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Mg-Si合金中α-Al(FeMn)Si弥散相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凯 任飞 +8 位作者 鲁强 朱凯 李世晨 兰新月 李院斌 吴皇 颜宁 马春德 杜勇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1-668,共8页
采用SEM和原位TEM技术研究了均匀化热处理过程中不同Mn含量Al-Mg-Si-Mn-Cu-Fe合金的组织与性能演变,定量阐述了α-Al(FeMn)Si弥散相的形核、长大及粗化行为。利用低电压高分辨SEM的超低穿透深度成像和图像统计分析,精确测定了均匀化热... 采用SEM和原位TEM技术研究了均匀化热处理过程中不同Mn含量Al-Mg-Si-Mn-Cu-Fe合金的组织与性能演变,定量阐述了α-Al(FeMn)Si弥散相的形核、长大及粗化行为。利用低电压高分辨SEM的超低穿透深度成像和图像统计分析,精确测定了均匀化热处理过程中弥散相颗粒尺寸逐步增大及其体积分数先增加后降低的峰形变化规律,并阐明了弥散相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关键影响。研究发现,580℃下进行8 h左右的均匀化热处理可以得到尺寸合适且体积分数最高的弥散相和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过长的热处理时间会导致弥散相粗化从而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此外,添加适量Mn元素(0.5%)并进行均匀化热处理能明显改善合金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但添加过量的Mn元素(0.8%)会引起初生相严重粗化,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合金 α-Al(FeMn)Si弥散相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Al-W二元合金机械合金化扩展固溶度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欧阳义芳 钟夏平 吴伟明 《中国科学(A辑)》 CSCD 2000年第1期49-53,共5页
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对成分为Al1-xWx(x =0 .1 ,0 .2 ,0 .5 ,0 .9)的粉末进行了不同时间的研磨 ,用X射线衍射法和电镜对球磨后的粉末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球磨后Al在W中的固溶度大大扩展 ,可超过 5 0 % (原子分数 ) .... 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对成分为Al1-xWx(x =0 .1 ,0 .2 ,0 .5 ,0 .9)的粉末进行了不同时间的研磨 ,用X射线衍射法和电镜对球磨后的粉末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球磨后Al在W中的固溶度大大扩展 ,可超过 5 0 % (原子分数 ) .用嵌入原子理论和机械合金化扩展固溶度的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固溶度 EAM理论 二元合金 铝钨合金
原文传递
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弜 李宗全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2-126,共5页
本文从薄膜和块体材料两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有关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薄膜和块体纳米复合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及其产生机制 。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薄膜 块体材料
下载PDF
氧化铝模板上定向纳米碳管的快速生长及超声切短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军明 张孝彬 +2 位作者 陈飞 李昱 王幼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上电沉积催化剂,快速生长了定向纳米碳管,纳米碳管以顶部生长模式生长.采用了超声的方法来切短露头于AAO模板的纳米碳管,增加纳米碳管膜的定向性.结果显示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纳米碳管的定向性增加.位于纳米碳管... 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上电沉积催化剂,快速生长了定向纳米碳管,纳米碳管以顶部生长模式生长.采用了超声的方法来切短露头于AAO模板的纳米碳管,增加纳米碳管膜的定向性.结果显示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纳米碳管的定向性增加.位于纳米碳管膜顶部的催化剂在碳管切短的同时被去除,得到了顶部开口的纳米碳管.解释了纳米碳管被超声切短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铝模板 定向纳米碳管 快速生长 超声切短 催化剂控制
下载PDF
研发铝合金的集成计算材料工程 被引量:12
5
作者 杜勇 李凯 +11 位作者 赵丕植 杨明军 程开明 魏明 孔毅 刘丝靓 许慧霞 塔娜 徐凯 张帆 李晗 金展鹏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共17页
用于铝合金的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是将微观(10-10~10-8m)、细观(10-8~10-4m)、介观(10-4~10-2m)和宏观(10-2~10 m)等多尺度计算模拟和关键实验集成到铝合金设计开发的全过程中,通过成分-工艺-结构-性能的集成化,把铝合金的研发由传统经验... 用于铝合金的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是将微观(10-10~10-8m)、细观(10-8~10-4m)、介观(10-4~10-2m)和宏观(10-2~10 m)等多尺度计算模拟和关键实验集成到铝合金设计开发的全过程中,通过成分-工艺-结构-性能的集成化,把铝合金的研发由传统经验式提升到以组织演化及其与性能相关性为基础的科学设计上,从而大大加快其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本文详细阐述了原子尺度模拟、相图计算、相场、元胞自动机和有限元等计算模拟方法及微结构表征和性能测定的实验方法,论述了其在铝合金研发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基于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提出了从用户需要、设计制备和工业生产3个层面研发铝合金的具体框架。通过2个应用实例,展示了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在铝合金研发中的强大功能,这也为新型铝合金及其它新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集成计算材料工程 多尺度模拟 数据库 应用
下载PDF
层错能对铜合金室温变形及退火过程中晶粒细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祎 张祥凯 +1 位作者 何克坚 杨续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6,共11页
对高层错能的纯Cu和低层错能的Cu-30%Zn(质量分数)合金进行室温多向压缩变形及退火实验,并利用OM、SEM/EBSD、TEM技术及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其在变形和退火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情况和不同累积变形量(Σε)后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观察和分析。结... 对高层错能的纯Cu和低层错能的Cu-30%Zn(质量分数)合金进行室温多向压缩变形及退火实验,并利用OM、SEM/EBSD、TEM技术及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其在变形和退火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情况和不同累积变形量(Σε)后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向压缩过程中,随着层错能的降低,铜合金的晶粒细化机制由传统的连续动态再结晶(c DRX)细化机制转变成孪晶分割晶粒细化机制。在变形过程中,两者的真应力-累积应变(σ-Σε)曲线呈现稳态流变特征;当Σε>2.4后,层错能较低的Cu-30%Zn合金仍存在缓慢的加工硬化,而纯Cu仅在Σε<2.4阶段存在加工硬化。随着Σε的增大,层错能较低的Cu-30%Zn合金晶粒细化比纯Cu的更加明显:当Σε=2.4时,Cu-30%Zn合金内部基本为细小的晶粒,这是由其内部的孪晶交叉、分割晶粒而形成;而纯Cu仅在局部出现细晶。随着Σε的增大,Cu-30%Zn合金内部的畸变程度以及变形后的强度也远大于纯Cu的。经Σε=2.4多向压缩变形后,在退火过程中,层错能较低的Cu-30%Zn合金再结晶晶粒明显比纯Cu细小,这是由于其内部层错密度较大,再结晶形核点较多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层错能 晶粒细化 孪晶 再结晶
下载PDF
电子元件封装用导电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吴海平 吴希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3-85,共3页
导电胶作为微电子封装行业中使用的无铅连接材料的一种,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介绍了导电胶的组成、分类、导电机理、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导电胶作为传统共晶锡铅焊料的替代品所存在的优缺点。
关键词 导电胶 导电机理 无铅连接 微电子组装 电子元件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在接枝二元胺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娟 方征平 +3 位作者 王建国 顾嫒娟 佟立芳 刘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44-1248,共5页
通过对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酰氯化,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己二胺.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拉曼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经过酰氯活化,己二胺比较容易被接枝到碳纳米管上.而且还发现碳纳... 通过对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酰氯化,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己二胺.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拉曼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经过酰氯活化,己二胺比较容易被接枝到碳纳米管上.而且还发现碳纳米管在酸化后形成紧密块状结构,在接枝胺后重新变得蓬松,其表观比容甚至大于原始碳纳米管.从理论上分析了碳纳米管的反应过程,对碳纳米管在接枝胺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机理进行推测,认为通过接枝,己二胺插入碳纳米管之间,改变了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酸化后因形成氢键而导致的紧密堆砌结构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胺化处理 微结构 场发射扫描电镜
下载PDF
高质量单壁纳米碳管的CVD法合成及催化剂酸碱性对碳管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昱 张孝彬 +4 位作者 沈利华 徐军明 刘芙 许国良 王幼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1-415,共5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Fe/Mo/MgO催化剂,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1000℃下催化裂解甲烷制得了单壁纳米碳管.实验结果表明,550℃下焙烧的催化剂效果最好,适宜的酸碱性应该是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的原因.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热重...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Fe/Mo/MgO催化剂,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1000℃下催化裂解甲烷制得了单壁纳米碳管.实验结果表明,550℃下焙烧的催化剂效果最好,适宜的酸碱性应该是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的原因.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热重分析和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碳管粗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产物确为高质量单壁纳米碳管,其形态基本都以束状存在,且单壁纳米碳管直径分布较窄(0.85~1.22nm);对反应气氛的考察表明,CH4/N2=50/300为最佳,该气氛下所制得粗产物中单壁碳管的含量接近40%,经稀盐酸室温处理后,碳管含量可达到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酸碱性 单壁纳米碳管 化学气相沉积法
下载PDF
水溶液法制备CeF_3纳米颗粒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大雄 吴希俊 吕燕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4,共3页
氟化铈(CeF3)具有很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独特的光学特性,可用于制作化学传感器和光学元器件.CeF3还是良好的固体润滑剂.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氟化物粗晶材料相比,纳米尺度的氟化物的性能有显著的提高,因此,其制备方法也很受关... 氟化铈(CeF3)具有很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独特的光学特性,可用于制作化学传感器和光学元器件.CeF3还是良好的固体润滑剂.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氟化物粗晶材料相比,纳米尺度的氟化物的性能有显著的提高,因此,其制备方法也很受关注.目前,制备氟化物纳米颗粒的方法有蒸发法、微乳液法、水醇混合溶液法和微波固相氧化还原合成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液法 CeF3 纳米颗粒
下载PDF
Ni-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VD法大量制备成束多壁纳米碳管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昱 张孝彬 +3 位作者 陶新永 王幼文 刘芙 许国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33-1238,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Ni-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CVD法催化裂解甲烷从而大量制备高质量高纯度的成束多壁纳米碳管.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催化效率.反应2h后,制备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量可达到初始催化剂量的80倍以上.碳管...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Ni-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CVD法催化裂解甲烷从而大量制备高质量高纯度的成束多壁纳米碳管.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催化效率.反应2h后,制备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量可达到初始催化剂量的80倍以上.碳管的直径较均匀,在10~20nm之间.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制备的纳米碳管石墨化程度增加,反应1h后,粗产品中纳米碳管的含量就超过了97%.简单放大后,单炉每克催化剂可以在0.5h内制得40g以上多壁纳米碳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钼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成束多壁纳米碳管 制备 溶胶凝胶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下载PDF
航空用铝合金超微结构实验表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明军 李凯 +3 位作者 杜勇 汪炯 刘丝靓 孔毅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51,共16页
为了使铝合金更好的服役于航空领域,就有必要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实验表征,从而可以在铝合金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搭建桥梁,最终优化铝合金的综合性能。本文介绍了航空用2xxx,6xxx和7xxx系铝合金发展历程以及时效析出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 为了使铝合金更好的服役于航空领域,就有必要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实验表征,从而可以在铝合金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搭建桥梁,最终优化铝合金的综合性能。本文介绍了航空用2xxx,6xxx和7xxx系铝合金发展历程以及时效析出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如Al-Cu合金GP区、Al-Cu-Mg合金GPB区等重要物相的结构特征,以及AlCu-Mg合金S相析出行为等都已得到了透彻的研究;阐述了透射电镜、扫描透射电镜、三维原子探针等技术的结合在Al-Cu-Mg-Ag合金Ω相、Al-Mg-Si-Cu合金β″相的晶体结构及界面结构以及铝合金晶间腐蚀机理等研究上的应用;本小组实现了复杂选区电子衍射谱的快速模拟及标定,并基于会聚束电子衍射实现了对析出相体积分数的精确测量;最后指出,高分辨透射电镜原位加热研究及透射电镜原位力学测试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对深层次研究铝合金相变规律、变形行为具有跨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用铝合金 超微结构 表征 飞机 透射电镜
下载PDF
鱼骨状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吸氢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宛真 张孝彬 +3 位作者 涂江平 孔凡志 徐军明 程继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1-374,共4页
采用泡沫镍为催化剂,550℃下催化裂解乙炔,制取了鱼骨状纳米碳纤维。透射电镜、高分辨电镜、喇曼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结果表明,该产物具有鱼骨状结构,其石墨化程度较低,但经1000℃高温处理后,石墨化程度明显提高。对该法所制得的鱼骨... 采用泡沫镍为催化剂,550℃下催化裂解乙炔,制取了鱼骨状纳米碳纤维。透射电镜、高分辨电镜、喇曼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结果表明,该产物具有鱼骨状结构,其石墨化程度较低,但经1000℃高温处理后,石墨化程度明显提高。对该法所制得的鱼骨状纳米碳纤维进行初步的预处理及常温中压下的吸氢实验,发现纤维经高温处理和酸处理后吸氢量没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状 纳米碳纤维 吸氢
下载PDF
固体单相催化剂CVD法制备成束或分散MWCNT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军明 张孝彬 +3 位作者 李昱 陶新永 陈飞 杨晓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3-434,共2页
Fe-Mo-Mg-O catalyst prepared by combustion method has great efficiency to grow carbon nanotubes with CVD method.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TEM, it is found that bundles 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MWCNT) can be got... Fe-Mo-Mg-O catalyst prepared by combustion method has great efficiency to grow carbon nanotubes with CVD method.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TEM, it is found that bundles 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MWCNT) can be got when the catalyst is directly used to synthesize the product in CH 4/H 2 atmosphere; however, the dispersed carbon nanotubes are obtained while the catalyst is reduced firstly in the H 2 before the synthesis.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catalysts before and after reduced are analyzed by TEM and XRD. The growth mechanism is suggeested for the formation off these two kinds of carbon nanotub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成束多壁纳米碳管 CVD法 固体单相催化剂 分散多壁纳米碳管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高强铝合金缺陷的形成及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强 李凯 +6 位作者 杨明军 李丽娅 李瑞迪 杜勇 张莹 王继成 李谷南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3-712,共10页
介绍了高强铝合金在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过程中的气孔、热裂纹等缺陷类型,总结了最新研究成果中控制缺陷形成的措施,如合理控制工艺参数、添加异质形核剂等。介绍了相图热力学计算中希尔凝固与相平衡模块在选区激光熔化成形高强铝合金设计... 介绍了高强铝合金在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过程中的气孔、热裂纹等缺陷类型,总结了最新研究成果中控制缺陷形成的措施,如合理控制工艺参数、添加异质形核剂等。介绍了相图热力学计算中希尔凝固与相平衡模块在选区激光熔化成形高强铝合金设计与制备中的应用,提出了利用相图热力学计算优化合金成分、促进α-AlFeMnSi快速形核等来获得新型无裂纹的选区激光熔化成形高强铝合金材料的新途径,可以实现选区熔化成形高强铝合金的快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选区激光熔化 缺陷 热力学相图计算 热裂纹
原文传递
纳米LaF_3块体材料常温离子电导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大雄 吴希俊 +1 位作者 吕燕飞 王晖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采用水溶液直接沉淀法成功制备了LaF3纳米粉体.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粒子形貌及粒度,粒子呈球形,粒径范围在10~20 nm之间,粉体单分散性良好.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得到的平均粒径16.7 nm.采用真空高压固结法在真空度10^-4 P... 采用水溶液直接沉淀法成功制备了LaF3纳米粉体.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粒子形貌及粒度,粒子呈球形,粒径范围在10~20 nm之间,粉体单分散性良好.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得到的平均粒径16.7 nm.采用真空高压固结法在真空度10^-4 Pa条件下常温加压至1GPa制备了纳米LaF3块体材料.采用交流阻抗谱研究了纳米LaF3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发现纳米LaF3的室温离子电导率(10^-5 S·cm^-1)和单晶LaF3的室温离子电导率(10^-6 S·cm^-1)相比有明显提高.观察到由于纳米材料的弛豫引起电导率随测试次数增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纳米LaF3块体材料 离子电导率 复阻抗谱 稀土
下载PDF
以ZnO纳米结构为前驱体制备空心ZnS纳米结构
17
作者 王辰光 徐铸德 +1 位作者 刘润 张孝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5-7,17,共4页
以ZnO纳米粒子和纳米棒为前驱体制备出空心ZnS纳米粒子和纳米管,详细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决定产物空心状况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反应时间。生成空心产物的机理与产生Kirkendall效应的原理相似,是... 以ZnO纳米粒子和纳米棒为前驱体制备出空心ZnS纳米粒子和纳米管,详细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决定产物空心状况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反应时间。生成空心产物的机理与产生Kirkendall效应的原理相似,是由参与反应的微观粒子的扩散速率不同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 纳米 Kirkendall效应 前驱体
下载PDF
定向纳米碳管表面有机和无机膜的制备
18
作者 徐军明 秦会斌 +2 位作者 张孝彬 李婷 程筱军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1,共5页
在AAO(阳极氧化铝)模板上的定向纳米碳管表面制备了有机和无机膜。一种是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沉积酞菁铜(CuPc)有机膜,另一种是用电沉积的方法在碳管表面沉积钴金属膜。对所镀的膜层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纳米碳管表... 在AAO(阳极氧化铝)模板上的定向纳米碳管表面制备了有机和无机膜。一种是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沉积酞菁铜(CuPc)有机膜,另一种是用电沉积的方法在碳管表面沉积钴金属膜。对所镀的膜层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纳米碳管表面获得了均匀的有机和无机涂层。它们的区别是蒸镀方法使纳米碳管背面不能获得涂层,而电镀方法能在整根纳米碳管上获得均匀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镀膜 CUPC 电沉积
下载PDF
钾掺杂多壁纳米碳管储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宛真 张孝彬 +5 位作者 孔凡志 涂江平 马建新 陈长聘 宁月生 孙沿林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5,共5页
使用自制的钴催化裂解碳氢气法制备多壁纳米碳管 ,并对其进行退火、掺杂等一系列预处理 ,然后使用高压高纯氢源 ,在中压 (12MPa)和室温条件下 ,进行钾掺杂多壁纳米碳管的储氢性能实验 .结果表明 :预处理对纳米碳管的储氢性能有很大影响 ... 使用自制的钴催化裂解碳氢气法制备多壁纳米碳管 ,并对其进行退火、掺杂等一系列预处理 ,然后使用高压高纯氢源 ,在中压 (12MPa)和室温条件下 ,进行钾掺杂多壁纳米碳管的储氢性能实验 .结果表明 :预处理对纳米碳管的储氢性能有很大影响 .实验条件下 ,经过氮气退火 ,并在 1.0mol/L硝酸钾溶液中掺杂的多壁纳米碳管吸氢量最大 (H/C质量分数为 3.2 % ) .上述样品在室温下的放氢量一般不超过其吸氢量的 5 0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纳米碳管 预处理 吸氢 氢能 储氢性能 掺杂 吸附剂
下载PDF
窄直径分布竹节状纳米碳管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军明 张孝彬 +2 位作者 陈飞 丁志鹏 李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05-1110,共6页
采用短时间一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纳米级孔氧化铝(AAO)模板,有效地缩短了模板的制备时间,获得的AAO模板孔洞排列有序程度虽有所下降,但分布依然均匀.该模板有效地增加了表面积,为金属沉积提供了均匀的纳米孔洞.采用电沉积法在AAO模板上... 采用短时间一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纳米级孔氧化铝(AAO)模板,有效地缩短了模板的制备时间,获得的AAO模板孔洞排列有序程度虽有所下降,但分布依然均匀.该模板有效地增加了表面积,为金属沉积提供了均匀的纳米孔洞.采用电沉积法在AAO模板上沉积了颗粒尺寸一致且分布均匀的钴催化剂层后,用CVD法在该模板上生长纳米碳管.经SEM和TEM观察,所制得的纳米碳管密度高直径分布均匀,具有单一的竹节状结构,而且直径远小于孔径.试用了生长动力学来解释这种竹节状纳米碳管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AAO模板 电沉积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