 ±12.98)分]、MBI[(71.59±15.28)分]及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分[(4.19±1.52)分]高(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优化运动技巧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部的精细协调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优化运动技巧 上肢功能
原文传递
社区宣教对糖尿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兰素 王珏 +1 位作者 朱军英 郭根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第2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社区宣教 疗效影响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郭根平 张谦 杨玲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9期758-758,共1页
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16例脊髓损伤患者,其中早期组与晚期组各108例.早期组在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3~14 d开始治疗;晚期组在术后15~30 d开始治疗.采用ASIA残损量表及改良巴氏指数(MBI... 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16例脊髓损伤患者,其中早期组与晚期组各108例.早期组在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3~14 d开始治疗;晚期组在术后15~30 d开始治疗.采用ASIA残损量表及改良巴氏指数(MBI)进行康复评价.结果两组入选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0 d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早期治疗组较晚期治疗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结论早期与晚期高压氧治疗均可明显促使功能恢复,但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晚期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高压氧 康复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社会功能状态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根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5期444-444,共1页
目的调查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社会功能。方法对6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进行评估,并与65例健康人比较。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大部分条目得分高于健康人(t=2.118~4.154,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明显的... 目的调查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社会功能。方法对6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进行评估,并与65例健康人比较。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大部分条目得分高于健康人(t=2.118~4.154,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明显的社会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